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821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架,特别涉及一种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运算能力越来越強大,功能也越来越多。但相对地,随着计算机中配置的元件数量急速増加,计算机的架构也趋向复杂。以现在的个人计算机的主机为例,其通常具有电源供应器、主机板、双核心或四核心的中央处理器、至少2GB (gigabyte,千兆位组)的记忆体、两个以上的硬盘、DVD光盘播放器兼烧录器、蓝光(Blu-ray,BD)光盘播放器、配置于主机板或中央处理器上的多个风扇、显示卡、声卡以及网络卡。为了让这些元件共同运作,计算机主机中需要有连接各元件的各种电线,例如数据排线(bus)、电源线和控制线。可以想见的是,这些电线的数量也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急速上升。且若是高阶的服务器,则服务器内部势必具有比个人计算机更多的元件以及更繁杂的 电线。然而堆积在主机中的大量的电线不但会造成配置紊乱,且在组装或维修时也会造成使用者难以确认各个电线的用途。为了整理这些电线,传统上采用额外的整线元件,例如以胶带或束带(cable clip)将电线分批捆起。但黏贴以及撕下胶带的作业不但繁琐又费时,也会提高了生产及维护计算机的成本。且电线表面会黏附胶带所残留的黏胶,使得电线容易黏附到其它元件上,难于整理。束紧带虽能避免残胶的问题,但其束紧和拆卸操作烦琐,本身的成本也较高。换句话说,传统的计算机中具有繁多的电线散乱且难以整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用以容置ー风扇,并用以容置至少ー电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包括一框体以及一挡片,其中框体用以容置风扇,且框体具有一第一表面。挡片配置于框体的第一表面。挡片与第一表面之间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容线部,且容线部用以容置电线。根据ー实施范例,挡片可包括一阻挡部以及ー支撑部。阻挡部与第一表面之间相距此距离,而支撑部配置于阻挡部的一端。支撑部连结阻挡部以及框体的第一表面,且阻挡部、支撑部以及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容线部。根据另ー实施范例,挡片可包括阻挡部,阻挡部具有相対的一第一端以及ー第二端。阻挡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框体的第一表面,第二端与第一表面之间相距此距离。阻挡部可与第一表面形成ー夹角,且阻挡部以及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容线部。其中挡片还可包括配置于阻挡部的第二端的ー倒钩部,倒钩部与支撑部分别位于阻挡部的相对两端。倒钩部从阻挡部朝向第一表面延伸,且倒钩部与第一表面之间形成一开ロ。
此外,容置于容线部的电线的一端可连接风扇或一基板。然而电线也可两端都不与风扇连接。综上所述,风扇架具有挡片的整线结构,而挡片的容线部能容置并固定主机中的电线。如此ー来,既可省下额外的整线元件的成本,也可简单地整理这些电线而减少制造及维修时所需的人力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A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分解图;图IB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组合图;图2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组合图;·
图3A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图3B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图3C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图3D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图3E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图4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组合图。其中,附图标记10 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12 框体122 第一表面14 挡片142容线部144阻挡部1442 第一端1444 第二端146支撑部148倒钩部149 开ロ20 风扇30 电线40 基板42 电源供应器44 硬盘D 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用以容置ー风扇;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并用以容置至少ー电线,以整理并容置经过风扇架周边的电线。请先同时參照图IA以及图1B,其分别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分解图以及组合图。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以下简称为风扇架)10包括ー框体12以及ー挡片14。框体12用以容置风扇20且具有一第一表面122,并可以以螺合、栓合或是卡扣等方式与风扇20结合。框体12可以如图IB所示包覆部分的风扇20,也可以只结合于风扇20的一面,也可以完全包覆整个风扇20 ;本发明并不限制风扇架10以及风扇20的结合形式。挡片14作为整线结构,并配置于框体12的第一表面122,其中第一表面122例如 可以是框体12的顶面。以图IB为例,框体12下方的底面可固定于ー基板,而侧面则形成风扇20的出风面。因此将框体12上方的顶面作为第一表面122配置挡片14,可以避免挡片14以及欲容置的电线30挡住出风面而影响风扇20的运转效能。挡片14与第一表面122之间相隔ー距离D,以形成一容线部142,且容线部142的空间足以容置电线30。更详细地说,挡片14可具有一阻挡部144以及ー支撑部146,其中阻挡部144具有相対的一第一端1442以及ー第二端1444 ;而阻挡部144的第二端1444与第一表面122之间相距此距离D。支撑部146可配置于阻挡部144的第一端1442,并连结阻挡部144以及框体12的第一表面122。换句话说,支撑部146的两端分别连接阻挡部144以及第一表面122。实际上支撑部146可配合整体框体12设计。支撑部146例如可以单纯是凸出于第一表面122的一片板子;也可以是如图IB所示,呈现突起的壁状结构。阻挡部144、支撑部146以及第一表面122之间形成容线部142。风扇架10可供电线30通过容线部142,并容置电线30的一部分。欲整理配置于风扇架10附近的电线30或是经过风扇架10周边的电线30时,可以将这些电线30集中起来一并容置于容线部142。如此ー来,电线30可统ー沿着框体12配置,而显得井然有序。请參照图2,其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组合图。多个容置有风扇20的风扇架10可被组装于一主机中的基板40上。于本实施范例中,电线30为每ー个风扇20的风扇电源线。风扇电源线连接风扇20以及基板40,并通过基板40从ー电源供应器42获取电力。其中主机可以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或是服务器,而基板40可以例如是主机中的主机板或是其它的印刷电路板。这些电线30都被集中且依序通过各个挡片14的容线部142,而整齐地连向基板40。此外,虽然在图2的实施范例中,每ー个框体12都只容置ー个风扇20,风扇架10也可以包括ー长形的框体12,以同时容置多个风扇20。而风扇电源线也可直接电源供应器42与风扇20并获取电力。接着请參照图3A至图3E,其分别为不同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外观图。単一个风扇架10的第一表面122上可配置有多个挡片14,如图3A。风扇架10的第一表面122上也可配置有长型的挡片14,如图3B。如此ー来,更可增加电线30中被容置的部分,使电线30能更稳定地被收纳于容线部142中。除此之外,挡片14还可包括一倒钩部148,如图3C所示。倒钩部148与支撑部146分别位于阻挡部144的第二端1444与第一端1442,且倒钩部148从阻挡部144的第二端1444朝向第一表面122延伸。倒钩部148与阻挡部144之间的连接可以成圆弧过渡,也可以形成一角度。倒钩部148与第一表面122之间形成ー开ロ 149,且开ロ 149的大小是小于阻挡部144与第一表面122之间的距离D。使用者可将电线30由开ロ 149置入容线部142。倒钩部148是用以阻止容置于容线部142的电线30滑出容线部142 ;使得倒钩部148、阻挡部144、支撑部146以及第一表面122起到挟持固定电线30的作用。如此ー来,更能够避免主机因受到外力冲击或是因容置太多电线30而使得电线30脱离容线部142且又变得紊乱的情形。图3A、图3B以及图3C的实施范例中,挡片14具有支撑部146。而根据图3D以及图3E的实施范例,挡片14可是不具有支撑部146的阻挡部144。阻挡部144的第一端1442可直接连接于框体12的第一表面122,而相对的第二 端1444与第一表面122之间相距距离D。阻挡部144与第一表面122形成ー夹角,且阻挡部144以及第一表面122之间形成容线部142。换句话说,容线部142可以是由阻挡部144以及第一表面122形成的三角柱形空间,而电线30可被卡在夹角处。类似地,可将倒钩部148配置于阻挡部144的第二端1444,以更稳固地让电线30保持在容线部142之中。请參照图4,其为ー实施范例的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的组合图。使用者可利用整线结构整理配置于风扇架10附近的电线30或是经过风扇架10周边的电线30,其中电线30两端可以都不是连接到风扇20。举例来说,电线30可以是主机中的ー硬盘44的电源线。电线30沿着一列的风扇架10延伸至电源供应器42,并通过各风扇架10的挡片14整齐地配置于主机中。换句话说,风扇架10的挡片14可以用来整理配置于主机内部的任何电线30。此外,即使主机中配置有多个风扇架10以及风扇20,电线30可以仅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少数个风扇架10的容线部142。依据电线30连接的元件的配置位置,使用者可自行依需求决定电线30应被哪些风扇架10的整线结构固定,以适当地整理电线30。综上所述,风扇架的挡片的整线结构提供容线部容置并固定主机中的电线。主机中的电线能够通过整线结构简单地被整理,既不须繁琐的作业程序,更不会产生残胶的问题。且整线结构配置于主机内必定会有的风扇架上,因此可以省下传统所需的额外的整线元件,而降低计算机的成本。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用以容置ー风扇,并用以容置至少ー电线,其特征在于,该具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包括 ー框体,用以容置该风扇,且该框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 ー挡片,配置于该框体的该第一表面,该挡片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容线部,且该容线部用以容置该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干,该挡片包括 ー阻挡部,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相距该距离;以及 ー支撑部,配置于该阻挡部的一端,该支撑部连结该阻挡部以及该框体的该第一表面,且该阻挡部、该支撑部以及该第一表面之间形成该容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该挡片还包括 ー倒钩部,该倒钩部与该支撑部分别位于该阻挡部的相对两端,该倒钩部从该阻挡部朝向该第一表面延伸,该倒钩部与该第一表面之间形成ー开ロ。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干,该挡片包括 ー阻挡部,具有相对的ー第一端以及ー第二端,该阻挡部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框体的该第一表面,该第二端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相距该距离,该阻挡部与该第一表面形成ー夹角,且该阻挡部以及该第一表面之间形成该容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该挡片还包括 ー倒钩部,配置于该阻挡部的该第二端,该倒钩部从该阻挡部朝向该第一表面延伸,该倒钩部与该第一表面之间形成ー开ロ。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干,该电线的一端连接该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其特征在干,该电线的一端连接ー基板。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整线结构的风扇架,用以容置风扇,并用以容置电线。风扇架包括框体以及挡片,其中框体用以容置风扇,且框体具有第一表面。挡片配置于框体的第一表面。挡片与第一表面之间相隔一距离以形成容线部,且容线部用以容置电线。如此一来,可将经过风扇架周边的电线整理容置于容线部中,而避免主机内部电线配置杂乱无章。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866727SQ2011101921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杨钧淯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