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754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细菌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细菌检测盒
[0001]发明背景
[0002]脓毒症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因为其发生频率高且在医院中死亡率高。脓毒症的特征在于称为系统性炎性反应(SIRS)的全身性炎症状态,并且在于存在已知感染或疑似感染。例如,免疫系统会由于血液、尿液、肺、皮肤或其它组织中的微生物而引起这种炎性反应。引起脓毒症的原因之一是血流感染(BSI)。BSI最常见是通过血液培养进行诊断,其中血液样品与培养基一起在大气可控下进行培养,以促进细菌生长。
[0003]当前自动化血液培养系统可耗费12-48个小时来检测血液中感染性微生物的存在,并且可能要耗费长达5天来排除任何感染性微生物的存在。需要耗费长达另外12-48小时来通过传代培养阳性血液培养物并进行鉴定和抗菌敏感性试验来确定感染性微生物。这些结果要改变疗程可能为时已晚,并且会导致患者死亡。
[0004]加快细菌检测时间(“TTD”)的一种方法是将样品液体与生长培养基一起分成大量更小体积的样品,所述样品被包含在封闭的小体积室中(参见Berndt的美国专利号5,770,440和5,891,739,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需要将血液/培养基样品分成更小体积样品的添加步骤会是困难的并且耗费时间。此外,考虑到可制造性和成本可,设计一种产品来处理这种增加的工作流程可受到限制。因此,容易制造、节约成本、耗时短来使用和降低临床样品中TTD的小体积室BSI产品设计是期望的。
[0005]发明简述
[0006]本文描述了用于快速检测生物样品(如血液)中的微生物、用于分析测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感染性微生物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盖和托盘的盒、将大块样品分成多个较小样品的机构以及布置在托盘上以测定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传感器。
[0007]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在第一位置将盒盖组装到盒托盘上,将样品引入盒托盘并允许分布到整个盒托盘的体积,和使盒盖移动到产生多个将大块样品分成多个较小体积样品的室的第二位置。该方法和装置尤其考虑到降低生物样品中微生物检测时间并且避免了需要将样品手动分配到检测设备的各个室中。
[0008]附图简述
[0009]图1显示盒盖的一部分顶和底盖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10]图2显示组装在一起的图1的顶和底盖部分的透视图。
[0011]图3显示一部分盒托盘的透视图。
[0012]图4显示在第一位置与图3的盒托盘接合的图2的盒盖组装件的透视图。
[0013]图5显示在第二位置与图3的盒托盘接合的图2的盒盖组装件的透视图。
[0014]图6显示在图1中显示的盒盖的整个顶部部分的透视图。
[0015]图7显示在图1中显示的盒盖的整个底部部分的透视图。
[0016]图8显示组装之前图6和7中显示的盒盖的顶部和底部部分的透视幻影图(perspective phantom view)。
[0017]图9显示组装的图8中显示的盒盖的顶部和底部部分的透视幻影图。
[0018]图10显示在图3中显示的整个盒托盘的透视图。
[0019]图11显示组装之前图8中显示的盒盖组装件和盒托盘的侧面视图。
[0020]图12显示带有接合特征放大视图的、在第一位置组装的盒盖和盒托盘的侧面视图。
[0021]图13显示收集血液样品的步骤。
[0022]图14显示在第一位置被引入到盒盖和托盘中的样品的侧视图。
[0023]图15显示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的盒盖和托盘的侧视图。
[0024]图16A-B显示在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过程中排出盒托盘的空气。
[0025]图17显示经历细菌检测的盒的示意图。
[0026]图18显示带有各个室的放大视图、在图9中显示的盒盖组装件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7]图19显示在第一位置组装的图13的盒盖和盒托盘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侧面视图。
[0028]图20显示填充样品和油的图20的盒盖和盒托盘的侧面视图。
[0029]图21A显示第一位置中的盒盖和托盘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0]图21B显示第二位置中的盒盖和托盘的俯视图。
[0031]图22A显示第一位置中的盒盖和托盘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2]图22B显示第一位置中的盒盖和托盘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3]图23显示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省去部分的细菌检测盒的透视幻影图。
[0034]图24显示沿着盒直径的图23的盒的截面图。
[0035]图25A-B分别显示样品引入过程中和引入之后的图23的盒的截面图。
[0036]图26A显示处于第二位置的图25B的填满的盒的截面图。
[0037]图26B显示在通风口(vents)被密封之后图26A的填满的盒。
[0038]图27显示堆叠配置中的图24中所示的类型的两个盒。
[0039]详细描述
[0040]总体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细菌检测盒10总体包括盒盖组装件16和盒托盘18。盒盖组装件16由顶盖部分12和底盖部分14组成,例如,所述顶盖部分12和底盖部分14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分别制成,并扣在一起形成盒盖组装件16。然后在抬高的第一位置将盒盖组装件16放置到盒托盘18上(图4)。然后将盒盖组装件16向下推,以在样品66(图16)已经通过顶盖部分12中限定的样品注射口 20(图1)引入到盒托盘18中之后将细菌检测盒10锁定到第二位置(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含有样品66的细菌检测盒10为样品温育做好准备。所有的室24被配置成当托盘在第二位置时允许样品除去。因此,可以进入具有获得阳性检测结果的样品66的任何一个室24,来进行样品除去用于进一步分析。
[0041]总体参照图1-2,盒盖组装件16包括顶盖部分12和底盖部分14。顶盖部分12包括多个位于底盖部分14的每个室24中心附近的顶盖进入孔22。顶盖进入孔22允许移液管、注射器或其它设备进入所选室24内的样品66。将顶盖进入孔22集成到顶盖12中作为薄的圆形区域。在顶盖部分12中形成样品注射口 20以允许样品66被引入盒托盘18。该口被配置成允许样品通过注射器或其它样品引入设备引入到盖组装件中。单独的可重复密封压力排出口 42也被构建在顶盖部分12上(图6-12中所示)。
[0042]底盖部分14与盒托盘18协作限定室24。具体地,每个室24由底盖部分14中的四个向下凸出的侧壁部分24a-d、底盖部分14的顶壁24e和盒托盘18限定。换句话说,底盖限定了室24的格网,除了室的底面,所述底面由盒托盘18限定。底盖部分14还包括位于每个室24中心附近的所示实施方式中并与相应的顶盖孔22对齐的多个底盖进入孔26。将顶盖进入孔22与底盖进入孔26对齐允许进入设备,如移液管或注射器,穿过顶盖部分12和底盖部分14,进入下面的室24。底盖部分14上还包括用于每个室24的通风口 28。通风口 28与盒托盘18上的密封杆30对齐。
[0043]顶盖进入孔22可以覆盖有压敏粘合剂箔72 (图18中显示),以将细菌检测盒10的内部与环境隔开。使用时,在进入设备穿过顶部和底盖部分12、14进入室24之后,可将顶盖进入孔22重新密封,例如用压敏粘合剂箔72的附加层,以再次将细菌检测盒10的内部与环境隔开而提供包括处理和/或高压灭菌的安全操作。除了降低污染的机会之外,提供密封使样品组分保留在室24内。例如,在无密封的情况下,0)2能够从室24排出,导致传感器36(下面描述)报告出细菌代谢的不准确结果。同样地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