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和智能硬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公交系统的快递智能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为方便公众出行,用客运工具进行的旅客运输。由于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也各具特色,在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中一般主要包括公共汽车、快递公交汽车、地铁、出租汽车等客运营业系统。
目前的城市中的快递配送系统中,存在如下的缺陷:
1)快递的配送信息相对滞后,快递员无法将快递的信息扫描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快件的收货人无法准确地预先判知快递件何时到目的地,也无法恰当的预留时间接收快递件;
2)对于一些相对偏远的城区,快递员可能几天才能够去配送一次,而且需要专门的配置配送的车辆,给配送的公司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成本;同时快递员的取件也一样;
3)对于一些交通环境复杂、人流量较多的区域,快递的配送车辆很容易造成堵车或者司机不熟悉道路的迷路问题,降低了快递的配送效率;
4)快递在配送时,可能由于快递员个人原因,对配送造成延误,无法按时按点按照时间规律进行配送。
所以,如何在不影响公共交通乘客运输的基本功能情况下,赋予公共交通工具一定的物流运输功能,参与到城市中的快递配送系统中,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解决收件人、发件人的快递智能配送,降低物流公司物流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系统,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连接的配送储放区、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以及智能移动终端,
配送储放区内包括,中心控制器、识别装置、无线装置、充电装置、声控装置;
所述中心控制器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用以向公共交通工具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充电装置用以提供配送储放区的工作电量;
所述识别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快件的可识别标签的识别信息;
所述无线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定位信息,并响应快件的位置信息;
所述声控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发出快件签收提示音;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与所述无线装置连接,用以发出位置定位请求信息。
更进一步,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还配置有电子锁,
所述电子钥匙包括无线接收/发送器、微控制器、联动锁,
所述无线接收/发送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联动锁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后,联动进行解锁。
更进一步,所述可识别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NFC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以及数字密码组合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更进一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停经站点的排队装置,
所述排队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幕、声音提醒器、计数器以及微处理器,
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以接收快递收件人发出的收取快递排队请求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
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以发送该公交站点的位置信息信息号;
所述显示屏幕,用以显示所述快递收件人所选择的快件的具体所述公交站点距离;
所述声音提醒器,用以在接收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位置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计数器,根据信号接收器,对收取快递排队的收件人进行的顺序进行计数;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幕、声音提醒器、计数器了连接,用以处理并发出对应控制信号指令。
更进一步,所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塑封袋、帆布兜、网兜或者箱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更进一步,所述无线装置包括蓝牙芯片或者WIFI芯片。
更进一步,系统还包括监视装置,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用以监视配送储放区中的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是否离开公共交通工具。
更进一步,所述中心控制器为MCU控制器。
更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PAD或者智能穿戴设备。
更进一步,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设置有多个储藏柜,所述每个储藏柜两两拼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快递投递系统,设置有与公共交通工具连接的配送储放区,用以临时存放快件。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能够使得快件具有唯一确定性,保证在配送时不会出错,同时也是记录整个配送流程的有效智能标签。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收件人只需通过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即可接受得到与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达到的快件信息。更进一步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中心控制器、识别装置、无线装置、充电装置、声控装置;所述中心控制器可以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从而向公共交通工具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快件到达对应站点的提示、正在取快件的提示、快件被取走的提示等。所述充电装置可以对配送储放区进行充电,保证其正常工作。所述识别装置,向中心控制器发送可识别标签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装置,向中心控制器发送无线信号定位信息,并通过中心控制器处理进行标签识别和位置信息发送。快件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品、文件、装饰品、小零食、蔬菜、水果、外卖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配送的公司的运营成本。根据所述标签监视所述快件的签收实现了对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点对点运送和签收的监督,避免了快件无法直接配送到客户手中的问题。更进一步,由于所述配送储放区包括:第一配送储放区和第二配送储放区;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第二配送储放区设置于停经站点,所述第二配送储放区通过传输装置与第一配送储放区连接,用以将第一配送储放区中的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运送至第二配送储放区中进行留存;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用以配合所述排队装置在所述快递收件人取拿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前临时存放。免除了快件收件人需要着急上公共交通工具进行取件的问题,直接自动将可识别标签的快件通过传输装置投放到第二配送储放区进行临时存放。
2)更进一步,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还配置有电子锁,不仅可以保护客户的隐私,同时能够提供暂存的安全控件。
3)更进一步,所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塑封袋、帆布兜、网兜或者箱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以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尾部、车厢顶部、车内以及窗口等位置。
4)更进一步,智能快递投递系统中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沿途经过的公交站点的排队装置,使得快递收件人可以按照先后的请求顺序进行快件的拿取,同时,能够准确实时地对快递的位置进行定位,提交了取快件的效率。
5)更进一步,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公交车、贯穿城市之间的高铁、城市内的地铁、城市中的磁悬浮列车以及城市中的轻轨等,基于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改造,与快递点对点配送相互结合,更加便于快递的存取和配送。所述停经站点包括但不限于,公交车站点、高铁站点、地铁站点、磁悬浮列车站点以及轻轨站点。
6)本发明的中智能快递投递系统,由于在所述停经站点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连接的第二配送储放区,在第二配送储放区还可以用于广告投放屏、用以提供出行客户雨伞租用和出售、雨伞在全国具有唯一编号,可以全国联网租赁,方便客户租售和归还、用以反向收取已经封装完毕的快件将快件传递至公共交通工具、用于显示公交车的实时运行时间和到达站点、用于对出行路线、高铁、航空信息进行一体化的显示,方便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快递智能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配送储放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配送储放区中的电子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排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优选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其中,图1是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快递智能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图1中的配送储放区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快递投递系统,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连接的配送储放区1、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3以及智能移动终端2,
配送储放区1内包括,中心控制器100、识别装置103、无线装置104、充电装置102、声控装置101;
所述中心控制器100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用以向公共交通工具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将中心控制器100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可以获得所述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状态,同时可以在收件人收取快件时,进行智能控制和提醒。比如当公共交通工具停留在站点时收件用户打开配送储放区,通过CAN总线在驾驶员的控制仪表上进行显示,提醒有收件用户正在取拿快件。
所述充电装置102用以提供配送储放区的工作电量;由于配送储放区需要进行充电才能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所以需要配置充电装置102。
所述识别装置103与中心控制器100连接,用以接收快件的可识别标签的识别信息;可以实现在配送储放区1中对快件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若接收到外部的位置请求信号时,可以进行对应的查询。
所述无线装置104与中心控制器100连接,用以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定位信息,并响应快件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装置104响应用户的快件位置请求。
所述声控装置101与中心控制器100连接,用以接收中心控制器100的控制信号,发出快件签收提示音;若中心控制器100接收到快递的签收提示音,则声控装置101会发出签收提示音,提醒收件人和司机快件已经被签收和取走。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2通过无线与所述无线装置104连接,用以发出位置定位请求信息。当快件的收件人需要对快件的位置进行定位时,通过智能移动终端2与无线装置104建立连接,从而获得快件的位置信息。所述无线装置104可以是覆盖区域交广的无线AP,所述无线PA接入点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俗称“热点”。主要有路由交换接入一体设备和纯接入点设备,一体设备执行接入和路由工作,纯接入设备只负责无线客户端的接入,纯接入设备通常作为无线网络扩展使用,与其他AP或者主AP连接,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而一体设备一般是无线网络的核心。一般的无线AP,其作用有两个:1、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中心点,供其它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通过它接入该无线局域网;2、通过对有线局域网络提供长距离无线连接,或对小型无线局域网络提供长距离有线连接,从而达到延伸网络范围的目的。通过在配送储放区内配置有无线AP,扩大无线信号覆盖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快件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快递公司的物流快递、周边商圈的生活物品、办公文件、装饰品、零食、蔬菜、水果、外卖。比如,通过LBS附近的位置定位方式进行外卖的配送,外卖被贴上可识别标签,即可完成外卖的配送。又比如,通过制定的方式获得周边商家售卖的水果,在水果的外包装袋外部贴上可识别标签,即可完成水果的配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NFC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以及数字密码组合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所述NFC识别标签,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NFC识别标签可内置于手机中,成本较低。所述二维码标签,中的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保密、防伪性能好、译码可靠性高、修正错误能力强、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条码符号的形状可变。通过所述二维码标签可以创建唯一标识码,快递服务商可以在每个产品上面贴上一个唯一标志的条码标签,该条码标签可以是加密一维码或者加密二维码等形式,含有产品的品种信息,生产信息、序列号,销售信息等,从而为商品添加了一个唯一、完整、保密的身份和属性标识符。所述数字密码组合标签,可以通过LED显示屏或者LCD屏幕作为载体,用以显示数字密码的组合,比如6位数的校验码,比如8位数的密码,又比如4位数字的验证码等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识别标签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包括但不限于冷藏级别、3-4小时保险级别、次晨达级别、加急级别、搭车级别、一般级别、特别关注级别等。比如冷藏级别的可识别标签,主要用于生鲜的快件。一般级别的可识别标签,主要用于零食等小商品的快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识别标签分为不同的签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到付类型、在线提前支付类型等,比如,到付类型的可识别标签,当用户手机进行扫描或者近场接触时,即可产生付款链接,并与第三方支付API进行关联,让用户进行付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识别标签可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管理员配置或者管理,并对一些到期却未按时取走的快件进行回收管理。
通过快件的配送目的地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始达站点进行匹配,将需要配送的快件分配至公共交通工具,快速实现分拣。通过将每件快递都分配唯一可识别标签,使得收件人在公家车站进行取货时不会出错,保证了配送的高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贯穿城市之间的高铁、城市内的地铁、城市内的公交车、城市中的磁悬浮列车以及城市中的轻轨等。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至少一配送储放区,用以收取并存放快件。配送储放区,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尾部,通过一体式或者挂载式进行固定。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顶部,用以运送大型的物件或者距离较远的快件。也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内部,用以运送特殊贮藏要求的快件。也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车窗附近,用以方便取拿和放置。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塑封袋、帆布兜、网兜或者箱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配送储放区提供多种方式的快件存放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快件的配送目的地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始达站点之间的置信度,得到最相关的站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快件的配送目的地与公共交通工具的始达站点的最短距离,得到可选的附近站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快件的配送目的地与指定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始达站点,得到指定的站点。
通过公交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公共交通工具的GPS定位信息,监控所述标签在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进行途径站点时的状态,实现了双重定位,解决了快递的配送信息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监控所述标签在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快件的收货人能够准确地预先判知快递件何时到目的地,从而恰当的预留时间接收快递件。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配送的公司的运营成本。根据所述标签监视所述快件的签收实现了对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点对点运送和签收的监督,避免了快件无法直接配送到客户手中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公交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铁站点、高铁站点、轻轨站点等等。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根据所述标签监视所述快件的签收进一步包括:若快件被签收,则所述标签完成激活;若快件未被签收,则所述标签未完成激活。通过标签的激活状态,可以判断快件是否被签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所述标签完成激活是指用户通过扫描或者近场接触以及手动输入的方式识别射频识别标签、NFC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以及数字密码组合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过程。所述标签完成激活是指,信息不匹配、未完成付款、快件收取人错误、快件收取人拒绝签收等。
图3是图1中的配送储放区中的电子锁结构示意图。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还配置有电子锁,
所述电子钥匙包括无线接收/发送器200、微控制器201、联动锁202,
所述无线接收/发送器200与微控制器201连接,用以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联动锁202与微控制器201连接,用以接收微控制器201的控制信号后,联动进行解锁。
由于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还配置有电子锁,不仅可以保护客户的隐私,同时能够提供暂存的安全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识别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NFC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以及数字密码组合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图4是图1中的排队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停经站点的排队装置,
所述排队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300、信号接收器301、显示屏幕304、声音提醒器302、计数器305以及微处理器303,
所述信号接收器301,用以接收快递收件人发出的收取快递排队请求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
所述信号发生器300,用以发送该公交站点的位置信息信息号;
所述显示屏幕304,用以显示所述快递收件人所选择的快件的具体所述公交站点距离;
所述声音提醒器302,用以在接收到信号接收器301接收到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位置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计数器305,根据信号接收器301,对收取快递排队的收件人进行的顺序进行计数;
所述微处理器303,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300、信号接收器301、显示屏幕304、声音提醒器302、计数器305了连接,用以处理并发出对应控制信号指令。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快递投递系统中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沿途经过的公交站点的排队装置,使得快递收件人可以按照先后的请求顺序进行快件的拿取,同时,能够准确实时地对快递的位置进行定位,提交了取快件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塑封袋、帆布兜、网兜或者箱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系统,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以公交车为例)连接的配送储放区、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以及智能移动终端,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至少一配送储放区,用以收取并存放快件。配送储放区,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尾部,通过一体式或者挂载式进行固定。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顶部,用以运送大型的物件或者距离较远的快件。也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内部,用以运送特殊贮藏要求的快件。也可以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车窗附近,用以方便取拿和放置。
配送储放区内包括,中心控制器、识别装置、无线装置、充电装置、声控装置;
所述中心控制器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用以向公共交通工具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充电装置用以提供配送储放区的工作电量;
所述识别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快件的可识别标签的识别信息;
所述无线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定位信息,并响应快件的位置信息;
所述声控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发出快件签收提示音;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与所述无线装置连接,用以发出位置定位请求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控制器为MCU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PAD或者智能穿戴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送储放区内包括塑封袋、帆布兜、网兜或者箱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送储放区内还配置有电子锁,
所述电子钥匙包括无线接收/发送器、微控制器、联动锁,
所述无线接收/发送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无线控制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联动锁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后,联动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识别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NFC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以及数字密码组合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沿途经过的公交站点的排队装置,
所述排队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300、信号接收器301、显示屏幕304、声音提醒器302、计数器305以及微处理器303,
所述信号接收器301,用以接收快递收件人发出的收取快递排队请求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
所述信号发生器300,用以发送该公交站点的位置信息信息号;
所述显示屏幕304,用以显示所述快递收件人所选择的快件的具体所述公交站点距离;
所述声音提醒器302,用以在接收到信号接收器301接收到所述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的道路位置定位信号,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位置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计数器305,根据信号接收器301,对收取快递排队的收件人进行的顺序进行计数;
所述微处理器303,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300、信号接收器301、显示屏幕304、声音提醒器302、计数器305了连接,用以处理并发出对应控制信号指令。
请参考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系统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快递投递系统,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或停经站点连接的配送储放区、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以及智能移动终端,配送储放区内包括,中心控制器100、识别装置103、无线装置104、充电装置102、声控装置101;所述中心控制器100与公共交通工具的CAN总线连接,用以向公共交通工具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充电装置用以提供配送储放区的工作电量;所述识别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快件的可识别标签的识别信息;所述无线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定位信息,并响应快件的位置信息;所述声控装置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发出快件签收提示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与所述无线装置连接,用以发出位置定位请求信息。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配送储放区包括:第一配送储放区12和第二配送储放区13;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设置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第二配送储放区设置于停经站点,所述第二配送储放区通过传输装置与第一配送储放区连接,用以将第一配送储放区中的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运送至第二配送储放区中进行留存;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用以配合所述排队装置在所述快递收件人取拿分配有可识别标签的快件前临时存放。免除了快件收件人需要着急上公共交通工具进行取件的问题,直接自动将可识别标签的快件通过传输装置投放到第二配送储放区进行临时存放。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配送储放区12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公交车车顶、车后部的侧面、车后部等。
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12设置于公交车的车顶靠前方的位置处,用以与第二配送储放区13通过传送带进行连接。
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优选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送储放区12设置于公交车的车顶靠后方的位置处,用以与第二配送储放区13通过传送带进行连接。
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快递智能配送方法在停经站点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类型的第二配送储放区13,设置于公交车顶部靠后方的位置处的第一配送储放区12可以将不同大小的快件通过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预设的传输带、运送装置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