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57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装置和生产辅助装置数量多、品种广,有的还自带控制系统,以往的单机控制和常规系统,形成了一个个的控制孤岛和控制盲区,信息不能共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生产装置单机监控,形成监控孤岛和监控盲区,信息不能共享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总线监控,设监控层实现全面的网络化,信息共享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包括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监视机、控制机及工程师站,所述监视机及所述控制机分别与所述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连接,所述工程师站与所述监视机及所述控制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层,所述数据管理层与所述监视机及所述控制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机连接的制冷装置设备控制器、锅炉装置控制器、空压装置控制器、配电装置控制器及能源管理装置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还包括均与所述控制机连接的空调装置控制器、智能照明装置控制器、冷热源管理装置控制器、给排水管理装置控制器及生产环境管理装置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监视机包括分别与所述监视机连接的制冷装置设备监视器、锅炉装置监视器、空压装置监视器、配电装置监视器、能源管理装置监视器、空调装置监视器、智能照明装置监视器、冷热源管理装置监视器、给排水管理装置监视器及生产环境管理装置监视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监视机包括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工况监视系统及故障显示系统,所述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工况监视系统及故障显示系统分别与所述生产装置及所述设备控制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监视机还包括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总画面、分区画面、流程画面、报警画面、回路控制动态画面、回路棒图、动态显示设备工况、物流分布、重点参数在内的工况。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包括在线控制模块、工程组态模块及参数设定模块,所述在线控制模块、工程组态模块及参数设定模块分别实现在线控制、工程组态、参数设定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管理层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及报表生成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生产过程管理数据收集模块、生产管理数据收集模块、生产设备管理数据收集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FCS(现场总线监控系统)+DCS(分布式监控系统)+智能通讯设备,以与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有效集成的原则进行设计,以相对独立的功能来划分监控区域,以监控区域的相关性来确定系统集成的层次和程度。选用适应工厂设备自动化控制需要,技术先进,接口开放,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施工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现有成熟产品和成熟技术。

在设备控制方面,以现场总线监控系统为基础,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建立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设备控制区域,将整个监控系统从原来的设备+监视机+控制器的简单控制方式延伸到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中实现,在设备监控层实现全面的网络化,实现低施工、低维护、高性能、高度灵活性。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调度与安全监控。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使自动化达到较高水准,在控制室通过各有关控制、监视系统的图文信息,可以了解生产状况、设备运行状况及原材料消耗等,计算机以所采集的各种数据为依据来控制设备运行,使其自动调整到最优状态。

动力装置集成自动化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采用FCS(现场总线监控系统)+DCS(分布式监控系统)+智能通讯设备,体现当今世界一流工业控制水平。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实现了多个相关系统的群控,如多套空调机组间,空调机组与制冷系统间等。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对所有动力装置和生产辅助装置进行了集中检测和控管,联入了所有自带控管系统,消除了控制孤岛,实现了动力装置生产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网络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监视机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的监视机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所述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1包括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11、监视机131、控制机132、工程师站15及数据管理层14。所述监视机131及所述控制机132分别与所述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11连接,所述工程师站15与所述监视机131及所述控制机132连接。所述数据管理层14与所述监视机131及所述控制机132连接。

所述生产装置设备控制层11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机132连接的制冷装置设备控制器111、锅炉装置控制器112、空压装置控制器113、配电装置控制器114、能源管理装置控制器115、空调装置控制器116、智能照明装置控制器117、冷热源管理装置控制器118、给排水管理装置控制器119及生产环境管理装置控制器110。

所述监视机131包括分别与所述监视机131连接的制冷装置设备监视器121、锅炉装置监视器122、空压装置监视器123、配电装置监视器124、能源管理装置监视器125、空调装置监视器126、智能照明装置监视器127、冷热源管理装置监视器128、给排水管理装置监视器129及生产环境管理装置监视器120。

所述监视机131包括在线监测系统1311、数据采集系统1312、工况监视系统1313及故障显示系统1314。所述在线监测系统1311、数据采集系统1312、工况监视系统1313及故障显示系统1314分别与所述生产装置11及所述设备控制层12连接。

所述故障显示系统1314包括总画面、分区画面、流程画面、报警画面、回路控制动态画面、回路棒图、动态显示设备工况、物流分布、重点参数在内的工况。

所述控制机132包括在线控制模块1321、工程组态模块1322及参数设定模块1323。所述在线控制模块1321、工程组态模块1322及参数设定模块1323分别实现在线控制、工程组态、参数设定的功能。

所述数据管理层14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141、统计分析模块142及报表生成模块143。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141包括生产过程管理数据收集模块1411、生产管理数据收集模块1412、生产设备管理数据收集模块1413。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1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FCS(现场总线监控系统)+DCS(分布式监控系统)+智能通讯设备,以与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有效集成的原则进行设计,以相对独立的功能来划分监控区域,以监控区域的相关性来确定系统集成的层次和程度。选用适应工厂设备自动化控制需要,技术先进,接口开放,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施工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现有成熟产品和成熟技术。

在设备控制方面,以现场总线监控系统为基础,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建立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设备控制区域,将整个监控系统从原来的设备+监视机+控制器的简单控制方式延伸到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中实现,在设备监控层实现全面的网络化,实现低施工、低维护、高性能、高度灵活性。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调度与安全监控。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使自动化达到较高水准。在控制室通过各有关控制、监视系统的图文信息,可以了解生产状况、设备运行状况及原材料消耗等,计算机以所采集的各种数据为依据来控制设备运行,使其自动调整到最优状态。

动力装置集成自动化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采用FCS(现场总线监控系统)+DCS(分布式监控系统)+智能通讯设备,体现当今世界一流工业控制水平。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实现了多个相关系统的群控,如多套空调机组间,空调机组与制冷系统间等。

动力装置集中监控系统对所有动力装置和生产辅助装置进行了集中检测和控管,联入了所有自带控管系统,消除了控制孤岛,实现了动力装置生产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网络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