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206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触控电极来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平面内的坐标位置,并根据该坐标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显示。

目前的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功能主要是由两层触控电极层(例如,触控驱动电极层和触控感测电极层)实现,其中每层触控电极层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触控电极,两层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交。向其中一触控电极层上的各条触控电极(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激励信号,当手指接触触控显示装置的屏幕时,手指与屏幕上的某些触控电极形成耦合电容,并从耦合电容流出漏电流。触控感测电路通过检测漏电流,确定两层触控电极上与手指形成耦合电容的两条正交触控电极而确定触控位置。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扫描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信号线TX1~TXn与触控驱动电极TE1~TEn连接,驱动扫描电路依次向触控信号线TX1~TXn施加触控激励信号,对触控驱动电极TE1~TEn进行触控扫描。

然而,当手指接触屏幕的位置位于两个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边界区域时,从该两个触控驱动电极中的任一个上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会变弱(例如,约为触摸触控驱动电极中心区域的信号强度的三分之一或更低),导致触控检测的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扫描电路和2n个触控驱动电极组;驱动扫描电路包括2n条驱动信号线、n个第一开关单元和n个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彼此间隔地设置;每个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同一个开关单元中的开关同时导通或断开;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只包含在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包含在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第i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与第i条驱动信号线连接;第i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通过第i个开关单元中的开关与第i条驱动信号线连接;其中,i、n为自然数,i≤2n。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驱动扫描电路还包括一条驱动信号线和一个第一开关单元,该第一开关单元与第n个第二开关单元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为薄膜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第二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第二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介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为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和与数据线绝缘相交的多条扫描线;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在触控扫描期间,各驱动信号线依次提供驱动信号,各第一开关单元和各第二开关单元交替选通,将驱动信号线上的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在触控扫描的每个子扫描中,仅有一条驱动信号线提供驱动信号,与该驱动信号线连接的开关单元导通。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对触控驱动电极组进行滚动扫描,并且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在相邻的两次触控子扫描中被扫描两次,使两个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边界区域成为触控驱动电极组的中心区域,增强了触控感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触控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驱动如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驱动如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时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驱动如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时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21和2n个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n为自然数。

驱动扫描电路21可包括2n条驱动信号线TX1~TX2n、n个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n个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可彼此间隔地设置,每个开关单元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同一个开关单元中的开关可同时导通或断开。

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只包含在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包含在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也即是说,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可以被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所共用。例如,触控驱动电极组TE1包括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1和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触控驱动电极组TE2包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和两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和TE2,2,其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同时包含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和TE2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同时包含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2和TE3中。类似地,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1包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n-1)和两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n-2)和TE2,(2n-1),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包括两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n和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n-1),其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n-2)同时包含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2和TE2n-1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n-1)同时包含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1和TE2n中。

第i个触控驱动电极组TEi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i与第i条驱动信号线TXi连接;第i个触控驱动电极组TEi中的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i-1)和/或TE2,i通过第i个开关单元中的开关与第i条驱动信号线TXi连接,i为自然数且i≤2n。

例如,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中,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1与驱动信号线TX1连接,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W11中的开关与驱动信号线TX1连接;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2中,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与驱动信号线TX2连接,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和TE2,2通过第二开关单元SW12中的开关与驱动信号线TX2连接。由上述连接可知,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W11中的开关与驱动信号线TX1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开关单元SW12中的开关与驱动信号线TX2连接,这样就防止了驱动信号线TX1上的信号被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组TE2中的其他触控驱动电极上,或驱动信号线TX2上的信号被传输到触控驱动电极组TE1中的其他触控驱动电极上,从而保证了触控扫描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驱动扫描电路21一次可扫描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即,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这样提高了触控扫描的速度。

此外,在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边界区域相当于触控驱动电极组的中心区域。因此,不管手指触摸的位置是触控驱动电极的边界区域还是中心区域,该触摸位置总能与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的中心区域对应,从而增强了触控感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提高了触控检测的精度。

尽管图2示出了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包含三个触控驱动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之间具有一个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即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触控驱动电极组中可包含两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触控驱动电极,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之间可具有一个以上的共同的触控驱动电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设置。

继续参考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与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类似,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31和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驱动扫描电路31同样可包括驱动信号线TX1~TX2n、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同样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与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不同的是,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进一步对开关单元的结构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如图3所示,开关单元中的开关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驱动扫描电路31还包括第一开关控制线CK11~CK1n和第二开关控制线CK21~CK2n。第一开关单元(例如,SW11)中的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第一开关控制线(例如,CK11)连接,第二开关单元(例如,SW21)中的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第二开关控制线(例如,CK21)连接。

可选地,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可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的同一侧。例如,可将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这样,驱动扫描电路31也可被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的同一侧(即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从而使驱动扫描电路31的布局更紧凑。

可选地,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采用相同沟道类型的薄膜晶体管,可以简化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

尽管图3示出了开关单元中的晶体管开关为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开关单元中的晶体管开关可以为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来设置。

下面将以开关单元中的晶体管开关为NMOS晶体管为例,结合图4所示的时序来描述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

在触控子扫描期间P1,第一开关控制线CK11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1中的晶体管开关导通,触控信号线TX1上的信号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1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1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完成对触控驱动电极组TE1的扫描;在触控子扫描期间P2,第二开关控制线CK21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二开关单元SW21中的晶体管开关导通,触控信号线TX2上的信号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2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和TE2,2,完成对触控驱动电极组TE2的扫描;在P1和P2期间,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被扫描两次。

类似地,在触控子扫描期间Pi-1,开关控制线CKi-1(第(i-1)/2条第二开关控制线或第i/2条第一开关控制线)提供高电平信号,第i-1个开关单元中的晶体管开关导通,触控信号线TXi-1上的信号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i-1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i-1)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i-2)和TE2,(i-1),完成对触控驱动电极组TEi-1的扫描;在触控子扫描期间Pi,开关控制线CKi(第(i+1)/2条第一开关控制线或第i/2条第二开关控制线)提供高电平信号,第i个开关单元中的晶体管开关导通,触控信号线TXi上的信号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i中的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i和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i-1)和/或TE2,i(当i=1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为TE2,1;当1<i<2n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为TE2,(i-1)和TE2,i;当i=2n时,第二触控驱动电极为TE2,2n-1),完成对触控驱动电极组TEi的扫描;在Pi-1和Pi期间,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i-1)被扫描两次。

以上可知,当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时,该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在相邻的两次触控子扫描期间被重复扫描。这样依次对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组进行触控扫描,多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依次被重复扫描,从而实现了捆绑滚动扫描。

可选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驱动扫描电路还包括一条驱动信号线和一个第一开关单元,该第一开关单元与第n个第二开关单元相邻。在这种情况下,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和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1被扫描时的时序与上述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1和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被扫描时的时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由上可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极组的数量可以是偶数个也可以是奇数个,即触控驱动电极组的数量不受奇偶数的限制。

可选地,各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中包含的触控驱动电极数可以是不同的。例如,触控驱动电极组TE1可包含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1和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触控驱动电极组TE2包含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和两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和TE2,2。这样,触控驱动电极组TE1被扫描时,有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而触控驱动电极组TE2被扫描时,有三个触控驱动电极被扫描。当手指触摸屏幕的位置为第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时,仅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被扫描时能检测到触控信号;当手指触摸屏幕的位置为第二个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1)时,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被扫描时和触控驱动电极组TE2被扫描时均能检测到触控信号。相应地,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包括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TE1,2n和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TE2,(2n-1)。该方式能够精确地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提高了触控检测的精度。

此外,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可通过一条第一开关控制线CK1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可通过一条第二开关控制线CK2来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开关控制线的数量,简化驱动扫描电路的走线,减小驱动扫描电路所占的版图面积。

这样,如图5所示,在触控扫描P1~P2n期间,第一开关控制线CK1和第二开关控制线CK2交替提供导通信号,使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交替选通,从而将驱动信号线TX1~TX2n上的信号依次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

继续参考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驱动信号线TX1~TX2n、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的相对两侧。

由于每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分别通过两个晶体管开关(第一开关单元中的一个晶体管开关和第二开关单元中的一个晶体管开关)与两条驱动信号线连接,在两个晶体管开关的沟道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将这两个晶体管开关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组的相对两侧,使驱动扫描电路的走线更加简单;另外将驱动扫描电路分布在触控驱动电极组的相对两侧,有利于将触控驱动电极组相对两侧的边框都做得比较窄。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继续参考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驱动扫描电路71和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驱动扫描电路71同样可包括驱动信号线TX1~TX2n、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同样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不同。例如,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PMOS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NMOS晶体管。

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可共用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的开关控制线CK1~CKn,从而将开关控制线的数量从2n条减少为n条,简化驱动扫描电路的走线,减小驱动扫描电路所占的版图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P1期间,开关控制线CK1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1被导通,第二开关单元SW21被断开,驱动信号线TX1上的信号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W11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1;而在P2期间,开关控制线CK1提供低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1被断开,第二开关单元SW21被导通,驱动信号线TX2上的信号通过第二开关单元SW21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2。类似地,在P2n-1期间,开关控制线CKn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n被导通,第二开关单元SW2n被断开,驱动信号线TX2n-1上的信号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W1n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1;而在P2n期间,开关控制线CKn提供低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n被断开,第二开关单元SW2n被导通,驱动信号线TX2n上的信号通过第二开关单元SW2n被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2n。从而实现了一条开关控制线控制相邻的两个开关单元。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和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可均连接到一条开关控制线,即,进一步将开关控制线的数量从n条减少为1条,这样一来,仅需要一条开关控制线就可以控制全部的开关单元,从而进一步简化了驱动扫描电路的走线,减小了驱动扫描电路所占的版图面积。

这种情况下,在P1、P3、……、P2n-1期间,开关控制线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被导通;在P2、P4、……、P2n期间,开关控制线提供低电平信号,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被导通。这样,通过开关控制线CK在不同的触控子扫描期间提供不同的信号,将驱动信号线驱动信号线TX1~TX2n上的信号依次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完成触控扫描。

尽管图7示出了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NMOS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PMOS晶体管,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单元SW11~SW1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PMOS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SW21~SW2n中的晶体管开关为NMOS晶体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设置。

继续参考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面板90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920和彩膜基板910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920和彩膜基板910之间的液晶层930。其中,阵列基板920可包括公共电极921,公共电极921可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即,在显示期间公共电极921可接收公共电压信号,而在触控扫描期间公共电极921可接收触控扫描信号。

本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公共电极层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层,简化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继续参考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触控显示面板1000中,设置在阵列基板1010上的公共电极被分为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组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电极只包含在一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第二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包含在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组中。其中,各触控驱动子电极可形成为条状。

阵列基板1010还可包括显示区域1020和围绕显示区域1020的非显示区域1030。其中,驱动扫描电路1040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1030中。

可选地,触控显示面板1000还可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条数据线D1~Dm和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条扫描线S1-Sk,数据线D1~Dm和扫描线S1-Sk绝缘相交。其中,触控驱动电极组TE1~TE2n中的各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D1~Dm的延伸方向相同,即,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y延伸。这里,m、k为自然数。

当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时,驱动扫描电路1040通常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非显示区域1030中,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宽。而本实施例中,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从而可将驱动扫描电路1040设置在上下两侧的非显示区域1030中,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左右两侧窄边框的实现。

非显示区域1030中还设置有驱动芯片1050,用于向数据线D1~Dm提供数据信号以及向驱动扫描电路1040提供驱动信号。

可选地,驱动扫描电路1040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1030中设置有驱动芯片1050的一侧。这样,可简化驱动芯片1050与数据线D1~Dm、驱动扫描电路1040之间的走线设计,使触控显示面板1000的版图布局更加紧凑。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1100。

步骤1101,在触控扫描期间,各驱动信号线依次提供驱动信号,各第一开关单元和各第二开关单元交替选通,将驱动信号线上的信号传输至触控驱动电极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

步骤1102,在触控扫描的每个子扫描中,仅有一条驱动信号线提供驱动信号,与该驱动信号线连接的开关单元导通。

在这里,当将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图2、图3或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时,各信号的时序图可以参见图4或图5所示。当将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时,各信号的时序图可以参见图8所示。

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图11示出了步骤1101和步骤1102的执行顺序,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101和1102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步骤1101和步骤1102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12中所示。其中,触控显示装置1200可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2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12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