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和具有连接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228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连接件和具有连接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装置中,用于实现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动。然而,在许多场合中,人们对于转动装置的要求并不仅仅是能够实现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动,而且对连接件的外观也提出许多要求。例如,对于笔记本电脑,在其显示屏部分和键盘部分之间连接有连接件(也常称作“转轴机构”),由于该连接件可被使用者观察到和触摸到,因此,期望地,该连接件应该外表美观、表面触感良好,否则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影响到整个产品的市场。然而,遗憾的是,现有产品在前述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即,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外表美观以让使用者感官舒适,并且该连接件表面光洁或平滑,以使得使用者触摸到后手感良好,防止该连接件不期望地刮擦到使用者或者支撑表面例如桌面。此外,该改进的连接件应当结构简单以便于制造。相应地,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改进的连接件的装置,例如电子装置。另,随着平板类型的电子装置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平板类型的电子装置用于例如观看视频,人们对平板类型的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例如,该支撑装置应当使得电子装置能够容易地、稳定地保持在任意的角度/姿态,为此,支撑装置往往具有一连接件,然而,现有的用于支撑装置中的连接件在保持被支撑的装置在期望角度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此外,人们还期望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外表美观、使用方便,等等,否则不仅影响到使用者对支撑装置的使用体验,并且还影响到使用者对配设有该支撑装置的相关电子装置的使用体验。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即,为平板类型的电子装置提供一种改进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至少能够克服前述缺点中的一些或全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些或全部。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件,用于可转动地连接电子装置的本体与支撑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其中,所述第一齿片的第一周缘包括具有齿的第一齿部区域和没有齿的第一非齿部区域,所述第一非齿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第一平滑表面,当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时,所述第一平滑表面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由此,由于第一平滑表面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该平滑表面给予使用者良好的视觉感受,并且,当使用者有意或者无意地触摸到该平滑表面时,会手感良好。此外,由于连接件是由齿片来实现,而齿片可以用例如金属容易地低成本地进行制造,并且,当连接件是金属制成时,连接件的外观和手感会更好,从而大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齿片的第二周缘包括具有齿的第二齿部区域和没有齿的第二非齿部区域,所述第二非齿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第二平滑表面,当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时,所述第二平滑表面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由此,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中的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的表面都制造为了平滑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和使用体验。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杆轴、第二杆轴和第三杆轴,第二杆轴位于第一杆轴和第三杆轴之间,所述第一齿片具有一个轴孔,所述第二齿片具有两个轴孔,第一齿片套设在第一杆轴或者第三杆轴上,第二齿片套设在第二杆轴和第三杆轴上,或者第一杆轴和第二杆轴上。由此,与现有技术大为不同的是,本发明的连接件具有三根或者至少三根杆轴,而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具有两根杆轴,因此,本发明的连接件结构新颖,在外观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易于被使用者尤其是年轻用户青睐。并且,对于如此新颖结构的设计还具有外露表面为平滑表面的设计,其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有些设计虽然结构新颖但却无法兼顾用户的视觉和/或触感舒服性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二齿片比第一齿片多了一个轴孔,即,实际上第二齿片比第一齿片在垂直于杆轴的方向设计得更长,从而更容易制造出大面积的平滑表面,使得用户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和触摸感。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多个所述第一齿片和多个所述第二齿片,一部分第一齿片套设在第一杆轴上,其余部分的第一齿片套设在第三杆轴上,第一齿片安装到电子装置的本体或者支撑件上,第二齿片并不直接安装固定到电子装置的本体或者支撑件上。这样,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件通过将多个齿片套设在三根或者至少三根杆轴上而形成。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杆轴、第二杆轴和第三杆轴中的每个杆轴上按照一个第一齿片挨着一个第二齿片的规则交替地套设着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或者,优选地,第一杆轴、第二杆轴和第三杆轴中的每个杆轴上按照一组第一齿片挨着一组第二齿片的规则交替地套设着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这样,通过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交替地套设在第一杆轴、第二杆轴和第三杆轴上,这些平行的杆轴借助于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而连接在一起,而无需任何其它额外的连接部件来将这些平行的杆轴连接在一起,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且实用。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能够相互转动的本体和支撑件,其中,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由此,由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前述的连接件,因此,相应地,其也具有上述的连接件所能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两端。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所述本体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部分,所述支撑件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键盘部分。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具有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为平板电脑,所述本体为所述平板电脑的触控显示屏,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触控显示屏的背面以将该电子装置支撑在平台上。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配设了支撑件以便将平板电脑支撑在任何适当角度,而该支撑件和平板电脑的触控显示屏之间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包覆外壳,所述包覆外壳包覆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支撑件共同构成的外侧面,并暴露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平滑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平滑表面于所述包覆外壳之外。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包覆外壳为平板电脑的背面提供美观性和耐磨性,而连接件的平滑表面外露则一方面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连接件摩擦刮伤包覆外壳。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包覆外壳为一体式结构。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包覆外壳采用皮质、橡胶、布料、碳纤维、塑料、金属之一材料或多种材料组合制成。应当认识到,上述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性的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并且该描述和附图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连接件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中的两个相互啮合的齿片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平板电脑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5是示出如图4所示的平板电脑的整体三维示意图,其中平板电脑的本体与支撑件即成180度;图6是示出如图4所示的平板电脑的整体三维示意图,其中平板电脑的本体与支撑件成一钝角;以及图7是如图6所示的平板电脑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连接件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件中的两个相互啮合的齿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件R是用于实现电子装置的本体1(在图1中用虚线框示意性地表示)和支撑件2(在图1中用虚线框示意性地表示)之间的相互转动。所述电子装置可以例如为笔记本电脑,在此情形下,所述本体1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部分,所述支撑件2为笔记本电脑的键盘部分。所述电子装置也可以例如为平板电脑(之后参见图4-7会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此情形下,所述本体1为平板电脑的触控显示屏,支撑件为通过连接件R可转动地连接在触控显示屏的背面以将该平板电脑支撑在平台上的支撑部件。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应用场合并不局限于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其还可以用于其它电子装置,甚至其它非电子类的装置,它们都落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如图1-3所示,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件R用于可转动地连接电子装置的本体1与支撑件2,该连接件R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片10和第二齿片20,其中,第一齿片10的周缘(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发明的其它部分也称作“第一周缘”)包括具有齿的第一齿部区域101和没有齿的第一非齿部区域102,第二齿片20的周缘(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发明的其它部分也称作“第二周缘”)包括具有齿的第二齿部区域201和没有齿的第二非齿部区域202。该第一非齿部区域10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第一平滑表面1022,当连接件R安装在电子装置的本体1和支撑件2之间时,第一平滑表面1022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替代地或者额外地,第二非齿部区域20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第二平滑表面2022,当连接件R安装在电子装置的本体1和支撑件2之间时,第二平滑表面2022面向使用者或者暴露给使用者。尤其是,参见图2,平滑表面1022,2022高于齿部区域的齿,因此,当人的手平面触摸到连接件时,尽管连接件存在齿部,但是,人手更多地是触摸到平滑表面1022,2022而不是各个齿,因此触感良好。当然,各个齿优选地也可制造为表面光滑的,以在使用者万一触摸到时,手感良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第二齿片20在附图中示出为具有对称结构,即,具有在左侧的齿部区域201和在右侧的齿部区域201’,这样的对称结构在制造和装配上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第二齿片20的任一侧均可与第一齿片10配合,因此在安装时不必区分正反。但是,从工作原理上讲,第二齿片20右侧的齿部区域201’并不与第一齿片10相互配合或者啮合,因此,右侧也可以并不存在齿部区域201’,其可以是其它任意的形状或结构,例如半圆形结构。进一步参照图1,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件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杆轴31、第二杆轴32和第三杆轴33,第二杆轴32位于第一杆轴31和第三杆轴之间33。第一齿片10具有一个轴孔103,第二齿片20具有两个轴孔203(参见图3)。第一齿片10套设在第一杆轴31或者第三杆轴33上,第二齿片20套设在第二杆轴32和第三杆轴33上,或者第一杆轴31和第二杆轴32上。更特别地,连接件的多个第一齿片10中的一部分套设在第一杆轴31上,其余部分套设在第三杆轴33上,第一齿片10安装到装置的本体1或者支撑件2上;第二齿片20并不直接安装固定到装置的本体1或者支撑件2上,而是仅套设安装在杆轴上。更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杆轴31、第二杆轴32和第三杆轴33中的每个杆轴上都是按照一个或者一组(图1中示出为一组)第一齿片10挨着一个或者一组(图1中示出为一组)第二齿片20的规则交替地套设着第一齿片10和第二齿片10。由此,如图1所示,无需借助于任何额外的连接部件,仅借助于杆轴和齿片之间的相互穿设或套设,即可将这些齿片和杆轴连接在一起,因此,本发明的连接件结构简单,并且这种巧妙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得连接件的转动顺畅,并且易于使得使用者接触到平滑表面1022,2022而不是各个齿。下面参照图4-7,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如图1-3所示的连接件用于平板电脑的应用示例,其中,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平板电脑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5是示出如图4所示的平板电脑的整体三维示意图,其中平板电脑的本体即触控显示屏与支撑件成180度;图6是示出如图4所示的平板电脑的整体三维示意图,其中平板电脑的本体与支撑件成一钝角;以及图7是如图6所示的平板电脑的侧视图。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连接件不仅可以用于平板电脑中,还可以如前所述地用于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部分和键盘部件之间,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装置中,只要该装置具有能够相互转动的两个部分/部件。如图4所示,具有如图1-3所示的连接件R可转动地连接在平板电脑的本体1’(即触控显示屏)和支撑件2’之间,支撑件2’和连接件1’位于平板电脑的背面。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连接件R的平滑表面面向或者暴露给使用者,整个连接件R的外观非常美观。参见图5,平板电脑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本体1’(即触控显示屏)和支撑件2’之间的两个连接件R,它们分别设置在平板电脑的两端。在该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平板电脑的本体1’的上半部(即图5中两个连接件R的连线之上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平板电脑的本体1’的下半部(即图5中两个连接件R的连线之下的部分)的厚度,而支撑件2’的厚度刚好为本体1’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的厚度差,这样,当支撑件2’合拢在本体1’上时,整个平板电脑呈现出均一厚度,非常美观,其有利于将平板电脑平放在支撑平台例如桌面上使用。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支撑件2’可以具有其它形状和尺寸。继续参照图5,根据该实施例的平板电脑还包括包覆外壳40,该包覆外壳40包覆本体1’与支撑件2’共同构成的外侧面,并暴露连接件R的第一平滑表面和第二平滑表面于所述包覆外壳40之外。当然,本发明的包覆外壳40也可以仅暴露连接件R的第一平滑表面和第二平滑表面之一于该包覆外壳40之外。优选地,包覆外壳40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皮质、橡胶、布料、碳纤维、塑料、金属之一材料或多种材料组合制成。由此,本发明的包覆外壳40将整个平板电脑彰显得更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并且耐磨性好。参见图6和7,可以看出,通过调节支撑件2’相对于平板电脑的本体1’的角度,平板电脑可以支撑在任意的期望角度。借助于本发明的连接件R,支撑件2’可以顺畅地360度转动,借助于本发明的包覆外壳40,本发明的平板电脑美观、耐用。最后,应当注意到,尽管在参照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已经在说明书中被描述并且在附图中被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对于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是必需的,从而可以没有或者省略这些技术特征而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技术方案的形成;而且,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可以与其它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地相互组合、结合或者配合,除非该组合、结合或者配合明显不可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