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245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支撑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扭力铰链结构实现物体之间的打开或者闭合。然而,一般的扭力铰链结构主要采用干涉配合或者弹片摩擦力来产生扭转力矩。因此,扭力铰链结构的零件较多。另外,为精确控制扭力值,对尺寸精密度要求较高,因此,扭力铰链结构的零件成本相对较高。此外,扭力铰链结构的稳定性不佳。特别地,在转动点距离轴心较远的位置,由于转动力臂太长,力臂的强度不够,扭力铰链结构的扭力传递性较差,容易造成物体开合至一定角度后产生颤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支撑模块包括导轨、 滑动件、弹性件以及支撑单元。导轨固定于第一本体,并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第二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这些第一凹陷部与这些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凹陷部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反,以使导轨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滑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弹性件设置于滑动件,并抵靠于导轨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与第二本体,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接近或远离时,支撑单元绕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滑动件沿第一方向在导轨内滑动,且弹性件抵靠于这些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之一与对应的第二凹陷部之间,以定位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片。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设置于支撑杆的一端且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第二转轴设置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且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本体。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部。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模块还包括底座。底座固定于第二本体,支撑单元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分别呈C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支撑模块。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且支撑模块包括导轨、滑动件、弹性件以及支撑单元。导轨固定于第一本体,并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 第二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该些第一凹陷部与该些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凹陷部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反,以使导轨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滑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弹性件设置于滑动件,并抵靠于导轨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与第二本体,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接近或远离时,支撑单元绕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滑动件沿第一方向在导轨内滑动,且弹性件抵靠于这些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之一与对应的第二凹陷部之间,以定位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片。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设置于支撑杆的一端且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第二转轴设置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且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本体。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部。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模块还包括底座。底座固定于第二本体,支撑单元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分别呈C型。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壁贴式扬声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利用滑动件在导轨内滑动以及支撑单元相对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的配合,可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互接近或远离。此外,利用弹性件以及导轨的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的配合,使滑动件可定位于导轨内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定位于不同夹角。如此,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模块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作成本低,通用性较佳。另外,利用支撑单元的支撑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模块还可解决先前技术中当物体开合至一定角度后,在转动点距离轴心较远的位置产生颤动的问题。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模块的弹性件、滑动件以及支撑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模块的滑动件与导轨的组装示意图;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不同夹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以及支撑模块13。在此,电子装置1可为壁贴式扬声器。举例而言,第二本体12可固定于墙壁,第一本体11可相对接近或远离第二本体12。当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相互接近或远离时,可同时控制电子装置1的音量大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装置1可为其它类型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模块13设置于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 支撑模块13包括导轨130、滑动件132、弹性件134(如图2所示)、支撑单元136以及底座 138。其中,导轨130固定于第一本体11。滑动件132沿第一方向Dl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 130。弹性件134设置于滑动件132。底座138固定于第二本体12。支撑单元136的两端分别绕第二方向D2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132与底座138。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模块13的滑动件132、弹性件134以及支撑单元136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模块13的滑动件132与导轨130的组装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以下将详细说明支撑模块13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轨130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1301与第二侧壁 1302。第一侧壁1301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1303,第二侧壁1302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1304。 第一凹陷部1303与第二凹陷部1304—一对应,且每个第一凹陷部1303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04的凹陷方向相反,以使导轨130沿第一方向Dl具有不同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多个第一凹陷部1303与多个第二凹陷部1304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第一凹陷部 1303的凹陷方向均相同,所有第二凹陷部1304的凹陷方向均相同,因此,第一侧壁1301与第二侧壁1302的边缘呈波浪状。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1303的凹陷方向可相互各异,第二凹陷部1304的凹陷方向也可相互各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1303与第二凹陷部1304的形状及大小均一致。在此, 第一凹陷部1303与第二凹陷部1304分别呈C型。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具有其它形状(例如,V型或U型)及大小的第一凹陷部1303与第二凹陷部1304。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30沿第一方向Dl具有不同的宽度。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 第一凹陷部1303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04之间的最大距离为W1,而第一侧壁1301与第二侧壁1302之间的正常距离(即未设有第一凹陷部1303的第一侧壁1301与未设有第二凹陷部1304的第二侧壁1302之间的距离)为W2。因此,导轨130沿第一方向Dl上的宽度范围在Wl W2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件134设置于滑动件132。在此,弹性件134为弹片,且其具有本体1340与两个相面对的弹性部1342。其中,弹性件134的本体1340呈U 型并抵靠于滑动件132的内部。两个弹性部1342分别呈U型,且两个弹性部1342凸出于滑动件132的侧壁,并分别抵靠于第一侧壁1301与第二侧壁1302。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弹性件134的类型与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34也可为弹簧。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132在导轨130内的定位利用弹性件134以及导轨130的第一凹陷部1303与第二凹陷部1304之间的配合实现。具体而言,当弹性件134的两个弹性部1342分别抵靠于一个第一凹陷部1303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04时,弹性件134处于释放状态。此时,利用弹性件134的弹力作用,弹性件134定位于上述第一凹陷部1303 与上述第二凹陷部1304之间,从而使得滑动件132定位于导轨13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弹性件134的弹力作用可将滑动件132定位于导轨130, 因此,当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相互接近或远离时需要克服弹性件134的弹力作用。 具体而言,当外力施加于第一本体11 (或第二本体12)以使其相对接近或远离第二本体 12 (或第一本体11)时,支撑单元136针对外力会产生反作用力以带动滑动件132与弹性件 134 一起滑动。当施加的外力被移除时,弹性件134最终停止滑动至一个第一凹陷部1303 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04内,并处于释放状态,从而使滑动件132定位于导轨1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单元136包括支撑杆1360、第一转轴1361以及第二转轴1362。第一转轴1361设置于支撑杆1360的一端且绕第二方向D2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132。第二转轴1362设置于支撑杆1360的另一端且绕第二方向D2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38。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360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部1363。第一转轴 1361与第二转轴1362分别具有螺纹孔1364。支撑杆1360的两端通过螺纹部1363分别固定于第一转轴1361与第二转轴1362的螺纹孔1364,即支撑杆1360的两端分别螺固于第一转轴1361与第二转轴1362。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支撑杆1360以及第一转轴1361与第二转轴1362之间的固定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杆1360可通过其它方式(例如,卡固方式或黏固方式)固定于第一转轴1361与第二转轴1362,或者支撑杆1360、第一转轴1361 以及第二转轴1362可为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滑动件132具有两个穿孔1321。第一转轴1361穿过穿孔1321且可相对于滑动件132绕第二方向D2转动。由此,支撑单元136可绕第二方向 D2相对于第一本体11转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362与底座138之间的设置方式同第一转轴1361与滑动件132之间的设置方式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由此,支撑单元136可绕第二方向D2相对于第二本体12转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底座138,第二转轴1362可直接绕第二方向D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本体12。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 12之间具有不同夹角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3、图4A及图4B。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相互接近或远离时,支撑单元136绕第二方向D2相对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转动,滑动件132沿第一方向Dl 在导轨130内滑动,且弹性件134抵靠于第一凹陷部1303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04之间,以定位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夹角的范围为0至 45度。如图4A所示,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角度为0度,即第一本体11盖合于第二本体12上。此时,滑动件132可滑动至导轨130的一端部。如图4B所示,第一本体11 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角度为45度。此时,滑动件132可滑动至导轨130的另一端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导轨130的长度与支撑杆1360 的长度,从而实现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不同的夹角范围。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利用滑动件于导轨内滑动以及支撑单元相对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的配合,可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互接近或远离。此外,利用弹性件以及导轨的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的配合,使滑动件可定位于导轨内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定位于不同夹角。如此,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块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作成本低,通用性较佳。另外,利用支撑单元的支撑作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块还可解决先前技术中当物体开合至一定角度后,在转动点距离轴心较远的位置产生颤动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导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第一凹陷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反,以使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滑动件,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并抵靠于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及支撑单元,其两端分别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互接近或远离时,所述支撑单元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导轨内滑动,且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之一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 以定位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且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且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模块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支撑单元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分别呈C型。
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支撑模块,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导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凹陷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反, 以使所述导轨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滑动件,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并抵靠于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及支撑单元,其两端分别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互接近或远离时,所述支撑单元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导轨内滑动,且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之一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 以定位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且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且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模块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支撑单元绕所述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分别呈C型。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子装置为壁贴式扬声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并包括导轨、滑动件、弹性件及支撑单元。导轨固定于第一本体并具有相面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第二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且第一凹陷部与其对应的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反,以使导轨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滑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弹性件设置于滑动件,并抵靠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绕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动件与第二本体。本发明揭露的支撑模块,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作成本低,通用性较佳。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413647SQ20101028862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林清洪, 洪世伟, 程学兵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