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813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的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碳带是热转印打印机在使用时经常更换的消耗品,一般由打印机厂家将其安装在碳带盒中,提供给使用者与打印机适配使用。由于碳带盒需求巨大,许多的不法生产者仿冒伪造碳带盒,对原产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伪造的碳带盒不容易分辨真伪,这些伪造的碳带盒不能与打印机进行很好的兼容,极易对打印机的硬件造成损坏,打印质量不合格,从而影响原产商的声誉。

现有的防伪技术大多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来连接碳带盒上的防伪模块,这种方式的实现需要在打印机芯上留出与碳带盒上防伪模块通信的接触弹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打印机芯的结构。另外,由于有些打印机芯的限制无法提供接触弹片,导致这种有线连接的防伪验证方法无法被采用。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碳带盒进行快速防伪识别的方法,不容易被仿冒者破解;同时又能够避开机芯物理结构限制,来实现碳带盒防伪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包括:1)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序列信息,采用第一加密算法将所述序列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一验证密码,并予以输出;2)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序列信息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序列号和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第一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一种或二者的组合。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时,若核对结果一致,则不完成防伪验证,还包括:读取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加密信息和第二密码,采用第二加密算法将所述加密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二验证密码,并将所述第二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密码为读取所述加密信息或/和第二密码的访问口令。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密信息为包括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电子产品代码、所述第二密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第二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和第二加密算法为同一加密算法。

方案二

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及控制器;控制器适用于通过读写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序列信息,采用第一加密算法将所述序列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一验证密码,并予以输出;RFID电子标签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序列信息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序列号和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第一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一种或二者的组合。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当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时,若核对结果一致,则不完成防伪验证,且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读取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加密信息和第二密码,采用第二加密算法将所述加密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二验证密码,并将所述第二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密码为读取所述加密信息或/和第二密码的访问口令。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密信息为包括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电子产品代码、所述第二密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第二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一种或者几 种的组合。

作为上述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和第二加密算法为同一加密算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采用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验证和读取,使打印机厂家在生产时只需对原有的没有防伪功能打印机芯进行少量的修改即能添加碳带盒防伪功能,减少了生产者开发新打印机芯的时间及成本,加开了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另外,通过多次加密的方式来提高碳带盒的安全性,防止碳带盒被轻易地破解。

最后,在实施打印过程前首先检测碳带盒的真伪,从而保障生产者的合法利,进而也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伪造的碳带盒而使打印设备受到损害,同时也确保了打印的质量不受使用劣质耗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RFID电子标签

200 读写器

30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没有防伪功能的打印机上快速实现碳带盒的防伪功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线连接这种防伪方式存在的物理结构限制,同时能够实现快速的碳带盒识别,又不容易被仿冒者破解。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给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下面将对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地说明。

步骤S11,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序列信息,采用第一加密算法将所述序列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一验证密码,并予以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RFID电子标签又称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RFID电子标签可以与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即可以通过读写器来读取(也可以写入)RFID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一般地,在RFID电子标签中都会有UID(标签序列号)和User(用户)这两个独立的存储区块(Bank)。其中,UID区用于存储标签识别号码,每个UID号码应该是唯一的。User区用于存储用户定义的数据,这里面的数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加密或者不加密。

在具体实施中,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序列信息,是指读取预设在User区的序列信息,具体地,序列信息可以是一由用户自定义写入的字符串(即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其目的是用序列信息作为密钥,以进行加密计算生成密码。当然也可以是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产品代码,例如标签序列号。由于标签序列号具有唯一性,将其作为序列信息来生成密码,可以防止标签加密方式被更改,提高加密的可靠性。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序列信息也可以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电子产品代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几种信息的组合或者拼接。

步骤S12,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

步骤S121,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

步骤S122,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是根据第一加密算法对序列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的。

在具体实施中,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具体可以是在设备上显示“验证失败”或“请使用正品”等提醒字样;另外,也可以是发出报警信号,来提醒验证失败。

实施例2

再结合图2,给出了本发明提供的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方法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原理图,如图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上述步骤S12中,在接收所述第 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核对结果是否一致,而并不直接完成防伪验证。

步骤S131,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

步骤S132,若一致,则读取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加密信息和第二密码,采用第二加密算法将所述加密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二验证密码,并将所述第二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进行核对;

步骤S14,判断结果是否一致。

步骤S141,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

步骤S142(图中未予标出),若不一致,则进入步骤S131;

其中,所述第一密码为读取所述加密信息或/和第二密码的访问口令。

在具体实施中,加密信息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电子产品代码、所述第二密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可以和前述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相同或者不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中,对序列信息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算法可以是现有技术已知的加密算法或者自行设计的算法,采取何种算法不是本发明的实现的关键,可以根据实施者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而且,第一加密算法和第二加密算法一般采用的是不同的加密算法,以提高被破解的难度,当然也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加密算法。

实施例3

请参见图3,给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验证热转印打印设备上碳带盒真伪的系统的原理图,如图所示,所述防伪验证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100、读写器200及控制器300,其中,控制器300适用于通过读写器200读取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序列信息,采用第一加密算法将所述序列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一验证密码,并予以输出;RFID电子标签100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器300可以采用CPU或者MCU等芯片来实现,控制器300连接于读写器200,而RFID电子标签100设置在碳带盒上,RFID电子标签100和读写器200之间是通过无线耦合连接的,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来实现防伪验证的情况,故现有厂家不用重新开模来对碳带盒进行改进,而只需在现有结构上做添加标签即可实现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中,读取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序列信息,是指由控制器300经读写器200读取预设在UID区的序列信息,具体地,序列信息可以是一由用户自定义写入的字符串(即 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其目的是用序列信息来作为密钥,以进行加密计算生成密码。当然也可以是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电子产品代码。

更优地,序列信息为RFID电子标签100上的标签识别号,由于其具有唯一性,故将其作为密钥来生成密码,以提供防伪的可靠性。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序列信息也可以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电子产品代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的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几种信息的组合或者拼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中,当接收所述第一验证密码并将其与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中第一密码进行核对时,若核对结果一致,则不直接完成防伪验证,而是再由控制器300来进行二次验证。具体地,若核对结果一致时,控制器300还适用于读取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中的加密信息和第二密码,采用第二加密算法将所述加密信息作为密钥计算得到第二验证密码,并将所述第二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进行核对,若一致,则完成防伪验证;若不一致,则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密码为读取所述加密信息或/和第二密码的访问口令。

在具体实施中,进入验证失败处理机制具体可以是在设备上显示“验证失败”或“请使用正品”等提醒字样;另外,也可以是发出报警信号,来提醒验证失败。

在具体实施中,加密信息为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的标签识别号、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电子产品代码、所述第二密码以及预设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100上的用户自定义字符序列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中,对序列信息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算法可以是现有技术已知的加密算法或者自行设计的算法,采取何种算法不是本发明的实现的关键,可以根据实施者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另外,第一加密算法和第二加密算法一般采用的是不同的加密算法,以提高被破解的难度,当然也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加密算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得打印机厂家在生产时只需对原有的没有防伪功能打印机芯进行少量的修改即能添加碳带盒防伪功能,减少了生产者开发新打印机芯的时间及成本,加开了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另外,本发明采用独到的加密方式来对碳带盒进行加密验证,保证了碳带盒被假冒或破击,在实施打印过程前首先检测碳带盒的真伪,从而保障生产者的合法利;进而也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伪造的碳带盒而使打印设备受到损害,同时也确保了打印的质量不受使用劣质耗材的影响。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