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0752发布日期:2021-01-15 11:4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散热器有关,尤指一种附加有风罩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如cpu等电子组件的运算能力逐渐提升,其于运作中所产生的热量也必然提高,故对于散热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对于如何提升散热效果即是散热器在改良上重要的课题之一。

而现有的散热器主要仍是一散热鳍片搭配风扇来提供散热,但无法有效集中风扇所提供的气流或冷空气,且在配置上也不能视情况调整,使用上多受限制。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通过附加风罩来集中风扇提供的气流或冷空气于散热组上,同时可视需求来调整风扇的配置位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一引流结构、以及一风扇;其中,散热单元包含一基座与一设于基座上的鳍片组,引流结构包含一风罩与一设于风罩一端处的衔接框,风罩内形成一罩设空间,罩设空间在风罩的二端处分别具有一开口,且风罩以罩设空间而罩设于鳍片组外,而衔接框则选择地设于风罩的任一开口外,并供风扇设于衔接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散热单元;

10:基座;

100:导热板;

100a:接触部;

11:鳍片组;

110:缺位空间;

111:缺位空间;

12:固定组件;

2:引流结构;

20:风罩;

200:罩设空间;

201:开孔;

202:缺缘;

200a:开口;

21:衔接框;

210:顶边;

210a:上限位板;

211a:侧限位板;

211:侧边;

212:短边;

213:突耳;

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1、一引流结构2、以及一风扇3;其中:

该散热单元1包含一基座10与设于该基座10上的鳍片组11,鳍片组11由数个鳍片以间距排列而成,以供外部的空气可于鳍片组11内流通。再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该基座10底面表面处可埋设有一导热板100,所述导热板100外露的表面即用以与如cpu等电子发热组件(图略)作接触,并可在该导热板100外露的表面上设有数个呈突起的接触部100a,且各接触部100a可呈矩阵排列而布满于该导热板100外露的表面上,借此可增加供如导热膏等导热介质(图略)的填充空间,避免接触空隙产生。

该引流结构2包含一风罩20与设于该风罩20一端处的衔接框21,所述风罩20可由一金属材质构成的板件经冲制或弯制而成,以在其内形成一罩设空间200,而该罩设空间200则在风罩20的二端处分别具有一开口200a,从而使该风罩20可以其罩设空间200而罩设于上述鳍片组11外,即鳍片组11位于该罩设空间200内,而该风罩20可再通过如螺丝等组件与基座10相锁设而结合。

承上所述,该衔接框21可选择地设于上述风罩20的任一开口200a外,并由一顶边210、以及分别位于该顶边210二侧的二侧边211呈内缩后,再由该二侧边211分别向内延伸一短边212且相对而构成,并可在该衔接框21的四隅内角处分别设有一突耳213,以供上述风扇3锁设固定。另,为便于风扇3组装对位,也可以在顶边210内缘突设一上限位板210a、而二侧边211内缘则分别突设一侧限位板211a,以供该风扇3依据上限位板210a与二侧限位板211a框围出的空间而对位设置,再进行锁固结合。

此外,该基座10外围可设有数个固定组件12,且该鳍片组11亦可配合各固定组件12的设置而预留缺位空间110、111,且上述风罩20顶面亦配合各缺位空间110、111而设有开孔201与缺缘202。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位于该风罩20一开口200a处的缺位空间110,对应上述开孔201;而位于该风罩20另一开口200a处的缺位空间111,则对应上述缺缘202。此设计可视需求决定,如鳍片组11未外露于风罩20外时,可采上述开孔201的设置;而若鳍片组11局部外露于风罩20外时,则可采上述缺缘202的设置。

是以,借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

据此,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使上述风扇3通过引流结构2的衔接框21的设计,使风扇3提供的气流或冷空气可更佳有效地集中于风罩20内,从而提供位于该风罩20内的鳍片组11,能确实获得良好的冷却及散热效果;在此实施例中,该风扇3为设于风罩20的一开口200a处的实施态样。而如图6所示,则为该风扇3设于风罩20的另一开口200a处的实施态样;通过改变风罩20与散热单元1的配置位置与方向,使得该风扇3能视情况来作位置的调整,借以降低使用限制与增加使用上的灵活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单元,包含一基座与一设于该基座上的鳍片组;

一引流结构,包含一风罩与一设于该风罩一端处的衔接框,该风罩内形成一罩设空间,该罩设空间在该风罩的二端处分别具有一开口,且该风罩以该罩设空间而罩设于该鳍片组外,而该衔接框则选择地设于该风罩的任一开口外;以及

一风扇,设于该衔接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底面表面处埋设有一导热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板外露的表面上设有数个呈突起的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接触部呈矩阵排列而布满于该导热板外露的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外围设有数个固定组件,且该鳍片组预留有缺位空间,以供该些固定组件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罩的顶面配合该些缺位空间而设有开孔或缺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鳍片组由数个鳍片以间距排列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框的一顶边、以及分别位于该顶边的二侧的二侧边呈内缩状,该二侧边分别向内延伸一短边且相对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框的四隅内角处分别设有一突耳,且该风扇锁固于该些突耳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边的内缘突设一上限位板,而该二侧边的内缘则分别突设一侧限位板,且该风扇以该上限位板与该二侧限位板框围出的空间而对位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一引流结构、以及一风扇;其中,散热单元包含一基座与一设于基座上的鳍片组,引流结构包含一风罩与一设于风罩一端处的衔接框,风罩内形成一罩设空间,罩设空间在风罩的二端处分别具有一开口,且风罩以罩设空间而罩设于鳍片组外,而衔接框则选择地设于风罩的任一开口外,并供风扇设于衔接框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通过附加风罩来集中风扇提供的气流或冷空气于散热组上,同时可视需求来调整风扇的配置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智;萧棨元;尤思婷;林郁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4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