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平台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6083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扩充平台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充平台(expanding platform),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供使用者以单手操作的扩充平台。本发明还包括应用该扩充平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平板计算机等便携式计算机逐渐受到多数使用者的喜爱,平板计算机相比于一般笔记本型计算机更具便携性,且支持触控输入,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加直觉化。但对于习惯以键盘输入的使用者而言,由于平板计算机并未配置有实体键盘,在输入方面多有不适应之处。因此市面上开始出现专门针对平板计算机设计,且设置有键盘模块的扩充平台产品,或是可分离式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以方便使用者在需要时将平板计算机结合在扩充平台上,并恢复成一般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使用形态。
[0003]以往使用者想要结合平板计算机与扩充平台时,可以用单手将平板计算机直接插设于扩充平台上以形成电性连接;而二者欲分离时,则必须以一手操作解锁组件或压住扩充平台,再以另一手直接对平板计算机施力以便将其自置放平台拔离,在操作步骤上较为繁锁,对使用者来说多有不便之处。
[0004]因此,如何能设计出令使用者以单手即可完成与对应插设装置的结合或分离操作的扩充平台,提供使用者更便利的使用经验,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扩充平台及便携式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以单手操作的扩充平台。
[0007]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用于结合一装置主机,该扩充平台包括:一基座、一移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磁吸组件;该移动件可移动地结合于该基座,以相对该基座沿一第一轴向在一初始位置及一解锁位置间位移,该移动件包括一止挡部;该弹性件包括二端部,该二端部分别连接该基座及该移动件;该磁吸组件可移动地结合于该基座,以相对该基座沿实质上垂直该第一轴向的一第二轴向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位于该初始位置的该移动件藉由该止挡部限制该磁吸组件在该第一位置;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解锁位置后,该磁吸组件脱离该止挡部的限制,并藉由结合于该基座的该装置主机的一对应磁吸组件吸引而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使得该止挡部受到该磁吸组件止挡而固定于该解锁位置;当该磁吸组件回到该第一位置后,该移动件藉由该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回到该初始位置。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如前所述的扩充平台以及一装置主机;该装置主机可拆卸地结合于该扩充平台,该装置主机包括一对应磁吸组件,该对应磁吸组件对应该磁吸组件设置,使得该装置主机结合于该扩充平台时,藉由该对应磁吸组件对该磁吸组件产生磁吸作用。
[0009]藉此设计,本发明的扩充平台可直接藉由对应装置的插设而对该装置产生固定效果,并且供使用者以单手即可完成对应装置的分离操作,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结合装置主机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的结构分解图。
[0012]图3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结合装置主机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操作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的操作件前的示意图。
[0014]图5是操作本发明的扩充平台的操作件后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与装置主机分离后的示意图。
[0016]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17]I扩充平台10基座
[0018]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
[0019]121凹槽122开孔
[0020]13支架131第一固定部
[0021]132限位部133辅助限位件
[0022]134辅助磁吸组件135第一穿孔
[0023]20移动件21止挡部
[0024]22结合部23第二穿孔
[0025]24第二固定部25斜面结构
[0026]30弹性件31第一端
[0027]32第二端40磁吸组件
[0028]50操作件8装置主机
[0029]7功能模块82对应结合部
[0030]81对应磁吸组件L2第二轴向
[0031]LI第一轴向S2解锁位置
[0032]SI初始位置P2第二位置
[0033]Pl第一位置D2第二方向
[0034]Dl第一方向D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能让审查员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实施例说明如下。
[0036]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结合装置主机8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可供一便携式的装置主机8插设以彼此结合,此处装置主机8可以是一个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可分离式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端或其他类似装置。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可利用一连接接口(图未示,其接口形式可为USB或其他数据传输接口等)与装置主机8电性连接;由于连接接口为公知设计,在此不多加赘述。
[0037]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可结合输入装置(例如键盘、触摸板等)或另一主机等功能模块7,并藉由前述连接接口进行功能模块7与装置主机8之间的数据传输,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为方便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在以下各图中均省略了功能模块7的表示。此外在以下各实施例中,所搭配的装置主机8以平板计算机为例加以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38]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的结构分解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包括基座10、移动件20、弹性件30及磁吸组件4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支架13,支架13夹设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其中第一壳体11及支架13也可以彼此结合而一体成型,以减少组装的组件数量及锁固组件的使用。第二壳体12形成一凹槽121,用于对应插设如图1所示的装置主机8 ;而前述连接接口也可以设置在凹槽121处。且在凹槽121处设置有至少一开孔122。
[0039]支架13包括第一固定部131、限位部132及至少一辅助限位件133。第一固定部131用以固定弹性件30,例如采用一卡钩结构;限位部132朝着第二壳体12延伸,用以限制磁吸组件40的移动方向;至少一辅助限位件133则穿过第二壳体12的开孔122以凸出于凹槽121,用以限制移动件20的移动距离。支架13还包括辅助磁吸组件134,该辅助磁吸组件134设置于限位部132处;辅助磁吸组件134可以是磁铁或具有被磁力吸附特性的金属件(例如铁件等),用以辅助吸引并固定磁吸组件40。支架13还包括第一穿孔135。
[0040]移动件20可移动地结合于基座10,以相对基座10沿一第一轴向LI移动。移动件20包括止挡部21及至少一结合部2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止挡部21可以是一个框架结构,用以限制磁吸组件40的移动。而至少一结合部22同样穿过第二壳体12以凸出于凹槽121,用以固定与基座10结合的装置主机;此处各结合部22可以是一个卡钩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41]此外,移动件20还包括第二穿孔23及第二固定部24。第二穿孔23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支架13的限位部132的设置位置,使得限位部132及磁吸组件40能穿过第二穿孔23。第二固定部24可贯穿支架13的第一穿孔135,用以固定弹性件30,且在移动件20移动时,第二固定部24可随之沿着第一穿孔135移动。此处第二固定部24可以采用一卡钩结构。
[0042]弹性件30用以提供移动件20相对基座10沿第一轴向LI移动后的复位功能。弹性件30包括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第一端31连接支架13的第一固定部131,而第二端32连接移动件20的第二固定部24。
[0043]磁吸组件40可移动地结合于基座10,以相对基座10沿实质上垂直第一轴向LI的第二轴向L2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磁吸组件40对应设置在支架13的限位部132内,且磁吸组件40藉由与辅助磁吸组件134之间的磁吸力固定在限位部132内。此处磁吸组件40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磁铁件。
[0044]此外,本发明的扩充平台I还包括操作件50,操作件50可移动地结合基座10,使得操作件50可以藉由一外力操作以驱动移动件20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操作件50可以是一个沿第二轴向L2移动的按钮件,而为了配合此按钮件的设置,在移动件20还包括斜面结构25,该斜面结构25的设置位置对应操作件50的设置位置,以使操作操作件50时能对移动件20产生连动效果;此按钮件亦可配合弹簧组件的设置以提供其按压移动后的复位效果。然而,操作件50的实施方式不以此为限,例如操作件50也可以是一个沿第一轴向LI移动的推动件,且此推动件可直接连接移动件20,使得操作操作件50时能同时带动移动件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