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8577发布日期:2019-05-22 03:2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集成电路中,静电普遍存在于电子元器件之间,并且所述静电的产生具有多种多样,并且技术人员也无法完全消除静电,传统技术中只能采用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释放)器件来尽量消除静电对于电子元器件所造成的干扰;随着集成电路长期使用,电子元器件之间将产生较大的静电积累,进而形成较大的静电电压,当该静电电压超出安全范围时,则所述静电电压将会对电子元器件的物理安全造成严重的物理损害,严重时会导致电子产品被完全烧毁;因此,技术人员通常采用一个esd器件来及时释放电路中的静电电荷,以使集成电路中的静电电压始终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持电子元器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在传统技术中电路控制,由于电路结构趋于复杂化和高度集成化,在集成电路的控制系统中,技术人员通常需要采用主从两个控制单元来实现对大规模电子电路实现集成控制功能,通过一个从控制单元来辅助主控制单元以并行操控多个执行设备,保障了控制系统对于集成电路的控制稳定性和精确性;并且在每一个控制单元中都存在一个esd器件,通过该esd器件对于控制单元进行静电防护,提高集成电路的安全性;从而主从控制方式在集成电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两个控制单元能够使集成电路能够实现更佳的电路功能,以满足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

在由于主从两个控制单元相互连接,主控制单元与从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电路功能;然而传统技术中主控制单元的通讯端口与从控制单元的通讯端口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不当,就很容易发生:主从控制单元上电时序错误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比如从控制单元由于提前的反灌电压而出现异常启动,所述从控制单元所执行电路指令并非用户所需要的实际指令,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示例性技术中主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当,导致主从控制单元的上电时序错乱,电路的主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

所述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参考电源输出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二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二参考电源连接;

所述第二参考电源输出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相互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源;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接外界的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十五电阻;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串行通信管脚;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为+3v~+10v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参考电源为+0.1v~+4.5v直流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包括第三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二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源,所述第一参考电源将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三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参考电源输出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根据第三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

其中,所述第三参考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器还包括第三控制芯片、第二三极管、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以及第二十电阻;

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以及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端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串行通信管脚;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和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三参考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参考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相互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同一个板卡上;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不同的板卡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从控制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

上述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能够同时对集成电路进行控制,通过第一控制器能够直接操控第二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主从控制效果;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将供电电源与第一参考电源分割开来,通过供电电源能够驱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参考电源能够驱动第一静电防护电路对第二控制器采取esd保护,并且第一静电防护电路和主从控制系统的供电电源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输入方式,从而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电能不会对第一静电防护电路造成干扰,第二控制器能够精确地按照第一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实现相应的上电操作,并且只有当第二控制器接入供电电源的供电电能后才能够实现能够执行相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主从控制器能够根据技术人员的技术需求实现正确的上电时序,提高了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了第二控制器由于供电电能的反灌电压而引起第二控制器预先上电,导致执行错误的控制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对比示例中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器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对比示例中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该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能够时主从控制系统能够有序上电,进而主从控制系统既具有防静电能力,又能够实现对于电子设备的稳定控制性能,保障了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实用价值和普适性;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第一控制器101与第二控制器102能够实现相互的通信,进而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能够作为一个控制系统,提高对于外界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性能;其中第一控制器101作为主控制系统,第二控制器102作为从控制器系统,当第一控制器101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102,通过该第一控制信号能够实时驱动第二控制器102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进而第二控制器102可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进行数据通信以及上电操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能够相互协同,以实现更加完整的电路功能。

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电源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vdd,所述供电电源vdd向将供电电能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和所述第二控制器102;通过供电电能能够驱动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进行上电,只有当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上电成功后,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才能够接入相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当第二控制器102接入相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后,才能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中的控制信息实现相应的上电操作,以避免供电电源vdd将供电电能提前反灌至第二控制器102;所述第二控制器102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与第一参考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输出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供电电源vdd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相互隔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源vdd输出的供电电源能够使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上电成功,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102作为从控制器,只有当第二控制器102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并且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进行上电操作后,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02上电成功以后,第二控制器102才能够识别外界的通讯指令,以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因此本实施例将供电电源vdd和第一参考电源vcc相互隔离,避免了供电电源vdd通过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提前反灌到第二控制器102;若第二控制器102未处于上电启动阶段,第一参考电源vcc输出的电能不足以启动第二控制器102,第二控制器102只有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时才能够上电成功,保障了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实现正常的上电时序,提高了主从控制器的控制性能,电路系统更加稳定。

示例性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所产生的有益技术效果,下面将通过一个对比实例来说明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其中图2示出的静电防护电路20作为对比量,下面将对比分析静电防护电路10和静电防护电路20的工作性能,具体如下:

在图2示出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20中,第一控制器201与第二控制器202能够实现数据通信,并且第二控制器202的第一参考电源vcc1与供电电源vdd相互连接,其中所述供电电源vdd输出的供电电能即作为第二控制器202的驱动电能,以使第二控制器202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供电电源vdd输出的供电电能也可作为第二控制器202中静电防护电路的驱动电能,通过供电电源vdd可使静电防护电路对第二控制器202中的各个信号传输端口采取esd保护;第一控制器201和第二控制器202在一个供电电源vdd的驱动下可实现较为复杂的电路功能;然而图2中的静电防护电路20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第二控制器202的第一参考电源vcc1和供电电源vdd并未分离,一旦第一控制器201和第二控制器202开机启动,则供电电源vdd迅速将供电电能传输至第一控制器201和第二控制器202,由于第二控制器202采用供电电源vdd和第一参考电源vcc1共接的方式,那么在开机启动瞬间,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就极容易传输至第二控制器202,第二控制器202存在反灌电压,通过该反灌电压提前“唤醒”第二控制器202,导致第二控制器202提前接受并执行外界通信设备的控制指令,此时第二控制器202处于异常上电阶段,所述第二控制器202接受并执行的第一控制器201的指令也并非设计人员所需要的,因此异常的反灌电压将导致第二控制器202提前工作,由第一控制器201和第二控制器202组成的主从控制系统处于异常控制状态;因此图2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20由于各个控制器端口的上拉电能设计不当,就很容易导致主从控制器的上电时序错乱,造成主从控制系统的不稳定,主从控制系统将会存在较大的控制误差。

在图1所示出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中,由于将第二控制器102的供电电源vdd和第一参考电源vcc1相互隔离,第二控制器102的上电操作受第一控制器101的控制,当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上电启动时,第二控制器102并不会立即接入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而是第二控制器102等待第一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只有当第二控制器102接收到第一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时,第一控制器101才会接入供电电能,以实现自身的上电操作,所述第二控制器102接入控制指令,并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因此对比文件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从控制系统将供电电源vdd与第一参考电源vcc分开连接,在上电启动阶段,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并不会反灌到第二控制器102,第二控制器102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需求实现正常的上电时序,由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组成的主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加稳定、精确的电路功能,避免了第二控制器102存在异常的反灌电压;由此可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采用了更加合理的电路连接方式,避免了外部的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反灌至第二控制器102,引起的第二控制器102异常启动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主从控制系统既具有较高的防静电能力,又能够使集成电路实现更加复杂、安全的电路功能,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20仅仅用作对比说明,并未意味着图2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20构成本申请的示例性技术。

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器102的电路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器102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通过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能够对第二控制器102的信号传输端口pad进行静电防护;当第二控制器102的信号传输端口pad与外界的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能够及时释放第二控制器102的信号传输端口pad上的静电电荷,第二控制器102的多个信号传输端口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信号传输状态,第二控制器102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参照图3,第二控制器102包括:反相器、与门、nmos管以及pmos管等电子元器件,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包括:nmos管、pmos管以及反相器等电子元器件;第一参考电源vcc1输出第一参考电压,通过第一参考电压能够驱动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中的电子元器件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则第二控制器102中的信号传输端口pad能够处于安全的工作范围;结合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的第一参考电源vcc1采用独立的供电方式,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并不与第二控制器102的供电电源相互共接,在第二控制器102开机启动阶段,第二控制器102中的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无法接入供电电源中的供电电能,避免了第二控制器102出现反灌电压,保障了第二控制器102的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102具有更为简化的电路结构,并且第二控制器102具有更加的合理的电路连接结构,第一参考电源vcc1输出的第一参考电压并不会引起第二控制器102的异常上电操作,第二控制器102具有正常的上电时序,极大地保障了主从控制系统的稳定控制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电电源vdd为+3v~+10v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为+0.1v~+4.5v直流电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源vdd输出+3v~+10v直流电压,通过该+3v~+10v直流电压能够保障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中的电子元器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示例性的,所述供电电源vdd为+5v直流电源;第一参考电源vcc1输出+0.1v~+4.5v直流电压,该+0.1v~+4.5v直流电压作为第一参考电压,以驱动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能够实现静电防护的功能;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为+3.3v直流电源;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102的上电操作受到第一控制器101的第一控制信号的影响,只有当第二控制器102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02才会接入供电电源vdd中的供电电能;若第二控制器102未接入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时,第一参考电源vcc1输出的第一参考电压并不能够时第二控制器102实现上电启动,从而避免了第二控制器102中出现异常的反灌电压,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控制精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相比于图1中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结构,在图4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包括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其中,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与第二参考电源vcc2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源vcc2输出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根据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源vcc2与所述供电电源vdd相互隔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参考电源vcc2为+0.1v~+4.5v直流电源,通过第二参考电源vcc2能够驱动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对第一控制器101采取esd防护措施,以保护第一控制器101的各个信号传输端口的通信安全,第一控制器101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和普遍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的具体电路结构可参照图3中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的电路结构;并且由于第一控制器101的具体工作原理与第二控制器102的具体工作方式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关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101的实施方式可参照图2至图3的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在图4示出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中,第一控制器101中的第二参考电源vcc2和供电电源vdd相互隔离,只有当第一控制器101接入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以实现上电操作以后,第一控制器101才能够向外界的电子元器件传输相应的通讯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器101进行正常的上电操作之前,通过第二参考电压并不能够使第一控制器101实现正常的上电操作,避免了供电电源vdd中的供电电能提前反灌至第一控制器101的内部,异常的反灌电压引起第一控制器101处于非正常上电状态;若第一控制器101存在异常的反灌电压,则第一控制器101接受并执行外界的操作指令也并非技术人员实际需要的;从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101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设计,第一控制器101具有精确地上电时序,全面地保障了所述主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器101的具体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器101还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串行通信管脚p0.5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串行通信管脚p0.4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三串行通信管脚p0.1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串行通信端口;通过第一控制器101的电源端口能够接入供电电能,以使第一控制芯片u1实现上电功能,当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上电成功以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与第二控制器102实现正常的信号通信功能,第一控制芯片u1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102,以保障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能够实现更加完成更加复杂的电路功能。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源vc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第二参考电源vcc2驱动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实现相应的esd保护功能。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通讯管脚p2.3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通讯管脚p2.4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三通讯管脚p2.5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四通讯管脚p2.6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通讯端,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通讯端接外界的移动终端,通过外界的移动终端将操作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芯片u1,以使第一控制芯片u1实现相应的电路控制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芯片u1与移动终端能够实现较高的通信兼容性,第一控制器101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可操控性,提高了主从控制系统的兼容性和实用价值,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hc89s003f4;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具有数据集中处理和控制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其它信号的芯片应用于第一控制器101,并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对此本文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当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hc89s003f4时,参照图5,第一控制芯片u1的信号传输管脚为第一控制器101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第一控制芯片u1的信号传输管脚:p2.0、p0.5、p0.4、p0.3、p0.2、p0.1、p0.0、p1.1、p0.7、p0.6、p2.1、p2.2、p2.3、p2.4、p2.5、p2.6、p2.7以及p1.0,通过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能够及时泄放第一控制芯片u1的每个信号传输管脚的静电电荷,以使第一控制芯片u1通过信号传输管脚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数据通信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芯片101的供电电源vdd和第二参考电源vcc2才能够分开设计的方式,以使第一控制芯片u1具有正常的上电时序;只有当第一控制芯片u1接入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才能够实现正常的通信功能,避免了第一控制芯片u1存在反灌电压引起上电时序混乱;进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101具有更高的控制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器102的具体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控制器102还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以及第十五电阻r15。

其中,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源管脚s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电源端口,第二控制器102的电源端口接所述供电电源vdd,通过供电电源vdd能够输出供电电能,该供电电能能够驱动第二控制芯片u2实现稳定的上电操作;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串行通信端口gpio,通过该串行通信端口gpio能够接入第一控制信号,以实现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十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串行通信管脚g。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d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

可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ap9435gm;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操控下实现相应的电路控制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第二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ap9435gm,参照图6,第二控制芯片u2的信号传输管脚为第二控制器102的信号传输端口,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信号传输管脚包括:串行通信管脚g和参考电压输入管脚d,通过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能够及时地泄放第二控制芯片u2的信号传输管脚中积累的静电电荷,以使第二控制器102中的静电电压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范围,提高第二控制器102的物理安全性能。

结合上文,在图6示出的第二控制器102的具体电路结构中,第二控制器102的串行通信端口gpio与第一控制器101通信连接,当第二控制器102的串行通信端口gpio接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一控制信号能够实时操控第二控制器102的上电状态;示例性的,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一控制信号能够实时改变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或者关断状态,当通过第一控制信号使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时,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依次通过:第十一电阻r11、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以传输至地gnd,此时第二控制芯片u2的串行通信管脚g无法接入供电电能,尽管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源管脚s与供电电源vdd连接,但第二控制芯片u2的内部电路结构无法实现上电操作,第二控制芯片u2上电失败,第二控制器102无法识别并根据外界的操控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相反,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使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关断时,则第二控制芯片u2的串行通信管脚g接入供电电能,第二控制芯片u2的内部电路结构上电成功,第二控制器102能够识别外界的操控指令,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

由此可得,第二控制器102只有上电成功后才能够按照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102可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实现相应的上电功能,以保障第二控制器102上电时序的正确性;当第二控制器102在开机启动瞬间,若第二控制器102没有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第一参考电源vcc1并不会引起第二控制芯片u2内部出现反灌电压,防止第二控制器102出现异常上电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102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在初始化完成之前,所述第二控制器102并不会接收外界的操作指令,第二控制器102的上电操作由第一控制器101控制,确保了主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电路功能;防止了第二控制器102中第二控制芯片u2出现反灌电压而误启动,第二控制器102会错误地执行外界的操作指令,引起主从控制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相比于图1中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结构,图7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三控制器701。

其中,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第三控制器701与第一控制器101之间能够实现稳定的数据通信;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将第二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70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含相应的控制信息,通过第二控制信号能够操控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过程;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的电源端口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将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第一参考电源vcc1中的电能能够保障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安全性能;所述第三控制器701包括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与第三参考电源vcc3连接,所述第三参考电源vcc3输出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根据第三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

其中,所述第三参考电源vcc3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vcc1相互隔离。

结合上文,第一控制器101可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能够分别控制第二控制器102和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状态,极大地提高了第二控制器102和第三控制器701的控制效率,进而主从控制系统能够结合三个控制器以实现更加复杂、安全的电路功能,适用范围更广;并且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的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采用独立的第三参考电源vcc3;若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在开机启动过程中,第三控制器701无法通过第三参考电源vcc3实现上电,第三控制器701必须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的上电指令以后,第三控制器201才能够通过第一参考电源vcc1实现上电成功;从而避免了第三控制器701存在反灌电压,第三控制器701预先上电而出现误启动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中各个控制器具有更佳的上电时序,主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更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参考电源vcc3为+0.1v~+4.5v直流电源。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701的供电电能与第二控制器102的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相互连接,第一参考电源vcc1既能够驱动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对第二控制器102进行esd保护,又能够使第三控制器701实现上电功能;进而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布局,提高了第三控制器701与第二控制器102之间的通讯互联性能,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各个控制器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时方式,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控制器701的具体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三控制器701还包括:第三控制芯片u3、第二三极管q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以及第二十电阻r20。

其中,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源管脚s以及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端701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器701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

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gnd。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串行通信管脚g。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d和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三参考电源vcc3。

通过第三参考电源vcc3能够驱动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实现esd保护功能;示例性的,第三控制器701的信号传输端口为第三控制芯片u3的信号传输管脚,参照图8,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信号传输管脚包括:串行通信管脚g和电源管脚s,通过第三静电防护电路7011能够保障第三控制芯片u3的信号传输管脚实现稳定、安全的通信功能,保障了第三控制芯片u3的物理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ap9435g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701的具体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与第二控制器102的具体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相似,因此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三控制器7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第二控制器102的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因此在图8示出的第三控制器701的具体电路结构中,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操控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或者关断;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或者关断状态能够直接改变第三控制芯片u3的上电状态,避免第一参考电源vcc1将电压反灌至第三控制芯片u3;从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过程受第一控制器101中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操控,第二控制器102和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操作存在执行的时间差,在开机启动瞬间,第二控制器102和第三控制器701并非立即上电启动,只有当第二控制器102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以后,第二控制器102才能够实现上电成功,第三控制器701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以后,第三控制器701才能够实现上电成功;从而避免第三控制器701在开机启动瞬间存在反灌电压,立即上电成功,导致第三控制器701错误的执行指令;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采用更加合理的结构设计,避免了第二控制器102和第三控制器701上电时序错乱;本实施例中的主从控制系统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兼容性更强,可广泛地适用于各个工业技术领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参考电源vcc3与所述供电电源vdd相互隔离。

参照图7,通过第一控制器101能够实时控制第三控制器701的上电状态,并且通过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能够使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上电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三参考电源vcc3与供电电源vcc3进行分割,第三控制器701和第一控制器101完全不相同的电源输入方式,进而避免供电电源vdd的供电电能反灌至第三控制器701;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能够结合三个控制器以实现更加安全、复杂的电路功能,第三控制器701具有完全正确的上电时序;当第三控制器701根据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上电指令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时,第三控制器701能够实现稳定的上电操作,第三控制器701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了相应的电路功能,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的电路结构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实用价值更高;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供电电源vdd和第一参考电源vcc1所引起的第三控制器701存在反灌电压,三个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101、第二控制器102以及第三控制器701)上电时序错乱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和所述第二控制器102设置在同一个板卡上;或者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和所述第二控制器102设置在不同的板卡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具有较为灵活的连接结构,进而所述主从控制系统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工业领域;例如,当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集成在同一板卡上,所述供电电源vdd为所述板卡的系统电源,当所述板卡上电,则所述供电电源vdd能够输出供电电能,以实现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的正常上电操作,通过板卡的系统电源能够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快速上电操作;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电子集成度,能够有效地降低主从控制系统的空间体积;因此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能够相互配合以实现更加复杂、完整的电路功能,第一控制器101和第二控制器102之间进行通信互联,并且第二控制器102可根据第一控制器101的第一控制信号实现正常的上电时序;本实施例中的主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电路控制功能,兼容性更强,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可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使用体验更佳。

结合上文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不但具有esd保护功能,主从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更高,而且第一静电防护电路1021采用独立的电能输入方式,第二静电防护电路1011采用独立的电能输入方式,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能够按照正常上电时序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主从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稳定性,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从而本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具有更加优良的电路结构设计方式,主从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存在异常的反灌电压,静电防护控制电路预先启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按照外界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并非技术人员所需要,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线路无法普遍适用的问题。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主从控制系统90的结构示意,如图9所示,主从控制系统90包括如上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参考上述图1至图8的实施例,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能够保障各个控制器的上电时序安全,避免在开启启动瞬间供电电源的电能反灌至控制器中,各个控制器异常启动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将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应用于主从控制系统90中,所述主从控制系统90具有更高的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主从控制系统90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进而该主从控制系统90能够应用于各个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中,所述主从控制系统90具有更加简化和合理的结构设计,当该主从控制系统90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中,通过主从控制系统90能够极大地保障电子电路的控制安全,所述主从控制系统90具有更佳的控制稳定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示例性技术中主从控制方式的电路连接结构不当,导致主从控制方式的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低,主从控制器的上电时序错乱,从控制器存在反灌电压,难以普遍适用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10对于促进本领域电子电路并行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积极意义,将具有重大的工业生产价值。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