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4154发布日期:2018-06-08 22:44阅读:来源:国知局
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模拟过程模块,通过搭建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实景平台,模拟吊篮移动轨迹并显示在三维场景;

距离计算模块,计算吊篮移动轨迹过程中的组合间隙;

信息显示模块,当在吊篮位移停止时,在三维场景中显示组合间隙数值;

模拟操作模块,对吊篮法模拟方案进行录屏、截图、回放、保存、加载操作。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系统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搭建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实景平台,模拟吊篮移动轨迹并显示在三维场景;

步骤S2:计算吊篮移动轨迹过程中的组合间隙,并在吊篮位移停止时在三维场景中显示组合间隙数值;

步骤S3:生成带电作业模拟方案,用于指导现场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

S1.1:根据高压输电线路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建模,搭建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实景平台;

S1.2:基于三维实景平台,参照显示的杆塔号,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选择进行模拟带电作业的杆塔;

S1.3:在三维实景中,模拟放置吊篮过程,自动计算并显示吊篮到导线上方锚点的弧半径R;

S1.4:吊篮放置后,模拟吊篮移动轨迹并显示在三维场景,同时提供吊篮在移动轨迹上的位移操作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搭建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实景平台的方法为采用三维引擎技术,使用OpenGL进行渲染,采用java作为逻辑实现语言,采用java fx构建界面框架,并采用BIHTree场景结构将场景分割成数个包围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点选杆塔的方法采用射线Pick技术,鼠标点选场景即向场景发射一条模拟的射线,将射线和与射线最近的包围体进行碰撞,取得碰撞距离当前视点最近的物体作为点选结果即可对杆塔进行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选择吊篮放置位置的方法采用平面Pick技术及射线Pick技术,以当前选择的杆塔中心和杆塔的正向投影创建一个虚拟平面,在该虚拟平面上进行射线Pick操作,发射一条模拟的射线,将射线和与射线最近的包围体进行碰撞,取得碰撞距离当前视点最近的物体作为点选结果即为选择的吊篮将要放置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4中,模拟吊篮移动轨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吊篮的放置位置定义为起始点、锚点定义为焦点、起始点与焦点之前的距离为弧半径R;

然后每次给吊篮运动传递1弧度θ的偏移量,根据圆的参数方程即可算出一个相对的位移点(x,y)值,通过三维引擎技术将该二维空间坐标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即停止点;

最后将计算出的若干个位移点连接即得出吊篮的模拟移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

将场景管理和GIS坐标系进行结合,为每个杆塔创建局部坐标系,将带电作业所包含的模型包括弧线、吊篮、侧向线、横线、显示内容作为一个集合放入到对应杆塔所属的局部坐标系中,所述模型的位置为相对于杆塔的局部坐标系的坐标,杆塔模型包含经纬度和高程信息,通过球面换算得出世界位置信息;

在杆塔模型上放置虚拟关键点获得与杆塔相关的关键位置,包括杆塔顶端位置,杆塔底端位置,绝缘子位置,杆塔左右两侧位置、焦点、起始点、停止点,将关键位置和吊篮位置输入圆弧计算公式即可算出吊篮1距离杆塔的三个距离S1,S2,S3,然后代入组合间隙的计算公式即可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有危险,其中,S1为吊篮与塔身顶部构架之间的距离,S2为吊篮与塔身侧面之间的距离,S3为吊篮与横担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组合间隙的计算公式为

S=min(S1,S2)+S3,

其中,S1为吊篮与塔身顶部构架之间的距离,S2为吊篮与塔身侧面之间的距离,S3为吊篮与横担之间的距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