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210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面板集成了触控功能,以给使用者带来应用上的便利。

目前,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实现触控功能,通常将触控结构集成在显示面板中。例如现有的互电容式的混合触控结构(hybrid In-cell),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一般来说,其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和彩膜基板1’,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2’和彩膜基板1’之间的液晶层3’;一般来说,将触控驱动电极(TX电极)21’设置在阵列基板(TFT基板)2’的内侧(靠近液晶层的一侧),将触控感应电极(RX电极)11’设置在彩膜基板(CF基板)1’的外侧(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其中,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Vcom)被分割成数条沿数据线方向延伸且沿栅极线方向并行排列的条状子电极,并且被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21’(如图2中所示沿上下方向延伸沿左右方向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21’);另外,触控感应电极11’包括其方向与触控驱动电极21’正交的数条并行排列的条状子电极。

对于屏幕较宽的显示面板,触控感应电极11’的延伸长度较长,电阻会比较大;所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11’分割成两条较短的RX子电极,如图1所示,右侧的所有RX子电极11a’通过其各自的引线从右侧引向同一个柔性线路板(FPC)4’,左侧的所有RX子电极11b’通过其各自的引线从左侧引向同一个FPC 4’,一方面,由于引线较多,需要在两侧留出较宽的非显示区来布置这些引线,从而造成无法实现窄边框;另一方面,由于FPC 4’位于显示面板的一端(一般来说,FPC 4’靠近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 5’),离FPC 4’较远的RX子电极的引线会比较长,电阻较大,热量损耗较大。

目前,对于宽屏幕的显示面板而言,RX子电极的引线方案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触控驱动电极层,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数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触控感应电极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数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设有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设有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被划分为靠近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感应单元和靠近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感应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所包含的数条触控感应电极各自通过其引线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感应单元所包含的数条触控感应电极各自通过其引线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

优选的,每一条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相互之间断开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

优选的,所述彩膜基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相对地设置有第三非显示区和第四非显示区;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靠近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其引线经过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各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靠近所述第四非显示区,其引线经过所述第四非显示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相对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第一接地线和第二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经过所述第三非显示区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的引线的外侧;所述第二接地线经过所述第四非显示区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的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的引线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第三接地线和第四接地线,所述第三接地线经过所述第三非显示区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的引线的外侧;所述第四接地线经过所述第四非显示区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的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的引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线和所述第三接地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第二接地线和所述第四接地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线与所述第三接地线在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的分界处呈相互断开的设置;且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第四接地线在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的分界处呈相互断开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阵列基板上还设置栅极线和数据线;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括上述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在彩膜基板上相对地各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可以依就近原则进行引线以连接到与之更近的柔性电路板,一方面,引线的排布可以更为紧凑,从而可以将非显示区做到更窄,另一方面,部分触控感应电极的引线的长度可以缩短,降低引线电阻,实现触控灵敏度的同时减少热量损耗,再一方面可以使触控感应电极的引线的长度差异变小,增强触控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本文中所述的“设置在/在…(之)上”应当理解为包括直接接触的“设置在/在…(之)上”和不直接接触的“设置在/在…(之)上”。

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和电连接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1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图3中未示出)和彩膜基板100;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100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图中未标注)。

其中,由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100是相对设置的,为更好地示意触控电极结构,故在图3中省略了阵列基板。图3中虽然没有具体标识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可选地,图3所示位于中间的横纵交错的电极区域对应的是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周围的区域即为非显示区,图3中所示的引线以及电路部分均设置在非显示区。

在上述的显示区内,阵列基板上设置触控驱动电极层(图中未标注),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数条沿第一方向(图3中所示y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图3中所示x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驱动电极Tx;在上述的显示区内,彩膜基板100上设置触控感应电极层(图中未标注),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数条沿第二方向x延伸并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的触控感应电极11;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y为阵列基板上设置的数据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上述第二方向x为阵列基板上设置的栅极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

如图3所示,彩膜基板100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非显示区21和第二非显示区22,第一非显示区21设有第一柔性电路板31,第二非显示区22设有第二柔性电路板32。

如图3所示,触控感应电极层被划分为靠近第一柔性电路板31的第一感应单元101和靠近第二柔性电路板32的第二感应单元102;第一感应单元101所包含的数条触控感应电极各自通过其引线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31;第二感应单元102所包含的数条触控感应电极各自通过其引线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2。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电极11的总条数为2n条(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感应单元101和第二感应单元102分别包含靠近第一柔性电路板31的n条触控感应电极11和靠近第二柔性电路板32的n条触控感应电极1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触控感应电极11的总条数为2n+1条(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感应单元101和第二感应单元102其中一个包含n条触控感应电极11,另一个包含n+1条触控感应电极11。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感应单元101和第二感应单元102可以是一个包含较多的触控感应电极11,另一个包含较少的触控感应电极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感应单元101和第二感应单元102相对于显示区沿第二方向x的中心线II对称地设置;换个角度说,大致沿着显示区沿第二方向x的中心线(如图3所示虚线II)将触控感应电极层划分为第一感应单元101和第二感应单元102。另外,显示区沿第二方向x的中心线II大致可以认为是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分界线。

本实施例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在彩膜基板100上相对地各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触控感应电极层可以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引线,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可以依就近原则进行引线以连接到与之更近的柔性电路板,具体来说:靠近第一柔性电路板31的第一感应单元101的触控感应电极11通过引线连接到第一柔性电路板31,靠近第二柔性电路板32的第二感应单元102的触控感应电极11通过引线连接到第二柔性电路板32;由此,一方面,引线的排布可以更为紧凑,从而可以将非显示区做到更窄,另一方面,部分触控感应电极的引线的长度可以缩短,降低引线电阻,实现触控灵敏度的同时减少热量损耗,再一方面可以使触控感应电极的引线的长度差异变小,增强触控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11包括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且相互之间断开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和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该结构一般来说适合屏幕较宽(第二方向x上较宽)的显示面板,具体来说,若触控感应电极11的延伸长度较长的话,电阻会比较大,电流损耗比较大,所以可以将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11分割成两条较短的子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与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可以相对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y的中心线(如图3所示虚线I)对称地设置;换一个角度说,大致通过显示区沿第一方向y的中心线I将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11分割成两条相同长度的子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彩膜基板10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相对地设置有第三非显示区23和第四非显示区24;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靠近第三非显示区23,其引线经过第三非显示区23;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b靠近第三非显示区24,其引线经过第四非显示区24。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位于第一感应单元101的每一条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经第三非显示区23向上走线连接到第一柔性电路板31;位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每一条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经第三非显示区向下走线连接到第二柔性电路板32。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位于第一感应单元101的每一条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经第四非显示区24向上走线连接到第一柔性电路板31;位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每一条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经第四非显示区24向下走线连接到第二柔性电路板3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31上连接有第一接地线G1和第二接地线G2,第一接地线G1经过第三非显示区23且延伸设置于第一感应单元101中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的引线外侧;第二接地线G2经过第四非显示区24且延伸设置于第一感应单元101中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的引线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32上连接有第三接地线G3和第四接地线G4,第三接地线G3经过第三非显示区23且延伸设置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第一触控感应子电极11a的引线的外侧;第四接地线G4经过第四非显示区24且延伸设置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第二触控感应子电极11b的引线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接地线G1和第三接地线G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第二接地线G2和第四接地线G4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接地线的设置,可以在外围保护各触控感应电极11的引线,较好地屏蔽外界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彩膜基板100的第二非显示区22还设有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 41,第一柔性电路板3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2与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 41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2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接地线的不同。

如图4所示,第一接地线G1’和第二接地线G3’在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分界处呈相互断开的设置。

第二接地线G2’与第四接地线G4’在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分界处呈相互断开的设置。

触控阶段,第一感应单元101或第二感应单元102会与接地线产生耦合,此时接地线会对未进行触控动作的第二感应单元102或第一感应单元101产生干扰。因此,将接地线相互断开的设置,可以防止图4中的上下两个触控区域(即,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分别对应的触控区域)之间相互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相对于显示区沿第二方向x的中心线II对称地设置,因此,第一感应单元101与第二感应单元102的分界处大致位于中心线II所在位置。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应用于诸如手机、pad之类的触控显示设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