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158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上、下相对的两个散热体之间设置热管(Heat Pipe),使该两个散热体间具有较佳结合强度的双层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计算机产业快速发展,已出现了许多高精密度的电子组件,随着这些电子组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功能增强、速度加快的同时,伴随着产热量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因此,为使电子组件在许可的温度下工作,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散热已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人员解决的课题之一。


图1示出了一种公知的散热装置1a。如图1所示,为使电子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掉,该散热装置1a利用一热管(Heat Pipe)10a连接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11a、12a。当热管位于下方的散热器12a内并与电子发热组件相接触时,除可依靠该散热器12a帮助电子发热组件进行散热外,还可利用热管10a将一部分热量传导到位于上方的散热器11a,以增加散热面积,同时分散热量,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由于这种散热装置1a在做成产品后,必须通过冲击实验的检测,才能符合标准,但上述散热装置1a中的两个散热器11a、12a仅仅依靠热管10a的连接而保持两者的上、下相对关系,没有任何黏着或连接结构,而一般热管10a本身的强度并不高,难以承受外力的冲击,所以无法通过冲击实验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结合多年从事该行业的经验,潜心研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设计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将两个散热体相互对接,使该两个散热体成为一体,以增强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以及经弯曲而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的、用来进行热传导的至少一个热管;其中,该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分别具有一基座、在基座两侧设有鳍片,在该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基座同一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热管穿入的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通孔供所述热管穿过的入口处,设有朝所述热管的弯曲部位方向扩大的槽孔,使所述热管的弯曲部位部分放入所述槽孔内,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彼此相对,在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端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使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相连接而构成一体。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式散热装置,散热体间的连接强度高,符合标准,能够通过冲击实验的检测。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公知散热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图5是图4的A部分放大详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图7是图6的A部分放大详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嵌槽与凸片配合嵌入后,经过冲压变形后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1中组件代表符号列表如下散热装置 1a热管 10a散热器 11a散热器 12a
附图2至附图10中组件代表符号列表如下散热装置1热管10 传热部 100散热部 101 受热部 102弯曲部 103 第一散热体 11基座110 外侧鳍片 111散热鳍片112 通孔 113沟槽114 槽孔 115嵌槽116 第二散热体 12基座120 外侧鳍片 121散热鳍片122 通孔 123凸道124 槽孔 125凹槽126 凸片 127导热体 13 凹槽 130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2、图3及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及平面剖视图。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1包括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以及至少一个热管10。其中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可以由铜、铝等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并以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是呈“ㄇ”字的框体,在“ㄇ”字的顶部分别是一基座110、120,两侧分别是一外侧鳍片111、121。可以分别在这两个外侧鳍片111、121间配置多个连续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112、122。这些散热鳍片112、122分别通过底部的导热胶或如锡等可作为导热介质的材料黏着或焊接在基座110、120上。
该第二散热体12的基座120底部内嵌入一导热系数恒大于该第二散热体12的导热系数的导热体13。导热体13可由铜制成,是一片状体,贴靠在如中央处理器(CPU)等电子发热组件上(图略)。为在嵌入该导热体13后,第二散热体12的基座120底部仍能为一完整的平面,可在第二散热体12底部的欲嵌入该导热体13的位置设置一凹槽126,以在导热体13嵌入该凹槽126内时能维持第二散热体12底面的平整,使之可以与中央处理器顶面全面接触。
热管10可呈一“ㄈ”字形的弯曲形状,带有一散热部101与一受热部102,在热管10的散热部101与受热部102之间形成有一传热部100,该传热部100与散热部101、受热部102之间分别形成有弯曲部103。热管10的散热部101与受热部102分别连接在上述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基座110、120上。在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基座110、120同向的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3、123,热管10的散热部101与受热部102分别从通孔113、123中穿入,进而连接该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并进行热传导。同时,第二散热体12的通孔123也可与上述位于该第二散热体12底部的凹槽126相通,在所述的导热体13上与各热管10的受热部102相对的地方相应地开设凹槽130,使热管10的受热部102穿入通孔123后,部分处于导热体13的凹槽内,利于进行热传导。
另外,所述热管10的传热部100位于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使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之间除了用热管10作为连接构件以外,还具有用滑动方式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外侧鳍片111、121的端部上。同时利用焊接技术,将焊料植入该连接结构中,固定该连接结构,使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相连接而构成一体,加强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能通过冲击实验的检测。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结构是在第一散热体11的两个外侧鳍片111端部上分别设置一沟槽114,该沟槽114沿外侧鳍片111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二散热体12的两个外侧鳍片121的端部上分别设置一凸道124,该凸道124沿外侧鳍片121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散热体12的两个凸道124分别滑入第一散热体11的沟槽114中,使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利用两个外侧鳍片111、121进行对接,进而利用如前所述的焊接方式使两者相互固定而构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凸道124的断面是带有圆弧面的肋条形状。
此外,如图2、图3、图4所示,由于各热管10的散热部101、受热部102及传热部100在弯曲时无法成型为90°的直角,所以传热部100必须分别与散热部101、受热部102之间形成所述的弯曲部103。又因为弯曲部103必须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及曲率,导致热管10与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连接时,会因为两个弯曲部103无法进入通孔113、123内,而造成热管10的传热部100与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侧向间距过大,增大了散热装置的整体体积。所以,本实用新型在该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通孔113、123供热管10穿过的入口处,分别开设朝热管10的弯曲部103(即热管的弯曲部位)弯曲方向扩大的槽孔115、125。这样,可使各热管10的弯曲部103适度地部分设置在槽孔115、125内,缩小了热管10的传热部100与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侧向间距(如图4所示),避免白白增加散热装置的整体体积。上述构造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式散热装置。
另外,图6、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及图6的A部分放大图。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道124的断面为鸠尾状。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断面作为沟槽114与凸道124相配合的几何形状。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的立体分解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都是一般常见的铝挤(aluminum extrusion)型散热器。也就是说,各散热鳍片112、122是分别一体成型在该两个基座110、120上的。至于本实施例中其它构件的连结关系,则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予以赘述。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嵌槽116与凸片127构成所述的连接结构。第一散热体11的两个外侧鳍片111上分别设有嵌槽116与凸片127,而该第二散热体12的两个外侧鳍片121上相对应地分别设有凸片127和嵌槽116,使第一散热体11的嵌槽116、凸片127与第二散热体12的凸片127、嵌槽116上、下相对配合。这样,不需分别制造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模具,仅需用同一模具就可制造出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制出的第一散热体11或第二散热体12要经过细部的加工修饰。当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各嵌槽116与各凸片127配合嵌入后,可在第一散热体11、第二散热体12的外侧鳍片111、121外进行冲压,使嵌槽116与凸片127产生变形(如图10所示),而无法再行分离,获得良好的结合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新型产品,可以实现预期的使用目的,克服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现依法提出申请,敬请批准。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所作的等效变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并起热传导作用的至少一个热管,所述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分别具有一基座,在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基座同一侧分别设有可使所述热管穿入的至少一个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设有外侧鳍片,所述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彼此相对,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使所述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连接成一体,在所述通孔供所述热管穿入的入口处,设有朝所述热管的弯曲部位方向扩大的槽孔,所述热管的弯曲部位部分放入所述槽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是一呈“ㄇ”字的框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之间分别设有多个连续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基座底部设有导热系数恒大于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导热系数的导热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具有散热部与受热部,所述散热部与受热部之间设有传热部,在所述传热部与所述散热部、受热部之间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构成热管的弯曲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第一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端部上设置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第一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端部上设置凸道,所述凸道沿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道可以滑入所述沟槽中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道截面为带有圆弧面的肋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道截面为鸠尾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由嵌槽与凸片构成,所述第一散热体的两个外侧鳍片上分别设有所述嵌槽与所述凸片,所述第二散热体的两个外侧鳍片上相对应地分别设有所述凸片与所述嵌槽,所述第一散热体的嵌槽、凸片与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凸片、嵌槽相互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的所述嵌槽与所述凸片在相互配合后成为变形的形状,由此使相互配合的嵌槽与凸片稳固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式散热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以及经弯曲而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间的热管;其中,第一、二散热体分别具有基座、在各基座的两侧上设有外侧鳍片,在两个基座同一侧分别设有供热管穿入的通孔,且通孔入口处分别设有朝热管弯曲方向扩大的槽孔,使热管的弯曲部位可部分进入槽孔内;而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的外侧鳍片彼此相对,在外侧鳍片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使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相连接而构成一体。
文档编号G06F1/20GK2648500SQ20032010245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林国仁, 崔惠民 申请人: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