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装置和存储单元的写入以及擦除方法

文档序号:676122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存储装置和存储单元的写入以及擦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装置和存储单元的写入(programming)以及擦除(erasing)方法,特别涉及在使用了可变电阻元件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的写入及擦除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作为属于可以电擦除、写入的只读存储器的EEPROM的一种,有公知的可以高集成化的NAND(与非)单元型EEPROM。在特开平5-182474号公报中,记载了以下的内容。NAND单元型EEPROM,是将多个存储单元以相邻的单元共用源极(source)、漏极(drain)的方式串联,并作为一个单位与位线连接的。存储单元通常具有电荷存贮层与控制栅极层叠而成的FETMOS结构。存储单元阵列,集成于P型基板或N型基板上形成的P型势阱(well)中。NAND单元的漏极侧通过选择栅极与位线连接,源极侧仍然通过选择栅极与源线(基准电位布线)连接。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沿行方向连续配置,成为字线。
该NAND单元型EEPROM的动作如下所述。数据写入的动作从离位线最远位置的存储单元开始依序进行。在已被选择的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上,施加高电压Vpp(=20V左右),在比其更位于位线侧的控制栅极及选择栅极上施加中间电位VppM(=10V左右),根据数据向位线提供0V电压或中间电位。向位线提供0V的电压时,其电位被一直输送到选择存储单元的漏极,从基板侧向浮游栅极进行电子注入。由此,该已被选择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向正方向偏移。将该状态例如设为“1”。向位线提供中间电位时,不发生电子注入,因此阈值电压不变化,停在负值上。该状态为“0”。
数据擦除是对NAND单元内的全部存储单元同时进行。即,使全部的控制栅极为0V,在选择栅极、位线、源线、形成有存储单元阵列的P型势阱及N型基板上施加高电压20V。由此,在全部的存储单元中,浮游栅极的电子向基板侧排出,阈值电压向负方向偏移。
数据读出动作,是使被选择的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为0V,使其他的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及选择栅极为电源电位Vcc(=5V),通过检测电流是否流过选择存储单元来进行的。
从以上的动作说明可以明白,在NAND单元型EEPROM中,在写入及读出动作时,非选择存储单元起到了传输门的作用。从该观点看,在被写入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上加上了限制。例如,写入“1”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的优选范围为0.5~3.5V左右。若考虑数据写入后的时效(经时间的变化)、存储单元的制造参数的离差或电源电位的离差,则要求数据写入后的阈值电压分布在比其更小的范围。
然而,在以往的固定写入电位及写入时间,在同一条件下对全部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写入的方式中,将写入“1”后的阈值电压范围容纳在允许范围内是难的。例如,存储单元由于制造过程的离差而导致其特性也产生离差。因此,若看写入特性,则存在易写入的存储单元与难写入的存储单元。以往,对于该情况,为了充分地写入到难写入的存储单元中,一般使写入时间具有富余,在相同条件下写入全部的存储单元。由此,造成了对易写入的存储单元的过写入,使阈值电压升高到超过允许范围。
另一方面,若写入了“0”的存储单元或擦除了数据的NAND单元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未增大为负方向上的某一值以上时,则也成为问题。写入了“0”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由于数据读出时的单元电流(读出电流)变化,结果导致存取时间变化,故影响EEPROM的规格。另外若因数据擦除中未能充分地擦除时,则其后的数据写入中“1”状态的阈值电压增大到必要以上,造成超过阈值电压的允许范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上述公报中,提出具有写入校验(verify)功能的NAND单元型的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方案。在这里,设置了写入校验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在数据写入时被选择的NAND单元内的各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上依次施加第1写入校验电位、进行数据读出来确认写入不足状态的功能;和在选择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上施加第2写入校验电位、进行数据读出来确认写入过剩状态的功能。由此,若存在写入不足状态的存储单元,追加写入动作,再度进行由第1数据写入校验电位的施加而进行的写入状态的确认。反复进行该操作,对该存储单元结束第1写入校验与数据再写入之后,对该存储单元进行利用第2写入校验电位的写入过剩状态的确认动作。通过反复进行这种操作,对于达到规定的阈值电压的存储单元,控制其不进行再写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在美国专利第5,287,317号说明书中,也提出可电擦除·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同样方案。即,在数据写入时,如图14所示,在可电擦除·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中,输入写入指令(步骤S1)后,通过输入地址与数据(步骤S2),开始向选择存储单元施加程序脉冲(programpulse),数据被写入到存储单元中(步骤S3)。程序脉冲施加停止之后,通过输入写入校验指令,成为写入校验模式(步骤S4),开始由进行过写入的存储单元读出数据(步骤S5)。进行读出,将被读出的数据与最初输入的期望值(参考值reference)进行比较(步骤S6),在一致的情况下,正常终止写入,成为读出模式,终止写入。另一方面,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再度进行程序脉冲的施加(步骤S7)。该一系列的操作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数据一致。图15是施加程序脉冲之后进行施行校验操作的一系列操作,由于期望值数据与写入数据在第3次一致,故终止写入的时序图。
如上所述,在可电擦除·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EEPROM)中,通过反复进行施加程序脉冲,之后施行校验操作的一系列操作,直到期望值数据与写入数据一致,从而将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设定为期望值。
在最近被注目的使用了属于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的RRAM(Novelresistance control nonvolatile RAM)元件的存储器中,也可以采用上述技术。
通过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写入校验功能,若与不具备写入校验功能的EEPROM相比,则可以使阈值电压的离差降低。然而,在程序脉冲施加过程中,由于强制地进行写入操作,故根据程序脉冲施加时间的不同,在施加过程中存储单元的阈值有可能大大高于希望的阈值。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存储单元因制造过程的离差导致其特性也产生离差,故若从写入特性看,则由于存在易写入存储单元与难写入存储单元,导致设定最合适的相同施加时间是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使用了RRAM等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的半导体存储器中也同样,设定为希望的电阻值是困难的。特别是,在RRAM等半导体存储器中,在引进使多个存在的电阻状态中的1个状态存储在1个存储单元的多值(Multilevel)技术的情况下,虽然有进行设定离差小的电阻值的必要,但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高精度地进行电阻值的设定是困难的。另外,由于施加程序脉冲之后反复进行所谓的校验操作的一系列操作,存在写入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缩短写入处理所需时间,同时可以将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精度优良地设定为目标值,因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多值化优良对应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存储单元的写入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特征构成为,具备具有电阻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利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向上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检测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写入动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和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的写入操作的写入控制机构。再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写入方法的特征构成为,在利用上述电阻的变化向具备电阻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的同时,检测上述写入操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进行上述写入操作直到上述电阻达到规定的参考值。
即,通过与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同步地进行校验,可以达到写入与校验所需时间的缩短化的目的,同时,由于在电阻达到规定的参考值的时刻可以停止写入处理,故可以精度优良地设定目标的电阻值,因此,对于多值化非常有利。
优选还具备利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擦除上述存储单元数据的擦除机构;检测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擦除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和在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上述擦除机构的擦除操作的擦除控制机构。
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存储单元的数据擦除同步地进行校验操作,可以达到擦除与校验所需时间的缩短化的目的,同时由于在电阻达到规定的第2参考值的时刻可以停止擦除处理,故可以精度优良地设定目标的电阻值,在达到规定的电阻值的时刻,由于停止向该存储单元施加电压,故也实现减小消耗电流。
上述的存储单元,优选具备RRAM元件那样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上述电应力解除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并使用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若与EEPROM类非易失性存储器比较,则程序脉冲施加时间短。对应EEPROM中1μs左右的时间,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存储器为100ns左右。
上述写入状态检测机构,优选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与在写入参考单元(reference cell)中被固定的上述参考值比较,进行检测,该参考单元从精度上的观点来说,优选使用在电应力下其值不变动的固定电阻形成,从制造上的观点来说,优选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再有,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优选通过比较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与在擦除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第2参考值,进行检测,上述擦除参考单元从精度上的观点来说,优选使用在电应力下其值不变动的固定电阻形成,从制造上的观点来说,优选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数据写入处理的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数据擦除处理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方框构成图。
图14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图表。
图15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存储单元的写入以及擦除方法。
如图1所示,半导体存储装置由存储器阵列1和控制电路C构成。存储器阵列1,是将存储单元1c排列成矩阵状而构成。存储单元1c由RRAM等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与N型MOSFET构成的选择晶体管T11~Tij而构成。RRAM等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R11~Rij具备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当上述电应力解除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性质。所述控制电路C可起到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上施加上述电应力而使上述电阻变化,从而向上述存储单元1c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2;检测由上述写入机构2进行写入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3;以及,当上述电阻变化到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写入机构2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的写入控制机构4的功能,其具体的动作在后面详述。
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是由电应力导致电阻变化且在上述电应力解除后仍保持变化后的电阻的RRAM元件,它是利用MOCVD法、旋转镀膜法、激光侵蚀、溅射法等形成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例如用Pr(1-x)CaxMnO3、La(1-x)CaxMnO3或La(1-x-y)CaxPbyMnO3(其中x<1,y<1,x+y<1)表示的某种物质,例如Pr0.7Ca0.3MnO3、La0.65Ca0.35MnO3、La0.65Ca0.175Pb0.175MnO3等的锰氧化膜,来做成的。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按照将RRAM元件的“增加电阻值”时表现为“写入”,通常写入时接通选择晶体管,在位线上施加3V的电压,在源线上施加0V电压;相反将“降低电阻值”时表现为“擦除”,擦除时接通选择晶体管,施加相反极性的电压;读出时接通选择晶体管,在位线上施加1.5V电压,在源线上施加0V电压的情况,进行说明,各电压值由电压产生电路交替供给,但其值并未限定于上述的值,只要与非易失性可变电阻元件的特性配合,适当地设定即可。
上述存储单元1c,可以根据地址信号由字线选择器的输出WL1、WL2…WLi及位线选择器的输出BL1、BL2…BLj中个别选择,可变电阻元件的一端与接地电平连接。为了简化,虽然将上述位线选择器作为与2根节点(node)SH1、SH2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例如,在16单元同时读出或同时写入的情况下,就需要SH1~SH16的16根,这一点应注意。
对上述控制电路C进行说明。节点SH1、SH2,分别经过由N型MOSFET构成的TN1、TN2,选择性地与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或接地电平连接,且分别与2个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上述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另一方输入端子与参考单元(reference cell)电路RC连接,且经过以允许写入(program enable)信号(允许写入信号)PEN进行接通/断开的N型MOSFET与Vout节点连接。
上述参考单元电路RC,具有和在位线选择器中选择的根数相同数目的电路,各参考单元电路RC,具备为上述规定的参考值的参考电阻Rref1~Rref4与选择各参考电阻用的选择晶体管A5~A8。在图1中,是写入4数据的一例,具有4个成为期望值数据的参考电阻,各参考电阻有Rref1<Rref2<Rref3<Rref4的关系。另外,该参考单元,优选由电压或电流施加等的电应力不导致电阻变化的固定电阻形成,或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等形成。
上述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与触发器(flip-flop)电路FF的输入连接,触发器电路FF的输出通过AND电路及高电压驱动电路,分别与由N型MOSFET构成的TN1、TN2的栅极连接。这里的栅极电压,由高电压驱动电路变换为比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电压还十分高的电压。上述AND电路传递向各选择存储单元的写入操作终止的信号,并在向全部选择存储单元的写入操作终止的时刻输出写入结束信号。
接着,根据从图1中省略存储单元的选择晶体管等只摘录基本电路构成的图3,对具体的向选择存储单元的写入操作进行说明。在这里,示出了选择第2参考电阻Rref2,省略了选择晶体管的情况。由可变电阻元件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中被选择了的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通过节点W2与TN2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参考电阻Rref2通过节点W1与TN1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TN1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cc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允许写入信号PEN后由高电压驱动电路HV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HV1的信号。另一方面,TN2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cc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触发器电路FF的输出信号后由高电压驱动电路HV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HV1的信号。上述触发器电路FF的输入信号是输入写入开始信号Ws与上述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信号。
根据图2所示的时序图说明上述电路的动作。首先,若允许写入信号PEN为高电平,则TN1处于接通状态,根据数据输入选择参考单元电阻Rref2,电流通过TN1与参考单元电阻Rref2,从电源电压流向接地电平。此时,节点W1具有以TN1的正向电阻与参考单元电阻Rref2的电阻分压的第1电压。接着,若写入开始信号Ws为高电平,TN2处于接通状态,则电流从电源电压流向接地电平,开始向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写入数据。再有,之后,虽然写入开始信号Ws成为低电平,但由于数据被触发器电路锁存,故写入动作继续。在这里,若TN1与TN2的晶体管能力相等,则在参考电阻Rref2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为相同电阻时流过相同的电流。在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比参考电阻Rref2小时,由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的电阻值低,所以节点W2与节点W1相比电压低,写入脉冲一直施加到与参考电阻Rref2相等。因此,通过向读出放大器电路SA输入节点W1与节点W2,来判断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是否比参考电阻Rref2的电阻值低,在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与参考电阻Rref2为相等的电阻值的时刻,由于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信号ENB为高电平,TN2为截止状态,故停止电压施加,写入终止。在这里,图2所示的所谓的高速位(fast bit),是指从相对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的电压施加到规定的电平的写入时间快的元件,所谓的低速位(slow bit),指的是从相对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的电压施加到规定的电平的写入时间慢的元件,用于表示元件的特性离散性。
上述电路,包括通过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上施加上述电应力,使上述电阻变化,从而向上述存储单元1c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2;检测上述写入机构2进行写入操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3;以及,直到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写入机构2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的写入控制机构4。
若根据上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存储单元的写入方法,由于写入操作与校验操作在存储单元单位同时进行,故其特点是可以吸收每个存储单元上因施加写入电压时间不同的元件间的离差。由此,不仅可防止过剩写入,还有降低消耗电流的效果。
在多个参考电阻中,通过选择第2参考电阻,将选择存储单元设定为第2电阻以外,也可以选择第3参考电阻将存储单元向第3电阻设定,选择第4参考电阻将存储单元向第4电阻设定,或选择第1参考电阻将存储单元向第1电阻设定。
以下根据从图1中只摘录基本电路构成的图4进行详细阐述。由可变电阻元件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中的被选择的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的两端子,分别与选择晶体管TN3的源极及接地电平连接,选择晶体管TN3的漏极通过节点W2与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及TN2的源极连接,TN2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cc连接。第1参考电阻Rref1、第2参考电阻Rref2、第3参考电阻Rref3、第4参考电阻Rref4的一端,分别与由N型MOSFET构成的TN5、TN6、TN7、TN8的源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接地电平连接。TN5、TN6、TN7、TN8的漏极,通过节点W1与TN1的源极和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栅极上分别连接节点A5、A6、A7、A8。再有,TN1的漏极与电源电压连接,栅极连接到,接收允许写入信号PEN后通过高电压驱动电路HV而被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HV2的节点。另外,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与写入开始信号Ws被输入到触发器电路FF,触发器电路FF的输出,通过高电压驱动电路HV,被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HV1之后,输入到TN2的栅极。
首先,为了选择第1存储单元,使WL1为高电平,再从Rref1、Rref2、Rref3、Rref4中选择要设定的电阻值。在选择第3参考电阻Rref3的情况下,通过使信号A7为高电平,信号A5、A6、A8分别为低电平,从而TN7为接通状态,TN5、TN6、TN8成为截止状态。接着,通过使允许写入信号PEN为高电平,TN1为接通状态,电流通过TN1、TN7、参考电阻Rref3,从Vcc流向接地电平。由此,节点W1处于由这些电阻分压而成的中间电位。然后,写入开始信号Ws为高电平,TN2处于接通状态。之后,既使写入开始信号Ws成为低电平,但数据被触发器电路锁存。TN2处于接通状态,通过TN2、选择存储单元的TN3、可变电阻元件Rm,使可变电阻元件Rm的电阻值变化,同时,电流从电源电压流向接地电平。在这里,若TN1与TN2、TN3与TN7晶体管能力相等,则参考电阻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为相同的电阻值时,流过相等的电流。当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比参考电阻Rref3的电阻值低时,通过被施加的电位差即可使可变电阻元件Rm成为写入状态。在可变电阻元件Rm比参考电阻的电阻值低的情况下,可变电阻元件Rm的节点W2比节点W1的电压低。即,通过将节点W1与节点W2输入读出放大器电路SA,可以判断可变电阻元件Rm的电阻值是否比参考电阻的电阻值低。而且,在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成为与参考电阻相等的电阻值,进而,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比参考电阻Rref3的电阻值大的时刻,由于读出放大器电路的输出信号ENB成为高电平,TN2成为截止状态,故电压施加停止,写入结束。
即,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根据选择4种参考电阻中任何一个参考电路,可以存储4种状态。即,若将参考电阻中的第1电阻Rref1的状态定义为“00”,第2电阻Rref2的状态定义为“01”,将第3电阻Rref3的状态定义为“10”,将第4电阻Rref4的状态定义为“11”,则第1选择存储单元,可以存储00、01、10、11四种状态。再有,虽然说明了通过具备4种参考电阻,从而可以在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中存储2比特数据的示例,但也可以通过增加参考电阻的种类,来存储更多的数据。
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向存储元件1c写入数据的电压必须为比电源电压高的情况下,具备升压电路。即,TN1及TN2的漏极与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连接,接收允许写入信号PEN后使上述升压电路启动,将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作为写入电压使用。再有,在图5中也只示出了省略了存储单元的选择晶体管的基本电路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利用晶体管的接通/截止来控制是否向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施加写入电压的元件,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是否从升压电路的输出供给电压来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若详细叙述,则从由可变电阻元件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内选择的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通过节点W2与TN2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参考电阻Rref2通过节点W1与TN1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TN1及TN2的漏极与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允许写入信号PEN后被变换为比升压电压Vout还足够高的电压HV2的信号。升压电路的启动信号ENB从读出放大器电路SA输出。写入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即,写入规定数据时,允许写入信号PEN成为高电平之后,使升压电路启动,向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及参考电阻Rref2施加电压。在属于TN1与参考电阻Rref2的电阻分压的节点W1,和属于TN2与选择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的电阻分压的节点W2到达相等电压的时刻,升压电路停止,停止向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的电压施加,写入结束。
再有,由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上施加电应力来向上述存储单元1c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2;检测写入操作中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3;以及直到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电应力的施加的写入控制机构4,所构成的控制电路C,并未限定于上述的构成,也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逻辑电路来构成。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简略化,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半导体存储装置,由具备上述的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与N型MOSFET构成的选择晶体管T11~Tij的存储单元1c成矩阵状配置的存储器阵列1;和起到通过向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施加上述电应力来擦除上述存储单元1c的数据的擦除机构2′、检测上述擦除机构2′进行擦除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3′、以及作为停止由上述擦除机构2′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的擦除控制机构4′功能的控制电路C′构成。
上述存储单元1c,根据地址信号由字线选择器的输出WL1、WL2…WLi及位线选择器BL1、BL2…BLj中选择,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一端的源线SRC1、SRC2…SRCj,与源线选择器连接。个别选择多个源线SRC的源线选择器,虽然为了简单,作为与2个节点SR1、SR2连接的机构进行说明,但例如,在同时擦除16单元的情况下,必须准备SR1~SR16的十六个节点。
节点SR1、SR2,分别通过由N型MOSFET构成的TN3、TN4,向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Vout或接地电平选择并连接。另外,节点SR1、SR2分别与2个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一方输入端子连接。在读出放大器SA的另一方输入端子上连接参考单元电路,通过由根据具有足够高的电压的允许擦除信号ERSEN接通/断开的N型MOSFET构成的TN5、TN6,与HVE节点连接。
上述读出放大器电路SA,分别具有1个参考单元电路,各参考单元电路分别具备成为期望值的参考电阻Rref1与选择该参考电阻Rref1用的选择晶体管。该参考电阻Rref1是施加电压或电流其电阻不变化的固定电阻,优选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等形成。
另外,在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上,连接有触发器电路FF,触发器电路FF的输出分别连接AND电路(与电路)和N型MOSFET的TN3、TN4的栅极。这里的栅极电压,被变换为比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电压还高的电压。再有,AND电路传递表示各选择存储单元的擦除操作完成的信号,在全部的选择存储单元的擦除操作完成的时刻,输出擦除完成信号。该时序图在图10中表示。这里,所谓的高速位·低速位是指,因处理离差等,擦除时间有高速的单元与低速的单元,从高速单元一个接一个地停止擦除电压的施加。
然后,说明第4实施方式。图8是写入电路及擦除电路都具备的电路构成的一例,在这里,在位于图7的源线选择器侧的作为控制电路的擦除电路A10(C′)的基础上,追加位于位线选择器侧的写入电路A11。
在写入时,允许写入信号PEN为高电平,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低电平,向位线侧供给电压,源线侧为接地电平,进行写入操作。此时,控制源线侧的列开关TN3、TN4成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擦除时,允许写入信号PEN为低电平,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高电平,向源线侧供给电压,位线侧为接地电平,进行擦除操作。此时,通过控制位线侧的列开关TN1、TN2成为接通状态,电流从源线侧流向位线侧,同时施行擦除与校验操作。
然而,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虽然在写入电路与擦除电路上分别需要电压产生电路与读出放大器等,但也可以通过兼用这些机构来进行面积削减。这一例作为第5实施方式在图9中表示。根据使N型MOSFET开关来选择向位线侧供给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Vout还是向源线侧供给,施行写入及擦除。
在写入时,允许写入信号PEN为高电平,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低电平,向位线侧供给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Vout,源极侧为接地电平,施行写入操作。另一方面,在擦除时,允许写入信号PEN为低电平,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高电平,向源极侧供给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Vout,位线侧为接地电平,进行擦除操作。
另外,对于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信号SH1或SH2也同样,根据允许写入信号PEN与允许擦除信号ERSEN,从位线侧或源线侧取出电压,向读出放大器电路SA输入。在参考单元电路中,通过将Rref1定义为擦除参考单元,Rref2定义为第2写入单元,将Rref3定义为第3写入单元,将Rref4定义为第4写入单元,可以从擦除操作一直兼用到多值写入操作。
电流从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Vout,经过根据允许写入信号PEN或允许擦除信号ERSEN转换的N型MOSFET的TN8、TN9和参考单元,流向接地电平,此时的电阻分压被输入到读出放大器电路SA中。这样,通过采用根据与写入操作对应的允许写入信号PEN和与擦除操作对应的允许擦除信号ERSEN转换的晶体管,可以兼用电压产生电路或读出放大器电路等。
以下,对上述的从第3到第5实施方式具体的选择存储单元的擦除操作进行说明。为了简单,参照由图7只摘录基本电路构成的图11。在这里,省略选择晶体管,对选择擦除参考电阻Rref1的情况进行说明。再有,在图中难把握的是在进行擦除操作时,如上所述,必须施加与使选择晶体管导通进行写入时相反极性的电压,这一点要注意。
从由可变电阻元件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内选择的存储单元的可变电阻元件Rm,通过节点W2与由N型MOSFET构成的TN2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电阻值不因电流或电压的施加导致的应力而发生变化的参考电阻Rref1,通过节点W1与由N型MOSFET构成的TN1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TN1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cc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允许擦除信号ERSEN后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的信号。另一方面,TN2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cc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触发器电路FF的输出信号后变换为比电源电压Vcc还高的电压的信号。另外,触发器电路的输入信号,输入的是擦除电压施加开始信号Es与上述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信号ENB。
在上述的基本电路构成中,首先,若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高电平,则TN1为接通状态,通过TN1与参考单元电阻,电流从电源电压流向接地电平。此时,节点W1具有由TN1的正向电阻与参考单元电阻的电阻分压而确定的第1电压。接着,在擦除信号Es被传送时,TN2处于接通状态。之后,即使Es成为低电平,由于数据被触发器电路FF锁存,故没有问题。由于TN2成为接通状态,故电流通过TN2与选择存储单元Rm,从电源电压流向接地电平,选择存储单元Rm被擦除。这里,若由N型MOSFET构成的TN1与TN2的晶体管能力相等,则在参考电阻与选择存储单元Rm成为相同的电阻时,流过相等的电流。
即,通过将节点W1与节点W2输入到读出放大器电路SA中,判断选择存储单元的电阻是否比参考电阻的电阻值低,在选择存储单元成为与参考电阻相等的电阻值的时刻,由于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出信号ENB成为高电平,TN2成为截止状态,故电压施加被停止,擦除终止。即,在每个存储单元中擦除电压施加时间不同方面是特长的。由此,不但防止过剩擦除,也达到削减消耗电流的目的。
接着,在电源电压低时,或擦除电压需要电源电压以上的高电压的情况下,考虑包括升压电路的电路构成。该构成在图12中表示。在这里,与图11不同的是,TN1及TN2的漏极与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连接,接收允许擦除信号ERSEN,启动上述升压电路,将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作为擦除电压使用的方面。
另外,作为擦除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并不是根据晶体管的接通/截止来进行是否向选择存储单元施加擦除电压的控制,而是如图13所示,也考虑根据是否从升压电路的输出供给电压来进行控制的方法。属于从可变电阻元件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中选择的存储单元的Rm,通过节点W2,与TN2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电阻根据电流·电压不变化的参考电阻Rref1,通过节点W1,与TN1的源极及读出放大器电路SA的输入端子连接。由N型MOSFET构成的TN1及TN2的漏极,与升压电路的输出Vout连接,栅极被施加了接收允许擦除信号ERSEN后变换为比升压电压Vout还足够高的电压的信号。升压电路的允许信号ENB从读出放大器电路输出。
在要擦除选择存储单元Rm的情况下,使允许擦除信号ERSEN为高电平之后,使升压电路起动,将电压施加在选择存储单元及参考电阻Rref1上。在属于TN1与参考电压Rref1的电阻分压的节点W1和属于TN2与选择存储单元Rm的电阻分压的节点W2达到相同电压的时刻,由于升压电路停止,向存储单元的电压施加停止,故擦除终止。
再有,在上述的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作为上述可变电阻元件R11~Rij,使用RRAM元件构成存储单元的情况,但作为可变电阻元件,也可以用沿磁化方向改变电阻值的MRAM(Magnetic RAM)元件或电阻值由热导致的结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的OUM(Ovonic UnifiedMemory)元件等取代RRAM元件。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同时施行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操作与校验操作,故在达到写入处理所需时间的缩短化目的的同时,由于在电阻达到规定参考值的时刻可以停止写入处理,故可以将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的操作精度优良地设定为目标值,因此,是在多值对应方面优良的装置,通过同时施行擦除电压施加与校验操作,可以实现高速的擦除操作,再有,由于在达到规定的电阻值的时刻停止向该存储单元的电压施加,故也可以实现减小消耗电流的目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具有电阻进行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利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向上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检测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写入动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以及当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的写入操作的写入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写入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与写入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检测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存储单元,由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和选择晶体管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可变电阻元件,在电极间形成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还具备利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擦除上述存储单元数据的擦除机构;检测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擦除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以及在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上述擦除机构的擦除操作的擦除控制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写入检测机构与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构成为可以兼用,上述写入控制机构与上述擦除控制机构,构成为可以兼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的变化与擦除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第2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12.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具备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通过将上述电应力施加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上使上述电阻变化,来向上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的写入机构;检测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写入动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写入状态检测机构;以及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写入机构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的写入控制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写入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与写入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存储单元由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和选择晶体管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可变电阻元件,在电极间形成有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还具备通过将上述电应力施加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上使上述电阻变化,擦除上述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擦除机构;检测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擦除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以及在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操作的擦除控制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写入检测机构与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构成为可以兼用,上述写入控制机构与上述擦除控制机构,构成为可以兼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与擦除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第2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23.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具有电阻产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利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擦除上述存储单元数据的擦除机构;检测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擦除操作时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以及在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上述擦除机构的擦除操作的擦除控制机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与擦除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第2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存储单元由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和选择晶体管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可变电阻元件,在电极间形成有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
29.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具备由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的存储单元;通过将上述电应力施加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上使上述电阻变化,来擦除上述存储单元数据的擦除机构;检测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擦除操作时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擦除状态检测机构;以及在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由上述擦除机构进行的上述电应力的施加的擦除控制机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状态检测机构,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与擦除参考单元中被固定的上述第2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擦除参考单元使用固定电阻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固定电阻由扩散电阻或多晶硅电阻形成。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存储单元由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和选择晶体管构成。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其中,上述可变电阻元件,在电极间形成有含有锰的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
35.一种存储单元的写入方法,其中,上述存储单元具备电阻产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同时进行利用上述电阻的变化向上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及检测在上述写入操作时的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的变化,的动作,并将上述写入动作进行到检测出上述电阻达到规定的参考值为止。
36.一种存储单元的写入方法,其中,上述存储单元具备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同时进行通过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上施加上述电应力而使上述电阻变化,从而向上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及检测在上述写入操作时的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的动作,当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参考值时,停止上述电应力的施加。
37.一种存储单元的擦除方法,其中,同时进行利用上述电阻的变化将具备电阻产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元件的上述存储单元的数据擦除,及检测在上述擦除操作时的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的动作,并将上述擦除操作进行到上述电阻达到规定的参考值为止。
38.一种存储单元的擦除方法,其中,上述存储单元具备当受到电应力时电阻产生变化且解除上述电应力后仍保持变化了的电阻的可变电阻元件,同时进行通过在上述可变电阻元件上施加上述电应力而使上述电阻变化,来进行上述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擦除,及检测在上述擦除操作时的上述存储单元的上述电阻变化,的动作,当上述电阻变化为规定的第2参考值时,停止上述电应力的施加。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具有由电应力导致电阻变化且在上述电应力解除后也保持变化了的可变电阻元件(R
文档编号G11C16/34GK1505052SQ20031011959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4日
发明者松冈伸明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