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_3

文档序号:9929664阅读:来源:国知局
170] K为规范规定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0171]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0172] tn为室内溫度,°C;
[0173] U为冬季室外溫度,°C。
[0174] 步骤二、计算实际能耗比例系数01;
[0175] 1=1, 2, 3, 4
[0176] 式中,
[0177] 01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0178] Qi '为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0179] Q功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0180] 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化'为:
[0181] Qi'=KF(tn-tw)
[0182] 式中,
[0183] K为试验测得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0184]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01化]tn为室内溫度,。C;
[0186] U为冬季室外溫度/C。
[0187] 步骤=、根据目1求解各定量指标得分Tl;
[018 引 Ti = 6X(l-目 i) i = l,2,3,4
[0189] 式中,
[0190] Tl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0191] 01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0192]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193] 步骤四、根据化和Tl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T;
[0194] /=1,. 2.,3.,4
[0195] 式中,
[0196] Ti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0197] T为定量评价总得分;
[0198] 化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0199] 建筑节能体系打分分两阶段进行:一是对定性指标打分,为第一阶段打分;二是对 定量指标打分,为第二阶段打分;
[0200]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6,进入建筑节能定量分析评价阶段;
[0201]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 ^ 6,建筑节能评价结束或者进入建筑不节能原因诊断阶段;
[0202] 进入定量阶段评价的,通过对定量指标节能的计算,得出定量阶段评价总得分T, 并W分值T作为划分建筑节能等级的依据:
[0203] T ^ 9,建筑节能等级为=星建筑,等级越高越好,=星建筑最好;
[0204] 6 ^ T<9,建筑节能等级为二星建筑;
[02化]4含T<6,建筑节能等级为一星建筑;
[0206] T<4,建筑节能无等级,可进入建筑节能优化阶段。
[0207] 表2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
[020引
[0209]表3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定性指标
[0210]
[0211] 基于群体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0212] 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地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 数。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各个指标分值的相互对比,确定各指标重要性大小,该体系重要性区 间划分采用Saaty教授推荐的9点法。
[0213] 本研究体系选取42位业内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是该专业内具备 较深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业内资深的从业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 员等。
[0214] 本体系定性指标包含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发放指标权重咨询调查函共计 42份,调查问卷回收共计31份,其中7份作废不可用,剩余24份,构建个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24个,个人二级指标判断矩阵72个,一级指标综合判断矩阵1个,二级指标综合判断矩阵3 个,共计100个。
[0215] 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一级定性指标权重,如图2;
[0216] 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权重,如图3;
[0217] 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一级定性指标权重,如图4;
[0218] 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二级定性指标权重,如图5;
[0219] 评价的前提及标准
[0220] (1)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规定,民用 建筑冬季供暖溫度应满足18-24°C ;
[0221] (2)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表AO. 1-2中关于建 筑的耗热量指标的要求,各类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要求如下表所示。
[0222]
[0223]
[0224]
[0225]
[0226] 评价内容
[0227] 依据国家及东北严寒地区现行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及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或重要条文规定,将各二级指标得分细分为=个等级: 10分、6分、O分,按照二级指标评价条款的满足程度给出各二级指标得分,详细见附表。
[0228] 定性指标"窗墙面积比"评分标准
[0234] 定性指标"建筑细部构造"评分标准
[0229]
[0230]
[0231]
[0232]
[0233]
[0235]
[0236]
[0237]
[023引
[0239]
[0240]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6,进入建筑节能定量分析评价阶段;
[0241]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 ^ 6,建筑节能评价结束或者进入建筑不节能原因诊断阶段;
[0242] 定量指标的评分方法采用比例求和法,逐级依次评分;W6分为基准(限值建筑), 设上、下限分值分别为10分和0分,评价建筑得分低于0分和高于10的分别按0分和10分计 算;依照各一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量评价阶段的 总得分,根据得分划分等级;
[0243]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 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运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 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建筑节能 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计算各定量指标权重ni; 步骤二、计算实际能耗比例系数θ1; 步骤三、根据θ:求解各定量指标得分τ1; 步骤四、根据ndPh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计算各定量指标权重m;具体过程为:式中, ni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i为外墙、屋顶、外窗或外门各定量指标; Qi为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为定量指标总能耗,W/m2。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为: Qi = KF(tn-tw) 其中, K为规范规定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tn为室内温度,°C ; tw为冬季室外温度,°C。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计算实际能耗比例系数0i;具体过程为:式中, θ: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 Qi '为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 Qi为限值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W/m2。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参评建筑各定量指标能耗& '为: Qi' =KF(tn_tw) 式中, K为试验测得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为外围护结构面积,m2; tn为室内温度,°C ; tw为冬季室外温度,°C。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根据求解各定量指标得分;具体过程为: Ti = 6X (l-9i)i = l,2,3,4 式中, Ti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θ:为各定量指标实际能耗比例系数。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根据ndPh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T;具体过程为:式中, h为各定量指标得分; T为定量评价总得分; ni为各定量指标权重; 建筑节能体系打分分两阶段进行:一是对定性指标打分,为第一阶段打分;二是对定量 指标打分,为第二阶段打分;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Τ>6,进入建筑节能定量分析评价阶段; 定性评价阶段得分TS 6,建筑节能评价结束或者进入建筑不节能原因诊断阶段; 进入定量分析评价阶段的,以分值Τ作为划分建筑节能等级的依据: Τ 2 9,建筑节能等级为三星建筑; 6 < Τ〈9,建筑节能等级为二星建筑; 4 < Τ〈6,建筑节能等级为一星建筑; Τ〈4,建筑节能无等级,进入建筑节能优化阶段。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定性及定量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步骤一、计算各定量指标权重ηi;步骤二、计算实际能耗比例系数θi;步骤三、根据θi求解各定量指标得分Ti;步骤四、根据ηi和Ti计算定量评价总得分T。本发明应用于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学科中的建筑节能技术领域。
【IPC分类】G06F17/50
【公开号】CN105718635
【申请号】CN201610028043
【发明人】战乃岩, 王春青, 戴昕, 白莉, 徐沛巍, 卢海江, 王金鹤
【申请人】吉林建筑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