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230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处理声音或图像等连续数据的电子机器内置的磁盘设备中写入或读取连续数据的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是不使连续数据中断而能满足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的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记录和再生由装置本身将图像等模拟数据实现数字化的或原来就是数字数据的连续数据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将使用称为硬盘驱动器的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设备作为记录再生单元,由上位控制部控制上述连续数据,同时综合地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等。图14是表示先有的这种记录再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14中,1是盘状记录媒体,3是使该盘状记录媒体1转动的电机。另外,2是记录再生头,将从下位控制部5传送来的数字数据写入到上述盘状记录媒体1中,或者读取写入到该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数字数据,向下位控制部5传送。另外,4是可以使该记录再生头2在盘状记录媒体1上进行沿径向移动的查找动作的调节器,6是在向上述盘状记录媒体1写入或读取数据或者进行纠错处理等时暂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7是与上位控制部9进行数据或命令的授受的接口部。5是控制上述接口部7、存储器6、调节器4、电机3和记录再生头2的下位控制部。并且,由上述1~7构成的作为硬盘驱动器是众所周知的1个设备,可以视为盘设备13。
另外,12是接收图像数据这样的数据输入的输入部,11是向监视器等图像显示装置输出数据的输出部。8是与上述盘设备13进行数据或命令的授受的接口部,用命令14将命令或应写入的数据向上述盘设备13传输,另外,用对命令14的应答15从上述盘设备13接收应答或读取的数据。10是为了从输入部12接收而存储或作为向输出部11输出的准备而存储或者进行加工或纠错处理等而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等连续数据的存储器。9是通过上述输入部12、输出部11、存储器10、接口部8和包括上述盘设备13而综合地控制数据的读写等处理的上位控制部。
上述盘设备13是作为计算机的记录装置的硬盘驱动器那样的设备,在先有的记录再生装置中,由命令14传输来的命令是单一命令,对该命令14的应答15也是单一命令。
下面,按照图15的流程图说明先有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图15是表示先有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1,上位控制部9向盘设备13传送单一命令14。
这里,例如,假定上述命令14是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读取大小为某一数据量的数据的命令。
在步骤S102,盘设备13接收上述命令14,在步骤S103,由下位控制部5控制调节器4,使上述记录再生头2移动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并且在步骤S104,确认伺服机构是否开始动作,如果伺服机构未动作,就再次返回到使伺服机构开始作用的动作,如果伺服机构已动作,就转移到步骤S105。并且,在步骤S105,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读取数据,在步骤S106进行读取动作的确认,如果确认可以,就转移到步骤S108,如果不可以,就转移到步骤S107。并且,在步骤S107,确认该读取动作是否在预先设定的限制次数以上,如果在限制次数以下,就返回到再次进行读取动作的步骤S104,在达到限制次数时,就转移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08,下位控制部5通过接口部7、8将在步骤S105读取的数据向上位控制部9传送,上位控制部9接收该数据。并且,如果完成了向上述上位控制部9的数据传送,就转移到步骤S110,将上述命令14的处理已结束或未结束的应答15向上位控制部9传送。
具有以上那样动作的盘状记录媒体1的盘设备13作为计算机的记录装置使用时,为了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通常是提高盘转动速度,另外就是将使记录再生头2移动的查找速度设定得快。但是,作为机器而言,则有噪音大耗电大的缺点,作为解决该缺点的方法,在特开平7-334950号公报中公开了用户可以选择牺牲数据处理速度、降低盘转动速度和查找速度的模式的盘设备。
但是,在特开平7-334950号公报公开的装置中,如果选择一方的快的转动速度,虽然可以得到高速的数据处理速度,但是却牺牲了宁静性和电力消耗,如果选择另一方的慢的转动速度,虽然对宁静性和电力消耗有利,但是却不能得到高速的数据处理。
这是由于,先有的盘设备13作为计算机的记录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即使在时间轴上不连续也可以可靠地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生,所以,如上述那样,只要用户可以有选择地指定所重视的性能就足够了。
但是,在具有这样的盘设备13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在处理图像或声音时,上位控制部9必须在时间轴上连续的状态下向盘设备13进行图像或声音等时间轴上连续的数据的写入、读取处理或者在与上位控制部9连接的图像显示装置上进行图像显示等的处理。并且,为了在分时进行处理的上述盘设备13中进行必须保持这种连续性的处理,将连续数据存储到与上位控制部9连接的存储器10中,从而确保连续性而进行处理。
因此,在上述盘设备13的图像处理中,将外部的数据记录到盘状存储媒体1上,同时从输出部11输出该已记录的数据,有时需要由监视器等进行再生的高速的处理速度;有时从输出部11输出记录在盘设备13内的盘状存储媒体1上的数据而不需要仅由监视器等进行再生的高速的处理速度,所以,在上述特开平7-334950号公报所公开的用户唯一地选择处理速度的方法中,必须使处理速度与处理内容中最大的处理量一致,以便不致对连续数据的连续性有障碍,从而在多数情况下将牺牲宁静性和电力消耗。
此外,先有的记录再生装置作为计算机的记录装置使用,所以,在其处理形式中,上位控制部9发出单一命令,盘设备13仅应答该上位控制部9的单一命令。
这在控制记录再生装置全体的上位控制部9侧,仅在需要时控制上述盘设备13,而在不需要时就不需要看应答,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装置全体,但是,在盘设备13侧,则对处理不能进行最佳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处理声音或图像等连续数据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不会中途切断上述连续数据而实现该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低能耗和宁静性等装置性能的记录再生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是由将数据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上的盘设备和控制与装置外部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及再生、加工等处理同时控制该盘设备的读取和写入等数据处理的上位控制部构成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具有向上述盘设备发布由作为在上述盘设备中实际执行的处理命令的实处理命令和作为预想的在上述盘设备处理该实处理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对上述盘设备发布的处理命令的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的复合命令发布单元;上述盘设备具有从上述上位控制部接收上述复合命令并控制数字数据的写入或读取的下位控制单元和对盘状记录媒体进行数字数据的写入或读取的记录再生头。
这样,盘设备在实处理命令处理之后,不是等待下一个命令的待机状态,可以对虚拟命令自主地进行动作。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下位控制单元具有接收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并使上述盘设备在对该虚拟命令执行处理之后待机的虚拟命令接收单元,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指的是该虚拟命令不变更为上述实处理命令就不能继续动作的时刻之前的处理,上述下位控制单元接收上述复合命令,使上述盘设备执行对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在将对该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已结束的信息应答上述上位控制部之后,由上述虚拟命令接收单元进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
这样,便可缩短从上位控制部发布命令开始到处理结束为止的时间,从而可以减轻使图像数据等连续的数据中断的危险性。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判定条件发布单元,上述判定条件发布单元自己作成适应于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从唯一设定的或者准备了的多个性能中选择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的判定条件,并向上述盘设备发布;上述盘设备进而具有切换作为移送上述记录再生头的速度的至少2个以上的查找速度和作为使上述盘状记录媒体转动的速度的至少2个以上的盘转动速度中的至少一方的速度切换单元和根据上述判定条件选择最佳的上述查找速度和上述盘转动速度的速度选择单元,上述盘设备接收由上述判定条件发布单元发布的适应于上述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的上述判定条件,由上述速度选择单元根据该判定条件选择最佳的上述查找速度或上述盘转动速度,由上述速度切换单元进行切换。
这样,盘设备不仅可以事前对在处理实处理命令之后的虚拟命令自主地动作,而且可以根据与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对应的判定条件对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都切换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动作,从而对更细部进行最佳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判定条件以确保连续数据的连续性为前提,包含限制上述盘转动速度的切换的频度的指定时间,根据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在上述查找速度或上述盘转动速度中使期待度高的速度的优先权高。
这样,上位控制部便可作成与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对应的判定条件,并向盘设备传输。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与上述复合命令一起向上述盘设备发布预想时间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上述预想时间是预想的在由上述复合命令单元发布上述复合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将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作为实处理命令发布之前的经过时间的时间。
这样,盘设备在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的执行中可以在预想时间内切换动作速度而不中途切断连续数据而动作。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与上述复合命令一起向上述盘设备发布预想时间和预想命令发布间隔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上述预想时间是预想的在由上述复合命令单元发布上述复合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将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作为实处理命令发布之前经过的时间的时间,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是预想的发布上述复合命令发布之后的多个命令的命令发布间隔的间隔,当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是在比包含在上述判定条件中的指定时间充分长的设定的设定时间期间,连续了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隔的第1预想命令间隔连续之后又连续了与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不同的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隔的第2预想命令间隔时,上述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将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预想为从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变化为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的预想变化时刻与上述复合命令和上述预想时间一起向上述盘设备传输,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在上述设定时间期间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连续时,将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具有与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相同值的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具有与上述设定时间相同值的上述预想变化时刻与上述复合命令和上述预想时间一起向上述盘设备传输。
这样,盘设备除了查找速度外可以按长期预想对切换时比较花时间的盘转动速度进行切换。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盘设备根据上述判定条件、该盘设备自身的处理速度信息、上述预想时间、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上述预想变化时刻将上述查找速度和上述盘转动速度中的至少一方切换为最佳的速度,进行对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
这样,盘设备对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就可以进行最佳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上位控制部根据自己控制的连续数据的处理内容、处理在暂时存储连续数据的与上述上位控制部连接的存储器内的该连续数据的速度和上述盘设备的处理速度信息计算上述预想时间或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上述预想变化时刻。
这样就可以不中途切断应处理的图像数据等的连续数据而进行处理,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在切换上述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时,上述虚拟命令接收单元进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上述盘设备对于该虚拟命令的处理,在每次该处理结束的时刻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上述上位控制部具有取得该应答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单元。
这样,上位控制部就可以把握盘设备的现在的状态,从而发布更合适的处理命令。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关于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当该虚拟命令包含地址和数据的读取时,上述盘设备在查找并移动到该地址之后进行读取,在将该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后,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并转移到待机状态。
这样,在作为读取的虚拟命令成为实处理命令时,可以更快地完成读取处理动作,从而可以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处理数据。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关于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当该虚拟命令包含地址和数据的写入时,上述盘设备在查找移动到该地址之后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提出写入的数据要求,对于该要求,将从上述上位控制部传输来的写入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并转移到待机状态。
这样,在作为写入的虚拟命令成为实处理命令时,可以更快地完成写入处理动作,从而可以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处理数据。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在上述虚拟命令处理过程中,当将读取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时,保留进行纠错处理等最低的处理所需要的容量,使用该存储器的基本上全部的容量存储写入数据的情况下,把上述盘设备可以高速进行读取的最小的量在该存储器作为空闲容量予以确保,存储该写入数据。
这样,在虚拟命令未如预想的那样成为实处理命令时,也不会丢失记录时所需要写入的数据,从而可以更快地进行与虚拟命令对应的事前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盘设备将该盘设备自身的动作速度、动作切换速度和关于电力消耗的信息等按预先决定的形式存储到上述盘状记录媒体或在该盘设备中设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上述上位控制部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起动等时根据需要取得该信息,作成合适的上述判定条件,控制上述盘设备。
这样,在盘设备由于故障等而更换时,上位控制部也可以得到作成判定条件时所需要的信息,更新判定条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的预想的时间信息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为节能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为宁静性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详细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在步骤S418内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存储器容量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中虚拟命令为读取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中虚拟命令为写入命令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先有例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先有例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位控制部9通过接口部7、8向下位控制部5发布的命令16不是像先有例那样为单一的命令,而是由与该单一的命令相当的实际进行处理的实处理命令和在该实处理命令之后预想为对盘设备13发布的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在图1中,对于与先有例所示的图14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中,18是向盘设备13发布由上述实处理命令和上述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16的复合命令发布部,19是从上位控制部9接收上述虚拟命令并使盘设备13执行与该虚拟命令对应的处理直至即使虚拟命令不变更为实际的命令也可以进行的处理为止之后在该状态待机的虚拟命令接收部,17是对上述复合命令16(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的应答。
下面,参照图2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01,上位控制部9的复合命令发布部18将由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16向盘设备13传送。
这里,例如假定上述实处理命令是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读取大小为某一数据量的数据的命令,而上述虚拟命令是从存储器10中读取大小为某一数据量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写入到与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不同的地址B的命令。
并且,在步骤S202,由盘设备13内的上述下位控制部5通过接口部7、8接收上述复合命令16,对于该复合命令16中的虚拟命令,由虚拟命令接收部19所接收。
并且,上述盘设备13在步骤S203~步骤S210,执行上述复合命令16中的实处理命令。
即,首先在步骤S203,盘设备13的下位控制部5利用调节器4使记录再生头2移动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在步骤S204,确认伺服机构是否已起动,如果未起动,就再次返回到使伺服机构起动的动作,如果已起动,就转移到步骤S205。在步骤S205,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读取某一数据量,在步骤S206,进行该读取动作的确认,如果确认可以,就转移到步骤S208,如果确认不可以,就转移到步骤S207。
在上述步骤S206判定不能进行读取动作而转移到步骤S207时,就确认该读取动作的执行次数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限制次数以上,如果上述读取动作的执行未达到限制次数,就转移到再次进行读取动作的步骤S204,如果达到了限制次数,在步骤S210就向上述上位控制部9发送处理不能结束的信息。
另外,在步骤S206判定读取动作可以而转移到步骤S208时,通过接口部7、8将在步骤S205读取的数据向上位控制部9传送,该上位控制部9在步骤S209接收该数据。并且,如果上述数据的传送结束了,盘设备13在步骤S210就将处理已的信息应答上位控制部9,上位控制部9在步骤S211接收该应答17。
对到此为止的实处理命令的处理,与先有的盘设备13发送单一的命令时的动作相同。并且,在本实施例1中,在此后的步骤S212~步骤S214,对在步骤S202盘设备13内的下位控制部5接收的复合命令16内输入虚拟命令接收部19的上述虚拟命令进行处理。
即,在步骤S212,盘设备13内的虚拟命令接收部19利用调节器4使记录再生头2查找移动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B,在步骤S213进行伺服机构确认,如果伺服机构未起动,就再次使伺服机构起动,如果已起动,就转移到步骤S214,在该状态下待机。
并且,虽然图2中未图示,但是,例如上述虚拟命令变化为实际的命令即实处理命令时,盘设备13就通过接口部7、8接收记录在存储器10中的数据,并写入在步骤S212预先使记录再生头2移动到的地址B。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1,上位控制部9使通过接口7、8向下位控制部5传送的命令从单一命令变为由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16,在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之后进行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所以,在上述虚拟命令变为实处理命令时,如果是以往,则从新的命令发布的时刻开始使记录再生头2进行查找移动,此外还需要用于进行伺服机构确认的时间,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1中,可以省去上述处理时间而进行对命令的处理,从而可以缩短对上位控制部9的命令的执行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的缩短对保持处理的图像数据等连续数据的连续性是有利的,主记录再生装置可以更安全地继续进行处理。
实施例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不是对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唯一地选择可以切换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是上位控制部9以在主记录再生装置中确保图像数据那样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为前提,决定对该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的判定条件,根据该判定条件,盘设备13自己可以进行判断并切换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从而可以进行对上位控制部9的命令的处理。
首先,使用图3说明本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3是本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在图3中,20是建立与主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对应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的判定条件并向盘设备13发布的判定条件发布部,22是根据上述判定条件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的速度选择部,21是切换为由上述速度选择部22选择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的速度切换部。对于与实施例1所示的图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于本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的判定条件,设想为节能和宁静性的两种情况来说明主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在本实施例2中,假定在上述速度切换部21中,查找速度可以切换为高速、低速2档,上述盘转动速度可切换为低速转动和高速转动2档。
首先,说明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节能时的判定条件。
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速度请部21中,查找速度可以切换为2档,所以,例如设高速查找的功耗为W1、低速查找的功耗为W2时,低速查找的功耗W2当然比高速查找的功耗W1小,因此,这里的查找速度的期待值就是低速。因此,盘设备13在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范围内就选择低速查找而进行动作。
另外,在速度切换部21中,盘转动速度也可以切换为2档,而低速转动当然比高速转动的功耗小,所以,这里的盘转动速度的期待值也是低速转动。但是,对于盘转动速度,必须选择与数据的处理内容相应的合适的速度。
即,处理的数据是图像数据等连续数据并且同时处理2个系列的连续数据等处理内容庞大时,例如从输入部12取入1个系列的连续数据并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同时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读取另一个系列的连续数据而为了作为图像进行观看从输出部11输出时,即使盘转动速度的期待值是低速转动,如果盘转动速度不快,就有可能损坏数据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在处理1个系列的数据等的处理内容小时,例如在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读取1个系列的数据而仅从输出部11输出时,即使如盘转动速度的期待值那样使该速度为低速转动,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
这里,说明选择与处理内容相应的合适的盘转动速度的条件公式。例如,设盘转动速度为高速转动时所需要的每单位时间的功耗为W3、高速转动时与低速转动时所需要的每单位时间的功耗之差为ΔW3、低速转动时所需要的每单位时间的功耗为W3-ΔW3、在使盘转动速度从高速转动变成为低速转动的减速所需要的时间内与高速转动时相比较额外需要的功耗之差为ΔW4、在从低速转动变成为高速转动的加速所需要的时间内与高速转动时相比较额外需要的功耗之差为ΔW5。另外,根据处理内容的关系,设需要以高速转动的时间为T1、以低速转动也可以的时间为T2。
首先,进行以高速转动T1时间后减速、以低速转动T2时间后再次加速的加减速转动时的功耗与维持高速转动时的功耗之差ΔWa可以用(式1)表示。
ΔWa={W3×T1+(W3-ΔW3)×T2+ΔW4+ΔW5}-{W3×(T1+T2)} …(式1)(式1)的第1项是进行加减速时的功耗,第2项是维持高速转动时的功耗。将该计算式展开,则得(式2)。
ΔWa=ΔW4+ΔW5-ΔW3×T2 … (式2)因此,对于装置性能,为了达到节能,如果(式2)的ΔWa是正的,则使盘转动速度不进行加减速转动是有利的,如果ΔWa是负的,则使盘转动速度进行加减速转动是有利的。另外,在作为条件式的(式2)中,ΔW3、ΔW4、ΔW5对盘设备13是固有的常数,所以,如果作为进行低速转动也可以的时间的时间T2长,则ΔWa就是负的,从而可以判定在盘转动中进行加减速在节能方面是有利的。
这样,在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是节能时,在上述判定条件发布部20中设定的判定条件,对于盘转动速度,作为指定时间则包含使(式2)中的ΔWa成为0的时间T2或给它加上余量而使ΔWa成为负的时间T2,另外,对于查找速度,在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范围内选择低速,盘设备13根据上述判定条件自己进行判断,由速度选择部22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由速度切换部21进行切换,这样,在主记录再生装置中,便可确保图像数据那样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在该装置中实现操作者所希望的节能性能。
下面,说明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为宁静性时的判定条件。
在上述速度切换部21中,如果查找速度可以进行2档切换,对于查找动作,查找速度则是低速要比高速宁静,所以,希望宁静性时的期待值就是低速。因此,和功耗的情况一样,在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范围内选择低速。
另外,在速度切换部21中,假定盘转动速度也可以进行2档切换。对于盘转动速度,不仅低速转动时和高速转动时分别有噪音,而且加速转动和减速转动时也发生不连续的噪音,综合的宁静性的评价主要靠人的听觉。因此,对于盘转动速度,不是定量的计算公式,必须根据盘设备13的特性特别是根据人的感性来设定加速转动和减速转动的间隔即使高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2和使低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2。
这样,在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是宁静性时,在上述判定条件发布部20中设定的判定条件,对于盘转动速度,作为指定时间,包含上述那样根据盘设备13的特性而设定的使高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1和使低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2,另外,对于查找速度,在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范围内选择低速,盘设备13根据上述判定条件自己进行判断,由速度选择部22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这样,在主记录再生装置中,便可确保图像数据那样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在该装置中实现操作者所希望的宁静性。
从上位控制部9的判定条件发布部20向盘设备13发布的上述判定条件,可以在主记录再生装置起动时进行或者在装置的操作者选择不同的性能时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2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即使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希望的性能有多个,通过上位控制部9的判定条件发布部作成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为前提的包含指定时间的判定条件并向盘设备13传送,盘设备13便可根据该判定条件在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范围内由速度选择部22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并由速度切换部21切换为该选择的速度来处理上位控制部9的命令,从而可以实现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
实施例3.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除了与在实施例2中说明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对应的判定条件外,还与由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16一起将对该复合命令16所预想的时间信息(预想时间、预想命令间隔、预想变化时刻)向盘设备13传送,盘设备13根据该预想的时间信息自己进行判断,从而切换为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动作。
首先,使用图4说明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的图。对于与实施例2所示的图3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4中,23是与上述复合命令16一起将对实处理命令开始以后的命令预想的时间信息向盘设备13传送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部,所谓预想的时间信息,就是预想时间T0、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预想变化时刻Tc。所谓上述预想时间T0,就是在复合命令16发布之后到虚拟命令成为实际的命令即实处理命令为止的预想经过时间,所谓上述预想命令间隔,就是在上述实处理命令执行开始之后在某一设定时间的期间发布的多个虚拟命令的预想的命令发布间隔,该预想命令间隔在上述设定时间的期间从某一间隔变化为另一间隔时,设最初的间隔为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后一个间隔为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此外,设预想该间隔变化的时刻为上述预想变化时刻Tc。另外,所谓上述设定时间,就是在实施例2中说明的判定条件中包含的指定时间,在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是宁静性时,上述设定时间就是比使高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1与使低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2之和长的时间,在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是节能时,上述设定时间就是比使低速转动继续的最小时间T2长的时间。
这里,使用图5更具体地说明上述预想的时间信息。例如,设记录再生装置从输出部11输出从盘设备13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读取的图像数据,再生该图像数据,并按定时记录将从输入部12输入的图像数据记录到盘设备13中,该定时器在经过时间Ttm之后予以解除。这时,实处理命令就是读取数据,虚拟命令就是写入数据,并且,不能使图像中断,所以,就预想上述读取和写入的命令就按基本上相同的间隔ΔTf交替地连续的从上位控制部9发布命令,此外,在经过时间Ttm之后解除时,不必发出读取数据的命令,所以,盘设备13的处理内容减少,在实处理命令发布之后,从经过时间Ttm的预想变化时刻Tc开始,预想按比上述预想命令间隔ΔTf长的间隔ΔTs发布命令。在上述具体例中,之所以将命令的间隔取为基本上相同的间隔,是因为特别是图像信息等数据在1个系列中传输速度相似,处理也以相同的时间进行,所以,可以认为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这里到虚拟命令成为实际的实处理命令为止的预想时间T0=ΔTf。另外,在上述设定时间中,命令发布间隔不同时,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采用与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相同的值,规定预想变化时刻Tc具有与上述设定时间相同的值。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
首先,使用图6说明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是节能的情况。在使查找速度为低速时,节能可以表现出其效果,所以,这里在速度切换部21中决定仅切换查找速度。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中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节能时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
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节能时的判定条件,如在实施例2中已说明的那样,在上述判定条件发布部20与盘设备13之间的上述判定条件的授受,规定在记录再生装置起动时进行(图中未示出)。另外,图2所示的步骤S204、S206、S207在图6中也起同样的功能,但是,在图6中为了使说明简明而省略了。
此外,在本实施例3中,也假定上述实处理命令是从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A读取数据,而上述虚拟命令是将存储器10存储的数据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地址B。
在图6中,首先,在步骤S301,在从复合命令发布部18发布上述复合命令16之后,上位控制部9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部23预想该复合命令16中的虚拟命令变为实际的处理即实处理命令后到发布新的命令为止的预想时间T0,并将该预想时间T0与复合命令16一起向盘设备13发送。并且,在步骤S302,盘设备13的下位控制部5接收上述复合命令16和预想时间T0,在步骤S303,根据现在记录再生头2所在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现在的地址与实处理命令的地址A之差、现在的盘转动速度和处理的数据量计算按与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对应的查找速度到上述实处理命令结束所需要的处理时间Tn1。由于查找速度的期待值是低速,这里的处理时间Tn1就是使选择低速查找时的处理时间具有富裕的时间。并且,在步骤S304,将从预想时间T0中减去从上述复合命令16发布开始经过的时间后的到对实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0’与上述处理时间Tn1进行比较,在剩余时间T0’大于上述处理时间Tn1时,即使选择低速的查找速度,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所以,就选择低速的查找速度,在剩余时间T0’小时,就选择高速的查找速度。
在查找速度为低速也可以时,就转移到步骤S306,按低速查找进行动作,在需要高速查找时,就转移到步骤S305,按高速查找进行动作。并且,对盘状记录媒体1的地址A查找结束之后,在步骤S307就进行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即进行数据的读取。以后的步骤S208~S211和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2中的动作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211,确认了在上位控制部9中已结束对实处理命令的处理时,盘设备13就转移到对虚拟命令的动作。
即,在步骤S308,根据现在记录再生头2所在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现在的地址A与虚拟命令的地址B之差、现在的盘转动速度和处理的数据量计算从现在的地址A高速查找到目的地址B而动作时的处理时间和按低速查找而动作时的处理时间,使用该2个处理时间计算处理时间Tn2。该处理时间Tn2与上述处理时间Tn1不同,可以是比按高速查找而动作的处理时间与按低速查找而动作的处理时间之差Tn2’大的值。因此,上述处理时间Tn2就是求出上述差值Tn2’后在该差值Tn2’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富裕的值。其理由在于,处理时间Tn1与实处理命令对应,而处理时间Tn2与变为实际的处理之前而动作的虚拟命令对应,所以,例如即使从现在地址A向虚拟命令的目的地址B按低速查找而动作,只要上述预想时间T0中包含上述差值Tn2’时间,如果从预想时间T0结束的时刻开始向目的地址B按高速查找而动作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这是因为,在剩余时间T0’大于上述差值Tn2’时,在剩余时间T0’的期间,按低速查找到目的地址B而动作,在剩余时间T0’成为0而该虚拟命令变更为实处理命令的时刻高速查找到目的地址B的情况,要比在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束之后并在发布向地址B写入数据的实处理命令后向目的地址B按高速查找而动作的情况到达目的地址B的时刻早。
根据以上所述,在步骤S309,将处理时间Tn2与剩余时间T0’进行比较,如果剩余时间T0’大于上述处理时间Tn2,就转移到步骤S311,按低速查找而移动,如果剩余时间T0’小于上述处理时间Tn2,就转移到步骤S310,按高速查找而移动。
并且,对盘状记录媒体1的地址B查找结束之后,在步骤S312,上述虚拟命令变化为实处理命令,待机到从上位控制部9发布命令为止。
这样,在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节能时,就根据上述复合命令16、上述判定条件和上述预想时间T0球出上述处理时间Tn1及Tn2和上述剩余时间T0’等,可以确保图像数据那样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在该装置这选择实现操作者所希望的节能的最佳所查找速度而动作。
下面,使用图7和图8说明操作者希望的装置性能为宁静性的情况。通过使盘转动速度成为低速转动,宁静性可以表现出其效果,所以,这里在速度切换部21中决定切换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中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宁静性时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更详细地表示上述图7的步骤S418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7中,首先,在步骤S401,上位控制部9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部23将上述预想时间T0、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和预想变化时刻Tc与复合命令16一起向盘设备13传输。并且,在步骤S402,盘设备13的下位控制部5接收它们。
并且,在步骤S303,不考虑切换盘转动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而将查找移动进行处理所需要的时间Tn1进行与图6的步骤S303相同的处理,计算上述处理时间Tn1。由于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宁静性时的查找速度的期待值是低速,所以,这里的处理时间Tn1使选择低速查找时的处理时间具有余量的时间。
并且,在步骤S403,判断现在的盘转动速度(DMS)是否为高速转动(H),如果是高速转动,就转移到步骤S410,如果是低速转动,就转移到步骤S404。
下面,先说明现在的盘转动速度(DMS)为低速时的情况。
在步骤S403判定现在的盘转动速度为低速时,在步骤S404,如果从低速转动加速到高速转动,就确认是否留有保持数据的连续性的时间。即,将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同将盘转动速度从低速转动加速到高速转动所需要的时间ΔTa与和盘转动速度成为高速转动后以高速转动进行处理所需要的时间Tn1之和进行比较。并且,如果ΔTf>ΔTa+Tn1,只要在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的期间将盘转动速度切换为高速转动,就判定可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并转移到步骤S405,在ΔTf<ΔTa+Tn1时,即使在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的期间将盘转动速度切换为高速,也判定不能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并转移到步骤S419的处理。在转移到步骤S419的处理的情况,就是不将盘转动速度切换为高速转动时就迫近影响数据的连续性的预想速度变化时刻Tc的情况,在上述处理1中将该信息应答上位控制部9,在Tc-(ΔTa+α)成为0之前,在上位控制部9中进行重新设定预想时间T0的处理,设定充分的预想时间T0,以便可以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切换。
另外,在步骤S404,ΔTf>ΔTa+Tn1,转移到步骤S405时,在步骤S405判断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是否为必须使盘转动速度进行高速转动的短的命令间隔。即,在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的期间,即使盘转动速度是低速转动,也判断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是否大于不影响处理的数据的连续性的预先决定的时间ΔTw。并且,在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大于ΔTw时,由于不必将盘转动速度从低速转动切换为高速转动,所以,将转移到步骤S406,将剩余时间Tc’延长更新到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分割点为止。另外,在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小于ΔTw时,必须将盘转动速度从低速转动切换为高速转动,所以,保持从该时刻到预想变化时刻Tc的剩余时间Tc’,转移到步骤S407。并且,在步骤S407,判断现在是否为必须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切换的时间段,即比较到预想变化时刻Tc为止的剩余时间Tc’是否小于给加速所需要的时间ΔTa加上余量α的时间,如果小,就必须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切换,于是就转移到步骤S408,如果不小,就还不需要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切换,于是就转移到步骤S418,继续以低速转动进行查找处理。
并且,在需要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切换的步骤S408,确认在现在的处理过程中即使切换盘转动速度是否可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即,将加速盘转动速度所需要的时间ΔTa与高速转动以后的处理所需要的处理时间Tn1之和同从预想时间T0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的剩余时间T0’进行比较,如果剩余时间T0’大,就判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并转移到步骤S409,如果剩余时间T0’小,就不可能确保数据的连续性,从而转移到步骤S421。
对于步骤S421的处理3,在步骤S409,剩余时间T0’小,如果经过了步骤S407、S408,当然就没有该处理了,所以未详细说明,但是,处理3是成为该状态时的特殊的处理,具体而言,就是在设定了充分的预想时间T0的基础上再次返回到该过程的再次处理。另外,在步骤S407,使进行该再次处理的时间的余量具有余量α。
并且,在步骤S409,加速盘转动速度,在该加速结束后如果盘转动速度成为高速转动,就转移到步骤S418,以高速转动进行查找处理。该步骤S418的查找处理表现为一系列的处理,下面,使用图8说明该处理。
在图8中,首先在步骤S304判断将从步骤S401到步骤S418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从预想时间T0中减去后的剩余时间T0’是否大于在图7的步骤S303计算的时间Tn1,如果大,就在步骤S306进行低速查找,如果小,就在步骤S305进行高速查找。并且,在步骤S307进行作为实处理命令的读取,在步骤S208向上位控制部9传送数据,在步骤S210返回表示数据发送结束的信息的应答。此外,盘设备13转移为对虚拟命令的动作。在步骤S308进行与图6的步骤S308相同的处理,计算处理时间Tn2,在步骤S309将处理时间Tn2与剩余时间T0’进行比较,在选择高速查找或低速查找并在步骤S310、S311执行之后,在步骤S312待机到从上位控制部9发布命令为止。将以上说明的从步骤S304到步骤S312的一系列的处理总称为查找处理步骤S418。对于各步骤,和在图6中所述的一样,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说明在步骤S403盘转动速度(DMS)是高速的情况。
这时,从步骤S403转移到步骤S410,进行切换的时间限制的确认,即,将在实施例2中说明的高速转动的最小的持续时间T1与盘转动速度成为高速转动后的持续时间的累计值T h进行比较,如果Th大于T1,就继续进行比指定时间T1长的高速转动,并转移到步骤S411,如果Th小于指定时间T1,则持续时间不足高速转动的最小的持续时间T1,于是转移到步骤S418,继续以高速转动进行查找处理。累计值Th的合计,在累计到与T1相同的值之后,就不必进行累计了,可以停止累计。
在步骤S410,判定继续进行比指定时间T1长的高速转动时,在步骤S411,将在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的期间即使盘转动速度是低速转动也不影响处理的数据的连续性的预先决定的时间ΔTw与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进行比较,如果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大,就判定即使是低速转动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并转移到步骤S412,如果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小,就判定如果进行低速转动就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并转移到步骤S418,继续进行高速转动的查找处理。
在步骤S412,ΔTm是将盘转动速度从低速转动加速到高速转动所需要的时间ΔTa和将盘转动速度从高速转动减速到低速转动所需要的时间ΔTd中大的值,在步骤S412,确认在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的命令间隔中是否可以将盘转动速度进行减速或加速或两者都可以。即,如果加减速所需要的最大时间ΔTm与其以后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Tn1之和小于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就可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而随时间进行盘转动的加减速,相反,随时间进行加减速的可能性就很小。
并且,在步骤S412,在判定可以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加减速时,就转移到步骤S413,在判定不可能时,就转移到步骤S420的处理2。步骤S420的处理2,是盘转动速度的减速或加速所需要的时间即使不能从上位控制部9发布的命令间隔中充分获得但只要在上位控制部9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可以在盘转动速度为低速转动的期间中生成加减速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向低速转动的切换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412判定可以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加减速后的步骤S413,确认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是否和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一样即使将盘转动速度减速也可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即,判断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是否大于即使盘转动速度是低速转动也不会影响处理的数据的连续性的预先决定的时间ΔTw。这里,如果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大于ΔTw,就转移到步骤S414,由于在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结束之后也不必切换为高速转动,所以,在将到预想变化时刻Tc为止的剩余时间Tc’延长更新到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的分割点之后,就转移到步骤S415。并且,如果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小于ΔTw,就必须将盘转动速度切换为高速转动,并转移到步骤S415。
在上述步骤S415,将到预想变化时刻Tc为止的剩余时间Tc’与低速转动的最小的持续时间T2进行比较,如果剩余时间Tc’小于低速转动的最小的持续时间T2,就不能持续决定低速转动的指定时间,所以,不可能进行减速,于是,转移到步骤S418,仍然以高速转动进行查找处理。另外,如果剩余时间Tc’大于低速转动的最小的持续时间T2,就可以使低速转动持续指定时间,所以,可以进行减速,于是转移到步骤S416。在步骤S416,和在步骤S408说明的情况一样,不同的只是加速与减速的差别。因此,将使盘转动速度减速所需要的时间ΔTd与以低速转动进行的以后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Tn1之和同预想时间的剩余时间T0’进行比较,如果剩余时间T0’大,就可以将盘转动速度减速,于是就转移到步骤S417,如果剩余时间T0’小,就不可能将盘转动速度减速,于是就转移到步骤S422。在步骤S422的处理4中,和上述步骤S421的处理3一样,再次确保充分的预想时间T0,是在该过程中又一次到来的再次处理。
另外,在步骤S417,进行盘转动速度的减速,如果成为低速转动,就转移到步骤S418。关于此后的步骤S418的查找处理,和使用图8所述的一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这样,在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宁静性时,可以根据上述复合命令16、判定条件、第1及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预想变化时刻Tc和预想时间T0求出上述处理时间Tn1、Tn2等盘设备13的处理速度信息,从而可以确保图像数据那样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对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3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上位控制部9向盘设备13传送由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16,同时传送作为预想的时间信息的预想时间T0、第1及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和预想变化时刻Tc,盘设备13根据这些信息和与在实施例2中说明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对应的判定条件自己判断并选择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进行对应于实处理命令或虚拟命令的动作,所以,对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可以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3中,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为节能时,使用图6说明了不切换盘转动速度的动作,但是,在切换盘转动速度时,可以进行和上述图7相同的处理。
实施例4.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4中,使用设置在盘设备13中的存储器1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存储器10内的数据处理的处理速度更具体地说明在实施例3中说明的预想的时间信息(第1及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预想时间T0和预想变化时刻Tc),另外,在记录再生装置的上位控制部9内,设置了接收对虚拟命令的处理的应答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
上位控制部9处理图像信息等连续数据,所以,暂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主要使用于以下3种情况。即,使用于数据加工的情况;为了从盘设备13通过输出部11向电视机等输出,比从输出部11以大致一定的速度输出数据的速度快的暂时存储从盘状记录媒体1读取的数据,根据输出部11的上述输出速度,从存储器10中取出并输出,从存储器10中消去输出的数据的情况;暂时存储从输入部12取入的数据,按已决定的单位或其倍数的单位向盘设备13传送,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情况。
这里,对于存储器10仅在上述一种情况中使用时例如主记录再生装置进行从输入部12取入的数据暂时存储到存储器10中,并以已决定的单位或其倍数的单位向盘设备13传送而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1个系列的动作时使用的情况,对说明主记录再生装置的最佳的动作是不适当的,所以,考虑需要比较频繁的数据处理时使用存储器10的情况,例如主记录再生装置进行从盘设备13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读取某一数据,通过输出部11输出而再生图像,同时将从输入部12取入的图像数据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2个系列的动作时使用存储器10的情况。
在进行再生上述图像同时将数据写入到媒体1上的2个系列的动作的主记录再生装置中,上位控制部将从盘设备13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一度读取的数据暂时存储到存储器10中,仅将所需要的量从存储器10中随时间连续地消耗,并且将随时间连续地输入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0中,在将数据存储到某一量的时刻,将该数据向盘设备13传送,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
下面,使用图10说明在存储器10中处理2个系列的数据的情况。图10是模拟的表示存储器10的容量的图。
在图10中,设存储器10除了图像加工所需要的量以外暂时存储的可以使用的容量为Ma、在现阶段存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的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为Mp、为了写入盘设备13而暂时存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为Mw、不使用的空闲容量为Mo。
在图像数据等连续数据中,通常,记录再生速度用每单位时间使用的容量来表现。因此,可以认为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每单位时间各消耗ΔMp而减少,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w每单位时间各增加ΔMw。ΔMw大于ΔMp时,由于空闲容量Mo随时间而减少,所以,必须根据其差值来设定空闲容量Mo,但是,这里为了简明,假定ΔMp与ΔMw基本上相等,另外,假定Mo对该差值设定了充分的量。
此外,为了保持连续数据的连续性,必须注意以下所示的两点。即,第1,在存储器10内的图像再生的数据用完时,将影响图像再生的连续性,所以,在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用完之前必须重新从盘设备13的盘状记录媒体1中读取数据进行补充;第2,如果不能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0内,将影响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连续数据的连续性,所以,不能使存储写入到盘设备13中的数据的存储器10的空闲容量Mo消失。考虑上述两点时,在数据的连续性方面,作为完全的设定,采用尽可能增大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另外,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w控制为如果达到了记录单位就在非常小的状态下尽可能快的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但是,这样就必须对应记录查找动作的很小的单位进行,所以,查找次数将很大。
因此,考虑尽可能减少从上位控制部9向盘设备13的访问次数。
为了在确保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处理,在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从存储器10上消失之前,将存储器10上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w写入到盘设备13中,在存储器10中设置空闲容量Mo,此外,必须进行从盘设备13中取得Mp的数据并存储到存储器10上的动作。
首先,连续进行写入和读取2个命令,假定将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存储到存储器10中。到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p在存储器10上消失为止的时间Tp为Mp/ΔMp,为了在该时间Tp期间进行数据的写入以及读取数据,上述时间Tp必须大于向写入地址的查找动作所需要的时间Tws、将写入数据从存储器10向盘设备13传送的时间Twt、将数据向盘状记录媒体1写入的时间Tww、向读取地址的查找时间Trs、从盘状记录媒体1读取数据的时间Trr和将数据向存储器10传送的时间Trt之和。但是,在查找中即使到达了作为盘状记录媒体1的径向的位置的道,也不知道目标地址在1周的何处,所以,对于转动等待,必须考虑转动1周所需要的时间Tm。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所示的(式3)。
Tp>(Tws+Twt+Tww+Tm+β)+(Trs+Trr+Trt+Tm+γ) ···(式3)(式3)中的β和γ是伺服机构未开始动作时的富裕时间。此外,在(式3)中,设右边为T(t)、括弧的第1项为写入所需要的时间Tw(t)、括弧的第2项为读取所需要的时间Tr(t)。
即,如果是(式3)成立的范围,盘设备13就不影响连续数据而动作。但是,如果就这样动作,在上述(式3)中考虑的β和γ就比其他项大的值,所以,为了连续进行2次查找,必须在Mp的余量还大的期间开始进行该连续动作而连续地进行写入还读取,所以,即使根据虚拟命令而事前进行动作,也难于在设定时间内选择动作速度。
因此,考虑不连续的以大致相同间隔进行写入和读取。
在图10中,X1和X2是取容量M为1时的比率,该容量M采用存储器10中可以根据Mp和Mw而使用的容量。图10(a)表示存储器10的容量M中Mw仅存储了X1而Mp仅存储了(1-X1)的状态。在该时刻,假定将Mw写入盘设备13。并且,在写入结束时刻的存储器10的容量如图10(b)所示,从输入部12取入的数据Mw为0。其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状态示于图10(c)。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输入部12输入Mw,在存储器10内Mw增加到X2,另一方面,为了再生数据,向输出部11传输Mp,存储器10内的Mp减少到(1-X1-X2)。因此,在该时刻从盘设备13中读取Mp并存储到存储器10中,Mp存储到存储器10中之后的状态示于图10(d)。
即,将Mw写入盘设备13之后到读取Mp的时间Twm是向图10(b)→图10(c)→图10(d)转移的时间,所以,Twm=M·X2/ΔMw。另外,从盘设备13中读取Mp之后到写入Mw的时间Tmw是向图10(d)→图10(a)→图10(b)转移的时间,所以,Tmw=M·(X1-X2)/ΔMw。这里,假定以相同的间隔发布读取和写入的命令,所以,Twm=Tmw,X1=2·X2。这里,图10(c)中的Mp是Mp=(1-X1-X2)·M,若将上式代入其中,则得Mp=(1-3·X2)·M。因此,从盘设备13向存储器10的Mp的读取必须比从输出部11输出该Mp而在存储器10上消失的快,所以,读取所需要的时间Tr(t)必须按照Tr(t)<(1-3·X2)·M/ΔMp的条件来设定。
这里,具体而言,取X1=0.5、X2=0.25,并且设存储器10的容量为M,在0.5M的时刻向盘设备13进行写入,在从输入部12的读取数据的余量为0.25M的时刻将读取数据存储到0.75M。另外,这里模拟地并考虑写入所需要的时间Tw(t)的时间偏差或读取所需要的时间Tr(t)的时间偏差引起的容量的偏差,简单地进行计算。其理由在于,由于命令间隔大致相同,可以考虑其差别而动作,有充分的命令间隔以及对虚拟命令进行事前动作,所以,在(式3)中考虑的余量β和γ远远比实际上考虑的值小。并且,将上述那样作为设定为大致相同的时间Tmw与时间Twm的时间间隔作为虚拟命令成为实处理命令的预想时间T0向盘设备13传送。并且,第1预想命令间隔ΔTf变成与预想时间T0相同。
这样,在存储器10中进行处理时,记录再生装置从输出部11将现在从盘设备13读取的数据向显示装置输出,按定时记录将输入部12的输入信号记录到盘设备13中,此外,如果预定定时记录在Ttm之后解除,则在经过时间Ttm之后,在存储器10中的数据处理就仅是再生了,处理内容大幅度减少,从而经过Ttm时间之后的命令间隔就成为在(M/ΔMp)中看到余量的值。设该值为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s,这时预想变化时刻Tc就成为Ttm。
这样,上位控制部9通过根据连续数据的处理内容、在存储器10中处理该连续数据的速度和盘设备13的处理速度信息作成预想的时间信息(第1、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预想时间T0和预想变化时刻Tc),并向盘设备13传送,盘设备13便可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切换为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在发布下一个命令之前,可以进行对该虚拟命令的动作。
其次,使用图9~图11具体地说明存储器10进行上述数据处理;以及进而盘设备13具有不仅对与实处理命令对应的动作而且对与虚拟命令对应的动作向上位控制部9应答各动作的状态从而上位控制部9取得该应答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的情况。图9是本实施例4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4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9中,24是从盘设备13接收对虚拟命令的各动作的应答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对于和实施例3所示的图4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4的图9的应答17中,不仅有对实处理命令的应答和对虚拟命令的应答,此外,还增加了对虚拟命令的处理的要求。
图11是表示假定预想为首先在存储器10处于图10(a)的状态时必须将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w写入盘设备13而存储器10成为图10(c)的状态时就从盘设备13读取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从而必须增加上述Mp而成为图10(d)的状态时的动作的流程图。因此,在图11中,在步骤S501,指定将存储器10内的记录用的存储数据量Mw写入盘设备13的实处理命令、盘设备13的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开始地址和读取量,然后,将读取存储器10内的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的虚拟命令以及按定时记录从输入部12输入的输入信号记录到盘设备13中,预想在Ttm之后解除定时器,将上述那样设定的预想时间T0、第1和第2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和预想变化时刻Tc(具体而言,就是T0=Tf=M·X2/ΔMw、Ts=(M/ΔMp)+σ(σ富裕时间)、Tc=Ttm)向盘设备13传送,盘设备13在步骤S502接收这些信息。在图11中未详细说明,但是,对于实处理命令,在实施例3中,如用图7说明的那样,根据给定的上述预想的时间信息切换盘转动速度,进而在步骤S303~步骤S306,切换查找速度并进行查找移动,在步骤S503,进行实处理命令的写入。如果这些处理结束了,在步骤S210就将应答返回上位控制部9。此后,作为对虚拟命令的处理,在步骤S308~步骤S311,切换查找速度,查找移动到读取盘状记录媒体1上的Mp的地址,在步骤S504,将对该虚拟命令的查找移动结束的应答返回上位控制部9,在步骤S505,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该应答,然后,在步骤S312,进入待机状态。
这样,如果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到关于对虚拟命令的盘设备的处理的信息,在上述(式3)的读取所需要的时间Tr(t)中,如果查找已结束,则上位控制部9就已确认了,所以,查找所需要的时间Trs就不必考虑了,另外,伺服机构也已处于动作状态,所以,上述富裕时间γ也可以大幅度减小,从而Tr(t)可以按以下(式4)那样进行判断。
Tr(t)=Trr+Trt+γ’(γ>γ’) ···(式4)即,不将对虚拟命令的应答返回时,存储器10中剩余的Mp的量在图10(c)的状态即成为(1-X1-X2)·M时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而从盘设备13中读取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考虑盘设备13的处理时间及其富裕时间后,预定向成为图10(d)的状态的存储器10内补充Mp的虚拟命令,如果返回对虚拟命令的应答,在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中,便可确认盘设备结束了对虚拟命令的查找,伺服机构也已处于动作状态,所以,上位控制部9可以再次计算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存储器10内的图像再生用的存储数据量Mp进一步减少之前,即使作为虚拟命令的下一个实处理命令即盘设备13的数据读取命令的发布延迟,也判定可以不影响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进行处理。
这样,盘设备13通过将对虚拟命令的处理中对各动作的应答17向上位控制部9输出,上位控制部9在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中取得应答17,上位控制部9便可将为了确保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考虑的时间的余量除外而进行控制,所以,在存储器10的处理中,可以进行具有更多自由度的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4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在上位控制部9中通过根据连续数据的处理内容、在存储器中处理该连续数据的速度和盘设备的处理速度信息Tn1及Tn2作成预想的时间信息(预想时间T0、第1和第2命令间隔ΔTf及ΔTs、预想变化时刻Tc),并向盘设备13传送,盘设备13便可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切换为最佳的动作速度并在下一个命令发布之前进行动作,此外,盘设备13在与虚拟命令对应的处理动作中对于对虚拟命令的处理的各动作应答上位控制部9,上位控制部9通过在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中取得这些应答,上位控制部9便可将为了确保连续数据的连续性而考虑的时间的余量除外而进行控制,所以,在存储器10的处理中可以进行具有自由度的控制。
实施例5.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5中,将虚拟命令变化为实处理命令时记录再生装置的动作分为虚拟命令为数据的读取的情况和写入的情况分别进行说明。本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首先,使用图12说明虚拟命令为数据的读取的情况。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中虚拟命令为读取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2中,步骤S601~步骤S311进行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处理,这里省略其说明。步骤S601和S602中预想的时间信息,表示预想时间T0、预想命令间隔ΔTf及ΔTs和预想变化时刻Tc。
首先,在步骤S601~步骤S311,进行对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的处理。并且,在对虚拟命令的查找动作结束的时刻,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在对虚拟命令的查找动作结束的时刻,在步骤S504向上位控制部9返回应答,在步骤S505,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该应答。
并且,在上述图11中,在向上位控制部9返回对虚拟命令的应答的时刻进入待机状态,但是,在本实施例5中,不进入待机状态,在步骤S603,从盘状记录媒体1中读取预定向上位控制部9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到盘设备13的存储器6中。将该数据向存储器6中存储时,如果未能将按虚拟命令预想发送的全部数据量存储到存储器6中,就把到其中途为止的数据量存储到存储器6中。并且,通过上述处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时刻,在步骤S604,将应答返回到上位控制部9,在步骤S605,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该应答。并且,在应答结束之后,在步骤S312,盘设备13转移到等待上位控制部9的命令的待机状态。
以上未详细说明,但是,在步骤S603的数据读取中,未能将包含在虚拟命令中的全部容量存储到存储器6中时,盘设备13存储未能读取的数据的开头地址,记录再生头2在该地址的某一道待机,在发布了实处理命令之后,可以从该地址继续进行读取动作。
下面,使用图13说明虚拟命令为写入的情况。图13是表示在本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中虚拟命令为写入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3中,和图12一样,步骤S701~步骤S311进行和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的处理,这里省略其说明。
首先,在步骤S701~步骤S311,进行对发布的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的处理。并且,与虚拟命令为读取时不同,在虚拟命令为写入时,在对虚拟命令的查找动作级的时刻,盘设备13在步骤S703在上位控制部9应答表示查找已结束的信息,同时,向上位控制部9提出传送写入数据的要求。
并且,在步骤S704,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包含写入数据的要求的应答,在步骤S705,将从输入帮助12输入存储器10的预定写入盘状记录媒体1的数据向盘设备13传送所要求的容量部分。并且,在步骤S706,接收到该数据的盘设备13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
将上述数据已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盘设备13在步骤S707将接收结束的应答返回上位控制部9,在步骤S708,上位控制部9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部24接收该应答。并且,此后在步骤S312,盘设备13转移到等待上位控制部9的命令的待机状态。
这样,上位控制部9作为对虚拟命令的事前动作不仅进行查找移动到预想的地址的处理,而且在按虚拟命令进行写入或读入时进行将预想的数据记录到盘设备13内的存储器6中的处理,所以,可以提高上位控制部9的控制的自由度,可以提高连续的数据的安全性,对于盘设备13所希望的装置性能,进而可以切换为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动作。
但是,例如作为虚拟命令的事前动作,记录再生装置如上述那样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操作者可以认为是向记录再生装置的上位控制部9发布与虚拟命令不同的命令而上位控制部9输出与预想的上述虚拟命令不同的新的实处理命令的情况。
这时,为了迅速执行对下一个新命令的处理,将影响与存储器6存储的上述虚拟命令对应的数据量。
下面,对新命令为读取的情况和写入的情况说明向存储器6存储的数据存储量。
首先,预想的虚拟命令为从盘状记录媒体1进行数据的读取时,根据该虚拟命令而存储器6存储的数据,根据新命令是不需要的,所以,可以从存储器6中删除。因此,事前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数据量,即使使用其容量的大部分,也不影响下一个新命令的迅速执行。
另一方面,在预想的虚拟命令为向盘状记录媒体1进行数据的写入时,根据该虚拟命令而以存储器10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数据,在存储器10中已不存在,所以,将该数据从存储器6中删除了时,该写入的数据就完全消失了,所以,考虑有不能完全删除的情况。这时,从盘状记录媒体1中读取不同的数据,发布再生图像的新命令时,必须从盘状记录媒体1中读取更快的数据。另外,在数据的读取中,需要存储器6的容量,所以,使用存储器6的大半部分存储根据预想的虚拟命令而写入存储器6的数据时,将对下一个新命令造成障碍。
因此,在预想的虚拟命令的处理中,将读取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时,使用存储器6的几乎全部的容量,另外,在预想的虚拟命令的处理为写入并将写入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时,使用其容量的一部分发布新命令时,为了高速进行该处理,所以,预先在存储器6中确保所需要的空闲容量。
这样,即使与预定的虚拟命令不同而进行急速的命令变更时,上位控制部9对该预定的虚拟命令进行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事前动作,也可以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执行命令。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5的记录再生装置中,作为盘设备13对虚拟命令进行的处理动作,不仅是对预想地址进行查找的动作,而且进行将写入或读入的预定的数据记录到盘设备13内的存储器6中的处理,所以,通过进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事前动作,可以提高上位控制部9的控制的自由度,另外,对于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装置性能,切换为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而动作时,可以提高连续数据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5中,考虑由操作者发布新的命令等而预想的虚拟命令不是实处理命令的情况,在虚拟命令为读取时和写入时改变可以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使用量,所以,即使与预定的命令不同,进行急速的命令变更,上位控制部9通过对虚拟命令进行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中的事前动作。便可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而执行下一个新的命令。
实施例6.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6中,说明由于故障而更换盘设备13时的处理。
本实施例6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5相同,这里使用图3进行说明。
在盘状记录媒体1或记录再生头2等发生故障时,有时要更换盘设备13。这时,设上位控制部9预先在软件上或存储器10上具有关于盘设备13的速度的信息及功耗的信息等,在盘设备13更换之后,不可能按正确的值控制盘设备13。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盘设备13将关于盘设备13的速度的信息及功耗的信息等预先按预先决定的形式存储到盘状记录媒体1上或盘设备13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中,在记录再生装置起动时或需要时,上位控制部9就可以取得上述信息。这样,即使更换了盘设备13,盘设备13本身已存储了上述信息,所以,上位控制部9可以取得上述信息,作成新的适当的判定条件,从而可以顺利地在主记录再生装置得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可以使处理声音或图像等连续数据的电子仪器中内置的磁盘设备不引起连续数据中断,从而可以满足该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包括将数据记录到盘状记录媒体上的盘设备和控制与装置外部之间的数据输入输出及再生、加工等处理、同时控制该盘设备的读取和写入等数据处理的上位控制部,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具有复合命令发布单元,用于向上述盘设备发布由作为在上述盘设备中实际执行的处理命令的实处理命令和作为预想为在上述盘设备处理该实处理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对上述盘设备发布的处理命令的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上述盘设备具有从上述上位控制部接收上述复合命令并控制数字数据的写入或读取的下位控制单元,和对盘状记录媒体进行数字数据的写入或读取的记录再生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位控制单元具有接收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并使上述盘设备在对该虚拟命令执行处理之后待机的虚拟命令接收单元,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指的是该虚拟命令不变更为上述实处理命令就不能继续动作的时刻之前的处理,上述下位控制单元接收上述复合命令,使上述盘设备执行对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在将对该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已结束的信息应答上述上位控制部之后,由上述虚拟命令接收单元进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判定条件发布单元,上述判定条件发布单元自己作成适应于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从唯一设定的或者准备了的多个性能中选择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的判定条件,并向上述盘设备发布;上述盘设备进而具有切换作为移送上述记录再生头的速度的至少2个以上的查找速度和作为使上述盘状记录媒体转动的速度的至少2个以上的盘转动速度中的至少一方的速度切换单元,和根据上述判定条件选择最佳的上述查找速度和上述盘转动速度的速度选择单元,上述盘设备接收由上述判定条件发布单元发布的适应于上述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的上述判定条件,由上述速度选择单元根据该判定条件选择最佳的上述查找速度或上述盘转动速度,由上述速度切换单元进行切换。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条件以确保连续数据的连续性为前提,包含限制上述盘转动速度的切换的频度的指定时间,根据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操作者所希望的性能,在上述查找速度或上述盘转动速度中使期待度高的速度优先权高。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与上述复合命令一起向上述盘设备发布预想时间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上述预想时间是预想的在由上述复合命令单元发布上述复合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将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作为实处理命令发布之前经过的时间的时间。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进而具有与上述复合命令一起向上述盘设备发布预想时间和预想命令发布间隔的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上述预想时间是预想的在由上述复合命令单元发布上述复合命令之后上述上位控制部将上述复合命令中的上述虚拟命令作为实处理命令发布之前经过的时间的时间,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是预想的发布上述复合命令发布之后的多个命令的命令发布间隔的间隔,当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是在比包含在上述判定条件中的指定时间充分长的设定的设定时间期间,连续了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隔的第1预想命令间隔之后又连续了与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不同的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隔的第2预想命令间隔时,上述预想时间信息发布单元将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预想为从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变化为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的预想变化时刻与上述复合命令和上述预想时间一起向上述盘设备传输,上述预想命令发布间隔在上述设定时间期间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连续时,将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具有与该第1预想命令间隔相同值的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具有与上述设定时间相同值的上述预想变化时刻与上述复合命令和上述预想时间一起向上述盘设备传输。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设备根据上述判定条件、该盘设备自身的处理速度信息、上述预想时间、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上述预想变化时刻将上述查找速度和上述盘转动速度中的至少一方切换为最佳的速度,进行对上述实处理命令的处理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位控制部根据自己控制的连续数据的处理内容、处理在暂时存储连续数据的与上述上位控制部连接的存储器内的该连续数据的速度和上述盘设备的处理速度信息计算上述预想时间或上述第1预想命令间隔、上述第2预想命令间隔和上述预想变化时刻。
9.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切换上述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时,上述虚拟命令接收单元进行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上述盘设备对于该虚拟命令的处理,在每次该处理结束的时刻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上述上位控制部具有取得该应答的虚拟命令应答取得单元。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当该虚拟命令包含地址和数据的读取时,上述盘设备在查找并移动到该地址之后进行读取,在将该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后,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并转移到待机状态。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对上述虚拟命令的处理,当该虚拟命令包含地址和数据的写入时,上述盘设备在查找并移动到该地址之后向上述上位控制部返回应答,提出写入数据的要求,对于该要求,将从上述上位控制部传输来的写入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并转移到待机状态。
12.按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虚拟命令处理过程中,当将读取数据存储到在上述盘设备中设置的存储器中时,保留进行纠错处理等最低处理所需要的容量,使用该存储器的基本上全部的容量存储写入数据的情况下,把上述盘设备可以高速进行读取的最小的量在该存储器作为空闲容量予以确保,并存储该写入数据。
13.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设备将该盘设备自身的动作速度、动作切换速度和关于电力消耗的信息等按预先决定的形式存储到上述盘状记录媒体或在该盘设备中设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上述上位控制部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起动等时,根据需要取得该信息,作成合适的上述判定条件,控制上述盘设备。
全文摘要
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如图1所示,上位控制部(9)将由实处理命令和虚拟命令构成的复合命令向盘设备(13)传输,该盘设备(13)一边选择最佳的查找速度或盘转动速度,一边对上述虚拟命令事前进行到在上述实处理命令该虚拟命令不变更为实处理命令就不能继续动作的时刻为止的处理。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可以确保连续数据的连续性,细致地切换查找或盘转动的速度,从而可以对所期待的性能实现最佳的动作。
文档编号G11B19/26GK1383557SQ01801779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2日
发明者一色笃, 三浦一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