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248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每一项中所披露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用来使得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所调制的光波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建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的条件,或者,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用来使得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所调制的光波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建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的条件,或者使得光波束入射在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建立为了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而响应于在光学记录介质记录的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要检测的信息来调制光波束的条件。
背景技术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并从记录信息的介质上再现信息现的领域中,在希望用相对小规模的记录和再现仪器进行用于表示运动图像的数据的记录和再现的环境中,比以前更强烈地需要具有用于高数据密度地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同时增加在记录介质上要记录的信息或者从记录介质上要再现的信息的数据率的布局。因此,出于满足这种需求的目的,已经提出了多束记录和/或再现技术,用于使得多个光束入射到能够利用光记录信息的光记录介质上,从而建立用光束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者用光束从光记录介质再现在光记录介质记录的信息的条件。
利用多束记录和再现技术,获得的优点是将诸如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束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使得在光学记录介质上高数据密度地记录信息,并且将光束彼此独立地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以便增加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要记录的信息或者从光学记录介质上要再现的信息的数据率。作为将如上所述的如此多束记录和再现技术应用于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每一个中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一个,已经推荐了如在Oakley,William S.,LaserTape Inc.,SPIE Proceedings Vol.2604,pp.256-262的“新的数字光学带记录器(Novel digital optical tape recorder)”的文章中披露的那样,其中使用带型的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的光带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1显示了前面提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例子的基本部分。在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如图1中所示的是它的基本部分,激光光源1被用来连续产生作为平行光束的单激光光束。从激光光源1发射的单激光光束进入到光束产生全息图2。
在光束产生全息图2中,将为从激光光源1发射的平行光束的单激光光束划分成每个为平行光束的多个激光光束。即,光束产生全息图2通过划分单个平行光束可操作地来产生多个平行光束。
从光束产生全息图2获得的激光光束进入到极化光束分路器3,并将其从图1中朝下的极化光束分路器3反射,以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并接着进入到会聚透镜5。会聚透镜5用来会聚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的激光光束,以便入射到二维光调制器6。
二维光调制器6由在公共平面部分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多个反射类型的光调制元件组成。来自会聚透镜5的激光光束分别形成如图2所示的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多个光点P。在图2中,二维排列64个(8×8=64)光点,而这意味着将64个二维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二维光调制器6。
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上放置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以便分别和由入射到二维光调制器6的激光光束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形成的光点P相对应。图3示出了在二维光调制器6中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排列的例子。在图3中,用平行管道形的长方体(rectangular parallelepiped)LM表示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每一个,并在反射型光调制元件LM上形成光点P的每一个。
如图4所示,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上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LM的每一个的后表面形成光反射面RF,其中所述后表面在其上入射所述激光光束之一以形成光束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LM的入射面的对面。因此,从所述光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在反射型光调制元件LM的每一个上的激光光束。
对应于二维光调制器6,提供了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用来产生和将要记录的信息相对应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SM,并将调制控制信号SM分别提供给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每一个用来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而调制入射到它上面并从它上面反射的激光光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通过改变在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每一个处的激光光束的反射量来执行在二维光调制器6中的激光光束的调制。顺便说一下,如果调制控制信号SM需要,在没有调制的情况下,主要从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反射入射在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每一个上的激光光束。
这样的结果是,从面对会聚透镜5的二维光调制器6获得激光光束,其中所述激光光束是响应于分别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上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处的和从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上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反射的调制控制信号SM、或者在没有调制的情况下基本上分别从在二维光调制器6的公共平面部分上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反射的调制控制信号SM而被调制的。
来自二维光调制器6的激光光束经过会聚透镜5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因为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已经以朝向会聚透镜5的方向和朝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反方向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所以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和从光束产生全息图2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相比,已经被旋转了90度,并因此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在没有反射的情况下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3。
已经如此通过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又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和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以便入射到作为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带10上。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用来对穿过这里到光学带10的所述激光光束的每一束进行聚焦控制,以便适当地将所述激光光束的每一束聚焦到光学带10上,并进行跟踪控制,以便使得将所述激光光束的每一束入射到光学带10的正确位置。而且,例如,通过如图1中没有示出的光学带驱动设备来驱动光学带10,以便按箭头A所示的方向行进(随后,称作为A方向)。
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而入射到光学带10的激光光束形成了在光学带10上如图5中所示的二维排列的多个光点Q。在图5中,将64(8×8=64)个光点Q二维排列,并且这意味着将二维排列的64个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上。
将在光学带10上二维排列的光点(例如,64光点Q)彼此垂直的2阵列方向中的一个按和如图5中所示的光学带10进行的A方向成α角度放置。因此,随着光学带10按A方向运动,在光学带10上以轨距t形成分别与光点Q(例如,64光点Q)相对应的在每一个上都记录信息的多个记录轨迹(track)。
当将已经从二维光调制器6反射的没有调制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上时,响应于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和同时从指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的光学带10反射的信息,来对这些激光光束进行调制。从光学带10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然后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因为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已经以朝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和朝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反方向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所以,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和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相比,已经被旋转了90度,并因此将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3的激光光束从指向如图1中所示的右边的极化光波束分路器3反射。
从极化光波束分路器3反射到图1中的右边的激光光束进入光束分路器11。将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1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一部分从指向图1中的下方的光束分路器11反射,以便穿过诸如圆柱形透镜等的光学元件12,并接着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而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1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另一部分穿过光波束分路器11,从而进一步穿过诸如会聚透镜等的光学元件14,并接着进入到光检测器15。
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用来,响应于经过光学元件12入射到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的激光光束,产生分别代表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ST。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如此获得的输出信号SF和ST用于对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而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
光检测器15用于产生响应于经过光学元件14入射到光检测器15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多个输出信号SI,并将输出信号SI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16。信息再现部分16用于根据从光检测器15获得的输出信号SI来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
在如图1中这样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当在光学带10上重新记录信息时,分别将产生来响应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S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提供给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结果,从指向会聚透镜5的二维光调制器6获得,由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而调制的并同时从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反射的激光光束。
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而调制的并从二维光调制器6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会聚透镜5、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极化光束分路器3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以进入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中,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中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被入射到光学带10上。这样的结果是,利用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而调制的激光光束来执行在光学带10上的信息的记录,并且在光学带10上形成每一个都用来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
当从如图1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光学带10中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时,将每一个都预定为恒定的调制控制信号S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分别提供给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结果,从指向会聚透镜5的二维光调制器6获得从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在没有调制的情况下以恒定的反射量反射的激光光束。
从二维光调制器6获得的还没有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会聚透镜5、四分之一波长板片4、极化光束分路器3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以进入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中,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中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入射到光学带10上。响应于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并同时从指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的光学带10反射的信息,来调制这样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响应于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并从光学带10获得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8,并接着从极化光束分路器3被反射,以进入光束分路器11中。从光束分路器11部分地反射如此进入光束分路器11的激光光束,使其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并同时部分地穿过光束分路器11,以经由光学元件14进入光检测器15。
这样的结果是,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3获得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的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T,以及从光检测器15获得输出信号SI,以将输出信号SI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16,其中该输出信号SI随着响应于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中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在信息再现部分16中,根据从光检测器15获得的输出信号SI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
而且,同样也预先提出了利用在其中提供使用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的,而且和如图1中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在它的配置和操作中不同的另一个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图6示出了用于这种装置的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的例子。在如图6中所示的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中,按预定间隔二维放置了多个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例如,9个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3×3=9))。
如图7中所示,放置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以使得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紧密面对,或者和光学带19相接触。当在光学带19上重新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时,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每一个都发射响应于所述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以使得相同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9上。由此,在光学带19上记录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在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中二维排列的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彼此垂直的两个阵列方向的一个按如图8所示的光学带19运行的按箭头B(以后,称为B方向)所示的方向成β角度放置。因此,随着光学带19在B方向上运动,在光学带19上以轨道间距t′形成每个都用来记录信息的分别与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例如,9个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相对应的多个记录轨道。
当从光学带19再现在光学带19上如此记录的信息时,放置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以便使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紧密面对,或者和用来记录信息的光学带19相接触,并且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每一个都发射预定恒定的激光光束,并使得相同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9上。响应于在光学带19上所记录的信息,分别调制这样入射到光学带19上的激光光束,并同时该已调制的激光光束从光学带19反射,以便返回到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由此,用返回到那里的激光光束使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每一个都处于振荡条件中。接着,检测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每一个中的振荡,进而产生检测输出信号,并根据分别从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获得的检测输出信号来再现信息。
在如图1中所示的前面提出的其中提供有光束产生全息图2和二维光调制器6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将在光束产生全息图2中通过划分单个激光光束产生的多个激光光束分别入射到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多个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为了建立将来自光束产生全息图2的多个激光光束的每一个都精确地入射到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相对应的一个上的条件,需要确定和保持包括光束产生全息图2、二维光调制器6和在它们之间的设备的各种光学装置之间的精确的位置关系。但是,事实上,由于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组成二维光调制器6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所以,要严格地确定和保持所提到的各种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如果缺少必要的一个或者多个激光光束,则在提到的各种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不精确性将不利地导致激光光束的使用系数的退化。
而且,由于和由入射到光学带10上的激光光束形成的光点彼此垂直和在光学带10上二维排列的两个阵列方向的一个被放置成与光学带10运行的A方向成α角度,所以在光学带10上用来形成记录轨道而记录的信息带有每一彼此相邻的两个记录轨道之间的相位差。因此,总的来说,当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时,不可能通过处理从光检测器15获得的多个输出信号SI,容易地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并且在信息再现部分16中执行需要用于再现在光学带10上记录的信息的复杂信号处理。
于是,对于利用其中提供有和前面推荐的如图6所示的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因为事实上,几乎不能实现包含每个都用于利用非常小的功率,例如20μW,发射激光的多个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的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所以需要在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中包含的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基本上和如图7所示的光学带19相接触。因此,将会丧失能够实现记录在光学带上的并从光学带再现的非接触信息、以便避免在光学带19上多余物吸附的恶劣影响这样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有利特性。
而且,因为将在面向光学带19的二维激光二极管阵列17中按预定间隔二维排列的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18中彼此垂直的两个阵列方向中的一个以与光学带19运行的B方向成β的角度放置,所以在光学带19上用来形成所述记录轨道而记录的信息带有彼此相邻的每两个记录轨道之间的相差。因此,也在此情形中,当再现在光学带19上记录的信息时,总的来说,不可能通过处理从光检测器获得的多个输出信号,容易地再现在光学带19上记录的信息,并且在信息再现部分执行需要用于再现在光学带19上记录的信息的复杂信号处理。
因此,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每一项中所披露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或者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使得诸如激光光束的多个光束入射到诸如光学带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用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或/和从光学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并且,利用它能够实现用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对信息进行非接触记录的非接触信息记录、或者从光学记录介质对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进行非接触再现的非接触信息再现,能够减少确定和保持在光束穿过或者从中反射光束的多个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难度,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并能够在没有进行复杂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布置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以及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以及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至9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以及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0至12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以及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或14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且按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第一光学系统,用于对从第一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所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响应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被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到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上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5或16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多个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在按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第一光学系统,用于对从第一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响应于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被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或18的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以便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中获得响应于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在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四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9或20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来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成直线排列;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响应于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四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和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在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已经被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和没有经过任何调制的并且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中的一个;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光源进入其中;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或者以便产生响应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到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和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6至28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或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在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已经被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和不经过任何调制的和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两者中的一个;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光源进入其中;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或产生响应于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根据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3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而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分别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多个为响应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或者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产生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分别被调制的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将以直线排列的光束,或者没有进行任何调制而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将以直线排列的光束;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所述光束从所述光源进入;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或者已经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或者产生为响应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从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为响应入射其上的光束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并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或者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入射到光检测器;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34至3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而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分别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多个为响应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或者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中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对从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或者不进行任何调制,从而按照光调制器件排列成直线排列;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光源进入,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或者已经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已聚焦的调制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或者产生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从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并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或者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入射到光检测器;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中,从光源获得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并按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排列的光束,该光源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并由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调制控制信号。由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中,从光源获得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并按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排列的光束,该光源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并由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调制控制信号。由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并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至9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中,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并由光调制器件的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而且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光调制器由以直线排列并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光调制器件组成,该光源包括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由第二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0至12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中,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并由光调制器件的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而且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一维光调制器由以直线排列并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光调制器件组成,该光源包括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由第二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并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或14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从光源获得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并按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排列的光束,该光源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并由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调制控制信号。由第一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而且,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为响应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以便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5或16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从光源获得为响应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并按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排列的光束,该光源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并由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调制控制信号。由第一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并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而且,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以便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所述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或18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并由光调制器件的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而且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一维光调制器由以直线排列并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光调制器件组成,该光源包括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由第二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而且,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以便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在信息再现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9或20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并由光调制器件的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提供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而且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一维光调制器由以直线排列并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光调制器件组成,该光源包括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由第二光学系统聚焦这些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并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而且,使得从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以便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在信息再现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用光源和公共使用的多个光学装置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并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在光学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中,给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光源,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基于将要记录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产生根据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并按照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一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中,给光源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预定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产生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并且按照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一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产生为响应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离开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以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所述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6至28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用光源和公共使用的多个光学装置实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并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中,给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光源,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基于将要记录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产生根据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并按照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一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
另一方面,在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中,给光源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预定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产生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并且按照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一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用于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产生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从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光束,以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3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用光源和公共使用的多个光学装置实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并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在光学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中,给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基于将要记录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根据调制控制信号已经调制的,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光调制器件按直线排列以组成一维光调制器,并将从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该光调制器件上。由第二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中,给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预定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没有调制的,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二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产生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从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光束,以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在一维光调制器中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在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34至36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中,用光源和公共使用的多个光学装置实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并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中,给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基于将要记录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为响应根据调制控制信号已经调制的,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该光调制器件按直线排列以组成一维光调制器,并将从包括由以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该光调制器件上。由第二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并在其上已形成记录轨道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再现信息中,给将从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其上的一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预定调制控制信号,并由此从一维光调制器获得没有任何调制的,并按照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的光束。由第二光学系统对这些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产生为响应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并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光束,以导入到光检测器。接着,从光检测器获得,随着为响应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而调制的光束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并根据从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在一维光调制器中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接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系数。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图1是示出前面提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例子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是用来解释在如图1中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使用的二维光调制器的原理性说明图;图3是用来解释在如图1中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使用的二维光调制器的原理性说明图;图4是用来解释在如图1中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使用的二维光调制器的原理性说明图;图5是用来解释由如图1中所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进行的在光学带上的信息记录的原理性说明图;图6是示出前面提出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另一个例子中使用的二维二极管阵列的原理性说明图;图7是用来解释由前面提出的其中使用了如图6所示的二维二极管阵列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进行的在光学带上的信息记录的原理性说明图;图8是用来解释由前面提出的其中使用了如图6所示的二维二极管阵列的光学带记录和再现装置进行的在光学带上的信息记录的原理性说明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10是示出在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结构性例子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1是用来解释在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光学系统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2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3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光学系统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4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5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光学系统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6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7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光学系统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8是用来解释由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的原理性说明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至12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0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结构性例子的原理性说明图;图21是用来示出在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结构例子和将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其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性例子的原理性说明图;图22是用来解释如图21所示的激光光源和一维二极管阵列的结构性例子的原理性说明图;
图23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4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至20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5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8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6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8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7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图28是用来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原理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
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一维二极管阵列21,用于组成不断发出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源。该一维二极管阵列21由例如按如图10所示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22组成,并且激光二极管22的每一个都用来发射激光光束。因此,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照激光二极管22的线性布局排列的多个激光光束。
相对于一维二极管阵列21,提供了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将表示要记录的信息的记录信号SS提供给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并且该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响应于记录信号SS来产生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将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获得的调制控制信号SMD分别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21的激光二极管22。由此,,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来变化从激光二极管22的每一个中发射的激光光束的强度,也就是说,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来调制从激光二极管22的每一个中发射的激光光束的强度。
结果,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已经响应于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而调制的激光光束(已调制激光光束),其中,给激光二极管22提供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获得的调制控制信号SMD,以便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照激光二极管22的线性布局进行排列。
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穿过用来进行光束控制的光学系统24,以便入射到作为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25驱动运行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带26上。
光学系统24会聚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和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所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个,以降低它的光束直径,并入射到光学带26上。而且,光学系统24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通过该聚焦控制,适当地对入射到光学带26上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束聚焦在光学带26上,通过该跟踪控制,适当地将入射到光学带26上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束定位在光学带26上。接着,用已调制激光光束在光学带26上执行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记录。
在用已调制激光光束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的场合,在光学带26形成分别对应于入射到光学带26上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多个平行记录轨道,并按光学带26运行的方向延伸。在记录轨道的每一个上提供对应于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调制状态的信息记录模式。
当用已调制激光光束执行在光学带26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时,可以认为光学系统24聚焦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以便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从而达不到它的衍射极限,如图11所示,例如,其中示出了4个已调制激光光束LB,并且使得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作为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一个的光束直径是a,在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光束间隔是b,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一个的光束直径是a′,和在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光束间隔是b′,因为聚焦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使得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从而达不到它的衍射极限,所以满足下面等式[数学式1]。a′/b′=a/b
这意味着类似地用已调制激光光束LB′聚焦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使得对应于和光束直径a相比已减少了的光束直径a′设置光束间隔b′。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将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便在光学带26上形成按和光学带26行进方向成直角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按每个都比预定最小保护间隔(guard band)更大的保护间隔(guardband)GB,在光学带26上形成如图12所示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在图12中,X表示光学带26的行进方向,而Z示出了由已调制激光光束LB′在光学带26上形成的光束点的每一个。
按每个都比预定最小保护间隔更大的保护间隔GB,在光学带上形成记录轨道的事实,这导致降低光学带26的利用系数,并妨碍在光学带26上对将要记录的信息的高密度记录。因此,希望按预定最小保护间隔提供在光学带26上形成的记录轨道。
因此,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用已调制激光光束执行在光学带26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时,事实上,光学系统24对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进行聚焦,使得在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作为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如图13所示,其中,例如同样也示出了4个已调制激光光束LB。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一个的光束直径是a,在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光束间隔是b,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一个的光束直径是a″,以及在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光束间隔是b″,在聚焦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的条件下满足下面等式[数学式2]。a″/b″<b/a这意味着在a″为有限值的条件下能够将每相邻两个已调制激光光束LB″之间的光束间隔(b″-a″)减少到基本上为零。
在将每相邻两个已调制激光光束LB″之间的光束间隔(b″-a″)减少到基本上为零的情形中,将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在光学带26上形成按和光学带26行进方向成直角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其中按预定最小保护间隔(基本上为零),由已调制激光光束LB″在光学带26上形成如图14所示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在图14中,X表示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而Z′示出了由已调制激光光束LB″在光学带26上形成的光束点的每一个。
因为光学系统24聚焦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如上所述的这样一种方法将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26,所以,按在它们之间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预定最小保护间隔形成记录轨道。
尽管举例说明了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在光学带26上形成如图14所示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所述条件是将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形成按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成直角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同样也可以认为光学系统24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形成按预定角度而不是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成直角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如图15中所示。在这样一种情形中,将由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在光学带26上形成的多个光点Z′按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成γ角度的直线排列,如图16中所示。在图16中,和其中将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形成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成直角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的情形相比,在与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垂直的方向上的每相邻两个激光点Z′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而这有利于按在它们的每相邻两个之间的预定最小保护间隔(guard band)在光学带26上形成记录轨道。
而且,当用已调制激光光束实现在光学带26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时,光学系统24能够用来按和如上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方法聚焦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其中聚焦已调制激光光束LB以便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并使其入射到光学带26上。
当光学系统24用如此方式聚焦已调制激光光束LB时,聚焦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LB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其作为已调制激光光束LBS入射到光学带26,如图17中所示,其中,例如,示出了4个已调制激光光束LB。在此情形中,光学系统24使得已调制激光光束LBS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以在光学带26上形成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成除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因此,由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S在光学带26上形成多个光点ZS,以便按与光学带26行进方向成除90度或180度之外的γs角度直线排列,如图18所示。如此选择γs角度使得在和光学带26行进的方向X垂直的方向上的光点ZS的每相邻两个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光点ZS的每一个的直径,并由此由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LBS在光学带26上按预定最小(基本上为零)保护间隔形成记录轨道CHS1、CHS2、CHS3、…、CHSn。
这意味着同样也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带26上形成具有预定最小(基本上为零)保护间隔的记录轨道,所述这样的条件是光学系统26使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26上,从而在光学带26上形成和光学带26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利用如图9中所示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能够执行在光学带26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带26上按预定的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保持光学系统24的位置的困难,并能够改善光束的利用系数。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至12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1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
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激光光源31,用来组成用于不断发射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源。由包括多个诸如透镜的光学器件组成的光学系统32使得从激光光源31获得的激光光束进入一维光调制器33。
一维光调制器33由在平面支撑部件34上每相邻两个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隔的以直线排列的多个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组成,如图20所示。响应于从外部提供给它的调制控制信号,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每一个都用来调制入射其上的光束,并反射已调制光束。
在激光光源31和光学系统32的组合的例子中,激光光源31包括如图10所示的用来发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的一维二极管阵列21,而光学系统32包括如图21中所示的准直仪透镜36和会聚透镜37。
在如图21所示的例子的情形中,从激光光源31中的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进入到准直仪透镜36。由准直仪透镜36对这些激光光束中的每一个都进行校准以进入会聚透镜37中,并接着由会聚透镜37会聚以便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33上。
使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组成一维光调制器33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上,使得其排列方向和在一维光调制器33中的成直线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排列方向相符。由此,由激光光束在一维光调制器33上形成多个光点38,使得光点38的每一个都照射到以直线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中的一个上,如图22中所示。
相对于一维光调制器33,提供有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将表示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记录信号SS提供给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并且该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响应于记录信号SS,根据要记录的信息来产生调制控制信号SME,以。将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获得的调制控制信号SME分别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33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响应于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获得的调制控制信号SME中的一个,组成一维光调制器33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每一个分别调制在一维光调制器33上形成光点38的激光光束中的一个,来照射成直线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并同时反射由此调制的激光光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中的一个,通过变化激光光束的反射量,来由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每一个执行对激光光束中的一个的调制。
结果,从一维光调制器33获得响应于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39获得的调制控制信号SME而由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已经进行调制的、并从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反射的激光光束(已调制激光光束),以便基本上按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布局进行排列,换言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
从一维光调制器33获得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穿过用来进行光束控制的光学系统24,以便入射到作为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25驱动运行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带26上。光学系统24、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25和光学带26分别对应图9中的那些部分。
在其中用如上所述的方法从一维光调制器33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条件中,假定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33的激光光束的数量是m而组成一维光调制器33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数量是n,在m和n之间满足用等式表示的关系m≤n。在m=n的情况下,分别将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上。在m<n的情况下,分别地,可以不将激光光束入射到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某些部分上,并给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其余部分提供调制控制信号SME,以用来调制入射到其上的激光光束。而且,在m<n的情况下,可以将激光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中的两个或者多个上面,并可以给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中的这些两个或者多个提供相同的调制控制信号SME,以用来对入射到其上的激光光束中的一个进行调制。
在按如图19所示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中,用来进行光束控制的光学系统24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33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25驱动运行的光学带26上,或者聚焦从一维光调制器33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25驱动运行的光学带26上,以便用和在如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用于对从一维二极管阵列2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进行光束控制的光学系统24的情形类似的方法,在光学带26上形成按和光学带26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者180度以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利用如图19所示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能够同样也获得与利用如图9所示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获得的优点相对应的优点。
图2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再现信息。
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信息记录部分50和信息再现部分51。在信息记录部分50中,在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驱动运行的光学带53上记录信息,和在信息再现部分51中,从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驱动运行的光学带53中再现记录在光学带53上的信息。
信息记录部分50由如同如图9所示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按相同方式构成,并且在图23中,在信息记录部分50中和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那些块和信号相对应的块和信号用相同的编号作标记,并忽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
在信息再现部分51中,提供了组成用于发射不断发出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源的激光光源55。激光光源55包括,例如,一维二极管阵列21,由如图10所示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22组成。因此,从激光光源55获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照激光二极管22的直线布局排列的多个激光光束。
从激光光源55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用来进行光束控制的光学系统56以便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驱动运行的光学带53上。光学带53在其上提供有,例如,如图14、16或18所示的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其方法和如图9或19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光学带26的相同。
光学系统56使得从激光光源55获得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53上,使得激光光束的每相邻两个处于彼此紧密接近,基本上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间隔。另外,光学系统56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其中利用所述聚焦控制,入射到光学带53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被适当地聚焦在在光学带53上形成的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中的一个上,利用所述跟踪控制,入射到光学带53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被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53上形成的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中的一个上。
响应于在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中的一个上所记录的信息,来调制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53上形成的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中的一个上的激光光束中的每一个,并同时将其从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中的一个中反射到包括例如多个光学器件的光学系统57上。光学系统57使得响应于在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上所记录的信息而已经调制的并从记录轨道CH1′~CHn′或CHS1~CHSn反射的激光光束进入到光检测器58。
光检测器58产生多个随着响应于在光学带53上记录的信息调制的并从光学带53上反射的激光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SIN,并给信息再现部分59提供输出信号SIN。信息再现部分59根据从光检测器58获得的输出信号SIN再现在光学带53上记录的信息。
尽管激光光源55包括用来在如图2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再现部分51中发出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修改激光光源55以便发出单个激光光束来代替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同样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将单个激光光束通过光学系统56入射到光学带53上,并在每个记录轨道连续地由单个激光光束再现在光学带53上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的信息。
利用如图23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在信息记录部分50中,能够执行在光学带53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带53上按预定的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信息,能够减少在确定和维持光学系统24的位置中的困难,并能够改善光束的利用系数。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在光学带53上的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响应于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53上,以在其上形成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在信息再现部分51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带53上所记录的信息。
图2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至20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再现信息。
如图24中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信息记录部分60和信息再现部分61。在信息记录部分60中,在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驱动运行的光学带53上记录信息,而在信息再现部分61中,从在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驱动运行的光学带53中再现记录在光学带53上的信息。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52和光学带53分别对应于图2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那些。
信息记录部分60由如同如图19所示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按相同方式来构成,并且在图24中,在信息记录部分60中和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那些块和信号相对应的块和信号用相同的编号作标记,并省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
类似地,按以如同如图23所示的信息再现部分51的相同方法来构造信息再现部分61,并且在图24中,在信息记录部分61中和如同23所示的信息记录部分61中的那些块和信号相对应的块和信号用相同的编号作标记,并省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
利用如图24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获得如图23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所获得的那些优点相对应的优点。
图2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8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再现信息。
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一维二极管阵列71,用于组成不断发射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源。该一维二极管阵列71由例如以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每一个都用来按和如图9和10所示的一维二极管阵列21相同的方法发射激光光束。因此,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照激光二极管的直线布局排列的多个激光光束。
相对于一维二极管阵列71,提供有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对应于如图9所示的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23,并将表示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记录信号SS提供给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
接着,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用来响应于记录信号SS,产生多个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并且将调制控制信号SMD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或者产生多个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SNM,而不考虑记录信号SS,并将调制控制信号SNM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
当将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时,从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的每一个中发出的激光光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而在它的强度上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来调制从激光二极管的每一个中发出的激光光束。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行任何调制时,当将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SN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时,从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的每一个中发出的激光光束在强度上是恒定的。
结果,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响应于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而已经调制的激光光束(已调制激光光束),或者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没有进行任何调制的激光光束(未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的线性布局排列。
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的和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穿过包括准直仪透镜和其他光学器件的光学系统73,以便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从光学系统73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在没有反射的情况下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74。
然后,已经如此通过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又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和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以便入射到作为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77驱动运行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带78上。
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控制,以便适当地将激光光束的每一束聚焦到光学带78上,并且进行跟踪控制,以便使得将激光光束的每一束入射到光学带78的正确位置上。而且,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激光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或者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以便用和在如图9所示的在光学系统24中对已调制激光光束进行光束控制的类似的方法,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78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当将已经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而调制的并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所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时,利用已调制激光光束将信息记录到光学带78上。
另一方面,当将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并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的未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时,在光学带78上提供多个在其上已经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并由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分别将所述未调制激光光束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78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
响应于记录在记录轨道上的信息,分别对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从而适当地定位在光学带78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的未调制激光光束进行调制,并且同时使其从记录轨道上反射成为响应于所述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从光学带78上如此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并接着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由于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在朝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和朝向与极化光束分路器74相反方向上已经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和从光学系统73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相比,已经被旋转了90度,并因此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从极化光束分路器74向指向如图25中的右方的方向反射。
从极化光波束分路器74反射到图25中的右边的激光光束进入光束分路器80。将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80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一部分从光束分路器80反射,使其指向图25中的下方,从而穿过诸如圆柱形透镜等的光学元件81,并接着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而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80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另一部分穿过光束分路器80,从而进一步穿过诸如会聚透镜等的光学元件83,并接着进入到光检测器84。
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用来响应于经过光学元件81入射到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的激光光束,产生分别代表入射到光学带78上的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ST,以。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如此获得的输出信号SF和ST用于对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而入射到光学带78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
光检测器84用于产生响应经过光学元件83入射到光检测器84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多个输出信号SIN,并将输出信号SIN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85。信息再现部分85用于根据从光检测器84获得的输出信号SIN再现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
在如图25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中,当在光学带78上重新记录信息时,将响应于记录信号而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形成的调制控制信号SMD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结果,从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而已经调制的已调制激光光束。
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穿过光学系统73、极化光束分路器74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以便进入到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入射到光学带78上。这样的结果是,利用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而已经调制的已调制激光光束来执行信息在光学带78上的记录,并且在光学带78上形成每一个用来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
在这样的信息记录中,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用来聚焦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或者用来聚焦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和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78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利用用于在光学带78上记录信息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的这种操作,在光学带78上,用和如图14、16或者18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或CHS1、CHS2、CHS3、…、CHSn的相同方法,按预定的最小保护间隔(基本上为零)形成每个都沿光学带78运行的方向延伸的记录轨道。在记录轨道的每一个上提供与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以在其上形成记录轨道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调制状态相对应的信息记录模式(pattern)。
当将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78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时,给在光学带78上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的信息提供彼此相邻的每两个记录轨道之间的相差,按照在光学带78上成直线排列的光点的预定角度,它基本上是恒定的。
同时,在如图25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中,当从光学带78上再现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时,将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SN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提供给组成一维二极管阵列71的激光二极管。结果,从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没有经过任何调制而它的强度是恒定的未调制激光光束。
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的未调制激光光束穿过光学系统73、极化光束分路器74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以便进入到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入射到光学带78上。
在这种情况下,给光学带78提供,用和如图14、16或者18所示的用于在其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或者CHS1、CHS2、CHS3、…、CHSn的相同方法,按预定最小保护间隔(基本上为零)在其上形成的记录轨道,并由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分别将未调制激光光束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78上形成的记录轨道上。
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未调制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未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未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或者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的未调制激光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未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使得已聚焦的未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78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响应记录在记录轨道上的信息,分别对入射到光学带78上并适当地定位于在光学带78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的未调制激光光束进行调制,并同时使其从所述记录轨道上反射,以便从光学带78指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来作为响应于所述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
从光学带78上获得的并且响应于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并接着从极化光束分路器74反射,从而进入光束分路器80。将这样进入光束分路器80的激光光束部分地从光束分路器80反射,以通过光学元件81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并同时部分地穿过光束分路器80以通过光学元件83进入到光检测器84。
这样的结果是,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获得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78上的未调制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78上的未调制激光光束的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T,以及从光检测器84获得输出信号SI以将其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85,其中所述输出信号SI随着响应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的每一个中的变化而变化。接着,在信息再现部分85中,基于从光检测器84获得的输出信号SIN来再现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
利用如图25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能够执行在光学带78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带78上按预定的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信息,能够减少在确定和维持激光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改善激光光束的利用系数。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在光学带78上的信息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响应于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D而调制的并且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78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带78上所记录的信息。
图2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8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再现信息。
如图26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由对应于组成如图2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各种结构器件组成,并且在图26中,在实施例的基本部分中和如图2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中的那些块和信号相对应的块和信号用相同的编号作标记,并省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6中所示的实施例与如图2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极化特性;包括一维二极管阵列71、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和光学系统73的部分的位置排列;以及包括光束分路器80、光学器件81、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光学器件83、光检测器84和信息再现部分85的另一部分的位置排列。
在如图2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D而已经调制的多个激光光束,或者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还没有进行任何调制的多个激光光束,使其通过光学系统73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中。将从光学系统73进入到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从极化光束分路器74反射,以指向图26中的上方。接着,从极化光束分路器74获得的指向上方的激光光束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和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入射到光学带78上。
而且,从光学带78上获得响应于在光学带78上记录的信息而已经调制的多个激光光束,以通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75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74的激光光束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74从而进入光束分路器80。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80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穿过光束分路器80,以通过光学元件81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而同时将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80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另一部分从光束分路器80反射,使其指向图26中的左边,以通过光学元件83进入到光检测器84。
一维二极管阵列71、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72、光束控制光学系统76、聚焦和跟踪检测器82和信息再现部分85的每一个的操作和如图25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同样也能够获得与利用如图25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所获得的那些优点相对应的优点。
图2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再现信息。
如图27中所示的实施例配备有激光光源31,其用来组成用于不断发射多个激光光束的光源,和光学系统92,包括从激光光源91获得的激光光束进入其中的诸如透镜的多个光学器件。这些激光光源91和光学系统92按和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的激光光源31和光学系统32相同的方法组成。例如,激光光源91包括如图10所示的一维二极管阵列21,而光学系统92包括如图21中所示的所示准直仪透镜36和会聚透镜37。由此,从光学系统92获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激光光束。
从光学系统92获得的激光光束进入到极化光束分路器93,并将从极化光束分路器93反射,以使其朝向图27中的下方,从而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并接着进入到会聚透镜95。会聚透镜95用来会聚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的激光光束,而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96上。
一维光调制器96对应于如图1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维光调制器33。例如,一维光调制器96按用如图20所示在平面支撑部件34上的每相邻两个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隔的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35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33的方法那样,由对应于如图20中所示的光调制器件35的并且在与如图20中所示的平面支撑部件34相对应的平面支撑部件上的每相邻两个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隔的以直线排列的多个反射型光调制器件组成。
将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且已经穿过会聚透镜95的激光光束入射到以直线排列的用于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上,使得其排列方向和在一维光调制器96中成直线排列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的排列方向相符。由此,按和如图20中所示的一维光调制器33的情形相同的方法,由激光光束在一维光调制器96上形成多个光点,使得光点的每一个都照射到以直线排列的用于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中的一个上。
相对于一维光调制器96,提供有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并且将表示要记录的信息的记录信号SS提供给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用来响应记录信号SS,根据将要记录的信息产生多个调制控制信号SME,并且将调制控制信号SME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或者产生多个预定调制控制信号SOM,而不考虑记录信号SS,并将调制控制信号SOM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
当将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E,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时,由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对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96上以便在其上形成光点的、使得将光点的每一个照射到成直线排列的、用于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上的激光光束进行调制,并且同时从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反射。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之一,通过改变激光光束的反射量,执行由反射型光调制器件35的每一个对激光光束的一个的调制。
另一方面,当将预定调制控制信号SO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时,从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反射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96上以便在其上形成光点、使得将所述光点的每一个照射到成直线排列的、用于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之一上的激光光束,以使其强度在没有进行任何调制时是恒定的。
结果,从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响应于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E而已经调制的激光光束,或者从该一维二极管阵列71获得还没有进行任何调制的激光光束,使得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的直线布局排列。
从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会聚透镜95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而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由于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已经以朝向会聚透镜95的方向和朝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反方向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和从光学系统92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相比,已经被旋转了90度,并因此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3。已经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进一步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和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以便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100驱动运行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带101上。
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控制,以便适当地将激光光束的每一束聚焦到光学带101上,并进行跟踪控制,以便使得将激光光束的每一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的适当位置上。而且,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同样也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或者用来对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便用和在如图9所示的光学系统24中对已调制激光光束进行光束控制的类似的方法,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101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当将已经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并从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时,利用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激光光束将信息记录到光学带101上。
另一方面,当将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并从一维光调制器96反射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时,在光学带101上提供多个在其上已经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并由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分别将入射到光学带101上的激光光束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101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
响应于记录在记录轨道上的信息,分别对入射到光学带101上并适当地定位于在光学带101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的激光光束进行调制并且同时从记录轨道上反射,使其成为响应于所述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从光学带101上如此获得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并接着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由于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在朝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和与极化光束分路器93相反方向上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和从光学系统92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极化平面相比,已经被旋转了90度,并因此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从极化光束分路器93向指向如图27中的右方反射。
从极化光波束分路器93反射到图27中的右边的激光光束进入光束分路器102。将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02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的一部分从光束分路器102反射,以指向图27中的下方,从而穿过诸如圆柱形透镜等的光学元件103,并接着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而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02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另一部分穿过光波束分路器102,进一步穿过诸如会聚透镜等的光学元件105,并接着进入到光检测器106。
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用来,响应于经过光学元件103入射到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的激光光束,而产生分别表示入射到光学带101上的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ST。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如此获得的输出信号SF和ST用于对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而入射到光学带101上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
光检测器106用于产生响应经过光学元件105入射到光检测器106的激光光束的每一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多个输出信号SIN,并将输出信号SIN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107。信息再现部分107用于根据从光检测器106获得的输出信号SIN再现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
在如图27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中,当在光学带101上重新记录信息时,将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E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结果,从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已经调制的激光光束。
从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的和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会聚透镜95、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极化光束分路器93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以进入到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中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入射到光学带101上。这样的结果是,利用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已经调制的激光光束来执行信息在光学带101上的记录,并且在光学带101上形成每一个用来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
在这样的信息记录中,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用来聚焦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并且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并且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或者用来聚焦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且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已调制激光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已调制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已聚焦的已调制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101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利用用于在光学带101上记录信息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的这种操作,在光学带101上,利用和如图14、16或18所示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或CHS1、CHS2、CHS3、…、CHSn的相同方法,按预定最小保护间隔(基本上为零)形成每个都在沿光学带101运行的方向延伸的记录轨道。在记录轨道的每一个上提供与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在其上形成记录轨道的已调制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调制状态相对应的信息记录模式(pattern)。
当将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并且基本上在公共平面排列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78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时,给在光学带101上形成的记录轨道上所记录的信息提供彼此相邻的每两个记录轨道之间的相差,按照在光学带101上成直线排列的光点的预定角度,该相差基本上是恒定的。
同时,在如图27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中,当从光学带101上再现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时,将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SOM从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提供给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结果,从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没有经过任何调制而它的强度是恒定的激光光束。
从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的和没有进行任何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会聚透镜95、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极化光束分路器93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以进入到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并接着在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中进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便入射到光学带101上。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给光学带101提供,用和如图14、16或18所示用于在其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CH1′、CH2′、CH3′、…、CHn′或CHS1、CHS2、CHS3、…、CHSn的相同方法,按预定最小保护间隔(基本上为零)在其上形成的记录轨道。并由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分别将激光光束适当地定位在在光学带101上形成的记录轨道上。
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用来对没有进行任何调制且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或者用来对没有进行任何调制且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并已经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激光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已聚焦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便在其上形成按和光学带101行进方向成除了90度或180度之外的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响应于记录在记录轨道上的信息,分别对入射到光学带101上并适当地定位于在光学带101上所形成的记录轨道上的激光光束进行调制,并同时使其从记录轨道上反射,以使其从光学带101指向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
从光学带101上获得的和响应于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穿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并接着从极化光束分路器93反射,而进入光束分路器102。将这样进入光束分路器102的激光光束部分地从光束分路器102反射,以便通过光学元件103进入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并同时部分地穿过光束分路器102以通过光学元件105进入到光检测器106中。
这样的结果是,从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获得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101的激光光束的聚焦条件的输出信号SF和用于表示入射到光学带101上的激光光束的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ST,并从光检测器106获得输出信号SI,以将其提供给信息再现部分107,其中所述输出信号SI随着响应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中的变化而变化。接着,在信息再现部分107中,根据从光检测器106获得的输出信号SIN再现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
利用如图27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能够执行在光学带101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利用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带101上按预定的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激光光束穿过其中或从其反射的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改善激光光束的利用系数。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在光学带101上的信息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响应于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E而调制的和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带101上,以在其上形成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带101上所记录的信息。
图2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6的任何一项中所要求的发明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的基本部分。
在如图2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即光学带,作为光学记录介质,并在光学带上记录信息或者从光学带中再现信息。
如图28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由对应于组成如图27中所示的基本部分的各种结构器件组成,并且在图28中,在实施例的基本部分中和如图27所示的实施例的基本部分中的那些块和信号相对应的块和信号用相同的编号作标记,并省略对其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8中所示的实施例与如图27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极化特性;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会聚透镜95、一维光调制器96和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的位置排列;以及包括光束分路器102、光学器件103、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光学器件105、光检测器106和信息再现部分107的另一部分的位置排列。
在如图2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从激光光源91获得的多个激光光束穿过光学系统92和极化光束分路器93、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和会聚透镜95,以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96上。接着,从一维光调制器96获得,响应于基于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SME而由以直线排列的用于组成一维光调制器96的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已经进行调制的、并从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反射的激光光束,或者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并且从按恒定反射量从反射型光调制器件反射的激光光束,使其通过会聚透镜95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将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4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从极化光束分路器93反射,以指向在图28中下方。接着从极化光束分路器93获得的向上的激光光束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和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以入射到光学带101上。
而且,从光学带101获得响应于在光学带101上记录的信息而已经调制的多个激光光束,使其通过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和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从四分之一波长板片98进入极化光束分路器93的激光光束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93,以进入光束分路器102。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02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从光束分路器102反射,以指向图28中的左边,从而通过光学元件103进入到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而已经进入光束分路器102的激光光束的每一个的另一部分穿过光束分路器102,以通过光学器件105进入光检测器106。
一维光调制器96、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97、光束控制光学系统99、聚焦和跟踪检测器104和信息再现部分107的每一个的操作和如图2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因此,利用图28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获得与用如图27中所示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所获得的那些优点相对应的优点。
工业适用性显然由上面的描述,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至9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0至12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或14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5或16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激光二极管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或18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在信息再现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9或20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例如,用从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光束,在信息再现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6至28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并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并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9至33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在一维光调制器中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被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34至36的任何一项所要求的发明如此构造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因为使用包括由直线排列的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和由以直线排列的光调制器件组成的一维光调制器,并在一维光调制器中产生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调制的、或者按照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没有调制的光束,使之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按光调制器件的布局排列,对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同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直线排列的光点,能够实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非接触信息记录,通过该非接触信息记录,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按最小保护间隔形成的记录轨道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能够减少确定和维持光束穿过其中或从中反射光束的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困难,并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率。
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将要记录信息的记录,这样的条件是将在为响应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光束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在其上形成直线排列的光点,所以,在不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用没有调制的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中排列的、并使得入射到由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束,能够相对容易地在信息再现部分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调制的并依照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布置而成直线排列的已调制光束;以及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是在驱动下运行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并且所述光学系统用来使得已调制光束被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使其入射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3.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光学系统的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已调制光束用来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4.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依照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排列的成直线排列的已调制光束;以及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由此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
5.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以及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的数目大于入射到所述光调制器件上的光束的数目,并给实际上入射在其上的光束的一组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所述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的数目大于入射到所述光调制器件的光束的数目,并给入射在其上的光束中的一个的每两个或多个光调制器件提供同样的来自所述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是在驱动下运行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并且,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用来使得已调制光束被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以使其入射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光学系统的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已调制光束用来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10.一种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以及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已调制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的数目大于入射到所述光调制器件的光束的数目,并给光束实际入射在其上的一组光调制器件提供来自所述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的数目大于入射到所述光调制器件上的光束的数目,并给光束之一入射在其上的每两个或多个光调制器件提供同样的来自所述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控制信号。
13.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所述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且按照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已调制光束;第一光学系统,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所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多个响应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被调制的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到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上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用来产生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附加的光束。
15.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在所述第一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被调制的并在按照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已调制光束;第一光学系统,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光源获得的已调制光束进行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多个响应于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被调制的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用来产生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附加的光束。
17.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对从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以便按照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中获得响应于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在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四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用来产生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附加的光束。
19.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第一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使得响应于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的调制控制信号,来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成直线排列;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调制的光束,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第二光源,用于发射附加的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第二光源获得的附加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响应于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四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已调制光束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用来产生基本上在公共平面上排列的附加的光束。
21.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在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和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在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已经被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和没有经过任何调制的并且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中的一个;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光源进入其中;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光学记录介质上,或者以便产生响应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到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和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其中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是在驱动下运行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并且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用来使得光束聚焦,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以便入射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光束用来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用来对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既进行聚焦控制又进行跟踪控制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提供的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用来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响应于入射其上的所述激光光束,产生分别表示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用来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的两者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和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的两者上。
26.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或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在所述光源中的激光二极管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已经被调制的并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和不经过任何调制的和依照激光二极管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两者中的一个;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光源进入其中;第一光学系统,用于聚焦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或产生响应于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二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根据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用来对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既进行聚焦控制又进行跟踪控制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提供的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用来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响应于入射其上的光束,产生分别表示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用来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穿过的光束的两者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和聚焦和跟踪检测器两者上。
29.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和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产生响应于调制控制信号而已经被调制的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和没有进行任何调制和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的光束两者中的一个;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进入其中;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将要记录的信息,或者产生响应于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光检测器,用于产生响应于入射在其上的光束中的变化而变化的输出信号;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是在驱动下运行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并且,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用来使得光束被聚焦,使得在其所述衍射极限上减少所述已调制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以使其入射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其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光学系统的入射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光束用来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该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成直线排列的光点。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用来对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既进行聚焦控制又进行跟踪控制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提供的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用来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响应于入射在其上的光束,产生分别表示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第三光学系统包括用来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的两者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和聚焦和跟踪检测器两者上。
34.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光源,包括由用于产生多个光束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一维二极管阵列;一维光调制器,由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调制器件组成;第一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入射到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上;调制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给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提供响应于将要记录的信息而变化的调制控制信号和预定的调制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使得响应于所述调制控制信号而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或者在所述一维光调制器中的光调制器件处,不对从所述光源获得的光束进行任何调制,并使其按照所述光调制器件的排列而成直线排列;极化光束分路器,用来让光束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进入其中;第二光学系统,用于聚焦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和从所述一维光调制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中的一个,使得在其衍射极限下获得所述光束的几何光学图像,并用于使得如此聚焦的光束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点,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到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或产生响应于在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而调制的并从所述带型光学记录介质离开的多个光束;第三光学系统,用于使得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带型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上;以及信息再现部分,用于基于从所述光检测器获得的输出信号来再现在带型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用来对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即进行聚焦控制又进行跟踪控制的光束控制光学系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其中,所提供的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用来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响应于入射到其上的激光光束,产生分别用于表示入射到由所述记录介质驱动控制器驱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聚焦条件和跟踪条件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第三光学系统包括用来使得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从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反射的光束和从光学记录介质获得的并已经穿过所述极化光束分路器的光束的两者中的一个入射到所述光检测器和聚焦和跟踪检测器的两者上。
全文摘要
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给一维二极管阵列(21)的激光二极管提供基于将要记录的信息的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制控制信号发送部分(23),以及用于将来自一维二极管阵列的激光光束提供给光学带(26)上的光学系统(24)。光学系统将已调制激光光束压缩为激光光束宽度小到超出被限制的衍射之外的状态,并把它们提供给光学带,从而记录信息。当通过将激光光束施加到光学带来记录或者再现信息时,所述装置能够减少设置和维持多个光学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困难,由此改善激光光束的利用系数。
文档编号G11B7/125GK1578979SQ03801428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伊藤雄二郎, 原雅明, 泽井淳, 椎本恒则, 百地伸元, 吉中忠昭, 清水崇史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