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容器取出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281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151和163的驱动源、驱动夹持部件243的驱动源。传感器部件324包括传感器sf s3、238、245、137a、137b。
[0075]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323所含有的各马达由伺服马达构成。即,即使没有检测驱动部件323所含有的各马达所驱动的各部件等在哪个位置的光学传感器等,这些马达也能得到精确控制。也可以适当使用光学传感器(如图8的传感器137a、137b)检测驱动部件323所含有的各马达驱动的部件等在哪个位置。这样就能更精确地控制各个马达。
[0076]【样本转移装置的作业】
下面就样本转移装置22的作业进行说明。图10为样本转移装置的作业流程图。
[0077]样本转移装置22启动后,控制部件321实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I)。此初始化处理包括控制部件321的控制程序的初始设定和驱动部件323的各马达的初始位置设定等。
[0078]步骤SI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控制部件321判断是否收到关机的请求(步骤S2)。用户通过在输入部件进行一定输入就能向样本转移装置22发送关机请求。控制部件321判断是否收到这种关机请求,如果未收到请求(步骤S2为否),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3。
[0079]在步骤S3,控制部件321判断是否收到转移样本的请求。下面具体说明此处理。首先,从放入单元21运出的样本架L由传送带111置于位置P1。然后,条形码单元120检测出样本容器T支撑在此样本架L的哪个支撑位置,并读取样本ID和架ID。接着,控制部件321向主计算机8查询所支撑的样本容器T的转移信息。然后,控制部件321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所查询的所有样本容器T的转移信息。在此,如果收到了转移信息,则判断收到了样本转移请求,如果未收到转移信息,就判断未收到样本转移请求。
[0080]当未收到样本转移请求时(步骤S3为否),控制部件321将处理返回步骤S2。
[0081]另一方面,当收到样本转移请求时(步骤S3为是),控制部件321控制容器移送部件200,进行样本转移作业(步骤S4)。
[0082]下面详细说明样本转移作业。图11为说明样本转移作业的示意图。在样本转移作业中,容器移送部件200将夹持部件243置于通过升降部件130置于转移位置的样本架L的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正上方。此时,夹持部件243的相对的夹片为向Y轴方向分开的状态(以下称“全开状态”)。接着,容器移送部件200将全开状态的夹持部件243下移,将夹持部件243置于下侧位置(图中的“I”)。此时,如上所述,夹持部件243下降到下侧位置,使夹持部件243的下侧部分(夹持样本容器T的部分)通过防落件190。
[0083]然后,容器移送部件200使夹持部件243的两个相对的夹片靠近,夹持移送对象的样本容器T (图中“2”)。容器移送部件200使处于夹着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状态(以下称“夹持状态”)的夹持部件243提升到上侧位置,从样本架L抽出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 (图中的“3”)。此时,如上所述,夹持部件243上升到比防落件190还高的上侧位置。
[0084]图12为说明样本架L所支撑的样本容器T之间的啮合的斜视图。如图12所示,样本架L的相邻两个支撑部件所支撑的两个样本容器T的突出部件T3之间有时会上下重合。在此情况下,具有下侧的突出部件T3的样本容器T被夹持部件243夹持着向上提起,则突出部件T3之间会互相勾挂,相邻的样本容器T有时也会被向上带起。
[0085]图13为样本架L上支撑的各样本容器T的位置与防落件190的形状和大小的关系的平面示意图。如上所述,防落件的孔的X轴方向尺寸为Μ_。与此相对,样本架L的相邻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为迪mm。夹持部件243从样本架L取出样本容器T时,防落件190水平方向的中央与目标支撑部件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一致。此时,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相邻样本容器T位于防落件190左右部分的正下方。即,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相邻的样本容器T在平面视图中有一部分或全部偏离防落件190的孔的范围。
[0086]图14A至图14C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样本转移装置防止样本容器脱落的功能的说明示意图。首先,如图14A所示,夹持部件243向上移动,使夹持部件243夹持的样本容器T上升。与此同时,与夹持部件243夹持的样本容器T啮合在一起的相邻的样本容器T也上升。
[0087]然后,如图14B所示,夹持部件243和夹持部件243夹持的样本容器T在平面视图中在防落件190的孔之内,因此,夹持部件243上升时不会触及防落件190。与此相对,在夹持部件243下侧部分通过防落件190上升时,与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 一起提起的相邻的样本容器T的顶部(盖T2)触及防落件190。
[0088]夹持部件243上升,则如图14C所示,夹持部件243到达防落件190的上方。随之,夹持部件243夹持的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上端部分到达比防落件190还高的位置。与此相对,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相邻的样本容器T触及防落件190,无法到达比防落件190还高的位置。以此,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和相邻样本容器T的突出部件T3的啮合被解除,相邻样本容器T向下落下。
[0089]如上所述,防落件190被置于距样本架L上面40mm的上方。防落件190还被置于距样本架L所承载的样本容器T上面约1mm的上方。因此,即使相邻样本容器T与移送对象样本容器一起被提起,提起的高度也不到10_。样本架L支撑部件的深度为ilmm,所以当样本容器T提起40mm时,并不是此样本容器T全部从样本架L中抽出,样本容器T的下侧部分仍然插在样本架L的支撑部件中。因此,样本容器T触及防落件190时,将会落在样本架L的支撑部件内,所以样本容器T还会回到被原来的支撑部件所支撑的状态。
[0090]如上所述,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在被夹持部件243上升到上侧位置后,容器移送部件200将夹持着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夹持部件243置于上侧位置,在此状态下使其水平移动,将其置于存留架RU分拣架R2和样本架L中的目标架的支撑部件正上方(图中的“4”)。然后,容器移送部件200再将夹持着移送对象样本容器T的夹持部件243从上侧位置下降到下侧位置,将样本容器T插入目标架的支撑部件(图中的“5”)。
[0091]在样本容器T插入支撑部件的状态下,容器移送部件200打开夹持部件243的两个相对的夹片,从夹持部件243中放开样本容器T (图中的“6”)。此时,夹持部件243处于相对的夹片之间的距离比全开状态短的状态(以下称“半开状态”)。如此,夹持部件243相对的夹片有限度地开放并由此来放开样本容器T,这样,当在收纳部件170放开的样本容器T的前后方向的相邻支撑部件支撑有样本容器T时,能够防止此相邻样本容器T的突出部件T3挂到夹持部件243。
[0092]容器移送部件200 —边提升半开状态的夹持部件243,一边向Y轴方向进一步打开夹持部件243的两个相对的夹片,使夹持部件243成为全开状态并将其置于上侧位置(图中的 “7,,)。
[0093]如上所述,夹持部件243以半开状态在收纳部件170放开样本容器T时,相邻的样本容器T的突出部件T3也有可能挂住夹持部件243,随着夹持部件243的上升导致该样本容器T被带起。
[0094]图15为存留架Rl各支撑部件Rll的位置与防落件190的形状和大小的关系的平面示意图。在以下说明中,仅以样本容器T移送到存留架Rl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关于分拣架R2和缓冲架140,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支撑部件的深度及上面的高度也与存留架Rl一样,所以也是同样地移送样本容器T。
[0095]如上所述,防落件的孔的X轴方向尺寸为Mmm,Y轴方向尺寸为Μ!?。与此相对,存留架Rl中,X轴方向相邻的支撑部件RU之间的距离为迪mm,Y轴方向相邻的支撑部件Rll之间的距离为翌mm。夹持部件243将样本容器T设置在存留架Rl上时,防落件190水平方向的中央与目标支撑部件Rll的水平方向中央一致。此时,移送的样本容器T的相邻的样本容器T被置于防落件190的前后或左右部分的正下方。即,所移送的样本容器T的相邻样本容器T在平面视图中有一部分或全部在防落件190的孔的范围之外。
[0096]关于夹持部件243,在夹持部件243上升时,位于防落件190下方的下侧部分通过防落件190的孔并上升。与此相对,突出部件T3挂住夹持部件243并被带起来的样本容器T的顶部(盖T2)触及防落件190。以此,夹持部件243与突出部件Τ3的啮合被解除,带起来的样本容器T落下。
[0097]如上所述,防落件190被置于距存留架Rl上面40mm的上方。防落件190还被置于距存留架Rl所承载的样本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