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28197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第二基板相对成盒,第二信号线与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步骤,包括:
[0113]在触控面板的走线区设置第一导电介质,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一导电介质电连接。
[0114]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成盒时,还包括:在驱动电路的所在区域设置第二导电介质,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导电介质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第一导电介质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通过第二导电介质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使触控面板上的触控信号通过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信号线传输至驱动电路,实现了触控面板上的信号线在不同基板上分层排布,有助于获得更大的空间进行触控面板边框部分的窄边框设计。
[0115]上述方法流程中,第一基板为触控基板,第二基板为覆盖基板,覆盖基板用于覆盖触控基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为金属层,金属层的材质包含钼Mo、铝Al、钕Nd、银Ag和铜Cu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为导电胶或者掺有导电金球的光学UV胶。触控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透明导电电极的材质包含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锡SnO、氧化铟InO和氧化锌ZnO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6]上述方法流程中通过将触控面板走线区信号线中包括的第一信号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上,第二信号线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层上,使得触控面板上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在不同基板上分层排布,以获得更大的空间进行触控面板边框部分的窄边框设计,而且设置在触控面板相同侧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在第一基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大大减小了触控面板周边走线区的信号线总宽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信号线总宽度所具有的局限性,实现了较好的窄边框效果。
[011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面板。
[0118]因上述触控面板通过将触控面板走线区信号线中包括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二信号线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使得触控面板上的信号线位于不同的基板上,而且设置在触控面板相同侧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在第一基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大大减小了触控面板周边走线区的信号线总宽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信号线总宽度所具有的局限性,实现了较好的窄边框效果,因此包括该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也具有较好的窄边框效果。
[0119]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2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触控电极、第二基板和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走线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走线区具有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同侧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基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同层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触控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覆盖基板,所述覆盖基板用于覆盖所述触控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相同侧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位置依次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为驱动电极,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极交叉的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同层绝缘设置或层叠绝缘设置;或者 所述触控电极为检测电极,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电极交叉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检测电极同层绝缘设置或层叠绝缘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相对设置; 所述触控电极为驱动电极,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极交叉的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或者 所述触控电极为检测电极,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电极交叉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为TFT阵列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端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介质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走线区; 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导电介质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介质位于所述驱动电路的所在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为导电胶或者掺有导电金球的光学UV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所述透明导电电极的材质包含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锡、氧化铟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材质包含钼、铝、钕、银和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13.—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14.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和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 提供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导电层; 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走线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走线区,图案化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走线区形成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 图案化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走线区形成第二信号线; 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成盒,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同侧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基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成盒,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走线区设置第一导电介质,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介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介质为导电胶或者掺有导电金球的光学UV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触控电极、第二基板和第二导电层,位于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触控面板的走线区,具有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并且第一信号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二信号线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并且第二信号线与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且设置在触控面板相同侧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在第一基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大大减小了触控面板周边走线区的信号线总宽度,实现了较好的窄边框效果。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104598074
【申请号】CN201410856076
【发明人】熊志勇, 魏云燕
【申请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