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及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3053发布日期:2018-11-17 00:33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所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的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尤其在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dification)领域,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电感器件(inductor)以其设计难度和敏感性对设计者有很强的要求。在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功能需求会选取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如根据绕组方式分为单层和多层电感,单层绕组又可分为密绕(即导线缠绕是一圈挨一圈的形式)和间绕(即每圈缠绕的导线有一定间距)两种。多层绕组又分为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类别。本发明主要涉及区分设计版图中不同类别的平面电感器件(planarinductor)的lvs验证方法。

在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中,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射频区域版图中将使用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以优化设计。在对该设计版图执行布局比原理图lvs(layoutversusschematics)验证过程中,对于区分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原有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绘制特殊的识别层(markinglayer),但这将增加集成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增加设计规则检查drc(designrulecheck)难度,并降低设计效率。因此,如何不增加特殊识别层来区分版图中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成为lvs验证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的辅助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绘制特殊的识别层(markinglayer),利用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的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的辅助层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该识别辅助层呈矩形,该识别辅助层的两条边沿纵向分别与被识别电感器件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内壁重合,该识别辅助层另外两条边沿横向与电感器件第三端口内壁重合。

其中,第三端口是电感器件保护环。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的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绘制识别辅助层(indid);

s102,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生成衍生内径矩形,利用识别辅助层与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和电感器件保护环内壁的位置关系,生成在集成电路电感器件螺旋导线内部的衍生内径矩形;

s103,通过eda工具对衍生内径矩形进行扩展操作,生成衍生正方形标识层;

s104,通过eda工具根据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是否具有直角拐点特征来判断器件的对称性;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其为非对称电感器件,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不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为对称电感器件。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3时,按照衍生内径矩形较长边长,以电感中心扩展形成衍生正方形标识层。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4时,若如果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其为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器件。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4时,若如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不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通过eda工具判断是否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判断其为四端口差分型电感器件;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不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判断其为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能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实施。

本发明采用一层识别辅助层取代传统多层辅助层的技术方案即能区分出不同类别电感器件,利用eda工具实现对集成电路版图中电感器件的识别。利用产生衍生正方形标识层的方法,能够准确的区分版图中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电感器件。再根据端口数目可以区分三端口与四端口电感器件。综上,可以准确识别所述的三种类别的平面电感器件,并通过电路网表的比对验证。本发明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结构简单,布线容易,能降低lvs验证人力成本及lvs验证电容器件识别出错率。

例如,利用eda工具calibre实现如上所述不同类别电感器件的lvs验证方法,抽取版图网表结果如下:

.subckt1234differential_ctsymind_smoothsingle_end

x01234differential_ctw=6e-06r=4.5e-05n=3$x=26880$y=-1338690$d=149

x1123symind_smoothw=6e-06r=4.5e-05n=3$x=675595$y=132630$d=148

x2123single_endw=6e-06r=4.5e-05n=3$x=1936335$y=-1317565$d=147

.ends

通过试验验证网表结果显示与实际版图吻合,证明此方法可准确区分不同类别电感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三种电感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三种电感器件布置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器件single_end

2四端口对称型差分电感器件differential_ct

3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symind_smooth

4第一引出线la

5第二引出线lb

6八边形保护环guardring

7第四引出线lc

8识别辅助层indid

9的衍生内径矩形ind_inner_r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设计和制造中较多采用的三种类别平面电感器件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三种类别平面电感器件分别为: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器件single_end、四端口对称型差分电感器件differential_ct以及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symind_smooth。

上述三类平面电感器件均为八边形版图结构,由螺旋电感线圈、下层通孔和下层引线构成。上述三种类别电感器件均具有第一引出线la作为第一端口,第二引出线lb作为第二端口,外圈八边形保护环guardring作为第三端口。其中,四端口对称型差分电感differential_ct具有在螺旋导线内部中间位置的第四引出线lc作为第四端口。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的辅助层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该识别辅助层呈矩形,该识别辅助层的两条边沿纵向分别与被识别电感器件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内壁重合,该识别辅助层另外两条边沿横向与电感器件第三端口内壁重合。

如图2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辅助层的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绘制识别辅助层indid;

s102,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生成衍生内径矩形,利用识别辅助层与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和电感器件保护环内壁的位置关系,生成在集成电路电感器件螺旋导线内部的衍生内径矩形;

s103,通过eda工具对衍生内径矩形进行扩展操作,生成衍生正方形标识层;

s104,通过eda工具根据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是否具有直角拐点特征来判断器件的对称性;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其为非对称电感器件,若如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不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为对称电感器件。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3时,按照衍生内径矩形较长边长,以电感中心扩展形成衍生正方形标识层。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4时,若如果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判断其为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器件。

进一步改进上述集成电路电感器件类型识别方法,实施s104时,若如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不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通过eda工具判断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是否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判断其为四端口差分型电感器件;

若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不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判断其为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

兹举一采用eda物理验证工具calibre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采用eda物理验证工具calibre编辑代码文件抽取版图中不同类别的电感器件,并与电路网表进行比对校验。

定义识别辅助层indid,识别辅助层呈矩形,其中识别辅助层两边沿纵向与第一引出线la、第二引出线lb的内壁重合,识别辅助层另两边沿横向与电感器件第三端口,即保护环内壁重合。

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生成衍生内径矩形,利用识别辅助层与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和电感器件保护环内壁的位置关系,生成在集成电路电感器件螺旋导线内部的衍生内径矩形ind_inner_r,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x=indidnottouchedgeptap

y=expandedgexoutsideby0.005

z=(ynotind_mt)notinteractptap

ind_inner_r=znotinsideind_sp

其中,ptap为环绕电感线圈外闭合的八边形保护环guardring,也是第三端口;ind_mt为保护环内部的金属电感线圈;ind_sp为电感线圈内部距离最大值不超过的线圈间距的衍生矩形;ind_inner_r为电感线圈内部通过eda工具产生的衍生内径矩形。

x表示indid辅助层长方形去掉横向边,即与保护环重合的边,仅剩余纵向边,即与电感线圈紧邻的边。y表示将x表征的indid纵向两边各向外侧扩展5nm即一个格点,所产生的两个衍生矩形。z表示将y表征的两个衍生矩形与电感线圈重合部分删除,产生的衍生内径矩形ind_inner_r,以及夹在电感线圈内部的一系列宽度不超过线圈间距的矩形。ind_inner_r表示将z表征的矩形去除夹在电感线圈内部的一系列矩形,即产生在电感线圈内部的衍生内径矩形ind_inner_r。

通过eda工具对衍生内径矩形ind_inner_r进行扩展操作,按照衍生内径矩形较长边长,以电感中心扩展形成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square_polygon=extentsind_inner_rsquares

其中,square_polygon为产生的衍生正方形标识层。

通过eda工具对电感线圈的对称性进行判断。通过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是否具有直角拐点特征来判断器件的对称性。

如果衍生的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具有直角拐点特征,则这类器件为非对称型器件。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inner_mt=ind_mtandsquare_polygon

single_markmt=ind_mtwithedge(convexedgeinner_metangle1=90angle2>0)

ind_single_end=indinteractsingle_markmt

其中,ind为通用三种类型电感器件的识别辅助层(seedlayer),为被八边形保护环guardring包围的八边形。inner_mt为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

single_markmt表征在inner_mt标识层内部有直角拐点特征的电感线圈。

ind_single_end表示在通用识别辅助层ind内部的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inner_mt具有直角拐点特征,也就是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电感器件single_end的识别辅助层。lvs验证过程以ind_single_end作为识别辅助层来判断其为三端口非对称型电感电感器件single_end。

如果衍生的正方形标识层内部的电感线圈不具有直角拐点特征,通过eda工具对对称型电感器件的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是否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进行判断。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sym_ind=indnotinteractsingle_markmt

diff_mt=rectangle(metandind_mt)

其中,sym_ind为对称型电感器件的识别辅助层。diff_mt为差分型电感器件differential_ct第四端口引出线lc,表示为识别辅助层内部的螺旋导线和下层金属引出线重合为矩形的部分。

如果对称型电感器件的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lvs验证过程以ind_differential_ct作为识别辅助层来识别对称型四端口对称型差分电感器件differential_ct。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ind_differential_ct=sym_indinteractdiff_mt

如果对称型电感器件衍生正方形标识层内部不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其为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symind_smooth。具体步骤以及代码如下:

ind_symind_smooth=sym_indnotinteractdiff_mt

其中,对称型电感器件识别辅助层sym_ind内部不具有差分型电感的第四端口lc,则lvs验证过程以ind_symind_smooth作为识别辅助层来识别三端口对称型电感器件symind_smooth。

将电感版图与电路网表信息输入lvs文件,运行lvs文件;

lvs文件运行通常有界面运行与命令运行两种方式,在本发明中,选用命令运行,命令如下:calibre–lvs–hierlvs.rules

输出运行结果,查验lvsreport文件,比较验证通过。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