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烧结壳体的手表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867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烧结壳体的手表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壳,它包括一个表蒙、一个装有显时指针的机芯的壳体、上述壳体由粉末材料在500℃以上温度烧结而成,还包括一个后盖,将后盖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到壳体上的连接装置,和一个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后盖间的密封垫。
专利文献EP-A-0264875中公开过一种与上面所述相似的表壳。其壳体部分最好由陶瓷材料制成,后盖最好由钢制成。后盖通过四个螺钉固定点连接到壳体上。为此,壳体上设置供插入塞块用的孔。然后将每个塞块塞入孔内,并以壳体内孔为基准在塞块上加工出内螺纹。这里之所以采用这一做法,是因为无法将螺钉直接拧入陶瓷。但可以看到,这种做法比较麻烦,因为它还需要另处的零件,也就是塞块,而且将塞块塞入壳体上的孔内时,还有挤破陶瓷的危险。另外,在塞入塞块时还必须十分小心,这样也就会增加生产成本及时间。
为克服这些困难,以注册商标“OMEGAART”出售的手表,则采用了一个陶瓷圈和一个粘到陶瓷圈内部的钢环组成的壳体。这样,后盖就可以通过将螺钉直接拧进钢环而固定到壳体上。这一方案免去了在上述引用的专利文献中使用的塞块,但需要制作钢环并将它粘接到陶瓷圈内部,同样也比较麻烦。
专利文献CH-A-458217公开的一种表壳,其后盖一方面通过与壳体上第一对凸耳上的销座相配合的嵌钉,另一方面通过两个同时穿过后盖及第二对凸耳的销子连接到壳体上。这里的销子不能以任何方式,起到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上的作用。
为克服上述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由粉末材料在500℃以上的温度烧结在一起的粉末材料而制成的硬质壳体,即例如由陶瓷或金属碳化物制成的壳体,因而不会产生现有的后盖与壳体固定方法所带来的上述内在问题。为做到这一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后盖固定到壳体上的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置于表壳两侧并与后盖平行的销子,上述的每一根销子都与设置在壳体和上述后盖上并且直线排列的孔相配合,同时又起到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上的作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实例阐述将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壳沿6点钟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同一表壳沿3点钟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改型表壳沿6点钟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沿图4中Ⅴ-Ⅴ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图4中的改型表壳的全剖视图,它表示了更换手表电池的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表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不同形式的密封垫所受的压力与其相应变形间的关系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从该图中可看到,表壳包括表蒙1和用来旋转装有显时指针3和4的机芯8的壳体2。机芯以通常的方法靠表壳衬圈5与壳体对中,其表盘6则通过一个凸缘7与表蒙保持一定距离。表蒙1粘接或焊合到壳体上。金属镀层30可用来遮住凸缘及壳体的顶部。
这里所介绍的所有实施例或其改型中,壳体2由粉末材料在500℃以上烧结而成。例如可由烧结的陶瓷或金属碳化物制成。以500℃为最低温度意味着本发明没有考虑象其它方案所尝试的那样使用塑性材料。
表壳还包括一个后盖10和一个置于壳体及后盖间的密封垫11。后盖用销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壳体上,销子是本发明的主要零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2的剖视图是沿手表3点钟位置从表壳截取的。在此,与图1中所述的零件相同的零件,保持原有的标号。图2还特别示出壳体2具有一个用来以公知的方式插入时间调整手柄(未绘出)的孔道9。
图3是沿图1中Ⅲ-Ⅲ线的剖视图。在图1的基础上,图3更清楚地表示出后盖10是如何固定到壳体2上的。以完全普通的方式并根据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将后盖固定到壳体的的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置于表壳两侧并与后盖平行的销子,由于表壳具有径向对称性,图上仅示出这些销子中的一个,标号为12。就本发明的广义来说,应该看到,每一销子皆与分布在壳体2和后盖10上成直线排列的孔13、14和15相配合。
更具体地说,根据图1及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销子12中的一根位于表壳6点钟位置,另一根位于12点钟的位置。如图3所示,销子12穿过壳体2上第一凸台16中的第一孔14和两个分别设在后盖10上两个第二凸台17和18上的第二孔13和15,上述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凸台的两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由图1和图3可以具体地看出,孔13、14和15是圆形的,而销子12是圆柱形的。这种结构能是使销子自如地穿过那些孔,可以设想在孔和销子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见图1)。显然,销子是靠置于壳体2和后盖10之间的密封垫11所产生的弹性作用而被轴向地固定在其插孔内的。
从图中可进一步看到,本发明的销子12的另一好处是可用来将表带19连接到手表上。为做到这一点,表带上设有一个环绕三个凸台16、17和18的切口20。
图4和图5示出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个改型。这种情况下,销子12的中部有一环形沟槽21。凸台16上的第一孔14中放入一个带有缩颈23的套管22。这种结构中,套管的内径24及第二孔13和15的直径稍大于销子12的直径,以使销子能自如地穿入这些插孔。这样,根据专利文献CH-A-235604公开的已知技术,由于套管壁的两端会被凸台17和18顶住,故当套管22的缩颈23嵌入销子12的环形沟槽21中时,销子在轴向被固定住了。
如果手表使用电池的话,上述方案对电池的装卸是十分方便的。装卸电池时,只需将一根销子从其销座中拔出就可以了。然后将后盖象表壳盖一样绕剩下的一根销子打开。电池25即可很容易地予以更换,这一操作过程示于图6。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及其改型中,后盖上的两个凸台卡在壳体上凸台的两侧。当然,在不背离本发明基本目的的前提下还可有其他的结构。值得一提的一种结构是后盖上仅有一个凸台,靠它嵌入壳体相应的凹槽。这种情况下,严格地说,壳体上没有凸台,但除了上述凹槽外,还有沿壳体圆环的弦向延伸的切口。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于图7。从图中可看到壳体2上6点钟位置的两个凸台26、27,以及后盖上的两个被表带19的切口遮住的凸台28,29。销钉12用作将后盖固定到壳体上的连接装置,其工作方式如前所述。
本发明表壳的壳体是用粉末烧结而成的硬质材料,如陶瓷或硬金属制成的。选择这种材料首先是考虑到其良好的抗划伤性及其吸引人的外观。但由于这种材料很难进行机加工,所以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修整工作量。按照本发明,修整工作就不再必需了,至少就将后盖装到壳体下的方式来说是这样的。事实上,无论烧结过程中材料对尺寸的影响如何(如收缩等),只要选好容纳销子12的孔14的尺寸,使其内径总大于销子的外径就足够了。这样,在销子与其插孔间就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定的间隙,后盖及壳体得到了较好的连接,上述的间隙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使后盖及壳体间的空隙发生变化。采用这种材料的手表相对比较贵。人们通常可能希望买到密封性好的手表。这种密封效果正如前面所述的,是通过在上述的后盖及壳体间设置一个密封垫11实现的。就本发明的具体情况而言,考虑到在后盖和壳体间多少会产生一定的间隙,所以必须注意选择对于任何的间隙均能保证水密性的密封垫。
图8示出作用在三种形式的密封垫[方形(c)、小直径的圆形(r)和大直径的圆形(R)]上的压力P(以牛顿/米2为单位)随其变形△l(以米为单位)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方形截面的密封垫只产生很小的变形,并很快达到很大的压力。与此相反,即使后盖与表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化范围较大,大直径圆形截面的密封垫也可产生很大的变形△l并可保证足够的压力。一般来说,所选密封垫的截面直径应大于或等于0.8毫米。小直径的圆形截面密封垫的情况代表一种介于上述二者中间的状态。如图8所示,对于本发明的表壳,尽管用两个互相叠加的小直径的圆形截面密封垫可以达到几乎同样的效果,但还是以选用大直径的圆形截面的密封垫为好。
权利要求
1.一个手表表壳,包括一个表蒙、一个用来放置装有显时指针的机芯的壳体、上述壳体由粉末材料在500℃以上温度烧结而成,还包括一个后盖和将后盖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到壳体上的连接装置,以及一个位于上述壳体与上述后盖间的密封垫,上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置于表壳两侧并与后盖平行的销子,上述的每一根销子都与上述壳体和上述后盖上直线排列的孔相配合,并同时用来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两个销子,其中一个处于表壳上的6点钟位置,另一个则处于12点钟位置,每根销子都穿过位于壳体上第一凸台上的第一孔和分别位于后盖上两个第二凸台上的两个第二孔,上述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凸台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是圆形的,销子是圆柱形的,而且上述第一和第二孔的直径的确定和修整要使销子可自如地穿入孔内,每根销子靠位于壳体和后盖间的密封垫所产生的弹性作用而被轴向地固定在其插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是圆形的,销子是圆柱形的并在其中部有一环形沟槽,在第一孔中打入并固定一个带有缩颈的套管,该套管的内径及第二孔的直径的选定能使销子可自如地进入这些孔中,当上述套管的缩颈嵌入上述销子的环形沟槽时,销子即被轴向地固定在插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垫在其非压缩态时截面呈圆形,截面的直径足以消除上述销子插入上述孔中时在上述壳体和上述后盖间产生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垫截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8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垫包括两个重叠的密封垫,每个密封垫在其非压缩状态时呈圆形截面,以消除上述销子插入上述孔中时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后盖间所产生的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手表壳包括一个由烧结材料制成的壳体(2)和一个至少由两根销子(12)固定到壳体上的后盖(10)。每根销子穿过壳体上一个第一凸台(16)上的第一孔(14)和分别位于后盖上两个第二凸台(17、18)上的两个第二孔(13、15),上述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凸台的两侧。
文档编号G04B37/11GK1043008SQ89108758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3日
发明者艾力克·洛夫, 加斯顿·加格尼宾 申请人:天梭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