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441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随操作力量不同而产生对应强度信号的输入装置触接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具回转操作方式控制的输入装置(如电子游乐器的游戏杆、或笔记型计算机的鼠标游戏杆),其较简单者,有以四个接触开关(touch switch)分别设置于一直立可枢转的游戏杆四周缘,使该游戏杆于操作摇摆时,可分别碰触不同(或同时碰触二个)接触开关动作,进而产生操作方向的辨别及控制;较复杂者,则是以八个接触开关分别间隔45度设置,以期达到较精准的角度控制;然而,上述此种结构其仅能受操作而控制方向,而无法感应操作者施力大小而产生相对的反应,形成使用上的限制,同时,使用多个接触开关不但使成本增加,亦造成故障率增加,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因此,乃有如日本特开2004-86437号专利案所揭示的回转操作输入装置,其触接组件及相关操作机构有如图1、图1A所示,主要是于一电路板10(触接组件)上将圆形的导电铜箔分隔成四块各自独立扇形面积的侧电极101,并于该导电铜箔中央设有二同心环状的中央接触电极102,另于该触接组件10上方设有一导电的操作盘2,于该操作盘2与触接组件10的间则设有一绝缘体(未绘出),以使该操作盘2得以与触接组件10的间保持一最小距离;操作时,由于操作盘2随不同的按压角度及力量而会有不同变形方式及变形量,如第2、2A图所示,当以较小力量按压操作盘2边缘时,会使操作盘2倾斜一小角度,此时,该操作盘2会与触接组件10的侧电极101间有一较小的有效投影面积201,于该操作盘2、触接组件10的间通以不同极性的电荷,可形成一对应的电容值,而如第3、3A图所示,当以较大力量按压操作盘2边缘时,会使操作盘2倾斜一大角度(甚至于变形),该操作盘2与触接组件10的间有一较大的有效投影面积202,相对地,其亦具有较大的电容值,而按压操作盘2中央,则可压迫一凸弧状的导电帽(未绘出)变形,以导通该中央接触电极102,形成一基本的开关结构;利用此种原理,除了可依照操作盘2受力倾斜的方向而决定操作控制的方向外,亦可依照该电容值的大小而得知操作者的施力大小,形成更进一步的应用形态。
然而,上述此种结构其由于各侧电极101是呈一扇形,致使其操作盘2受力倾斜而于触接组件10上产生的有效触接面积并非与其受力大小成正比(如第4图所示),因此,于实际应用时,必须另以适当的软、硬件修正其非线性的变化才能符合需求,不但形成开发及应用上的困扰,亦产生某种程度的失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主要是将触接组件(如电路板)上周形的导电部分隔成若干等分各自独立的侧电极,于各侧电极外周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锥凸部,各锥凸部是以较宽的基部相连结,并以渐缩的尖端部向外延伸,使一操作盘于该触接组件上方受力偏斜时,其除可藉由不同位置的侧电极感测操作的方向外,该操作盘亦可于不同受力情形下,产生对侧电极外周缘产生逐渐接近线性加大的有效触接面积,形成一随压力强弱判别的线性控制电压信号输出,以增进其应用范围,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此种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由于可随操作时的施力大小而呈趋近线性输出大小电压信号,以供直接应用,而无需另以软件程序修正其输出曲线,除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外,亦有助于降低修正时所产生的失真,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各侧电极外周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锥凸部,各锥凸部是以较宽的基部相连结,并以渐缩的窄端部向外延伸。
所述的各侧电极的伸展角度不大于90度。
所述的周形的导电铜箔中央设有二同心环状的中央接触电极。
所述的锥凸部侧缘为非直线型式。
所述的锥凸部侧缘为非直线型式。


图1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构造示意图;图1A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及相关操作机构侧视平面图。
图2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盘受力倾斜的动作图(一)。
图2A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盘受力在侧电极上的投影示意图(一)。
图3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盘受力倾斜的动作图(二)。
图3A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盘受力在侧电极上的投影示意图(二)。
图4是传统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受力与电压曲线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部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盘受力后而在侧电极上的投影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盘受力后而在侧电极上的投影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受力与电压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触接组件;11、101侧电极;111锥凸部;112基部;113窄端部;114侧缘;12、102中央接触电极;2操作盘;21、201、22、202有效触接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部(如铜箔)构造示意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是在一触接组件1上设有周形(如圆周形或其它环周形)分布的导部,在该导电部中央可设有二同心环状的中央接触电极12,而在中央接触电极12的外周缘则可分隔成若干等分且各自独立的侧电极11(大多数设成不大于90°角的伸展范围),在各侧电极11外周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锥凸部111,各锥凸部111是以较宽的基部112相连结,并以渐缩的窄端部113向外延伸,且其侧缘114不必然为直线延伸。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盘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在侧电极上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触接范围示意图(虚线所示者),由其参照图8的受力与电压曲线图,可知在实际应用时,在该触接组件1上方设有一导电的操作盘2,该操作盘2与触接组件1的间具有一可弹性变形的绝缘体(详细构成乃为习知,在此不多作赘述),以使该操作盘2得以与触接组件1的间保持一最小距离;按压该操作盘2中央,则可压迫一凸弧状的导电帽(未绘出)变形,以导通该中央接触电极12,形成一基本的开关结构;当以较小力量偏斜按压操作盘2时,会使操作盘2倾斜一小角度,此时该操作盘2会与触接组件1的侧电极11间有一较小的有效触接面积21,通以不同极性的电荷则会产生一对应的电容值,而若以较大力量偏斜按压操作盘2时,会使操作盘2倾斜一大角度(甚至于变形),该操作盘2与触接组件1的侧电极11间有一较大的有效触接面积22,相对地,亦具有较大的电容值;由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各侧电极11外周缘各锥凸部111的宽度是由外的窄端部113向内的基部112逐渐扩张,因此,当该操作盘2施加的下压力逐渐增大,则在侧电极11上由外向内形成的有效触接面积,亦将随压力大小而产生趋近于线性关是的逐渐加大,此时将可产生一极接近线性关是的电容值(即输出电压,如图8所示)变化;由此,除了可由不同侧电极11感知操作盘2受力倾斜而决定操作控制的方向外,亦可利用该输出电压线性的变化而得知操作者的施力大小,形成更进一步的应用形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具长远进步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电极外周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锥凸部,各锥凸部是以较宽的基部相连结,并以渐缩的窄端部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侧电极的伸展角度不大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形的导电铜箔中央设有二同心环状的中央接触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凸部侧缘为非直线型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凸部侧缘为非直线型式。
专利摘要一种回转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接组件改进结构,其主要是将触接组件上周形的导电部分隔成若干等分各自独立的侧电极,且将各侧电极外周缘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锥凸部,各锥凸部是以较宽的基部相连结,并以渐缩的尖端部向外延伸,使一操作盘于该触接组件上方受力偏斜时,可利用不同位置的侧电极感测操作的方向,且进而利用该等锥凸部外周缘向内产生逐渐加大的有效触接面积,形成一更趋近线性控制的电压信号输出。
文档编号G06F3/033GK2836072SQ20052012731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文隆 申请人:鸿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