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_2

文档序号:9929664阅读:来源:国知局
筑), 设上、下限分值分别为10分和0分,评价建筑得分低于0分和高于10的分别按0分和10分计 算;依照各一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量评价阶段的 总得分,根据得分划分等级;具体的评分方法如下公式所示:
[0070] Ti = 6X(l-0i) i = l,2,3,4
[0071] 式中,Ti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0072] 01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0073]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屯: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四 中根据化和Tl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T;具体过程为:
[0075]
/=1, % %, 4
[0076] 式中,
[0077] Tl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0078] T为定量评价总得分;
[0079] 化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0080] 建筑节能体系打分分两阶段进行:一是对定性指标打分,为第一阶段打分;二是对 定量指标打分,为第二阶段打分;
[0081] 专家打分确定定性指标权重,根据定性指标权重和各定性指标得分计算(根据规 范规定是否满足打分)定量评价总得分,依据定性指标得分判断是否进入定量评价阶段);
[0082]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6,进入建筑节能定量分析评价阶段;
[0083]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 ^ 6,建筑节能评价结束或者进入建筑不节能原因诊断阶段;
[0084] 进入定量阶段评价的,通过对定量指标节能的计算,得出定量阶段评价总得分T, 并W分值T作为划分建筑节能等级的依据:
[0085] 9,建筑节能等级为=星建筑,等级越高越好,=星建筑最好;
[00化]6含T<9,建筑节能等级为二星建筑;
[0087] 4 ^ T<6,建筑节能等级为一星建筑;
[0088] T<4,建筑节能无等级,可进入建筑节能优化阶段。
[0089] 定性指标权重采用德尔斐法,其本质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 式进行集体匿名思想交流的过程;运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公平性,较为可靠。各定性 节能指标权重通过征得相关领域专家、资深人员、政府相关部分、研究人员、技术工人、普通 社会人±等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咨询人,再次征求意见,再 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性意见。
[0090] 定性阶段是建筑节能评价的第一阶段,是对建筑硬性条件的检查和约束,定性阶 段主要W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及建筑细部构造和建筑节能优化措施等依据对居住建筑节能 定性分析阶段进行节能评价。
[0091] 我国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现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控制建筑体型系数, 窗墙比,采用加气混凝±模块等保溫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导热系数小的复合材 料进行墙体、屋面、地面等外围护结构的保溫;采用双层或=层高效节能保溫口窗等。通过 W上措施,减少围护结构散热,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严寒地区的节能因素确定出定性 阶段一级指标共五项,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 构细部构造、室内采暖系统。
[0092] 按照国家及东北严寒地区现行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及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或重要条文规定,将各二级指标得分化为=个等级:10 分、6分、0分;按照二级指标满足程度给出各二级指标得分。依照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 分与权重乘积然后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性评价阶段的总得分。
[0093] 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包括一级指标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 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室内采暖系统;
[0094] 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包括二级指标为:
[009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包括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户口传热系 数;
[0096] 窗墙面积比包括北向窗墙面积比、东西向窗墙面积比、南向窗墙面积比;
[0097] 建筑体形系数包括建筑体形系数;
[0098] 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包括的口窗气密等级、建筑细部构造、围护结构细部构 造;
[0099] 室内采暖系统室内采暖系统;
[0100] 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包括一级指标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 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
[0101 ]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包括二级指标为:
[010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包括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户口传热系 数;
[0103] 窗墙面积比包括北向窗墙面积比、东西向窗墙面积比、南向窗墙面积比;
[0104] 建筑体形系数包括建筑体形系数;
[0105] 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包括外窗和透明幕墙气密等级、建筑细部构造、围护结 构细部构造;
[0106]运营管理包括运营管理措施;
[0107] 定量指标权重采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和实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采用热流 计法和溫控箱-热流计法两种测试手段,选取严寒地区主要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多层、高层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对其节能性能进行现场测试评估;另一方面对选取的建筑建立数学模 型进行模拟计算,采用DeST、天正两种软件进行校核W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和 模拟数据相互印证,得出各指标最终的权重值。
[0108]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定量阶段的指标确定要满足两方面要求:1.具有代表性, 定量阶段指标适用于严寒地区的地域特征,突出严寒地区冬季防寒、保溫防冻的要求;2.具 有可操作性,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便于实验检测和数学建模,保证数据具有高真实性,同 时节能评价体系还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认知度。根据W上两点要求,在众多影响严寒地区 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的因素中,精炼出四项指标,包括墙体、窗体、屋顶、冷风渗透量。
[0109]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110] 实施例一;
[0111] 本实施例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具体是按照W 下步骤制备的:
[0112]步骤一、计算各定量指标权重化;
[0113] i=\, 2, 3:, 4
[0114] 式中,
[0115]化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0116] 化为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斗
[0117] ^ ,Qi为定量指t尔总能耗,W/m2。 抖'
[011 引 化=KF(心-tw)
[0119] 其中,
[0120] K为规范规定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0121]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0122] tn为室内溫度,°C;
[0123] U为冬季室外溫度,°C。
[0124] 步骤二、计算实际能耗比例系数01;
[0125] /=1, 2, 3, 4
[0126] 式中,
[0127] 01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0128] Qi '为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0129] Q功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0130] 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化'为:
[0131] Qi'=KF(tn-tw)
[0132] 式中,
[0133] K为试验测得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0134]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0135] tn为室内溫度,°C;
[0136] U为冬季室外溫度,°C。
[0137] 步骤=、根据目1求解各定量指标得分Tl;
[013 引 Ti = 6X(l-目 i) i = l,2,3,4
[0139] 式中,
[0140] Tl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0141] 01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0142]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143] 步骤四、根据化和Tl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T;
定量指标打分,为第二阶段打分;
[0150]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6,进入建筑节能定量分析评价阶段;
[0151]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 ^ 6,建筑节能评价结束或者进入建筑不节能原因诊断阶段;
[0152] 进入定量阶段评价的,通过对定量指标节能的计算,得出定量阶段评价总得分T, 并W分值T作为划分建筑节能等级的依据:
[0153] T ^ 9,建筑节能等级为=星建筑,等级越高越好,=星建筑最好;
[0154] 6 ^ T<9,建筑节能等级为二星建筑;
[01巧]4含T<6,建筑节能等级为一星建筑;
[0156] T<4,建筑节能无等级,可进入建筑节能优化阶段。
[0157] 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取吉林省长春市某实际建筑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 见下表1。
[0158] 表1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实例分析
[0159]
[0160] 实施例二:
[0161] 本实施例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具体是按照W 下步骤制备的:
[0162]步骤一、计算各定量指标权重化;
[0163] 片1,2,3,4
[0164] 式中,
[0165] 化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0166] 化为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4
[0167] Xa为定量指标总能耗,W/m2。 i-J
[016 引 化=KF(tn-tw)
[0169] 其中,
[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