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3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集成了触控的功能,使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可以简便的操作显示装置。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01和第一集成电路芯片3,第一电极101通过第一引线102与第一集成电路芯片3电连接;第二基板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01和辅柔性线路板203,第二电极201通过第二引线202与辅柔性线路板203电连接。第一基板1还包括主柔性线路板4,第一集成电路芯片3与主柔性线路板4电连接。主柔性线路板4上绑定了第二集成电路芯片5,辅柔性线路板203与主柔性线路板4上的第二集成电路芯片5电连接。第一集成电路芯片3可以处理第一电极101的电信号,第二集成电路芯片5可以处理第二电极201的电信号。

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处理第二电极201的电信号,需要设置第二集成电路芯片5,辅柔性线路板203,使显示装置的成本增加,并且辅柔性线路板203容易发生撕裂等不良情况,从而导致第二电极201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和多条第一信号线,一个第一电极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基板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和多条第二信号线,一个第二电极与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基板还包括驱动电路、第一导电部,驱动电路与第一信号线、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导电部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使用驱动电路处理第二电极的电信号,移除了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的辅柔性线路板,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并且降低了第二电极失效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考图2,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和多条第一信号线12,一个第一电极11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第二基板2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2,一个第二电极21与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22电连接;第一基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13、第一导电部14,驱动电路13与第一信号线12、第一导电部电14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30,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端221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通过第二导电部30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其中,第二导电部30使用导电材质,用于将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可以为柔性的,也可以为硬质的。第一基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和多条第一信号线12,图2提供的实施例中,一个第一电极11与一条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一个第一电极11可以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当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发生断路等不良情况时,该第一电极11仍可通过其余的第一信号线12传输电信号,从而保持正常工作。第二基板2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2,图2提供的实施例中,一个第二电极21与一条第二信号线22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一个第二电极21可以与多条第二信号线22电连接,当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22发生断路等不良情况时,该第二电极21仍可通过其余的第二信号线22传输电信号,从而保持正常工作。第一基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13,驱动电路13与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用于处理第一电极11的电信号,驱动电路可以使用刻蚀工艺,使用第一基板10中的膜层结构刻蚀形成电路元件,驱动电路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绑定在第一基板10上。第一基板10还包括第一导电部14,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30,第一导电部14和第二导电部30均使用导电材质;第二信号线22通过第二导电部30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第一导电部14与驱动电路13电连接,因此驱动电路13也可以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图2以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21均为平行排列的长条形状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2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菱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均使用导电材质,可以传导电信号。第一电极11可以用于实现显示功能、触控功能或者压力触控功能,第二电极21可以用于实现显示功能、触控功能或者压力触控功能,本实施例对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的功能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使用驱动电路13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移除了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的辅柔性线路板、以及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并且降低了第二电极21失效的概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4与第一信号线12使用同种材料同层设置,因此在制作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可以沉积形成一个膜层,通过刻蚀工艺,同时形成第一导电部14与第一信号线12,无需额外的制作工艺制作第一导电部14,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制作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0的材料为导电胶或者金属。导电胶可以用于贴合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导电胶中包括导电的粒子,可以传导电信号,多条第二信号线22的多个第二端222通过导电胶独立传导电信号至第一导电部14;第二导电部30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制作成金属球,多条第二信号线22的多个第二端222通过多个金属球独立传导电信号至第一导电部14,现有技术中,可以使用点银浆的方式形成金属球。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两种第二导电部的设置方式。

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种设置方式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第二基板2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2;第一基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13、第一导电部14,驱动电路13与第一导电部电14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30,第二信号线22通过第二导电部30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其中,第二信号线22设置在第二基板20上靠近第一基板10的一侧,第二导电部30夹持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

第二导电部的第二种设置方式请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信号线22设置在第二基板20上远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第二导电部30从第二基板20远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表面延伸至第一导电部1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考图5,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和多条第一信号线12,一个第一电极11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第二基板2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2,一个第二电极21与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22电连接;第一基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13、第一导电部14,驱动电路13与第一信号线12、第一导电部电14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30,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端221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通过第二导电部30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其中,第二导电部30使用导电材质,用于将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中的一个作为触控发射电极、另一个作为触控接收电极,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构成互电容式触控模式,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例如,第一电极11通过第一信号线12传输触控发射信号,第二电极21通过第二信号线22传输触控接收信号,或者第二电极21通过第二信号线22传输触控发射信号,第一电极11通过第一信号线12传输触控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极11的形状为条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电极21的形状为条状,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板10包括多条栅极线15和多条数据线16,栅极线15沿第二方向延伸,数据线16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基板10为阵列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未示出),多条栅极线15用于控制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打开和关闭,多条数据线16用于向多个薄膜晶体管传输数据信号。其中,第一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11作为触控发射电极,第二基板20上的第二电极21作为触控接收电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考图6,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和多条第一信号线12,一个第一电极11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第二基板2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1和多条第二信号线22,一个第二电极21与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22电连接;第一基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13、第一导电部14,驱动电路13与第一信号线12、第一导电部电14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部30,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端221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通过第二导电部30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其中,第二导电部30使用导电材质,用于将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

其中,驱动电路13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31和第二驱动电路132,第一驱动电路131与第一信号线12电连接,用于处理第一电极11的电信号;第二驱动电路132与第一导电部14电连接,用于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第一驱动电路131和第二驱动电路132集成设置在同一颗芯片中,可以通过一次绑定工艺,将一颗芯片绑定在第一基板10上,即可处理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柔性线路板40,驱动电路13与柔性线路板40电连接,柔性线路板40用于为驱动电路13传输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板10包括显示区101和相邻的绑定区102,显示区101包括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绑定区102不具有显示功能,用于绑定各种元件;驱动电路13、柔性线路板40均设置在绑定区102。绑定区102与第二基板20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0方向上不交叠。其中,垂直于第一基板10方向请参考图3中的方向X。在制造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时,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对位、贴合后,在露出的绑定区102上绑定驱动电路13和柔性线路板40。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驱动电路131和第二驱动电路132集成设置在同一颗芯片中,移除了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的辅柔性线路板、以及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并且降低了第二电极21失效的概率。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考图7,图7与图6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别在于,第一驱动电路131和第二驱动电路132分别设置在两颗芯片中。在制造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时,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对位、贴合后,在露出的绑定区102上分别绑定一颗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31的芯片、另一颗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32的芯片,以及性线路板40。其中,第二驱动电路132与第一驱动电路131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131与柔性线路板40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132将电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电路131、而后通过第一驱动电路131传输至柔性线路板40;或者第二驱动电路132与柔性线路板40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132将电信号直接传输至柔性线路板40。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独立设置的第二驱动电路132处理第二电极21的电信号,移除了与第二电极21电连接的辅柔性线路板,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并且降低了第二电极21失效的概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