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9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出行。通常,在有公共交通客运方式中,公交车在每一个站点应该停靠,这样大多数不需要下车的乘客也要被迫靠站,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客运方式快速发展带来的速度优势,而且还浪费了乘客的时间,运输效率受到影响。尤其在站点的距离设置得比较短的地方,如果上下车的人又比较多,在站点停车上下客更是浪费时间,由于乘客的拥挤会造成乘客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另外,司机由于赶时间而加快行车速度,也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用于公交车在经过站台时实现乘客快速上下车而不用靠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摆渡车,具有摆渡车车体,该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乘客上下车的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用于行驶在紧邻站台一侧的车道上;以及公交车,具有与摆渡车大小相同的公交车车体,用于与摆渡车同向平行行驶在摆渡车的远离站台一侧的车道上,面对摆渡车的一侧与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公交车前门和公交车后门,其中,公交车和摆渡车的车体的相向侧的相同位置分别设置有自动扣合装置,该自动扣合装置用于公交车和摆渡车的扣合连接,公交车前门和公交车后门以及相向侧的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分别设置有自动闭合机构,自动闭合机构用于分别连通摆渡车前门和公交车前门以及摆渡车后门和公交车后门,当公交车经过站台时,载有从站台的上客点的上车乘客的摆渡车启动并逐渐加速,当同侧的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对准对应的公交车前门和公交车后门且两车车速相同时,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机构分别被启动,使得两者结合,此时,上下车的乘客通过自动闭合装置在摆渡车和公交车之间进行移动,移动结束后,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机构相互脱开,摆渡车减速并停在站台的下客点让所示乘客下车。

在本发明提供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自动扣合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部件和第二扣合部件,第一扣合部件设置在公交车车体上,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一扣合驱动件、第一扣合件以及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感应器设置在公交车车体上,第一扣合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公交车车体上,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被其控制,第一扣合件的一端与第一扣合驱动件相连,另一端为第一扣合端,第二扣合部件设置在摆渡车车体上,包括第二感应器、第二扣合驱动件、第二扣合件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感应器设置在摆渡车车体上,第二扣合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摆渡车车体上,第二扣合驱动件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被其控制,第二扣合件的一端与第二扣合驱动件相连,另一端为第二扣合端,当同侧的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对准对应的公交车前门和公交车后门且两车车速相同时,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接收来自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得到的信号后,分别控制第一扣合驱动件、第二扣合驱动件驱动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进行扣合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自动闭合机构为伸缩封闭通道,两个自动闭合机构相对设置,自动闭合机构的一端与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动闭合装置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使得两个自动闭合装置吸附在一起而将两个相对设置的自动闭合装置连接起来。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示车体上位于摆渡车前门和摆渡车后门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乘客站立的踏板,踏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踏板转动连接的过桥装置,该过桥装置包括过桥驱动部件、支座、连接轴以及桥面板,过桥驱动部件固定设置在车体上,支座设置在踏板外侧的边缘,连接轴设置在支座中,连接轴与过桥驱动部件相连,桥面板的一端与连接轴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过桥驱动部件通过连接轴驱动桥面板旋转,当过桥驱动部件工作将桥面板从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时,桥面板的自由端搭在公交车的踏板上。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包括摆渡车和与摆渡车同向平行行驶的公交车,公交车和摆渡车的车体的相向侧的相同位置分别设置有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机构,摆渡车和公交车车身对齐且两车车速相同时,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机构分别被启动,使得两者结合,此时,上下车的乘客通过自动闭合机构在摆渡车和公交车之间进行移动,移动结束后,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机构相互脱开,摆渡车减速并停在站台的下客点让所示乘客下车。

因为不用靠站而能正常上下客,所以本发明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具有快速上下客,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车辆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行驶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向视图;

图4是图2中b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动扣合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扣合件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扣合部件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扣合件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外开门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车辆连接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100包括公交车10、摆渡车20、两套自动扣合装置30、第一自动闭合通道40以及第二自动闭合通道50。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行驶时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摆渡车20行驶在紧邻站台一侧的车道上,公交车10与摆渡车同向平行行驶,行驶在图2中摆渡车20右侧的车道上。

图3是图2中a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如图3、图5所示,公交车10包括公交车车体11、公交车前门12、公交车后门13、公交车前门踏板14以及公交车后门踏板。

公交车车体11为公共交通车辆。

公交车前门12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的前端,位于如图1中公交车10的右侧。

公交车后门13设置在如图3中公交车前门12的左侧,位于如图1中公交车10的右侧。

公交车前门踏板14以及公交车后门踏板分别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上,位于公交车前门12以及公交车后门13的下方的位置,用于乘客站立和上下车。

图4是图2中b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如图4、图5所示,摆渡车20包括摆渡车车体21、摆渡车左前门22、摆渡车左后门23、前门过桥装置24以及后门过桥装置、摆渡车右前门、摆渡车右后门、摆渡车左前门踏板25以及摆渡车左后门踏板。

摆渡车车体21,与公交车车体11大小相同,在摆渡车车体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乘客上下车的摆渡车左前门22、摆渡车左后门23、摆渡车右前门以及摆渡车右后门。

摆渡车左前门22、摆渡车右前门分别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的前端,位于如图1中摆渡车20的两侧,摆渡车左前门22位于摆渡车20的左侧,摆渡车右前门位于摆渡车20的右侧

摆渡车左后门23、摆渡车右后门分别设置在如图4中摆渡车左前门22的右侧,位于如图1中摆渡车20的两侧,摆渡车左后门23位于摆渡车20的左侧,摆渡车右后门位于摆渡车20的右侧。

摆渡车左前门踏板25以及摆渡车左后门踏板分别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上,分别位于摆渡车左前门22以及摆渡车左后门23的下方的位置,用于乘客站立和上下车。

如图5、图6所示,前门过桥装置24设置在摆渡车左前门踏板25上,位于摆渡车左前门22的外侧,前门过桥装置24包括前门过桥驱动部件241、前门支座、前门连接轴以及前门桥面板242,

前门过桥驱动部件241固定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上。

前门支座设置在摆渡车左前门踏板25外侧的边缘。

前门连接轴与前门过桥驱动部件241相连,且设置在前门支座中。

前门桥面板242的一端与连接轴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桥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如图6所示,前门过桥驱动部件241通过连接轴驱动前门桥面板242旋转,当前门过桥驱动部件241工作时将前门桥面板242从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时,前门桥面板242的自由端搭在公交车10的公交车前门踏板14上。

后门过桥装置与前门过桥装置24相同,后门过桥装置设置在摆渡车左后门踏板上,位于摆渡车左后门23的外侧。

多个自动扣合装置30设置在公交车10和摆渡车20的车体的相向侧的相同位置,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套自动扣合装置30分别位于公交车10和摆渡车20的前端和后端,自动扣合装置30用于公交车10和摆渡车20的扣合连接。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动扣合装置示意图。

如图7所示,自动扣合装置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部件31和第二扣合部件32。

第一扣合部件31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上,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一扣合驱动件、第一扣合件311以及第一控制模块。

第一感应器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上。

第一扣合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上,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被其控制,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驱动件为气缸。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扣合件示意图。

如图8所示,第一扣合件311呈杆状,包括杆体311a和位于杆体311a一端的具有凸起块的第一扣合端311b且凸起面朝上,杆体311a的另一端与第一扣合驱动件相连,第一扣合件311平时设置在公交车车体11内,工作时通过第一扣合驱动件驱动而伸出公交车车体11外。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扣合部件示意图。

第二扣合部件32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0上,包括第二感应器、轨道321、涡轮蜗杆驱动机构322、齿条传动机构323、第二扣合驱动件324、第二扣合件325以及第二控制模块。

第二感应器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上。

轨道321固定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内,实施例中轨道321与摆渡车车体21的侧面板x垂直,包括两根直线导轨和多根设置在两根直线导轨中的转动轴。

涡轮蜗杆驱动机构322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上,包括固定设置在摆渡车车体21上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涡轮蜗杆机构。

齿条传动机构323设置在涡轮蜗杆驱动机构322的一侧,与涡轮蜗杆驱动机构322中的涡轮相连,实施例中,齿条传动机构32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齿条、与齿条相配的齿轮以及连接两个齿轮和涡轮的传动轴。

第二扣合驱动件324设置在轨道321的转动轴上,位于齿条传动机构323的一侧并与齿条传动机构323相连,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气缸。实施例中,第二扣合驱动件324位于在如图9所示的齿条传动机构323的左侧,外壳分别与齿条传动机构323中的两个齿条的左端相连,气缸包括活塞杆q,第二扣合驱动件324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扣合件示意图。

如图10所示,第二扣合件325包括扣爪壳体3251、两个套环3252、扣压板3253、两个铰链3254、两根转轴3255、两根连杆3256、卡槽板3257。

扣爪壳体3251呈箱形,与第二扣合驱动件的气缸外壳固定连接,实施例中,扣爪壳体3251由一个u型板和一块具有通孔的平板制成,活塞杆q穿过该通孔进入u型板内。

两个套环3252分别固定连接在扣爪壳体3251的u型板的底板上且与活塞杆q同一轴线,用于让活塞杆q穿过并限制活塞杆q的上下或左右的移动。

扣压板3253为具有与第一扣合端311b的凸起块相对应的凹槽的平板,凹槽面向下。

两个铰链3254分别固定设置在扣压板3257的顶部。

两根转轴3255固定设置在活塞杆q上,且处于同侧的同一水平线上。

两根连杆3256的一端分别与活塞杆q通过两根转轴3255在同侧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铰链3254转动连接。

卡槽板3257平行于活塞杆q固定连接在扣爪壳体3251的u型板的底板上,位于活塞杆q的下方,在两根转轴3255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让两根连杆3256通过的通孔,用于限制两根连杆3256移动的位置,使得与两根连杆3256相连的扣压板3253只能在垂直与活塞杆q轴线的方向运动,实施例中通孔的形状为矩形。

扣爪壳体3251在不工作时是整体收进摆渡车车体21中,位于如图9所示的侧面板x的右面,工作时,电机通过驱动蜗轮蜗杆,进而驱动第二扣合驱动件324前进,由于扣爪壳体3251具有通孔的平板面积大于车体用于爪体伸出的开孔的面积,扣爪壳体3251的这个平板在323的推动下卡在车体侧面板x内侧,而第二扣合件325的扣合端穿过侧面板x伸出车外,同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扣合部件32中的气缸启动,如图10所示,气缸活塞杆q向右移动,通过两根连杆3256带动扣压板3253向下压,使得扣压板3253的凹槽与来自公交车10的第一扣合端311b的凸起块相结合。

当同侧的摆渡车前门22和摆渡车后门23对准对应的公交车前门12和公交车后门13且两车车速相同时,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接收来自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得到的信号后,分别控制第一扣合驱动件、第二扣合驱动件驱动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进行扣合如图7所示,从而将公交车10和摆渡车20进行连接。

第一自动闭合通道40设置在公交车前门12和摆渡车前门22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公交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1和摆渡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2,用于连通摆渡车前门22和公交车前门12。

公交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1为伸缩封闭通道,一端与公交车车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公交车前门12的门框周围,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铁。

摆渡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2为伸缩封闭通道,一端与摆渡车车体21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摆渡车前门22的门框周围,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铁。

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通电后吸附在一起从而带动公交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1和摆渡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2拉伸后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于乘客通过的第一自动闭合通道40。

第二自动闭合通道50设置在公交车后门13和摆渡车后门23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公交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1和摆渡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2,用于连通摆渡车后门23和公交车后门13。

公交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1为伸缩封闭通道,一端与公交车车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公交车前门13的门框周围,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铁。

摆渡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2为伸缩封闭通道,一端与摆渡车车体21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在摆渡车前门23的门框周围,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铁。

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分别通电后吸附在一起从而带动公交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1和摆渡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2拉伸后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于乘客通过的第二自动闭合通道50。

封闭通道还可以遮挡风雨。

另外,摆渡车的门可以设置如图11所示的为向外开,这样车门可以用于挡住乘客不跌落,并让门上扶手供乘客使用。

当公交车快到站台站台时,载有从站台的上车点上车乘客的摆渡车启动并逐渐加速,当同侧的摆渡车前门22和摆渡车后门23对准对应的公交车前门12和公交车后门13且两车车速相同时,第一扣合部件31和第二扣合部件32进行扣合连接,公交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1和摆渡车前门自动闭合装置42、公交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1和摆渡车后门自动闭合装置52分别被启动,使得两者分别结合形成第一自动闭合通道40和第二自动闭合通道50。然后公交车10门打开,自动脚踏板启动搭在公交车10的站立脚踏板上,然后相向面的摆渡车车门打开供乘客使用。此时,上下车的乘客通过第一自动闭合通道40和第二自动闭合通道50在摆渡车20和公交车10之间进行移动,移动结束后,第一扣合部件31和第二扣合部件32和上述自动闭合装置相互脱开,公交车10继续前行,摆渡车20减速并停在站台的下车点让乘客下车。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包括摆渡车和与摆渡车同向平行行驶的公交车,公交车和摆渡车的车体的相向侧的相同位置分别设置有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装置,

摆渡车和公交车车身对齐且两车车速相同时,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装置分别被启动,使得两者结合,此时,上下车的乘客通过自动闭合装置在摆渡车和公交车之间进行移动,移动结束后,自动扣合装置和自动闭合装置相互脱开,摆渡车减速并停在站台的下客点让所示乘客下车。

因为不用靠站而能正常上下客,所以本实施例的不用靠站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具有快速上下客,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的特点。

另外,自动扣合装置中的驱动件采用气缸,气缸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以及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制造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自动闭合装置采用电磁铁进行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特点,从而具有降低制作成本的特点。

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设置的过桥装置中具有桥面板,该桥面板为乘客在摆渡车和公交车之间移动带来了便利,确保了乘客通过时的安全。

进一步地,实施例中两套自动扣合装置分别设置在车的两端,使得两车的结合更牢固稳定。

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摆渡车左侧车门是向外打开的,这样既能保护乘客又能供乘客手扶着,确保了乘客通过时的安全。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