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4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热冲击,发动机水温升温过程为了满足升温速率需要,通常需要在管路上安装加热器,能耗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其取消了加热器,采用了蓄热罐,降低了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的回水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球阀、前侧三通比例阀、后侧三通比例阀;第一球阀位于前侧三通比例阀和发动机的回水端之间;

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有:水泵、第二球阀;第二球阀位于水泵和发动机的进水端之间;

所述第一管路还分别通过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前侧三通比例阀连通;第五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后侧三通比例阀连通;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通,且第四管路位于第三管路和第五管路之间;第四管路上设有蓄热罐和电磁阀,蓄热罐位于电磁阀和第二管路之间。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还设有:接台架冷却水回水的台架冷却水回水连接端,以及接台架冷却水进水的台架冷却水进水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台架冷却水回水连接端设有第三球阀。

优选的,所述台架冷却水进水连接端设有第四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其取消了加热器,采用了蓄热罐,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冷热冲击温度控制设备,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的回水端E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水端F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球阀1.5、前侧三通比例阀1.3、后侧三通比例阀1.2;第一球阀1.5位于前侧三通比例阀1.3和发动机的回水端E之间;

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有:水泵1.7、第二球阀1.4;第二球阀1.4位于水泵1.7和发动机的进水端F之间;

所述第一管路还分别通过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前侧三通比例阀1.3连通;第五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后侧三通比例阀1.2连通;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通,且第四管路位于第三管路和第五管路之间;第四管路上设有蓄热罐和电磁阀1.8,蓄热罐位于电磁阀1.8和第二管路之间。

所述换热器还设有:接台架冷却水回水的台架冷却水回水连接端A,以及接台架冷却水进水的台架冷却水进水连接端B。

所述台架冷却水回水连接端A设有第三球阀1.1。

所述台架冷却水进水连接端B设有第四球阀1.6。

本实用新型对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冷热冲击设备进行了节能改造,取消了加热器,采用了蓄热罐。发动机刚开机时蓄热罐的水是常温,发动机热机结束需要稳定在最高水温运行过程中,例如稳定110℃运行,后侧三通比例阀1.2把流经换热器的通路关闭,电磁阀1.8打开,通过前侧三通比例阀1.3控制发动机水温与蓄热罐的水进行换热,一方面实现发动机出水温度的恒定控制,另一方便实现对蓄热罐水温的加热。在蓄热罐水温已经比较高,接近发动机出水目标温度时,电磁阀1.8关闭,通过后侧三通比例阀1.2打开发动机冷却液与换热器的热交换回路,使用外部的冷却水通过换热器与发动机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发动机水温在目标温度,然后发动机进入冷冲击状态,此时电磁阀1.8关闭,后侧三通比例阀1.2控制冷却液全部流经换热器,发动机实现冷冲击,冷冲击阶段结束,需要热冲击时,后侧三通比例阀1.2把通往换热器的回路关闭,电磁阀1.8打开,前侧三通比例阀1.3控制冷却液全部流经蓄热罐,从而实现迅速升温,发动机稳定到最高水温运行时,蓄热罐再次与发动机的冷却热进行热交换,存储下热能,为下一次热冲击做准备,以此循环实现在没有加热器的情况下达到发动机进行迅速冷热冲击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