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7947发布日期:2021-01-12 10:4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触摸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和显示面板的一体化包括incell方法和oncell方法。incell是指将触控显示模组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是指将触控显示模组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

目前,在手机、电脑等显示产品领域中,oled(organiclighe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制成的显示产品正在快速替换传统的lcd显示屏。

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的外置触摸屏(oncelltp)的驱动方式为互容式,互容式触摸屏通常需要一排触摸驱动电极tx通道,以及与tx通道垂直的rx通道。关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一些技术问题:

例如,oled显示面板的oncelltp由于距离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cathode)很近,约10μm,这导致oncelltp的tx通道和rx通道受cathode影响比较大。一方面,由于cathode电场的存在,导致tx与rx之间的交互电容比较小。当手指接近tp时,交互电容的变化量也会比较小。由于触控时交互电容的变化量小,导致信噪比低,影响触控感应的灵敏度。另一方面,tx通道与oledcathode、rx通道与oledcathode之间均存在一个较大的电容,由于此电容的存在,导致tx或rx的电阻电容延迟(rcdelay)比较大,进而导致每一通道的充电时间都比较长,限制了oncelltp扫描频率的提高,以及在大面积oled显示面板上oncelltp的应用。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显示基板,所述触摸显示基板包括:

多条触摸驱动电极;

多条触摸感应电极,与所述多条触摸驱动电极隔开以在其间形成电容耦合节点;

其中,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包括至少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各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各子触摸驱动电极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用以同时接收一扫描输入电压信号;

各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包括至少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各子触摸感应电极的至少一端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摸驱动电极的面积为第一预设值,归属于该触摸驱动电极的至少两条子触摸驱动电极的总面积为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各子触摸驱动电极包括断开的多个电极部分,相邻的两个电极部分之间通过金属桥接线电连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走线均连接至所述触摸显示基板的绑定区。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子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共用一条电极走线。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各所述子触摸感应电极与各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通过绝缘层隔开。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和子触摸感应电极采用metalmesh或氧化铟锡ito材料形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摸显示基板,以及耦合至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以测量电容耦合节点处电容变化的触控感测电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摸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触摸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的触摸显示基板,该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各子触摸驱动电极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接收扫描输入电压信号至所述多条子触摸驱动电极;

检测一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摸操作时测量所述触摸显示基板上各电容耦合节点处电容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电容的变化量确定产生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触摸显示基板,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包括至少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各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各子触摸驱动电极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用以同时接收一扫描输入电压信号;各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包括至少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各子触摸感应电极的至少一端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这样设置在不增加阻抗的情况下,将原有的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负载降低,电极间的交互电容增加,增加了触控时的电容变化量,从而改善了触控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触摸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触摸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触摸显示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请参考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摸显示基板,可以用到oled显示面板上。该触摸显示基板包括3条纵向分布的触摸驱动电极100,即电极tx1、tx2、tx3,以及与触摸驱动电极100垂直的2条触摸感应电极200,即电极rx1、rx2。每条触摸驱动电极100的两端均设有一条电极走线300与触摸显示基板的绑定区400连接。电极tx1、tx2、tx3各自相邻电极部分通过金属桥接线500电连接。每条触摸感应电极200的一端设有一条电极走线300与触摸显示基板的绑定区400连接。

触摸驱动电极100和触摸感应电极200位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之上。一方面,由于cathode电场的存在,导致触摸驱动电极100与摸感应电极200之间的交互电容比较小。当手指接近tp时,交互电容的变化量也会比较小。由于触控时交互电容的变化量小,导致信噪比低,影响触控感应的灵敏度。另一方面,tx通道与oledcathode、rx通道与oledcathode之间均存在一个较大的电容,由于此电容的存在,导致触摸驱动电极100或摸感应电极200的电阻电容延迟(rcdelay)比较大,进而导致每一通道的充电时间都比较长,限制了oncelltp扫描频率的提高,以及在大面积oled显示面板上oncelltp的应用。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基板,参考图2所示,所述触摸显示基板可以包括多条触摸驱动电极100和多条触摸感应电极200。多条触摸感应电极200如2条电极(rx1、rx2)与所述多条触摸驱动电极100如3条电极(tx1、tx2、tx3)隔开以在其间形成电容耦合节点。其中,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10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如tx1包括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tx1-1和tx1-2;同样地,tx2包括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tx2-1和tx2-2,tx3包括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tx3-1和tx3-2。各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101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用以同时接收一扫描输入电压信号。各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00包括至少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201,如rx1包括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rx1-1和rx1-2,rx2包括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rx2-1和rx2-2,各子触摸感应电极201的至少一端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摸显示基板,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10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300用以同时接收一扫描输入电压信号。这样实现将一条tx电极通道分为多条互相绝缘的子tx电极通道,每一段子tx电极通道的两端均有一条电极走线300与其相连。同理,各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0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201,各子触摸感应电极201的至少一端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

通过对tx电极通道的拆分,可以在不增加通道阻抗的情况下,将原有的tx电极通道即触摸驱动电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之间电容负载降低,例如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等。且当触摸屏进行扫描时,多个由原来同一个tx电极通道拆分而来的tx子通道一起进行信号的写入即充电。同样地,通过对rx电极通道的拆分,可以在不增加通道阻抗的情况下,将原有的rx电极通道即触摸感应电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之间电容负载降低,例如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等。在扫描输入电压信号时,每条电极走线接收的充电电压均为输入电压,使充电时间明显缩短,进而提高了扫描频率,利于在大面积oled显示面板上oncelltp的应用。

由于tx通道拆分为至少两个tx子通道,rx通道也同样拆分为至少两个rx子通道,经过拆分变化之后,tx和rx之间的交互长度增加,例如增加为原来的两倍、三倍、四倍等等。tx和rx之间的交互长度增加,使得tx和rx之间的交互电容增加,从而使触控时的电容变化量增加,提高触控时的信噪比,进而改善触控精度。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a表示原触摸驱动电极100和原触摸感应电极200,图3b表示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和子触摸感应电极201。在一个触摸显示基板的单元电极面积内,我们设定每个所述触摸驱动电极100的面积为第一预设值,归属于该触摸驱动电极100的至少两条子触摸驱动电极101的总面积为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每个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00和子触摸感应电极201的面积关系与上述触摸驱动电极100和子触摸驱动电极101的面积关系相同。采用上述设置,tx和rx之间的交互长度增加,使得tx和rx之间的交互电容增加,从而使触控时的电容变化量增加,提高触控时的信噪比,进而改善触控精度。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包括断开的多个电极部分,相邻的两个电极部分之间通过金属桥接线500电连接。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走线300均连接至所述触摸显示基板的绑定区400。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子触摸感应电极201之间共用一条电极走线300。例如,由rx1拆分而成的rx1-1和rx1-2之间可以共用一条电极走线300,由rx2拆分而成的rx2-1和rx2-2之间可以共用一条电极走线300。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子触摸感应电极201与各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101通过绝缘层隔开。子触摸感应电极201与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101之间不连接,形成互容。该绝缘层可以采用sinx、sio2等无机层,也可以为oc等有机层,但不限于此。绝缘层的工艺技术请参考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和子触摸感应电极201采用metalmesh或氧化铟锡ito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金属网格metalmesh或氧化铟锡ito技术较成熟,工艺可靠性靠,良品率高。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摸显示基板,以及耦合至所述触摸显示基板中的触摸感应电极以测量电容耦合节点处电容变化的触控感测电路。该触摸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触摸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该触摸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等。

本实施例中,上述触摸显示装置以及触摸电子设备中,触摸显示基板的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10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互相绝缘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300用以同时接收一扫描输入电压信号。各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0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子触摸感应电极201,各子触摸感应电极201的至少一端电连接有一条电极走线300。这样实现将一条tx电极通道分为多条,每一条通道有两条电极走线300与其相连。将一条rx电极通道分为多条,每一条通道至少有一条电极走线300与其相连。通过tx电极通道和rx电极通道的拆分,可以在不增加通道阻抗的情况下将原有的tx电极通道即触摸驱动电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之间、原有的rx电极通道即触摸感应电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之间电容负载降低,例如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等。且当触摸屏进行扫描时,多个由原来同一个电极通道拆分而来的子通道一起进行信号的写入即充电,由于多个子通道接收的充电电压均为扫描输入电压信号,故充电时间可明显缩短,进而提高了扫描频率,利于在大面积oled显示面板上oncelltp的应用。同时,tx通道和rx通道均拆分为至少两个子通道,tx和rx之间的交互长度增加,例如增加为原来的两倍、三倍、四倍等等。按照上述电极通道的拆分设置,tx和rx之间的交互长度增加,使得tx和rx之间的交互电容增加,从而使触控时的电容变化量增加,提高触控时的信噪比,进而改善触控精度。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触摸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摸显示基板,该驱动方法可以包括:

s101:通过各子触摸驱动电极101两端的两条电极走线300接收扫描输入电压信号至所述多条子触摸驱动电极101;

s102:检测一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摸操作时测量所述触摸显示基板上各电容耦合节点处电容的变化量;

s103:根据所述电容的变化量确定产生所述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

其中,检测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摸操作时测量所述触摸显示基板上各电容耦合节点处电容的变化量等方法步骤可参考现有技术加以实施。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触摸驱动方法的应用,可实现与上述触摸触摸显示基板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详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