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配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31423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布料配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配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制衣厂收到布料后,需要选取颜色上与布料匹配的线以便制衣时使用。

传统的对布料进行配线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线卡与布料进行人工比对,选择与布料颜色最相近的线卡,从而将选择的线卡所对应的线作为与布料匹配的线。这种通过人工进行颜色比对的方式,容易出现人眼判断差异的情况,导致配线准确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配线方式准确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配线准确率布料配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布料配线方法,包括:

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

获取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

根据所述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所述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

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所述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一种布料配线装置,包括:

第一色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

第二色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

色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所述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

选取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所述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上述布料配线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然后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再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如此,可自动挑选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人眼颜色差异分析,可避免人眼判断带来的差异,提高配线准确率;同时,通过自动匹配,可降低人工劳作强度且提高配线效率。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布料配线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布料配线方法的步骤。

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实现了上述布料配线方法,同理可提高配线准确率;同时,可降低人工劳作强度且提高配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布料配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的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布料配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布料配线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的布料配线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70。

s110: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

色值指在一种颜色模式中所对应的颜色值。色彩要素值指用于表示色彩属性的参数数值,可以包括明度、色相、饱和度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颜色模式可以是rgb模式、lab颜色模式、cmyk模式、hsb模式等的任一种,每一种颜色模式对应有表示颜色的参数。比如,rgb模式中表示颜色的参数包括r值、g值和b值三个,采用rgb模式表示颜色时,色值包括r值、g值和b值;lab颜色模式中表示颜色的参数包括l值、a值和b值三个,采用lab颜色模式表示颜色时,色值包括l值、a值和b值。

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可以是通过接收输入的信息获取,比如,工作人员在确定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后人工输入,此时,步骤s110包括:接收输入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得到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也可以是通过查找获取,比如,数据库预先存储各个布料的布料识别信息与色值、色彩要素值的对应关系,其中,布料识别信息指用于识别布料的标记,比如名称或编号,工作人员输入布料识别信息,对应地,步骤s110包括:根据输入的布料识别信息查找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得到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

s130:获取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

色号指用于表示颜色的标记号;备选线指备用的可与待配线的布料进行匹配的线;多个色号指两个以上的色号。一个色号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备选线,比如,若所有的备选线均由同一个供应商提供,则一个色号对应一种备选线;若有多个供应商提供备选线,则一个色号可对应多种备选线,分别对应不同的供应商。具体地,步骤s130可以包括:从数据库查找多个色号的备选线对应的色值。

步骤s130和步骤s110的执行顺序不限,即可以先执行步骤s11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130,还可以步骤s110和步骤s130同时执行。

s150: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

色差指颜色的差异值;色差的大小反映备选线的色号对应的颜色与待配线的布料的颜色差异大小。色差越小,表示对应备选线的色号对应的颜色与待配线的布料的颜色差异越小。

s170: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色差的数量与备选线的数量相等。根据色差匹配线,可以是根据色差的大小进行匹配。具体地,步骤s170可以包括:从多个色差中选取最小色差,并将最小色差对应的备选线作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可以理解,步骤s170还可以包括:从多个色差中选取小于预设数值的色差,将选取的色差对应的备选线作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或者,步骤s170还可以包括:将多个色差从小到大排序,将排名在前的预设数量的色差对应的备选线作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上述布料配线方法,通过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然后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再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如此,可自动挑选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人眼颜色差异分析,可避免人眼判断带来的差异,提高配线准确率;同时,通过自动匹配,可降低人工劳作强度且提高配线效率。

布料的类型一般包括针织布和梭织布。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步骤(a1)至步骤(a3)。

步骤(a1):若待配线的布料为针织布,则执行步骤s110。

在待配线的布料为针织布时,执行步骤s110,直到得到与针织布匹配的线;如此,所有的针织布采用根据色差进行配线的方式。

步骤(a2):若待配线的布料为梭织布,则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若否,则执行步骤s110;若是,则执行步骤(a3)。

配白线条件指对梭织布匹配白色的线的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对于不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通过执行步骤s110,从而根据色差进行配线。

步骤(a3):将色号对应颜色为白色的备选线作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每一种色号对应一种颜色。对于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直接选用色号对应颜色为白色的备选线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

梭织布是将纱线由经纬两个方向相互垂直交织而成的布,梭织布的颜色组成一般比针织布复杂。通过在步骤s110之前进行对待配线的布料进行类型分析,对针织布和不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执行步骤s110以根据色差配线,对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直接匹配白色的线,如此进行分类匹配,可提高布料与线匹配的准确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6。

s101:获取梭织布的白底面积比例。

白底面积比例指白纱的面积占布料总面积的比例。具体地,步骤s101包括:接收输入的梭织布的布料识别信息,查找与布料识别信息对应的白底面积比例。对应地,数据库内预先对应存储有各种梭织布与白底面积比例的信息,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取白底面积比例。可以理解,步骤s110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取白底面积比例,比如获取梭织布的每个单位花型的总纱线根数以及经向或纬向中白纱的根数,根据总纱线根数和白纱的根数计算得到白底面积比例。

s102:若白底面积比例小于第一预设值,则获取梭织布的彩色程度及白纱占用比例。

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为10%。梭织布的彩色程度指梭织布的色彩深浅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深色、中色和浅色三种。白纱占用比例指梭织布中使用白纱的用量占总纱线的用量的比例。

具体地,可以通过接收输入的信息获取梭织布的彩色程度及白纱占用比例,即彩色程度和白纱占用比例可以直接人工输入;可以理解,还可以获取梭织布使用的染料数据、白纱用量和总纱线用量,根据使用的染料数据获取彩色程度,根据白纱用量和总纱线用量计算得到白纱占用比例。比如,若采用深色染料的用量在预设的深色用量范围内,则梭织布的彩色程度为深色,若采用深色染料的用量在预设的中色用量范围内,则梭织布的彩色程度为中色,若采用深色染料的用量在预设的浅色用量范围内,则梭织布的彩色程度为浅色。

s103:在梭织布的彩色程度为中色或浅色,且白纱占用比例大于预设比例时,判定梭织布满足配白线条件。

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预设比例为20%。

s104:若白底面积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获取梭织布的第一主色。

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值为20%。梭织布的第一主色指颜色上占主要比例的颜色。具体地,梭织布的第一主色可以通过接收输入的信息获取,即,可以由工作人员人工输入第一主色的信息;也可以是获取梭织布使用的各种颜色的染料的用量,选取最大的用量对应染料的颜色得到第一主色。

s105:在梭织布的第一主色为预设颜色时,判定梭织布不满足配白线条件。

预设颜色为预先存储的不适用于配白线的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预设颜色包括黑色和藏青色;梭织布的第一主色为黑色和藏青色中的任一种均不满足配白线条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颜色还可以包括其他深色类的颜色。

s106:若白底面积比例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判定梭织布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

通过对梭织布的白底面积比例、彩色程度、白纱占用比例和第一主色进行分析以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配白线条件,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可提高配白线条件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配线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步骤s130包括步骤s131至步骤s133。

s131:获取可选供应商信息。

对布料匹配线,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线的供应商,比如,指定供应商x,则只需从供应商x供应的线中选取与布料匹配的线。可选供应商信息指指定要从中挑选匹配的线的供应商的信息,可以是供应商的名称信息。具体地,可选供应商信息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输入。

s132:从所有的备选线中挑选可选供应商信息对应的多个色号的备选线。

备选线由供应商提供,一个供应商信息可对应多个色号的备选线。步骤s132具体为挑选对应的供应商信息与可选供应商信息一致的备选线。

s133:获取挑选的备选线的色值。

通过根据可选供应商信息确定对应的备选线,从而可针对不同的供应需求进行配线选择,提高配线的灵活性。比如,可供选择的线包括多种供应商提供的线,若待配线的布料的需求商指定使用供应商x的线,则将供应商x提供的多种色号的线作为备选线,从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不需要考虑其他供应商的线。

在一实施例中,色值包括lab颜色模式的l值、a值和b值,色彩要素值包括饱和度和色相。对应地,继续参考图3,步骤s150包括步骤s151至步骤s155。

s151:分别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饱和度和色相计算得到明度的加权系数、饱和度的加权系数和色相的加权系数。

s152: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a值、b值以及备选线的l值、a值和b值计算得到l值的差值、a值的差值和b值的差值。

具体地,l值的差值、a值的差值和b值的差值分别为备选线的l值、a值和b值减去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a值、b值得到。

s153: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a值、b值以及备选线的a值和b值计算得到第一参数。

s154:根据a值的差值、b值的差值以及第一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

s155:根据明度的加权系数、饱和度的加权系数、色相的加权系数、l值的差值、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一预设因子和第二预设因子计算得到待配线的布料与对应备选线的色差。

第一预设因子和第二预设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具体地,第一预设因子为调整明度相对宽容量的参数,第二预设因子为调整饱和度相对宽容量的参数;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因子为2,第二预设因子为1。

通过采用lab颜色模式进行色值的表示,根据饱和度、色相、lab颜色模式的l值、a值和b值获取色差,准确性高。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51包括:

sc=0.0638c/(1+0.0131c)+0.638(2);

sh=sc(ft+1-f)(3);

f=[(c4)/((c4)+1900)]1/2(4);

步骤s153包括:

δc=(a12+b12)1/2-(a2+b2)1/2(6);

步骤s154包括:

δh=[(δa)2+(δb)2-(δc)2]1/2(7);

步骤s155包括:

δe=[(δl/l0sl)2+(δc/c0sc)2+(δh/sh)2]1/2(8);

其中,l为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c为待配线的布料的饱和度,h为待配线的布料的色相,f和t分别为第一中间参数和第二中间参数,sl为明度的加权系数,sc为饱和度的加权系数,sh为色相的加权系数。

a1和b1分别为待配线的布料的a值和b值,a和b分别为备选线的a值和b值,δc为第一参数;δa为a值的差值,δb为b值的差值,δh为第二参数;δl为l值的差值,l0和c0分别为第一预设因子和第二预设因子,δe为色差。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70之后还包括步骤(b1)和步骤(b2)。

步骤(b1):将待配线的布料的信息与匹配的线的信息对应存储并输出理论匹配信息。

待配线的布料的信息指用于识别布料的信息,比如布料的名称或编号;线的信息指用于识别线的信息,可以包括供应商信息和色号。具体地,可以是将理论匹配信息输出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步骤(b2):在接收到输入的人工匹配待配线的布料的线的信息时,将输入的线的信息与待匹配布料的信息对应存储并输出实际匹配信息。

人工匹配待配线的布料的线的信息,指工作人员实际用于待配线的布料的线的信息,具体由人工输入。比如,采用步骤s110至步骤s170得到的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为a线,工作人员实际使用于待配线的布料的线为b线,则步骤(b2)中接收的线的信息为b线的信息。具体地,可以是将实际匹配信息输出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通过分别存储并输出理论匹配信息和实际匹配信息,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理论匹配和实际匹配的结果,并可存储为历史数据,便利性高。

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的布料配线装置,包括第一色值获取模块110、第二色值获取模块130、色差计算模块150和选取匹配模块170。

第一色值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

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和色彩要素值可以是通过接收输入的信息获取,也可以是通过查找获取。

第二色值获取模块130用于获取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

具体地,第二色值获取模块130可以从数据库查找各色号的备选线对应的色值。

色差计算模块150用于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

选取匹配模块170用于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上述布料配线装置,通过第一色值获取模块110获取待配线的布料所对应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第二色值获取模块130获取多个色号的备选线的色值,然后色差计算模块150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色值、色彩要素值和各备选线的色值,分别获取待配线的布料与各备选线的色差,选取匹配模块170根据多个色差从对应的备选线中选取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如此,可自动挑选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人眼颜色差异分析,可避免人眼判断带来的差异,提高配线准确率;同时,通过自动匹配,可降低人工劳作强度且提高配线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布料配线装置还包括分类模块(图未示),用于在待配线的布料为针织布时,控制执行第一色值获取模块110的功能,在待配线的布料为梭织布时,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若否,则控制执行第一色值获取模块110的功能,若是,则将色号对应颜色为白色的备选线作为与待配线的布料匹配的线。

通过对待配线的布料进行类型分析,对针织布和不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根据色差配线,对满足配白线条件的梭织布直接匹配白色的线,如此进行分类匹配,可提高布料与线匹配的准确率。

在一实施例中,分类模块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具体包括:分类模块获取梭织布的白底面积比例;若白底面积比例小于第一预设值,则获取梭织布的彩色程度及白纱占用比例,在梭织布的彩色程度为中色或浅色,且白纱占用比例大于预设比例时,判定梭织布满足配白线条件;若白底面积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获取梭织布的第一主色,在梭织布的第一主色为预设颜色时,判定梭织布不满足配白线条件;若白底面积比例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判定梭织布满足预设的配白线条件。

通过对梭织布的白底面积比例、彩色程度、白纱占用比例和第一主色进行分析以判断梭织布是否满足配白线条件,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可提高配白线条件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配线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色值获取模块130具体用于:获取可选供应商信息,从所有的备选线中挑选可选供应商信息对应的多个色号的备选线,获取挑选的备选线的色值。

通过根据可选供应商信息确定对应的备选线,从而可针对不同的供应需求进行配线选择,提高配线的灵活性。

在一实施例中,色差计算模块150具体用于:分别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饱和度和色相计算得到明度的加权系数、饱和度的加权系数和色相的加权系数;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l值、a值、b值以及备选线的l值、a值和b值计算得到l值的差值、a值的差值和b值的差值;根据待配线的布料的a值、b值以及备选线的a值和b值计算得到第一参数;根据a值的差值、b值的差值以及第一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根据明度的加权系数、饱和度的加权系数、色相的加权系数、l值的差值、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一预设因子和第二预设因子计算得到待配线的布料与对应备选线的色差。

通过采用lab颜色模式进行色值的表示,根据饱和度、色相、lab颜色模式的l值、a值和b值获取色差,准确性高。

具体地,色差计算模块150可采用上述布料配线方法中的公式(1)-公式(8)计算得到色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布料配线装置还包括存储输出模块(图未示),用于将待配线的布料的信息与匹配的线的信息对应存储并输出理论匹配信息,以及在接收到输入的人工匹配待配线的布料的线的信息时,将输入的线的信息与待匹配布料的信息对应存储并输出实际匹配信息。

通过分别存储并输出理论匹配信息和实际匹配信息,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理论匹配和实际匹配的结果,并可存储为历史数据,便利性高。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布料配线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布料配线方法的步骤。

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实现了上述布料配线方法,同理可提高配线准确率;同时,可降低人工劳作强度且提高配线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