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210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触控电极来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平面内的坐标位置,并根据该坐标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显示。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透明导电玻璃,例如ITO(氧化铟锡)来制作触控电极。然而,透明导电玻璃具有较大的电阻,导致其在触控检测时的灵敏度不够。

为了解决采用透明导电玻璃来制作触控电极时,电阻较大的问题,已有一种采用金属网状电极来作为触控电极的技术。

参见图1所示,为现有的金属网状电极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图1中的触控电极110由交织的金属线构成。由于构成触控电极110的金属线为折线,导致触控电极110中存在较多锐利的尖角,且水平方向的金属线走线较长,从而导致触控电极110的横向电阻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发射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条状的触控发射电极;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条状的触控感应电极;任意一触控感应电极向触控发射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任意一触控发射电极至少部分地重叠;触控感应电极为金属网状电极,各金属网状电极包括多条金属曲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将金属网状电极作为触控感应电极,且金属网状电极中的金属线为曲线,进一步减小了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使得应用该种触控感应电极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更加灵敏的触控感应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金属网状的触控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发射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图3中一条金属曲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发射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

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发射电极阵列210和触控感应电极阵列220。

其中,触控发射电极阵列210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条状的触控发射电极211。触控感应电极阵列220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条状的触控感应电极221。任意一触控感应电极221向触控发射电极阵列210的正投影与任意一触控发射电极211至少部分地重叠。这样一来,每一条触控发射电极211可以与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221交叠,并在交叠之处形成电容。当手指触摸本实施例的触摸集成触控显示面板时,通过检测发生变化的电容所处的位置,可以相应地确定触摸位置。

此外,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221为金属网状电极,各金属网状电极包括多条金属曲线2211。

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由于采用金属网状电极作为触控感应电极221,与现有技术中采用ITO等导电玻璃制作的触控感应电极相比,具有较小的电阻,可以改善触控感应的灵敏度。

此外,由于本申请的触控感应电极221包括多条金属曲线2211,而金属曲线2211相较于金属折线而言,没有锐利的拐角,从而可进一步降低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图3的触控感应电极中其中一条金属曲线的示意性结构图。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的的触控感应电极进行描述。

触控感应电极300包括多条金属曲线310。

各条金属曲线310包括交替排列且首尾相接的第一金属圆弧311和第二金属圆弧312。

如图3所示,同一个触控感应电极300中,相邻两条金属曲线310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各第一金属圆弧311具有第一端311a和第二端311b,各第二金属圆弧312具有第三端312a和第四端312b。

同一金属曲线310上的各第一金属圆弧311的第一端311a和第二端311b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且同一金属曲线310上的各第二金属圆弧312的第三端312a和第四端312b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如图4所示,虚线AA’为连接金属曲线310中各第一圆弧311的第一端311a、第二端311b以及各第二圆弧312的第三端312a、第四端312b的连线。由于第一圆弧311和第二圆弧312交替排列且首尾相连,且各第一金属圆弧311的第一端311a和第二端311b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且同一金属曲线310上的各第二金属圆弧312的第三端312a和第四端312b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显然,同一条金属曲线310中的各第一金属圆弧311的第一端311a和第二端311b的连线以及各第二金属圆弧312的第三端312a和第四端312b的连线位于同一条直线(即图4中AA’)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同一金属曲线310上的第一金属圆弧311的圆心O1和第二金属圆弧312的圆心O2位于该金属曲线310的相异两侧。

如图4所示,第一金属圆弧311的圆心O1位于该第一金属曲线310的下侧,而第二金属圆弧312的圆心O2位于该第一金属曲线310的上侧。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第一金属圆弧311和第二金属圆弧312的交界处,金属曲线过渡更加平滑,进一步避免金属曲线形成锐利的拐角,从而进一步减小触控感应电极310的电阻。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同一条金属曲线中,相邻的第一金属圆弧所在的圆和第二金属圆弧所在的圆相切。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由于金属曲线中的第一金属圆弧和第二金属圆弧交替排列且首尾相接,相邻的第一金属圆弧所在的圆和第二金属圆弧所在的圆的切点即为该相邻的第一金属圆弧和第二金属圆弧相接之处。

参见图5所示,为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同样为金属网状电极,且同样包括多条金属曲线510。各条金属曲线510同样包括了交替排列且首尾相接的第一金属圆弧511和第二金属圆弧512。

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金属曲线具有第五端515和第六端516,依次连接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第五端515的第一连接线BB’为直线段且依次连接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第六端516的第二连接线CC’为直线段。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触控感应电极中各金属曲线的第一方向上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相同。

在这里,金属曲线510的第五端与该金属曲线510中其中一个第一金属圆弧511的第一端重合。例如,假设金属曲线510的第五端为该金属曲线的最左端,那么,该条金属曲线510最左侧的圆弧为第一金属圆弧。类似地,假设金属曲线510的第五端为该金属曲线的最右端,那么,该条金属曲线510最右侧的圆弧为第一金属圆弧。

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第一连接线BB’和第二连接线CC’沿第二方向延伸。这样一来,同一个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条金属曲线510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

此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关于第一方向成镜像对称。

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中的其中一条金属曲线的各第一金属圆弧与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中的另一条金属曲线的各第一金属圆弧相切。或者,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中的其中一条金属曲线的各第二金属圆弧与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中的另一条金属曲线的各第二金属圆弧相切。

也即是说,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任意相邻两条金属曲线可以通过这两条金属曲线中各个第一金属圆弧相切来实现相互电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这两条金属曲线中各个第二金属圆弧相切来实现相互电连接。

例如,图5中,相邻的两条金属曲线510、520呈镜像对称,且二者通过第二圆弧512、522相互接触的切点实现电连接。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5中,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条金属曲线510成镜像对称,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沿第二方向相邻的多条金属曲线610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即是说,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各条金属曲线610均可由其中任意一条金属曲线610沿第二方向平移形成。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条金属曲线610之间可以由多条连接线620进行电连接。

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电极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同样为金属网状电极,且同样包括多条金属曲线710。各条金属曲线710同样包括了交替排列且首尾相接的第一金属圆弧711和第二金属圆弧712。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金属曲线710具有第七端717和第八端718。

依次连接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第七端717的第三连接线DD’为折线段且依次连接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第八端718的第四连接线EE’为折线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同一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金属曲线710的第七端717与该触控感应电极的各金属曲线710中其中一个第一金属圆弧711的第一端重合。例如,假设金属曲线710的第五端为该金属曲线的最左端,那么,该条金属曲线710最左侧的圆弧为第一金属圆弧。类似地,假设金属曲线710的第五端为该金属曲线的最右端,那么,该条金属曲线710最右侧的圆弧为第一金属圆弧。

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相邻两条金属曲线710可以通过多条第五连接线715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五连接线715可以为直线段。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五连接线也可以为曲线。

当第五连接线为直线段时,第五连接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α可以满足:α<90°。也即是说,第五连接线715不与第一方向相垂直。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第五连接线715和与之电连接的两条金属曲线710形成过大的夹角,使得第五连接线715不过多增大整个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中,第一金属圆弧和第二金属圆弧的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无限定,也即是说,第一金属圆弧的半径r1可以等于第二金属圆弧的半径r2;或者,第一金属圆弧的半径r1可以小于第二金属圆弧的半径r2;或者,第一金属圆弧的半径r1可以大于第二金属圆弧的半径r2。

此外,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可以采用例如纳米银线等具有较高透过率的金属制作。

参见图8所示,为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中,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810、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820。

包含多个触控发射电极811的触控发射电极阵列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810上,而包含多个触控感应电极821的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820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可设置在彩膜基板820远离阵列基板810的一侧(如图8所示,触控感应电极阵列设置在彩膜基板820的上表面),而触控发射电极阵列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810朝向彩膜基板820的一侧。

此外,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阵列基板810上还形成有多条扫描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各扫描线交叉的数据线(图中未示出)。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形成了像素阵列。各扫描线可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各数据线可沿第二方向延伸。也即是说,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发射电极811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而触控感应电极821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电路812、多条触控扫描信号线813和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822。

各触控扫描信号线813的第一端与各触控发射电极811对应连接,各触控扫描信号线813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812连接。类似地,各触控感应信号线822的第一端与各触控感应电极821对应连接,且各触控感应信号线822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812连接。由于触控感应信号线822设置在彩膜基板820上,而集成电路812设置在阵列基板810上。为了实现触控感应信号线822与集成电路812的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连接在触控感应信号线822与集成电路812之间的FPC(柔性线路板)823来形成导电通路。

集成电路812可用于在触控期间向各触控发射电极811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感应电极821的触控感应信号。例如,在触控期间,集成电路依次向各个触控发射电极811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且同时接收全部的触控感应电极821的触控感应信号。根据触控感应电极821向集成电路812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的不同,可以确定出触摸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感应信号线822可以与触控感应电极821设置在同一导体层。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感应信号线也可以与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的导体层。此时,各触控感应信号线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各触控感应电极实现电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开设于触控感应信号线所在导体层和触控感应电极所在导体层之间的绝缘层上的通孔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各触控发射电极811在显示期间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集成电路812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显示期间向各触控发射电极81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使得形成在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中的液晶分子可以在公共电极和各像素电极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偏转,从而实现预定画面的显示。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集成触控显示装置,其可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集成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例如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光源910和导光板920。光源910例如可以设置在导光板920的一侧,导光板920接收光源910的光线并向显示面板发出。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