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7983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触控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尤其涉及一种配合电磁手写笔的触控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0002]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在基板的表面镀上一层透明的金属电极图案,当手指接近或触碰此触摸屏时,手指因为属导体且带有静电,因此手指与金属电极图案会形成一耦合电容,此时触摸屏在触碰点上的电极的静电电容量就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所述电极的电压或电流发生改变。再比较相邻电极的电压差异,触控点的位置就可被计算出来。
[0003]然而,使用手指输入虽然方便,但如要在触控屏幕上描绘出不同粗细的线条,或是针对精细位置之间的触碰辨识,通过手指显然难以达上述要求。因此,为了增加触控的精准度及具有压力感测功能,采用电磁式触控笔的方案被提出。然而,现有配合电磁笔的触摸屏需设置有感应线圈以用来与所述电磁笔感应而产生压感信号。
[0004]目前,在触摸屏上增加感应线圈的方案有三种,第一,采用手工的方法将导线绕在触摸屏周围。然而,手工绕线不仅耗费人力,也不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第二,将所述感应线圈布线在一电路板上,再与原有的触摸屏组装起来。然而,此方案会有增加整个触控模块的厚度的缺点。第三,在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板上镀上透明金属的感应线圈的图案。然而,此方案需要更改光罩的设计,将会大大的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其通过排线弯折及特殊的连接方式,则可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低成本且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具有的感应线圈可通过排线弯折及特殊的连接方式,则可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低成本且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包括一排线及一连接装置。所述排线设置于一平面上,且所述排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具有多条导线,所述排线经过多次弯折以在所述平面上定义出一感应区域。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导线,使得所述导线形成由单一导线所绕成的多匝线路。
[0008]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在所述排线中为单层排列。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在所述排线中为双层排列或多层排列。
[000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具有弯折角度,所述弯折角度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例如为90度。
[001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线的每一弯折具有一重叠部。另外,所述排线为软性扁平排线或软性印刷电路板。
[00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一组公母连接器。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具有多个接点的电路板,所述接点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
[0012]同样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输入装置是用于感测一电磁笔在一触控屏幕上的位置及压力。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包括一触摸屏及一感应线圈,所述触摸屏用于产生一位置信号。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触摸屏周围,用于与所述电磁笔反应以产生一压感信号。所述感应线圈包括一排线及一连接装置。所述排线设置于一平面上,且所述排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具有多条导线,所述排线经过多次弯折以在所述平面上定义出一感应区域。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导线,使得所述导线形成由单一导线所绕成的多匝线路。
[001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面为一液晶面板的表面。
[001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在所述排线中为单层排列。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在所述排线中为双层排列或多层排列。
[001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具有弯折角度,所述些弯折角度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例如为90度。
[001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线的每一弯折具有一重叠部。另外,所述排线为软性扁平排线或软性印刷电路板。
[00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一组公母连接器。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具有多个接点的电路板,所述接点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
[001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排线多次弯折,以环绕在所述触摸屏周围,采用简单的方法即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另外,连接装置的跳线设计,可使平行排列的导线连接成单一导线所绕成的多匝线路,而形成本发明的感应线圈。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俯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排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10 触控输入装置 20 触摸屏 30 保护玻璃 40 液晶面板 100 感应线圈 120 排线 122 第一端
124第二端
125导线
1251、1252、1253、1254 导线
128胶膜
129重叠部 140 连接装置 142、144 公母连接器 145 电路板 1451 接点 In 输入端 Out 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0022]请参照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感应线圈俯视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说明,上述附图的组件并非以实施比例所绘制。所述感应线圈100包括一排线120及一连接装置140。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排线120为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cable, FFC),软性扁平排线为采用胶膜将多个铜线经高温黏合而成的排线。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排线120可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 FPC)或其它适合的软性排线。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排线120设置于一平面上,且所述排线120具有一第一端122及一第二端124,即排线120的头尾两端。请参照图2,所述排线120具有多条导线125,在此实施例中,以四条导线1251、1252、1253、1254来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制导线125的数量。
[0024]请参照图3A至图3C,图3A至图3C所示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排线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排线120的剖面图如图3A所示,其具有相互绝缘的四条导线1251、1252、1253、1254设置于绝缘胶膜128里。此外,如图3A所示,所述导线1251、1252、1253、1254在所述排线120中为单层排列。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排线120所占宽度,也可将导线125作双层排列,如图3B及图3C所示,甚至可作多层排列。导线125的双层排列可作上下对齐排列,如图3B所示;或交错排列,如图3C所示。
[0025]请再参照图1,所述排线120经过多次弯折以在所述平面上定义出一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具体上为触摸屏(图未示)的感测区域。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排线120的弯折角度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例如图1及图2中的90度。另外,所述排线120的每一弯折具有一重叠部129,以保持所述排线120平躺于所述平面上,以减少厚度。本发明并不限制弯折的方式,例如每一弯折可以向相同方向弯折,或者交替弯折方向,或者以任意顺序弯折。
[0026]请再参照图1及图2,所述连接装置140用于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端122及所述第二端124的所述导线125,使得所述导线125形成由单一导线所绕成的多匝线路。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140为一组公母连接器142及144,公母连接器142及144设计成具有跳线的连接,使得所述导线125形成单一导线绕成的多匝线路。公母连接器142及144的具体设计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知晓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