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7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片的身份标识与识别的硬件的身份标识的器件的身份信息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最后从同时包含识别的芯片的身份标识、识别的硬件的身份标识的器件的身份信息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中,找出同时包含识别的芯片的身份标识、识别的硬件的身份标识与识别的生产厂商信息的器件的身份信息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
[0038]步骤107,根据查找到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加载保存地址对应的驱动程序。只要确定了器件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加载对应的驱动程序,驱动器件工作,实现对更多不同身份信息的器件的兼容,实际上,实现了兼容更多生产厂商生产的器件,减弱了嵌入式电子产品对器件供货商的依赖程度。
[0039]至此为止,本发明的器件兼容方法介绍完毕。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器件的身份信息可以是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也就是,可以使用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中的任意一个信息或者任意组合的信息,对器件进行身份标识,并预先保存各不同身份的器件的驱动程序。这样,无论对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器件的生产厂商如何选择,只要器件的身份信息可以别识别,并事先存储了相应的驱动程序,就可以驱动器件工作。由于不同身份标识的芯片、硬件的可能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商,即使相同身份标识的芯片、硬件,又可能被不同厂商组装成相同的器件,而本实施方式在识别器件中芯片、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中的生产厂商信息后,综合识别的信息对器件进行最后身份确定,使嵌入式电子产品不但可以选择不同生产厂商的芯片,还可以选择不同生产厂商的硬件,同时还可以选择不同厂商生产的器件。也就是,嵌入式电子产品可以兼容更多厂商生产的器件,有利于减小嵌入式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随市场的波动,降低生产成本。
[0041]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0042]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按照预设的顺序识别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并在预先保存的数据中检索先识别出的结果,若未检索到识别的结果,则结束识别后续的信息,并输出提示信息。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的识别顺序为:识别芯片的身份标识、识别硬件的身份标识、识别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识别顺序。
[0044]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步骤201?214,其中,步骤201、202、205、208、211、213、214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107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之处进行介绍:
[0045]步骤203:在映射表中检索识别的芯片的身份标识。
[0046]步骤204,判断检索结果中是否存在识别的芯片的身份标识。若是,则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6。
[0047]步骤206,输出不存在识别的芯片的身份标识的提示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得知该器件不能被兼容的原因:没有预存与该身份标识的芯片相应的驱动程序。
[0048]步骤207,判断检索结果中是否存在识别的硬件的身份标识。若是,则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9。
[0049]步骤209,输出不存在识别的硬件的身份标识的提示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得知该器件不能被兼容的原因:没有预存与该身份标识的硬件相应的驱动程序。
[0050]步骤210,判断检索结果中是否存在识别的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11,否则,执行步骤212。
[0051]步骤212,输出不存在识别的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的提示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得知该器件不符合要求的原因:缺乏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应重新烧录OTP信息。
[005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器件兼容方法。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硬件的预留电平管脚上的电压,识别硬件的识别码。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硬件的预留电平管脚上模拟电压的模数变换值(即ADC值),识别硬件的识别码。其中,预留电平管脚上模拟电压的ADC值是将读取的模拟电压转换为的16进制数。根据读取预留电平管脚上模拟电压的ADC值,也可以识别硬件的的识别码,丰富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53]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硬件的识别码,不局限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介绍的2种。
[0054]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器件兼容系统,如图3所示,包含:识别模块、驱动程序加载模块与存储模块。
[0055]映射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器件的身份信息与驱动程序保存地址的映射表,并将映射表保存在存储模块中。
[0056]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器件的身份信息。其中,器件的身份信息包含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
[0057]驱动程序加载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的器件的身份信息,加载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其中,器件的驱动程序是预先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且与器件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程序加载模块,根据识别的器件的身份信息,从映射表中,查找出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并根据查找到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加载保存地址对应的驱动程序。
[0058]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005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包含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所述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 根据识别的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加载所述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其中,所述器件的驱动程序是预先保存的,且与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的步骤中, 根据所述硬件的输出电压,识别所述硬件的身份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硬件的输出电压,识别所述硬件的身份标识的步骤中, 根据所述硬件的预留电平管脚上的电压,识别所述硬件的识别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硬件的输出电压,识别所述硬件的身份标识的步骤中, 根据所述硬件的预留电平管脚上模拟电压的模数变换ADC值,识别所述硬件的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的步骤中, 根据所述硬件中烧录的一次性可编程OTP信息,识别所述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的步骤之前,包含以下步骤: 建立并保存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与所述驱动程序保存地址的映射表; 在根据识别的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加载所述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根据确定的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从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出所述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 根据查找到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加载所述保存地址对应的驱动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的步骤中, 按照预设的顺序依次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中包含的各信息,并对每一次识别的结果在预先保存的数据中进行检索;若未检索到识别的结果,则结束后续的信息识别,并输出提不?目息。
8.一种器件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识别模块、驱动程序加载模块与存储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包含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所述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 所述驱动程序加载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的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加载所述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其中,所述器件的驱动程序是预先保存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且与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 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件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映射表建立模块; 所述映射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与所述驱动程序保存地址的映射表,并将所述映射表保存在所述存储模块中; 所述驱动程序加载模块,根据识别的所述器件的身份信息,从所述映射表中,查找出所述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并根据查找到的驱动程序的保存地址,加载所述保存地址对应的驱动程序。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电子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器件兼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识别器件的身份信息,其中,器件的身份信息包含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器件中芯片的身份标识、硬件的身份标识与器件的生产厂商信息;根据识别的器件的身份信息,加载器件对应的驱动程序;其中,器件的驱动程序是预先保存的,且与器件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这样,可以使嵌入式电子产品兼容更多厂商生产的器件,有利于减小嵌入式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随市场的波动,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G06F13-10
【公开号】CN104778135
【申请号】CN201510179484
【发明人】费小平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