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977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属于传感器技术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的饮水机只能提供常温水、热水、冰水;普通的饮料机只能提供几种固定种类的 饮料,比如可乐、雪碧、咖啡等;而饮料售卖机虽然种类有所增加,但是种类也是相对固 定,并且有限。还有,咖啡机、苏打水机更是局限在某一种饮料上。这些装置都不能满足 人群中的各种口味。
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饮料机,其核心思想是将饮料浓縮以后包装成统一的胶囊,胶 囊呈近似圆柱形,底部印刷有表示饮料种类的点阵码。多功能饮料机利用其点阵码识别装 置读取胶囊的码值,从而确定饮料种类,然后利用特殊装置将浓縮饮料从胶囊中挤出,并 根据识别的饮料种类,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比例,配兑苏打水,冰水或者热水等,这样 就实现供应大量种类的饮料。
现有的条形码技术,已经很成熟,应用也很普遍,但是识别的技术难度较大,并且硬 件成本特别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采用检测红外反射能量强度的方法识 别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通过精心的电路设计和算法设计,实现了电路器件数量最少,成 本低,工作可靠的目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包含丝杆,丝杆电机和电子识别装置,所述的丝杆电 机与所述的丝杆连接,可驱动所述的丝杆前行或者后退,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的 丝杆前端,非固定连接,可以跟随所述的丝杆前后运动而不旋转,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包 括,
—能执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的单片机;
一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模拟多路开关,用于输出红外发射控制信号和输入红外接收信

一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连接的红外发射阵列,用于发射红外信号; 一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连接的红外接收阵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
一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和单片机连接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放滤波;
一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轻触丌关S1,设置在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的前端,用于控制所 述的电子识别装置与浓縮饮料胶囊的距离;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单片机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
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设置X通道,Y通道和电阻R1,所述的X通道,包括X通道的 公共端和至少两个X通道端口,所述的Y通道,包括Y通道的公共端和至少两个Y通道端 口,所述的电阻R1, 一端连接电源VCC, 一端连接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所述的Y通道 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的X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发射阵列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 的Y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连接。
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由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所述的X通道和Y通道的导通或者断开,以 及设置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设置所述的Y通道的 公共端与所述的Y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
所述的红外发射阵列,设置电阻R2和至少两组并列的三极管和红外发射管,所述的三 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相互连接,并连接 所述的电阻R2,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VCC,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 述的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的X通道端口。
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设置至少两个并列的红外接收管,所述的红外接收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的电源VCC,阳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的Y通道端口 。
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阻R3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的Y通道公 共端,所述的电阻R3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4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 所述的运算放大器(9)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输出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9)的输出口连接运算放大 器(10)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 所述的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6和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IO) 的输出端,所述的连接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所述的电阻R7另一端连接单 片机l的AD端口。
还包括印刷在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底部的点阵码,用于标识不同类型的饮料,所述的点 阵码,设置成黑色和白色,并且在圆周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黑色码最少一个。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所述的丝杆电机驱动所述的丝杆前进,靠近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底部,直到所述 的单片机检测到所述的轻触开关S1闭合;(2) 、所述的丝杆电机驱动所述的丝杆后退 -定距离;
(3) 、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口 X0连接, 同时所示的Y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Y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口 Y0连接,使所述的三极管Ql 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1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5接收信号,信号经过所述的模拟多 路开关,送到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由所述的单片机进行AD采样,采集 信号为V0;.同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2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2工作, 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6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I;同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 Q3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3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7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2;同 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4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4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 管D8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3;
(4) 、所述的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取最小值MIN为VO, VI, V2, V3中的最小值,取 最大值MAX为V0, VI , V2, V3中的最大值,然后取平均值AVG = (MAX+MIN) / 2;
(5) 、进一步,求取所述的点阵码的码值dO, dl, d2, d3:如果VOAVG,贝ijd0二l,否 则加=0;如果V1〉AVG,则dl二l,否则dl二0;如果V2〉AVG,则d2二l,否贝'J d2 = 0; 如果V3〉AVG,则d3-l,否则d3二0。
实施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通过精心的电路设计和算法设计,实现了电路数量最少,
成本低;2、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图1是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系统框图3是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单片机电路原理图4是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模拟多路开关、红外发射阵列、红外接收阵 列的电路原理图5是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 图6是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的模拟多路开关的真值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l一6,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包含电子识别装置1,丝杆2,丝杆电 机3。所述的丝杆电机3与所述的丝杆2连接,可驱动所述的丝杆2前行或者后退,所述的 电子识别装置1设置在所述的丝杆2前端,非固定连接,可以跟随所述的丝杆2前后运动而 不旋转。
7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1,包括能执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的单片机4,与所述的单片机4 连接的模拟多路开关5,用于输出红外发射控制信号和输入红外接收信号,与所述的模拟多 路丌关5连接的红外发射阵列6,用于发射红外信号,弓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连接的红外 接收阵列7,用于接收红外信号,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和单片机4连接的红外信号处理 电路8,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与所述的单片机4连接的轻触开关S1,设置在所述 的电子识别装置1的前端,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1与浓缩饮料胶囊的距离,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的单片机4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
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设置X通道,Y通道和电阻R1。其中,所述的X通道,包括X 通道的公共端XCOM和四个X通道端口, X0, XI, X2, X3;所述的Y通道,包括Y通道 的公共端YCOM和四个Y通道端口, Y0, Yl, Y2, Y3。所述的电阻R1, 一端连接电源VCC, 一端连接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XCOM,所述的Y通道的公共端YCOM连接所述的红外信 号处理电路8。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的禁止端INH连接所述的单片机4的Pl端口,所述的 模拟多路开关5的通道选择端口 一A端口和B端口 ,分别连接所述的单片机4的P2端口和 P3端口 。所述的单片机4控制所述的X通道和Y通道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及设置所述的X 通道的公共端XCOM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设置所述的Y通道的公共端 YCOM与所述的Y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可选择德州仪器的芯片 CD4052B,作为实施的器件。
所图6所示,当所述的单片机4通过Pl端口设置INH=1时,所述的X通道和Y通道都 关闭;当所述的单片机4通过Pl端n设置INH=0时,所述的P2端口、 P3端口设置所述的 模拟多路开关5的A端口和B端口,选择所述的X通道端口 X0, XI, X2, X3以及Y通道 端口 Y0, Yl , Y2, Y3分别与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XCOM和Y通道的公共端YCOM连 接。
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的X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发射阵列6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 开关5的Y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连接。
所述的红外发射阵列6,用于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6,采用如图4所示的 电路,设置四组并列的三极管和红外发射管,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 阴极相连,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相互连接,并连接电阻R2,所述的电阻R2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电源VCC,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的X通道端 口。因为红外发射管不同时工作,因此共用所述的电阻R2,这样可以减少器件数量,并且三 极管的基极电阻也放置在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的X通道的公共端XCOM共同使用,也减 少了器件的数量。三极管可以选择9013作为实施的器件。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7,用于接收红外信号。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7,采用如图4所示的 电路,设置四个并列的红外接收管,阴极连接所述的电源VCC,阳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 关5的Y通道端口 。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7并非完整电路,缺少的接地电阻设置在所述的模 拟多路丌关5的Y通道公共端YCOM,这样可减少/器件的数量。
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8,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8, 采用如图5所述的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的Y通道公共端 YCOM,所述的电阻R3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4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 所述的运算放大器9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输出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9的输出口连接运算放大 器10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l , 所述的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6和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 输出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所述的电阻R7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单片 机1的AD端口。
所述的轻触开关Sl,设置在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1的前端,用于控制与所述的浓縮饮料 胶囊的距离。所述的轻触开关Sl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单片机4的P4端口和电阻R8, 所述的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VCC。
还包括,印刷在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底部的点阵码,用于标识不同类型的饮料,所述的 点阵码,设置成黑色和白色,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四个,黑色码最多三个,最少一个,白色码 最多三个,最少一个。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所述的丝杆电机3驱动所述的丝杆2前进,靠近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底部,直到 所述的单片机4检测到所述的轻触开关Sl闭合;
(2) 、所述的丝杆电机3驱动所述的丝杆2后退一定距离;
(3) 、所述的单片机4设置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XCOM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第一端 口 X0连接,同时所示的Y通道的公共端YCOM与所述的Y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口 Y0连接, 使所述的三极管Q1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1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5接收信号,信 号经过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5,送到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8进行放大滤波,由所述的单 片机4进行AD采样,采集信号为V0;同样,所述的单片机4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2导通, 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2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6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1;同样,所述 的单片机4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3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3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7 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2;同样,所述的单片机4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4导通,所述的红外 发射管D4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8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3;(4) 、所述的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取最小值MIN为VO, VI, V2, V3中的最小值,取 最大值MAX为VO, VI, V2, V3中的最大值,然后取平均值AVG = (MAX+MIN) / 2;
(5) 、进一步,求取所述的点阵码的码值dO, dl, d2, d3:如果VOAVG,则犯=1,否 则dO,如果V1〉AVG'则(11 = 1,否则dl二0;如果V2〉AVG,则d2二l,否则d2二0; 如果V3〉AVG,则d3二l,否则d3二0。
经过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所述的单片机4获取了浓缩饮料的种类,然后执行与 浓缩饮料种类对应的程序进行饮料制取。
权利要求
1、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包含丝杆,丝杆电机和电子识别装置,所述的丝杆电机与所述的丝杆连接,可驱动所述的丝杆前行或者后退,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丝杆前端,非固定连接,可以跟随所述的丝杆前后运动而不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包括,-能执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的单片机;-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模拟多路开关,用于输出红外发射控制信号和输入红外接收信号;-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连接的红外发射阵列,用于发射红外信号;-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连接的红外接收阵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与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和单片机连接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轻触开关S1,设置在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的前端,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子识别装置与浓缩饮料胶囊的距离;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单片机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拟多路 开关,设置X通道,Y通道和电阻R1,所述的X通道,包括X通道的公共端和至少两个X 通道端U,所述的Y通道,包括Y通道的公共端和至少两个Y通道端口,所述的电阻Rl, 一端连接电源VCC, 一端连接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所述的Y通道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的 红外信号处理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拟多路 开关的X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发射阵列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拟多路 开关的Y通道端口,与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拟多路 开关,由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所述的X通道和Y通道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及设置所述的X通 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设置所述的Y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Y 通道端口的某个端口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发射 阵列,设置电阻R2和至少两组并列的三极管和红外发射管,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 的红外发射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相互连接,并连接所述的电阻R2,所述 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VCC,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丌关的X通道端口 。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接收阵列,设置至少两个并列的红外接收管,所述的红外接收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的电源VCC,阳 极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丌关的Y通道端口 。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所述的模拟多路开关的Y通道公共端,所述的电阻 R3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屯阻R4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9)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 (9)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输出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9)的输出口连接运算放大器(10)的同相输入 端,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所述的电阻R5 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6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所述 的连接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所述的电阻R7另一端连接单片机1的AD端 卩。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印刷在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底部的点阵码,用于标识不同类型的饮料,所述的点阵码,设置成黑色和 白色,并且在圆周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黑色码最少一个。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采 集与处理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所述的丝杆电机驱动所述的丝杆前进,靠近所述的浓縮饮料胶囊的底部,直到所述 的单片机检测到所述的轻触开关S1闭合;(2) 、所述的丝杆电机驱动所述的丝杆后退一定距离;(3) 、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X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X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口 X0连接,同时所示的Y通道的公共端与所述的Y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口 Y0连接,使所述的三极管Ql 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1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5接收信号,信号经过所述的模拟多 路开关,送到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由所述的单片机进行AD采样,采集 信号为V0;同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2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2工作, 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6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I;同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 Q3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3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7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2;同 样,所述的单片机设置所述的三极管Q4导通,所述的红外发射管D4工作,所述的红外接收 管D8接收信号,采集信号为V3;(4) 、所述的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取最小值MIN为VO, VI, V2, V3中的最小值,取 最大值MAX为VO, VI, V2, V3中的最大值,然后取平均值AVG = (MAX+MIN) / 2;(5)、进一iP,求収所述的点阵码的码值dO, dl, d2, d3:如果VOAVG,则(10=1,否 则d0:0;如果V1〉AVG,则dl二l,否则dl二0;如果V2〉AVG,则d2二l,否贝U d2-0; 如果V3〉AVG,则d3二l,否则d3二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具体的说是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进行浓缩饮料胶囊点阵码识别,从而判断饮料种类的机电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丝杆,丝杆电机,电子识别装置。丝杆电机与丝杆连接,可驱动所述的丝杆前行或者后退;电子识别装置设置在丝杆前端,非固定连接,可以跟随所述的丝杆前后运动而不旋转,包括能执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的单片机,模拟多路开关,红外发射阵列,红外接收阵列,红外信号处理电路,以及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轻触开关。单片机执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进行点阵码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施本发明以后,采用检测红外反射能量强度的方法识别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通过精心的电路设计和算法设计,实现了电路器件数量最少,成本低,工作可靠的目标。
文档编号G06K7/10GK101630359SQ2009101645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瑜 刘, 方曙光, 亮 林, 陈文洲 申请人:瑜 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