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010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有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一有机材料图案层、多个第一电极条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条。各第一电极与至少一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基板上。有机材料图案层包含有多个发光层以及多个介电层,各发光层设置于各第一电极上,且各介电层设置于各第二电极上。各第一电极条设置于各行的发光层上,且各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各行的介电层上。各第一电极、各发光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一电极条分别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各第二电极、各介电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条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借此,可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与制作成本。【专利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合有电容式感测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高发光效率、低操作电压、面板厚度薄、可制作成柔性面板以及工艺简单等优点,已渐渐成为热门的新兴平面显示器,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平面显示产品上。并且,随着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面板被发展出,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结合所形成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行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型计算机(laptopPC)等。[0003]现有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是由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一触控面板所构成,且触控面板是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外盖玻璃的内侧上,而位于外盖玻璃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之间或是贴附在外盖玻璃的外侧上。由此可知,现有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是将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与触控面板在一起。不过,随着显示器朝向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通过堆叠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与触控面板的方式来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会限制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以及其制作成本。[0004]有鉴于此,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与制作成本实为业界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以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与制作成本。[0006]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有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多个发光层、多个介电层、多个第一电极条、多个第二电极条以及多条挡墙条。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以及一周边区。像素区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周边区位于像素区的一侧,其中各像素区具有至少三个子像素区以及一感测区,且感测区位于子像素区的一侧。各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子像素区的基板上,且至少一第二电极设置于各感测区的基板上,其中于各列像素区中,各像素区的第二电极与各像素区的第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各发光层设置于各第一电极上,且各所述介电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电极上。各第一电极条设置于各行像素区的发光层上,且各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各行像素区的介电层上,其中各第一电极、各发光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一电极条分别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各第二电极、各介电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条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挡墙条沿着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于基板上,且各挡墙条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各第一电极条与各第二电极条之间,以电性绝缘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0007]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多个发光层、多个介电层、多个第一电极条、多个第二电极条、一第二基板以及多条挡墙条。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以及一周边区。像素区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周边区位于像素区的一侧,其中各像素区具有至少三个子像素区以及一感测区,且感测区位于子像素区的一侧。各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子像素区的第一基板上,且至少一第二电极设置于各感测区的基板上,其中于各列像素区中,各像素区的第二电极与各像素区的第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各发光层设置于各第一电极上,且各所述介电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电极上。各第一电极条设置于各行像素区的发光层上,且各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各行像素区的介电层上,其中各第一电极、各发光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一电极条分别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各第二电极、各介电层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条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挡墙条沿着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于第一基板上,且各挡墙条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各第一电极条与各第二电极条之间,以电性绝缘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电磁感测线圈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各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0008]本发明通过将有机发光二极管与触控感测电容制作在同一基板上,而不需额外的基板,用于设置触控感测电容,且本发明还将电磁感测线圈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上,而不需电路板,因此可有效地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节省基板与电路板的材料成本以及省略将电路板或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结合的制作步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09]图1到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0010]图4所示为图3于各像素区的电路示意图。[0011]图5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A-A’的剖视示意图。[0012]图6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B-B’的剖视示意图。[0013]图7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C-C’的剖视示意图。[0014]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0015]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0016]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102第一基板板102a显示区102b周边区102c像素区102d子像素区102e感测区103a第一方向103b第二方向104薄膜晶体管层106第一导电图案层106a第一电极106b第二电极106c阴极接垫106d感测信号传送垫108第一连接线110第二连接线112绝缘层112a第一开口112b第二开口112c第三开口112d第四开口114挡墙条116有机材料图案层116a第一有机材料图案层116b第二有机材料图案层116c第三有机材料图案层118第二导垫图案层118a第一电极条118b第二电极条120发光层122介电层124资料线126扫描线128电源线130开关晶体管132驱动晶体管134电容136平坦层136a第五开口138接地端140有机发光二极管142触控感测电容144感测信号传送端146感测信号接收端200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202第二基板204框胶206第三导电图案层206a电磁感测线圈208驱动组件300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302第三导电图案层D漏极G栅极S源极【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0019]请参考图1到图3,图1到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其中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提供一第一基板102,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硅基板,且第一基板102上形成有一薄膜晶体管层104。接着,进行一光刻工艺,于薄膜晶体管层104上形成一第一导电图案层106。第一基板102具有一显不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显示区102a具有多个像素区102c,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周边区102b位于像素区102c的一侧或围绕像素区102c。周边区102b是用于设置周边连接线路,且各像素区102c用于设置单一像素结构,并具有多个子像素区102d以及一感测区102e。于各像素区102c中,感测区102e是位于子像素区102d的一侧,且于各列像素区102c中,各像素区102c的感测区102e与各像素区102c的子像素区102d沿着一第一方向103a,例如:列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各子像素区102d可以用于设置有机发光二极管,且感测区102e是用于设置可感测触摸的触控感测电容。在本实施例中,各像素区102c中的子像素区102d是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103a的一第二方向103b,例如:行方向,依序排列,使同一行像素区102c的子像素区102d是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各像素区102c中的子像素区102d可为三个,用于设置显示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混合出白色,且各感测区102e对应三个子像素区102d,但本发明的各像素区并不限仅具有三个子像素区。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像素区中的子像素区也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且各像素区也可以具有四个子像素区以上,但不以此为限。[0020]此外,薄膜晶体管层104可包含有用于控制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将第一导电图案层106电性连接到外界的电路组件。第一导电图案层106包含有多个第一电极106a、多个第二电极106b、多个阴极接垫106c以及多个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各第一电极106a分别设置于各子像素区102d中的薄膜晶体管层104上,且各像素区102c的第一电极106a是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使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一电极106a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各感测区102e中设置有六个第二电极106b,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并彼此电性连接,且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是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借此,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与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一电极106a可沿着第一方向103a依序交替排列,且各感测区102e的两相邻第二电极106b对应各子像素区102d的各第一电极106a设置,而位于各第一电极106a的一侧,但不限于此。并且,各列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是彼此电性连接,以分别构成沿着第二方向103b延伸的一电极串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设置于各感测区中的第二电极的数量也可仅为至少一个。并且,各像素区中的第一电极也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0021]另外,第一导电图案层106可包含有一透光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使在后续步骤中形成的发光层所产生的光线可穿透第一导电图案层106,而从第一基板102下方射出。再者,各阴极接垫106c设置于周边区102b的薄膜晶体管层104上,并与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一电极106a位于同一行,且阴极接垫106c通过一第一连接线108彼此电性连接。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设置于周边区102b的薄膜晶体管层104上,并与各行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位于同一行,且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分别电性连接到一第二连接线110。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线108与第二连接线110可由第一导电图案层106所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薄膜晶体管层的其中一导电层所构成。[0022]接着,如图2所示,于薄膜晶体管层104与第一导电图案层106上形成一绝缘层112,且绝缘层112具有多个第一开口112a、多个第二开口112b、多个第三开口112c以及多个第四开口112d,其中各第一开口112a分别暴露出各第一电极106a,各第二开口112b分别暴露出各第二电极106b,各第三开口112c分别暴露出各阴极接垫106c,且各第四开口112d分别暴露出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随后,于各行第二电极106b与其相邻的各行第一电极106a之间的绝缘层112上分别形成一挡墙条114,且各挡墙条114从像素区102c延伸到周边区102b,使各挡墙条114也可位于任两相邻的各阴极接垫106c与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之间。并且,挡墙条114沿着第一方向103a依序排列于第一基板102上。在本实施例中,挡墙条114是由绝缘材料所构成,例如光阻材料、氧化物或氮化物,但不限于此。[0023]然后,如图3所不,于各第一电极106a与各第二电极106b上分别形成一有机材料图案层116。随后,进行一沉积工艺,于有机材料图案层116上形成一第二导电图案层118。至此已完成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在本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图案层116包含有多个发光层120以及多个介电层122,且可包含有有机发光材料。各发光层120设置于各第一电极106a上,且各介电层122设置于各第二电极106b上。此外,有机材料图案层116可区分为第一有机材料图案层116a、第二有机材料图案层116b以及第三有机材料图案层116c,其中第一有机材料图案层116a用于产生一第一颜色的光线,第二有机材料图案层116b用于产生一第二颜色的光线,第三有机材料图案层116c用于产生一第三颜色的光线,且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与第三颜色彼此互不相同,并可混合出白色。本实施例形成有机材料图案层116的方法说明如下。利用仅暴露出第(3n+l)列的第一电极106a与第二电极106b的一第一掩模(图未不),进行沉积工艺,于第(3n+l)列的各第一电极106a上与其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106b上分别形成第一有机材料图案层116a。然后,利用仅暴露出第(3n+2)列的第一电极106a与第二电极106b的一第二掩模(图未不),进行沉积工艺,于第(3n+2)列的各第一电极106a上与其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106b上分别形成第二有机材料图案层116b。随后,利用仅暴露出第(3n+3)列的第一电极106a与第二电极106b的一第三掩模(图未不),进行沉积工艺,于第(3n+3)列的各第一电极106a上与其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106b上分别形成第三有机材料图案层116c。其中,η为正整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方法。[0024]再者,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图案层118包含有多个第一电极条118a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条118b。各第一电极条118a设置于两相邻挡墙条114之间的各行像素区102c的发光层120上,并沿着第二方向103b延伸到周边区102b的各阴极接垫106c上,而与各阴极接垫106c相接触。各第二电极条118b设置于两相邻挡墙条114之间的各行像素区102c的介电层122上,并沿着第二方向103b延伸到周边区102b的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上,而与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相接触。并且,各第二电极条118b与各第一电极条118a沿第一方向103a依序交替排列。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图案层118包含有不透光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因此从发光层120所产生的光线可被各第一电极条118a遮蔽,而仅朝第一基板102射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形成有机材料图案层116之前已先于绝缘层112上形成挡墙条114,因此在形成有机材料图案层116与第二导电图案层118时,有机材料图案层116与第二导电图案层118仅会形成在两相邻挡墙条114之间的绝缘层112上。借此,各挡墙条114可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各第一电极条118a与各第二电极条118b之间,以进一步电性绝缘同一像素区102c的发光层120与介电层122,以及电性绝缘两相邻的各第一电极条118a与各第二电极条118b。[0025]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形成第二导电图案层的步骤之后也可以再涂布一框胶于第一基板上,然后于形成有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触控感测电容的第一基板上覆盖一第二基板,以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与触控感测电容,并利用框胶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贴合。[0026]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请参考图4到图7,且一并参考图3。图4所示为图3于各像素区的电路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B-B’的剖视示意图,且图7所示为图3沿着剖视线C-C’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到图5所示,此外,本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层104可包含有多条资料线124、多条扫描线126、多条电源线128、多个开关晶体管130、多个驱动晶体管132、多个电容134以及一平坦层136。资料线124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且电源线128也是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排列。并且,各数据线124与各电源线128沿着第二方向103b依序交替排列。扫描线126沿着第一方向103a依序排列,且两相邻扫描线126与两相邻数据线124与电源线128可定义出一子像素区102d。各开关晶体管130、各驱动晶体管132与各电容134分别设置于各子像素区102d的第一基板102上。各开关晶体管130的漏极D电性连接到相对应的数据线124,源极S电性连接到各驱动晶体管132的栅极G以及各电容134的一端,且栅极G电性连接到相对应的扫描线126。各驱动晶体管132的漏极D电性连接到相对应的电源线128。各电容13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到接地端138,且各阴极接垫106c通过第一连接线108电性连接到接地端138。开关晶体管130与驱动晶体管132的结构与类型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因此在此不多赘述。平坦层136覆盖于开关晶体管130、驱动晶体管132以及电容134上,用以电性绝缘设置于平坦层136上的组件与位于平坦层136下的开关晶体管130、驱动晶体管132、电容134、数据线124、扫描线126以及电源线128,并提供一平坦表面,使设置于其上的发光层120可具有平坦结构,而可产生均匀光线。平坦层具有多个第五开口136a,位于各子像素区102d中,使各第一电极106a可通过各第五开口136a与各驱动晶体管132的源极S电性连接。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层并不限于上述,而也可以为其它电路结构。[0027]各子像素区102d的各第一电极106a、各发光层120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一电极条118a是依序堆叠在薄膜晶体管层104上,而可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140,且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设置于两相邻数据线124与电源线128之间,并可用于显示画面的各像素。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条118a是作为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的阴极,电性连接到接地端138,且各第一电极106a是作为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24的阳极,电性连接到驱动晶体管132的源极S,并通过开关晶体管130控制各子像素区102d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的开关,且通过驱动晶体管132控制各子像素区102d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灰阶亮度。并且,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是通过提供一顺向偏压来驱使用于发光的各发光层120产生光线。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06a包含有透光导电材料,而第一电极条118a包含有不透光导电材料,因此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不面板100可为一底发光型(bottomemissiontype)显示面板,且为了避免遮蔽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光线,薄膜晶体管层104中的电路组件,数据线124、扫描线126、电源线128、开关晶体管130、驱动晶体管132以及电容134,未与用于产生光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重叠。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也可以包含有不透光导电材料,且第三电极包含有透光导电材料,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线朝上射出,且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为一顶发光型(topemissiontype)显示面板。并且,薄膜晶体管层中的电路组件可与用于产生光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重叠。[0028]另外,各感测区102e的各第二电极106b、各介电层122以及相对应的各第二电极条118b依序堆叠在薄膜晶体管层104上,而可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142。各第二电极条118b分别通过各第二连接线110电性连接到一感测信号传送端144,且位于各列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所构成的各电极串行是分别电性连接到一感测信号接收端146,并与第二电极条118b彼此相交,使各触控感测电容126可用于感测触碰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触控感测电容142的介电层122是由有机发光材料所构成,因此各触控感测电容142是操作在逆向偏压的模式,以避免各触控感测电容142产生光线。也就是说,当第一电极条118a与第一电极106a分别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140的阴极与阳极时,相较于由与第一电极106a同一导电材料所构成的第二电极106b,由与第一电极条118a同一导电材料所构成的第二电极条118b具有较高的电位。并且,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容142的感测方法是通过依序从感测信号传送端144对第二电极条118b传送驱动讯号,然后依序在感测信号接收端146接收电极串行所感测的信号。当触碰物体触碰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时,被触碰位置所对应的触控感测电容142的电容值会产生变化,且对应被触碰位置的电极串行会感应出不同的电容变化,借此可计算出被触碰的位置。不过,本发明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并不限于上述感测方法。[0029]如图6所示,各第一电极条118a通过各第三开口112c与各阴极接垫106c相接触,并通过第一连接线108而电性连接到接地端138。如图7所示,各第二电极118b条通过各第四开口112d与各感测信号传送垫106d相接触,并通过各第二连接线110而电性连接到各感测信号传送端144。并且,由位于各列像素区102c的第二电极106b所构成的各电极串行是分别电性连接到各感测信号接收端146。[003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将有机发光二极管140与触控感测电容142制作在同一第一基板102上,因此不需额外的基板,用于设置触控感测电容,而可有效地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厚度。并且,本实施例是在制作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时同时制作触控感测电容142,因此还可有效地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成本。[0031]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揭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形,然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或变化形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组件,并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0032]请参考图8与图9,且一并参考图5。图8所不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且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图8与图9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不面板200还包含有一第二基板202、一框胶204、一第三导电图案层206以及至少一驱动组件208。第二基板202与第一基板102相对设置,且有机发光二极管140与触控感测电容142是设置于第一基板102与第二基板202之间,使第二基板202可用于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140与触控感测电容142。第二基板202可为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硅基板等基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电图案层206包含有多个电磁感测线圈206a,设置于第二基板202面对第一基板102的内表面上,且可由导电材料所构成,例如:金属导线,但不限于此。各电磁感测线圈206a分别对应于各像素区102c的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设置,使其围绕区域可与各有机发光二极管140重叠。框胶204设置于第一基板102与第二基板202之间,用以将第一基板102与第二基板202贴合。驱动组件208设置于第二基板202面对第一基板102的内表面上,且对应第一基板102的周边区102b,以避免遮蔽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光线。并且,驱动组件208可用于接收从各电磁感测线圈206a所侦测到的信号,并执行相对应的功能,但不限于此。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将电磁感测线圈206a直接设置在用于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140与触控感测电容142的第二基板202上,而不需先设置在电路板上再与显示面板结合,借此可节省一电路板的材料成本、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厚度以及省略将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结合的制作步骤。另夕卜,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06a是由透光导电材料所构成,且第一电极条118a是由不透光导电材料所构成,借此可避免有机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光线被各电磁感测线圈206a所遮蔽,以及避免电磁感测线圈206a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外观。再者,电磁感测线圈206a可通过一电磁笔施以一磁场变化而产生电流,借此对应所触碰位置的电磁感测线圈206a可通过电磁笔的接近或触碰,而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可侦测出所触碰的位置。[0033]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相较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300中包含有电磁感测线圈的第三导电图案层302是设置于第二基板202的一外表面上。[0034]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有机发光二极管与触控感测电容制作在同一基板上,而不需额外的基板,用于设置触控感测电容,且本发明还将电磁感测线圈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上,而不需电路板,因此可有效地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节省基板与电路板的材料成本以及省略将电路板或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结合的制作步骤。并且,本发明是在制作有机发光二极管时同时制作触控感测电容,因此还可有效地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以及一周边区,所述像素区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所述周边区位于所述像素区的一侧,其中各所述像素区具有至少三个子像素区以及一感测区,且所述感测区位于所述子像素区的一侧;多个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子像素区的所述基板上;多个第二电极,且至少一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各所述感测区的所述基板上,其中于各列所述像素区中,各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二电极与各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一电极沿着一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多个发光层,且各所述发光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电极上;多个介电层,且各所述介电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电极上;多个第一电极条,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条设置于各行所述像素区的所述发光层上;多个第二电极条,且各所述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各行所述像素区的所述介电层上,其中各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发光层以及相对应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条分别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各所述第二电极、各所述介电层以及相对应的各所述第二电极条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以及多条挡墙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于所述基板上,且各所述挡墙条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条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以电性绝缘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多个阴极接垫,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所述基板上,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电极条重叠并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多个感测信号传送垫,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所述基板上,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重叠并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层与所述基板之间,且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含有多个驱动晶体管以及多个电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含有一透光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条包含有一不透光导电材料。6.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以及一周边区,所述像素区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所述周边区位于所述像素区的一侧,其中各所述像素区具有至少三个子像素区以及一感测区,且所述感测区位于所述子像素区的一侧;多个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子像素区的所述基板上;多个第二电极,且至少一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各所述感测区的所述基板上,其中于各列所述像素区中,各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二电极与各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一电极沿着一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多个发光层,且各所述发光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电极上;多个介电层,且各所述介电层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电极上;多个第一电极条,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条设置于各行所述像素区的所述发光层上;多个第二电极条,且各所述第二电极条设置于各行所述像素区的所述介电层上,其中各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发光层以及相对应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条分别构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各所述第二电极、各所述介电层以及相对应的各所述第二电极条分别构成一触控感测电容;多条挡墙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于所述基板上,且各所述挡墙条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条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以电性绝缘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以及多个电磁感测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测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内表面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测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外表面上。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且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含有多个驱动晶体管以及多个电容。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含有一透光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条包含有一不透光导电材料。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多个阴极接垫,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所述基板上,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电极条重叠并电性连接。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多个感测信号传送垫,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所述基板上,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条重叠并电性连接。【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777798SQ201210407618【公开日】2014年5月7日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发明者】黄建翔,蔡昆华,锺润世,陈纯熙申请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