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8099发布日期:2019-05-11 00:2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传统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的示例中,在盖板200和显示面板900(包括走线区920和有效区910)之间设置有偏光片750和触控面板300。其中偏光片750和触控面板300在工艺中均需要有各自的基材:第一基材610和第二基材620。盖板200朝向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形成有油墨层400,对应于例如手机等的触控显示产品的边框。在需要摄像头的产品中,油墨层400中可以设置有通光孔800,对应于摄像头的位置。第一基材610和盖板200之间可以通过光合胶1000贴合,第二基材620和显示面板900之间可以通过光合胶1000贴合,而第一基材610和第二基材620之间则可以通过胶黏层500贴合。

从上述结构可见,触控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中包含了两层基材,使得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结构的厚度偏厚,堆叠总厚度可达到278μm以上,这样会使得触控显示模组的弯折性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在触控显示模组产品的制作工艺中,导致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工作更加的复杂化,降低了产品的稳定性以及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还包括:

设置在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的基材;

设置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侧的触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盖板侧的偏光涂层或者设置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侧的偏光涂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盖板侧的触控面板。

优选地,所述偏光涂层形成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

所述触控面板形成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形成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

所述偏光涂层形成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区和走线区;

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偏光涂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的位置;以及

通光孔,贯穿所述油墨层。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区和走线区;

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油墨层,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的位置;以及

通光孔,贯穿所述油墨层。

优选地,还包括:

硬质涂层,形成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基材为聚酰亚胺材料。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包括:

在显示面板和盖板设置基材;

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侧设置触控面板和在所处基材朝向所述盖板侧设置偏光涂层或者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侧设置偏光涂层和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盖板侧设置触控面板。

优选地,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偏光涂层;

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触控面板。

优选地,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触控面板;

在所述基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偏光涂层。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区和走线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偏光涂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的位置形成油墨层;以及

贯穿所述油墨层形成通光孔。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和走线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面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的位置形成油墨层;以及

贯穿所述油墨层形成通光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显示模组在整体结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减少了一层基材的结构,使得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的轻薄,减小了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的厚度,使得产品的弯折半径更小、耐弯折疲劳性更优,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弯折能力,减少了盖板、触控面板以及偏光涂层之间的贴合工艺,使得显示模组的制作工艺简约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传统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0、硬质涂层;200、盖板;300、触控面板;400、油墨层;500、胶黏层;600、基材;610、第一基材;620、第二基材;700、偏光涂层;750、偏光片;800、通光孔;900、显示面板;910、有效区;920、走线区;1000、光合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900和盖板200,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900和盖板200之间的基材600;设置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侧的触控面板300和设置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盖板200侧的偏光涂层700(图2)或者设置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侧的偏光涂层700和设置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盖板200侧的触控面板300(图4)。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显示模组在整体结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减少了一层基材的结构,使得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的轻薄,减小了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的厚度,使得产品的弯折半径更小、耐弯折疲劳性更优,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弯折能力。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的示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盖板200、偏光涂层700、基材600、触控面板300以及显示面板900。

具体的,所述偏光涂层700形成在所述盖板2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所述触控面板300形成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

相比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偏光涂层700直接形成在盖板200的朝向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从而省掉了图1中的第一基材610。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减小了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的厚度,更加的轻薄,并且使得显示模组的弯折半径更小、耐弯折疲劳性更优,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弯折能力。

另外,由于是涂层,而不是偏光片结构,因此也省掉了光合胶。减少了盖板200和偏光涂层700之间的贴合工艺,制作工艺简约化。

可选地,偏光涂层700材质可以为pet、cop或tac(三醋酸纤维薄膜)。

可选地,基材600可选择为聚酰亚胺材料,而非传统的pet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

类似于图1,基材600可以通过胶黏层500与偏光涂层700贴合。胶黏层500可选用压敏胶,如图3所示。

触控面板300与显示面板900之间可以通过光合胶1000进行贴合,如图3所示。

进一步的,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硬质涂层100,硬质涂层100形成在盖板200远离显示面板900的表面。在这里,硬质涂层100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层。硬质涂层100可以通过使用有机/无机杂化涂覆材料形成在盖板200上,调节构成有机/无机杂化涂覆材料的有机和无机(例如,sio2和al2o3)分子结构的数量和属性,既可确保足够的硬度又可确保足够的软度。例如,通过调节有机交联结构的属性和数量,来调节影响硬度和软度的无机网络结构的数量。通过在盖板200上形成硬质涂层100,能够增加盖板200的表面硬度,并且同时具备了耐刮擦性能以及疏水性能,使得产品的硬度、抗冲击性能更加的优异,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以及良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油墨层400,设置在偏光涂层700朝向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对应于显示面板900的走线区920的位置。

油墨层400的颜色例如是黑色或其它颜色,在这里,油墨层400一方面主要用于避免使用者看到显示面板900的周边走线区920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让显示面板900的边框呈现不同色彩与图案来达到相应的外观设计需求。

进一步的,对于例如手机等带有摄像头的产品,本实施例的结构还可以包括通光孔800,贯穿所述油墨层400。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通光孔800应当被理解为在实际应用中与产品例如手机的摄像头位置相对应相机孔或其他功能孔位,且通光孔800的位置以及个数可根据生产需要自行进行设定,在这里,通光孔800的设置能够保证触控显示模组具备相应的功能,提高了应用能力。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光线的光路的方向为由盖板200至显示面板900,而偏光涂层700的材料例如pet、cop或tac为半透光性的,因此,若将油墨层400的位置设置在处于偏光涂层700的下方时会对在油墨层400中设置的相机孔造成透光不清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3示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面板300形成在所述盖板2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所述偏光涂层700形成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在如图3的示例中,触控面板300直接形成在盖板200的朝向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从而省掉了图1中的第一基材610。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同样能够减小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的厚度,并且使得触控显示模组的弯折半径更小、耐弯折疲劳性更优,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弯折能力。

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带有通光孔800的油墨层400设置在触控面板300朝向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并且偏光涂层700设置在油墨层下方的基材600上,光线会经过触控面板300(透明ito)进入到油墨层400的通光孔800内,从而能够解决相机孔透光不清楚的问题,能够保证触控显示模组具备相应的功能,提高了应用能力。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可选地,偏光涂层700材质可以为pet、cop或tac(三醋酸纤维薄膜)。

可选地,基材600可选择为聚酰亚胺材料,而非传统的pet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基材600与触控面板300可以通过胶黏层500贴合。胶黏层500可选用压敏胶,如图5所示。

偏光涂层700与显示面板900之间可以通过光合胶1000进行贴合,如图5所示。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

实施例3

图6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900和盖板200,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面板900和盖板200之间设置基材600;

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侧设置触控面板300和在所处基材600朝向所述盖板200侧设置偏光涂层700或者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侧设置偏光涂层700和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盖板200侧设置触控面板30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2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偏光涂层700;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触控面板300(图2、3)。

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带有摄像头的产品的应用,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偏光涂层7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920的位置形成油墨层400;以及贯穿所述油墨层400形成通光孔80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2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触控面板300;在所述基材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偏光涂层700(图4、5)。

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带有摄像头的产品的应用,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触控面板3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900的表面上、对应于所述走线区920的位置形成油墨层400;以及贯穿所述油墨层400形成通光孔800。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盖板200表面通过溶液法形成硬质涂层100。

具体的,由上文可知,硬质涂层100可以通过使用有机/无机杂化涂覆材料形成在盖板200上,根据构成有机/无机杂化涂覆材料的有机和无机(例如,sio2和al2o3)分子结构的数量和属性,既可确保足够的硬度又可确保足够的软度,例如,通过调节有机交联结构的属性和数量,来调节影响硬度和软度的无机网络结构的数量,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硬质涂层100可通过溶液法形成在盖板200的一侧,其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可通过将有机材料添加至无机前驱体中并使彼此反应、利用包括水解和冷凝反应的溶胶-凝胶过程来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然后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涂覆材料涂覆在盖板200的表面上,随后将其进行烘干、固化。

进一步的,所述偏光涂层700通过溶液法形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偏光涂层700可采用溶液法形成,并进一步的将偏光涂层700涂布在基材600上,随后将其进行烘干、固化。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