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702发布日期:2020-05-29 11:5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特别地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副仪表板前延伸板,此类零部件,在安装前需要对其进行轮廓度的检测,针对于汽车副仪表板的轮廓度的检测中:

专利号为2015104335579的授权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及检测方法以及专利号为cn201821292552.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该两种检具,都是通过检具上的插接孔配合被测产品上的插接柱实现的初步定位来进行的检测;

但是对于副仪表板前延伸板来说,其只有单侧具有插柱,其背部具有一侧向框板以及钩部,侧向框板的开口与钩部的朝向并不统一,很难通过夹具对其进行平整多点定位。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检具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包括:

外模座,所述外模座的内轮廓与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的形状相同;

框定位部,所述框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外模座的一侧并且其定位杆伸入所述外模座的内轮廓形成的腔体内;

钩定位部,所述钩定位部位于所述外模座的内轮廓形成的腔体内;

测量笔,所述测量笔呈圆柱状且其两个横截面直径分别与测量要求适配;

当副仪表板前延伸板放置在所述外模座的内轮廓内并且其钩部由所述钩定位部固定,其侧向框板由所述框定位部固定时;

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的外轮廓与所述外模座的内轮廓之间的测量间隙位于所述两个横截面直径值之间则为良品。

作为优选,所述框定位部还包括基座和直线移动副;

侧向框板放置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定位杆固定在所述直线移动副的滑块上,所述外模座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位杆的滑动方向相同;

所述定位杆的端部具有一卡头;其中

当所述定位杆随所述滑块滑动时,所述卡头卡设在所述侧向框板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还包括一锁紧部,

所述锁紧部包括锁紧杆、套设在所述锁紧杆上的锁紧弹簧;

所述滑块上固定一随动块,所述锁紧杆穿过所述随动块;

所述锁紧杆上具有一环套,所述锁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环套,另一端抵住所述随动块的背部;

所述直线移动副的滑轨固定在放置平台上,所述放置平台开设有卡口,所述锁紧杆的下端能够卡设在所述卡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钩定位部包括框座、限位杆和限位弹簧;

所述框座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口,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贯通口,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具有卡位板,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并且一端抵住所述框座的一侧,另一端抵住所述卡位板;

钩部被夹紧在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框座的一侧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钩定位部还包括一标记杆,所述标记杆穿过所述外模座并且所述标记杆高于所述限位杆;其中

所述标记杆能够压制钩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还包括若干百分表;

所述外模座上开设有若干缺槽,所述缺槽上具有固定座;

所述百分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百分表的检测头朝向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的外轮廓面。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座的内圈一侧具有若干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开设有一适于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的插柱插接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通过外模座,提供检测空间;

通过框定位部和钩定位部的设置,实现对于钩部以及侧向框板的定位效果,保证其良好的固定作用,为轮廓度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检测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工件的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副仪表板前延伸板用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的钩定位部和百分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插柱101,侧向框板102,钩部103,外模座2,框定位部3,基座301,滑块302,滑轨303,导向框304,定位杆305,卡头306,钩定位部4,框座401,限位杆402,限位弹簧403,抵片404,标记杆405,测量笔5,固定座6,百分表7,锁紧部8,锁紧杆801,锁紧弹簧802,随动块803,环套804,放置平台805,卡口806,插接柱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固定检具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用的检具,包括:外模座2,所述外模座2的内轮廓与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的形状相同;框定位部3,所述框定位部3固定在所述外模座2的一侧并且其定位杆305伸入所述外模座2的内轮廓形成的腔体内;钩定位部4,所述钩定位部4位于所述外模座2的内轮廓形成的腔体内;测量笔5,所述测量笔5呈圆柱状且其两个横截面直径分别与测量要求适配;

当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放置在所述外模座2的内轮廓内并且其钩部103由所述钩定位部4固定,其侧向框板102由所述框定位部3固定时;

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的外轮廓与所述外模座2的内轮廓之间的测量间隙位于所述两个横截面直径值之间则为良品。

此种便于固定检具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用的检具,通过外模座2,提供检测空间;通过框定位部3和钩定位部4的设置,实现对于钩部103以及侧向框板102的定位效果,保证其良好的固定作用,为轮廓度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检测空间。

该测量笔5具有两头,其中一头为误差允许范围的前端数据,另一头则为误差允许范围的后端数据,比如误差允许范围为3mm~4mm,那么,前端数据则为3mm,后端数据则为4mm,比如误差允许范围为6mm~8mm,那么前端数据则为6mm,后端数据则为8mm;以及其中的测量要求则为误差允许范围。

上述的测量间隙位于所述两个横截面直径值之间则为良品。比如一个横截面直径为3mm,另一个横截面直径为4mm,测量间隙为3.5mm,因为测量间隙在3mm~4mm之间,那么该副仪表板1则为良品;若一个横截面直径为3mm,另一个横截面直径为4mm,测量间隙为2.5mm或4.5mm,那么该副仪表板1则为次品。

进一步地,所述框定位部3还包括基座301和直线移动副;侧向框板102放置在所述基座301上;

所述定位杆305固定在所述直线移动副的滑块302上,所述外模座2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框304;所述导向框30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位杆305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定位杆305的端部具有一卡头306;此处的导向框304为开设的长方体腔体,该长方体腔体的最长的棱的与定位杆305的滑动方向互相平行。

其中当所述定位杆305随所述滑块302滑动时,所述卡头306卡设在所述侧向框板102内。

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上的侧向框板102首先架设在基座301上,而后,推动直线移动副上的滑块302,使卡头306卡设到侧向框板102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便于固定检具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用的检具还包括一锁紧部8,所述锁紧部8包括锁紧杆801、套设在所述锁紧杆801上的锁紧弹簧802;所述滑块302上固定一随动块803,所述锁紧杆801穿过所述随动块803;所述锁紧杆801上具有一环套804,所述锁紧弹簧802的一端抵住所述环套804,另一端抵住所述随动块803的背部;

所述直线移动副的滑轨303固定在放置平台805上,所述放置平台805开设有卡口806,所述锁紧杆801的下端能够卡设在所述卡口806内。

当锁紧杆801的下端抵住放置平台805的时候,此时锁紧弹簧802处于压缩状态,也即锁紧弹簧802对于环套804具有垂直于放置平台805表面的挤压力,而当锁紧杆801移动到卡口806位置时,在锁紧弹簧802的抵推作用下使锁紧杆801的端部重新卡设到卡口806内。

进一步地,所述钩定位部4包括框座401、限位杆402和限位弹簧403;所述框座401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口,所述限位杆402穿过所述贯通口,所述限位杆402的端部具有卡位板,所述限位弹簧403套设在所述限位杆402上并且一端抵住所述框座401的一侧,另一端抵住所述卡位板;钩部103被夹紧在所述限位杆402和所述框座401的一侧之间。为了防止限位杆402的脱出,在限位杆402的端部固定有抵片404,抵片404的直径大于限位杆402穿过的孔,从而实现防止脱出的效果。

该钩定位部4的存在,首先将钩部103挤压限位杆402,使钩部103被夹设在限位杆402与框座401的一侧之间,从而实现左右限位的效果。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增强钩定位部4的定位效果,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所述钩定位部4还包括一标记杆405,所述标记杆405穿过所述外模座2并且所述标记杆405高于所述限位杆402;其中所述标记杆405能够压制钩部103。

在安装的时候,首先钩部103钩柱标记杆405,此时,钩部103能够顺着标记杆405的杆身的长度方向滑动,直至滑动到限位杆402与框座401的一侧之间,通过限位杆402与框座401,实现夹紧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便于固定检具的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用的检具还包括若干百分表7;

所述外模座2上开设有若干缺槽,所述缺槽上具有固定座6;

所述百分表7固定在所述固定座6上并且所述百分表7的检测头朝向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的外轮廓面。通过百分表7的设置,便于检测百分表7与外轮廓面之间的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座2的内圈一侧具有若干插接柱9,所述插接柱9上开设有一适于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的插柱101插接的插孔。通过插接柱9上的插孔配合副仪表板前延伸板1上的插柱101,实现插接定位的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