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7910发布日期:2018-07-04 05:0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生产设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德鲁发明了透明胶带。胶带按他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

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

胶带生产整个流程是:

1、从塑料粒子的原料加入到吹膜机中,吹成塑料薄膜,宽度一般在1.3M左右。根据胶带用途。然后再选择不同的塑料粒子以及加入一些特种添加剂。

2、经过吹膜后,把薄膜上到涂布机上好涂布胶水,其实这个工序主要是根据胶带需要的粘度及用途来选用胶水的,等涂布好后就是胶带了。只不过目前的还是宽1.3M,长度有几百M有大卷的塑料胶膜,没有分开来而已。

3、接着就是需要把这大卷的塑料胶膜通过复卷机再重新卷成一小卷的胶卷,这就可以根据我们平时使用的胶带所需要的长度来进行复卷。

4、复卷的小胶卷可以再用分切机分切成平时使用的胶带所需要的宽度,比如1CM宽或者是其它宽度都是可以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胶带进行切割,主要靠人工手动进行胶带长度的测量,比较浪费人力,而且生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现有胶带生产仍然使用人工记录进行计数的方式,测量胶带长度的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包括计数控制器,驱动电机,两个电容计数极板;所述计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回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回转轴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所述回转轴的另一端与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与胶带接触,用于带动胶带进行移动;所述回转轴的中部还设置有介质板,该介质板能够与回转轴同步转动,并且该介质板穿过两个电容计数极板之间。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核心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所述电阻电容C1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2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3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核心芯片U1的三路输入端:SU、SV、SW电连接;电容C4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U之间,电容C5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V之间,电容C6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W之间,所述电容C7设置于反馈电压检测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1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C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B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3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A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计数控制器为单片机,其型号为AT89S51。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该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回转轴的转动次数,从而控制回转轴的转动进程,达到控制胶带长度,使的胶带长度的测量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胶带生产的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的驱动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中:1、计数控制器;2、驱动电机;3、电容计数极板;4、介质板;5、回转轴;6、轴承座;7、转动轮;8、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井下均匀混合与实时控制的压裂方法,如图1所示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包括计数控制器1,驱动电机2,两个电容计数极板3;所述计数控制器1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的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2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的工作状态;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回转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回转轴5通过轴承座6进行固定,所述回转轴5的另一端与转动轮7连接,这样通过驱动电机2带动回转轴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轮7转动,所述转动轮7与胶带8接触,由于转动轮7的转动,从而带动胶带8进行移动;所述回转轴5的中部还设置有介质板4,该介质板4能够与回转轴5同步转动,并且该介质板4穿过两个电容计数极板3之间;这样,介质板4每转动一周要穿过两个电容计数极板3之间一次,从而使得电容计数极板3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计数控制器1记录电场变化的次数,通过运算转换成胶带的长度,从而达到检测胶带长度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核心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所述电阻电容C1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2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3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核心芯片U1的三路输入端:SU、SV、SW电连接;电容C4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U之间,电容C5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V之间,电容C6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W之间,所述电容C7设置于反馈电压检测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1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C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B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3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A与接地端之间;通过该驱动模块,可以控制驱动电机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控制胶带长度的目的。

计数控制器1为单片机,其型号为AT89S51,该型号的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8051指令系统及引脚。AT89S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看门狗WDT,两个数据指针,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S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