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印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3451发布日期:2019-09-17 23: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付印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印刷流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付印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书数字化出版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干预,有效推动图书出版印刷的新应用的发展,帮助出版社解决传统生产流程的问题。

目前,在图书的数字化出版领域,在出版社的付印单转移到对应的印刷厂的过程中,依靠线下纸质付印单或通过简单的文件传输,由于付印单的规范尚未建立,不同出版社之间的付印单差异化较大,甚至对于同一个对象,各个出版社拥有个性化的描述,付印单在流转到印刷厂之后,印刷厂需要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

现有技术中的付印单流转方法,由于同一个印刷厂可能面对多个出版社,会对印刷厂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度,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进而导致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付印单的流转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付印单流转过程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等缺陷。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以及所述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所述原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所述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将所述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以使所述目标印刷厂根据所述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以及所述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所述原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所述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以使所述目标印刷厂根据所述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出版社的客户端、一个或多个印刷厂的客户端,以及如上所述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付印单:指出版社交付给印刷厂,用于说明印刷要求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出版社与印刷厂之间的付印单数据的流转,具体通过付印单的处理系统来实现,该付印单的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出版社客户端、印刷厂客户端以及付印单的处理装置,付印单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出版社客户端和印刷厂客户端可以注册账号密码,通过注册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系统为出版社和印刷厂提供相应的功能与权限,使得出版社可以上传其原付印单数据、查看付印单流转状态或者查阅付印单对应的图书的生产进度等。印刷厂则可以通过印刷厂客户端登录系统,接收或拒绝出版社的付印单,或者反馈生产进度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用于对出版社的付印单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付印单的处理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以及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

具体的,出版社用户可以通过出版社客户端上传其付印单,比如上传“example.xls”付印单表格,也可以直接手动创建付印单。该装置则可以获取出版社的付印单,并将其流程反解生成数字化的原付印单数据。即从其上传的“example.xls”付印单表格中提取出对应的字段信息形成该装置中的数字化数据,也可以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出版社用户在上传付印单之前需要进行注册,获得账号密码,并采用注册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出版社用户在注册时,系统为其设置了相应的功能及权限,并记录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及对应的账号密码。具体的注册登录过程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可实施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出版社用户上传付印单时,该装置在获取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的同时,或者在之前或者之后,还可以获取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出版社用户的登录身份获取。比如根据登录账号与出版社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从记录中获取其出版社标识信息,也可以是出版社用户上传或创建付印单请求发出时携带出版社标识信息。具体不做限定。

步骤102,根据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原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具体的,出版社用户在注册后,需要建立付印单字段转换关系,即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具体操作如下:

1、系统默认提供通用的付印单标准化描述字段列表;

2、出版社用户建立出版社自己使用的描述字段列表;

3、系统协助用户建立1和2中的标准化描述字段列表和自己使用的描述字段列表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一一对应并形成付印单字段转换对应关系表。

如果2中建立的自己使用的描述字段在1中的标准化描述字段列表中不存在对应的字段,则可以更新标准化描述字段列表,以保证出版社自己使用的描述字段列表属于标准化描述字段列表的子集合,以避免后续字段转换出现错误。

各出版社都可以建立自己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对应关系表,系统可以存储出版社标识信息与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对应关系表。

当获取到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以及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后,则可以根据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对应关系表(即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原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即为印刷厂通用的标准化描述字段格式。使得印刷厂接收到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后即可进行后续的生产过程,无需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

步骤103,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以使目标印刷厂根据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具体的,在将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之后,则可以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即发送给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以使目标印刷厂根据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理解地,出版社的付印单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印刷厂,则在进行分发时,要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具体的,出版社用户可以在付印单数据中指定一个或多个目标印刷厂,该装置从付印单数据中获取对应的目标印刷厂,也可以是出版社用户在上传付印单时,同时提供输入或选择该付印单对应的印刷厂的功能,比如输入印刷厂的标识信息,比如印刷厂名称、代码等等,用户输入或选择后,与付印单一起发送给该装置,该装置可以获取到该付印单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11,若根据原付印单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个数为多个,则将原付印单数据拆解为各目标印刷厂对应的子付印单数据。

则步骤102具体包括:

步骤2012,根据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各子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各子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具体的,该装置在获取到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后,可以从中解析该原付印单数据对应的印刷厂信息(比如印刷厂标识信息),如果一个付印单中存在多个印刷厂信息,即对应多个目标印刷厂,则系统自动进行付印单拆分,保证各目标印刷厂获得的经过字段转换后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只包含各自印刷厂的相关信息,而不包含其他目标印刷厂的相关信息。比如原付印单数据中包含两个印刷厂a和b,要求a负责“封面”的印制工作,b负责“正文”的印制工作。则将原付印单数据拆分为两个子付印单数据,一个子付印单数据只包括印刷厂a以及对a的印刷要求数据(“封面”相关信息),另一个字付印单数据则只包括印刷厂b以及对b的印刷要求数据(“正文”相关信息),并分别将这两个子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分别发送给印刷厂a和印刷厂b。即将第一个子付印单数据转换后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印刷厂a,另一个则发送给印刷厂b。

可选地,出版社也可以选择不拆分,如果出版社选择不拆分一个付印单中包含多个印刷厂的原付印单数据,印刷厂获得的经过字段转换后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包含全部信息。各目标印刷厂需要根据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完成自己应当负责部分的印刷工作。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付印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21,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拒绝接收信息,拒绝接收信息为拒绝接收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信息。

步骤2022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以及拒绝状态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并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退回。

具体的,印刷厂通过印刷厂的客户端接收到分发的出版社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受或拒绝。若印刷厂选择拒绝,该装置则将其拒绝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以及拒绝状态信息退回给出版社,并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退回,出版社接收到退回状态信息后,则可以为该付印单重新指定印刷厂,由该装置将更换了目标印刷厂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新的印刷厂。

作为再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31,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同意接收信息,同意接收信息为同意接收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信息。

步骤2032,将接收状态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并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接收。

具体的,若目标印刷厂选择接收,则该装置将接收状态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并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接收。出版社在获取到目标印刷厂的接收状态信息后,则可以等待目标印刷厂反馈生产进度。

可选地,该装置可以依据出版社设定的时间阈值判定目标印刷厂未在时间阈值范围内执行接收或拒绝付印单的操作,默认印刷厂拒绝接收此付印单。

作为又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41,当获取到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下载付印单请求或打印付印单请求时,在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页面上生成安全校验码,用于标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来源。

具体的,印刷厂如果通过系统下载或打印付印单,系统会自动在付印单页面生成安全校验码,用以标识付印单的来源和鉴别。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51,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生产进度信息。

步骤2052,将生产进度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以供出版社查阅。

具体的,印刷厂根据实际生产进度通过系统实时反馈该付印单对应的图书的生产进度并通知出版社查阅。

本申请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基于网络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

示例性的,以1个文件付印单的流转为例进行进一步补充说明:

(1)出版社用户请求上传example.xls付印单文件到系统。

(2)流程反解xls文件生成付印单的数字化数据。

(3)获取付印单中的印刷厂信息,发现包含两个印刷厂a和b,a负责“封面”的印制工作,b负责部件“正文”的印制工作。付印单需要按照印刷厂进行拆分。

(4)拆解付印单数字化数据为两个付印单数字化数据,a和b分别拥有各自的付印单。

(5)针对拆解后的付印单进行字段转换处理,生成统一的标准化的付印单数据(即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6)分别分发对应的付印单数据给a印刷厂和b印刷厂。

(7)a印刷厂拒绝接收付印单,退回付印单到出版社;b印刷厂接收付印单,系统自动更新付印单状态。

(8)出版社重新分发a印厂退回的付印单,并分发给另外的印刷厂,执行步骤(6)。

(9)b印刷厂在生产过程中更新付印单生产状态,系统自动合并各个拆分后的付印单的状态信息统一显示给出版社。

(10)出版社在系统中实时查看付印单的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可实施的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任意组合方式结合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还通过当一个付印单中包括多个印刷厂时,可以对付印单进行拆解,使各目标印刷厂只能看到自己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印刷厂信息以及出版社业务信息的保密性,避免造成印刷厂之间的业务信息泄露。并且印刷厂能够选择拒绝或接收,提高了印刷厂的用户体验。此外,还能为付印单提供安全校验码,用于标识付印单的来源及鉴别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还能使印刷厂通过系统实时反馈生产进度,使出版社能够随时查看,有效提高了双方合作的友好交流,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付印单的处理装置30包括获取模块31、处理模块32和第一发送模块33。

其中,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以及出版社的出版社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原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33用于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以使目标印刷厂根据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可选地,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拆解模块34。

其中,拆解模块34用于若根据原付印单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印刷厂的个数为多个,则将原付印单数据拆解为各目标印刷厂对应的子付印单数据;

则处理模块32还用于根据出版社标识信息所对应的预配置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对各子付印单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将各子付印单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可选地,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5、第二发送模块36和状态更新模块37。

其中,接收模块35用于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拒绝接收信息,拒绝接收信息为拒绝接收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36用于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以及拒绝状态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

状态更新模块37用于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退回。

可选地,接收模块35还用于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同意接收信息,同意接收信息为同意接收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信息;第二发送模块36还用于将接收状态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状态更新模块37还用于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状态更新为已接收。

作为再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可选地,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38。

其中,生成模块38用于当获取到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下载付印单请求或打印付印单请求时,在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页面上生成安全校验码,用于标识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的来源。

可选地,接收模块35还用于接收目标印刷厂的客户端发送的生产进度信息;第二发送模块36还用于将生产进度信息发送给出版社的客户端,以供出版社查阅。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可实施的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任意组合方式结合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施例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还通过当一个付印单中包括多个印刷厂时,可以对付印单进行拆解,使各目标印刷厂只能看到自己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印刷厂信息以及出版社业务信息的保密性,避免造成印刷厂之间的业务信息泄露。并且印刷厂能够选择拒绝或接收,提高了印刷厂的用户体验。此外,还能为付印单提供安全校验码,用于标识付印单的来源及鉴别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还能使印刷厂通过系统实时反馈生产进度,使出版社能够随时查看,有效提高了双方合作的友好交流,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付印单的处理系统,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方法。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付印单的处理系统50包括一个或多个出版社的客户端51、一个或多个印刷厂的客户端52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装置30。该付印单的处理装置30具体可以为服务器,或者该付印单的处理装置30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

本申请提供的付印单的处理系统,基于付印单自适应流转系统,用户可直接通过快速传递付印单和接收付印单反馈信息,印刷厂接收到具有统一描述的付印单,并可通过系统直接反馈生产进度,使得系统更加直观高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使数字化印刷流程更加自动化、专业化,节省人工成本,加强流程系统安全控制和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可靠性。并且能够使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付印单文件的安全性、易用性得到保证,从而使数字化出版流程安全控制体系得到加强,流程更加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工干预,尽量规避生产事故。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付印单的处理系统,通过将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根据对应的付印单字段转换规则转换成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并分发给对应的目标印刷厂,实现了付印单的自适应流转,并可以将不同出版社的原付印单数据转换成印刷厂统一的目标格式的付印单数据,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操作,避免了印刷厂进行人工二次翻译或理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印刷厂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的效率。还通过当一个付印单中包括多个印刷厂时,可以对付印单进行拆解,使各目标印刷厂只能看到自己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印刷厂信息以及出版社业务信息的保密性,避免造成印刷厂之间的业务信息泄露。并且印刷厂能够选择拒绝或接收,提高了印刷厂的用户体验。此外,还能为付印单提供安全校验码,用于标识付印单的来源及鉴别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还能使印刷厂通过系统实时反馈生产进度,使出版社能够随时查看,有效提高了双方合作的友好交流,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用于限定顺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