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8693发布日期:2021-04-09 20: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式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



背景技术:

触摸屏结构上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四方窄边框,通常设计中,触摸屏有三个边框可以作到很窄,一个边框较宽。较宽的这条边框,是因为触摸屏两层电极的引出线均从这侧边框引出,而且引出线通过热压绑定与fpc电路连接;fpc根部的固定是通过胶带粘贴在触摸屏电极引出线这侧盖板上,这样就增加了该边边框的宽度,限制了触摸屏的屏占比的提高;在智能手机上很常见,基本每个手机的“下巴”会比“额头”宽就是这个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减小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边框宽度,以实现触摸屏“下巴”的窄边框设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设于触摸屏的电极引出线一侧,fpc一端通过热压连接于电极引出线且安装于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fpc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走线;基板分为绑定部和弯折部;绑定部贴合于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弯折部连接于绑定部远离盖板底框的一侧;弯折部设有水平排列的通孔;走线一端均设于绑定部且连接于触摸屏的电极引出线;走线另一端穿过两相邻通孔中间区域向远离绑定部的一侧延伸。

按以上方案,所述通孔等间隔设置。

按以上方案,所述相邻通孔中间区域宽度为通孔水平宽度的一半。

按以上方案,每两根走线为一组位于两邻通孔之间时,每组走线中两条走线的中心距与两条走线的走线宽度之和小于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相邻通孔中间区域用于承载走线。

按以上方案,所述通孔为矩形。

按以上方案,所述通孔的纵向长度大于通孔的水平宽度。

按以上方案,所述通孔水平宽度为0.8mm,纵向长度2mm-3mm。

按以上方案,走线宽度不大于30um,两条走线的中心距不大于50um。

按以上方案,每两根走线为一组穿过两相邻通孔中间区域时,相邻两组走线间距不低于1.2m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取消了现有技术中胶带粘贴形成的粘胶部区域,同时调整了弯折区域的设计,在弯折部做了开窗处理,设置通孔,开窗的目的是减小fpc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防止fpc与sensor(传感器)绑定时脱落,从而防止线路开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满足防止线路开路需求的同时取消了粘胶区所占位置,减小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边框即盖板底框的宽度,以实现触摸屏“下巴”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pc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fpc与盖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fpc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fpc与盖板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板;101、绑定部;102、弯折部;102a、通孔;103、原件部;104、粘胶部;2、走线;3、触摸屏;4、盖板;401、盖板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首先对现有技术中的fpc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和图4,现有技术中,触摸屏3的fpc设有贴合于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401绑定部101,绑定部101是指与sensor绑定连接的区域,绑定部101区域中设有与sensor绑定的金属线路和承载金属线路的基材;在触摸屏3fpc的常规设计中,在绑定部101的根部区域形成粘胶部104,粘胶部104在接触盖板4的那一面贴有双面胶,保证fpc的这部分区域能与触摸屏3的盖板4牢固地贴合在一起,触摸屏3组装时即使fpc做180度的弯折30也不会因弯折而产生的应力而使fpc与sensor之间接触不良,或更严重时产生脱落。粘胶部104避免fpc在装机时弯折产生应力,使fpc从sensor上脱离。fpc的弯折区域的弯折部102,是介于绑定部101和原件部103之间的这部分较窄的区域,在整机组装时从此处弯折。fpc与盖板4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fpc上的粘胶部104完全贴合在盖板4底部边框即盖板底框401上。粘胶部104中双面胶的宽度至少需要1mm,再加上还要留出制程对位的精度,这至少将触摸屏3电极引出线一侧绑定区域的边框即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401宽度增大了1.5mm。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中,箭头x方向表示水平宽度方向,箭头y方向表示纵向长度方向。本发明为一种电容式触摸屏fpc结构,设于触摸屏3的电极引出线一侧,fpc一端通过热压连接于电极引出线且安装于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401;fpc包括基板1和设于基板1上的走线2;

基板1分为绑定部101和弯折部102;绑定部101贴合于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401,绑定部101的根部与盖板4边框底沿齐平;弯折部102连接于绑定部101远离盖板底框401的一侧,即弯折部102连接于绑定部101的根部。

走线2为纵向设置的若干条金属线路,走线2一端均设于绑定部101的同一层且连接于触摸屏3的电极引出线;走线2另一端穿过弯折部102向设有fpc主电路的原件部103延伸。

弯折部102设有水平排列且等间隔设置的矩形通孔102a,通孔102a的纵向长度大于通孔102a的水平宽度,相邻通孔102a之间间距宽度为通孔102a水平宽度的一半。位于弯折部102的走线2,每两根走线2设置为一组,位于弯折部102的每两组走线2之间开窗处理,即设置上述的通孔102a,每组走线2穿过两相邻通孔102a中间区域向远离绑定部101的一侧延伸,每两根走线2为一组位于两相邻通孔102a之间时,每组走线2中两条走线2的中心距与两条走线2的走线2宽度之和小于相邻通孔102a中间区域的间距。在弯折部102区域做开窗处理后,将fpc弯折时产生的应力就会大大减小,不会有将fpc从sensor拉扯下来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通孔102a水平宽度为0.8mm,纵向长度2mm-3mm,走线2宽度不大于30um,相邻双条走线2的中心距不大于50um,每两根走线2为一组穿过两相邻通孔102a中间区域时,相邻组走线2间距1.2mm以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该技术方案,减少了粘胶部104的位置,从而使触摸屏3绑定区域边框即触摸屏电极引出线一侧的盖板底框401从图4中的4a调整为图2中的4b,盖板底框401可节约11.5mm-3mm的空间,该尺寸跟具体产品尺寸有关。

本发明与常规的设计方案相比取消了双面胶粘胶部104的设计,为了避免因没有粘胶部104固定,导致fpc弯折时拉扯sensor,本发明对fpc弯折部102做了开窗处理,减小fpc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防止fpc与sensor绑定时脱落,从而防止线路开路;本发明满足防止线路开路需求的同时取消了粘胶区所占位置,减小触摸屏3电极引出线一侧的边框宽度,以实现触摸屏3“下巴”的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