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199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光盘竖立保持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及图13为将光盘D竖立并进行记录或再生的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在以竖立的状态插入光盘D的盒状的机壳1的上端部,轴支着装有转盘6的面板2。机壳1被固定在基座9上,面板2随着基座9上的凸轮板90的移动而转动。机壳1的与转盘6的相对的面上开有孔18,转盘6通过该孔18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
机壳1的下端有开口,进入机壳1的下端部、支撑光盘D的下端的挡块3被轴支在基座9上,并被施加有弹簧力。面板2上设有与挡块3相接触的凸起25。
当光盘D插入机壳1时,如图12所示,打开面板2。转盘6从机壳1脱开,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下端。
在该状态下移动凸轮板90,关闭面板2。因为光盘D被挡块3支撑,在高度方向上定位,所以转盘6可以通过开口18正确地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内。此后如图13所示,面板2的突起25压靠挡块3,使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挡块3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从而使光盘D可以旋转。另外,夹着机壳1,在与面板2相反的一侧,设置着在与转盘6之间夹持光盘D的夹盘(图未示)。
另外,近年来鉴于外观设计上的要求,提出了图11所示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方案。该方案在机壳1上轴支着面板2的下端部,在机壳1上设有使直立的光盘旋转的转盘6。光盘D被放置在面板2的背面,向机壳1方向关闭面板2,则光盘D就被嵌入转盘6。
但是,仅将光盘D放置在面板2上,若转动面板2,则光盘D就会从面板2上脱落,因此在面板2的背面设置着支撑光盘D的下端的承载片30。转盘6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形成前端部变细的圆锥面60,关闭面板2,则光盘D的中心孔D1的周边就与圆锥面60相接触。光盘D被稍微抬起,从承载片30脱开,光盘D即可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考虑使转盘6为球夹结构,用手直接将光盘D装到转盘6上。这种球夹结构,如图14所示,为利用压缩弹簧62对设置在转盘6的侧面内的球61向外侧施加弹簧力,将该球61插入光盘D的中心孔D1内,保持光盘D的结构。但是,在用手安装光盘D时,有可能会划伤光盘的信号面。因此,从保护光盘的信号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图11所示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73218号(图5、图6)在图11所示的装置中,为使光盘D确实可靠地抬起并从承载片30脱离,较大地设定光盘的抬起量即可,但是为此需要加长圆锥面60。但是,这样转盘6就会变厚,有可能会使整个装置的前后厚度变大。
鉴于这一点,也可以考虑将图12及图13所示的挡块3原封不动地安装在面板2的下端部的结构。但是,由于面板2的下端被轴支,所以在该结构中,如果关闭面板2,则首先挡块3脱离,然后光盘D嵌入转盘6中。这样光盘D就会从面板2脱落。换言之,图12及图13所示的结构,因为面板2被轴支在机壳1的上端部,所以在光盘D嵌入转盘6之后,挡块3从光盘D脱开。在面板2的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的装置中,即使原封不动地应用图12及图13的结构,也不能得到一直到光盘嵌入转盘6为止,都正确地保持光盘D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支撑光盘D的面板2的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以竖立的状态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的装置,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
在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的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一端插入光盘D、另一端开口的托架4,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靠近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挡块3被轴支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另一端部内承载光盘D,在挡块3与机壳1之间,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解除机构。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如下。
面板开启状态从设置在面板2的内侧的托架4的上方插入光盘D。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由于设有托架4,故光盘D不会从面板2上脱落。
面板的第一位置关闭面板2,在面板2达到第一位置后,托架4与机壳1相接触。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约处在同一高度上。
面板的第二位置即使从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面板2,因托架4已与机壳1接触,所以托架4也不会动。通过面板2的关闭动作,光盘D被装到转盘6上。挡块3通过解除机构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光盘D能够不与挡块3摩擦地旋转。
因此,即使不加长转盘6的圆锥面60,也能使光盘D从挡块3脱开,确实可靠地安装在转盘6上,能够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变大。


图1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表示面板开启的状态。
图2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表示面板关闭的状态。
图3为从图1中的A向看到的机壳的前面的图。
图4为从图1中的B向、即背面看到的面板的图。
图5为面板和挡块的立体图。
图6为夹盘的剖视图。
图7为在通过E-E线的面将图5剖开的剖视图。
图8(a)、(b)为表示面板的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9(a)、(b)为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b)为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表示面板的开启状态。
图13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
图14为表示球夹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壳,2面板,3挡块,4托架,6转盘,10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例。
图1及图2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图1表示面板2打开的状态,图2表示面板2关闭的状态。在装有转盘6和拾音器65的机壳1上,轴支着面板2的下端部。在面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面板2的背面与机壳1前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内。光盘D在面板2处于打开状态时插入面板2的内侧。
图3为从图1中的A向看到的机壳1的前面的图,图4为从图1中的B向、即背面看到的面板2的图。在机壳1上设有锁杆13,在托架4上设有钩片47,在面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杆13与钩片47结合,将面板2锁在机壳1上。
在图3的机壳1上,在转盘6的下方形成第一凹面11,在该第一凹面11内形成比第一凹面11更深的第二凹面12。在第一凹面11上、在第二凹面12的上部边缘,设有使后面所述的挡块3转动的突起10。
如图4所示,在面板2的背面设有从上方插入光盘D的托架4。托架4具有与面板2相对的壁板41、设于该壁板41下端部且下面开口的托槽部40、以及位于该托槽部40的下方并被面板2轴支的支脚片42、42。
在托槽部40中插入光盘D,由该托槽部40的周壁承载光盘面。在托槽部40的下端部形成切口46,在该切口46内,挡块3被轴支在托架4上。
图5为面板2和挡块3的立体图。挡块3一体设置着枢轴32、从该枢轴32向面板2延伸的承载片30,以及从该承载片3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位向上延伸的压片31。承载片30承载从托槽40的下面开口处露出的光盘D的下端。枢轴32自由转动地嵌在从面板2突出来的凸片22、22上,在枢轴32上嵌有向光盘D的下端按压承载片30的扭转弹簧(未图示)。
在壁板41的上端部开有圆孔44,通过该圆孔44露出装在面板2上的夹盘8。夹盘8如图6所示,可沿面板2的开闭方向少许移动,其内部设有磁铁80。在面板2关闭的状态下,该磁铁80与金属制的转盘6相互吸引,通过该吸引力夹持光盘D。夹盘8的结构众所周知,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夹盘8的说明和图示。
如图5所示,在面板2上,在挡块3的内侧装有板簧5,该板簧5的前端部与壁板41相接触,以轴支部43为中心向着使托架从面板2离开的方向压靠托架4。图7为在通过E-E线的面将图5剖开的剖视图。从壁板41的上端部设置着爪片45,该爪片45穿过设在面板2上的孔21挂在面板2上。由此,托架4保持为被板簧5按压的略微倾斜的状态,使托架4在面板2开闭时不会出现晃动。
下面表示关闭面板2的动作。图8~图10为表示面板2的开闭动作的剖视图,将机壳1在通过图3的D-D线的面剖开,将面板2在通过图4的D-D线的面剖开。
面板的打开状态如图8(a)所示,在面板2打开的状态下,从托架4的上方插入光盘D。托架4如前所述,爪片45挂在面板2上,稍微倾斜。由于托架4的周壁承载光盘,所以如图8(a)中点划线所示,即使光盘D在托架4中倾斜,也不会从面板2中脱出。
如图8(b)所示,光盘D的下端由挡块3上的承载片30承载。
面板的关闭动作用手关闭面板2,则如图9(a)所示,托架4的托槽部40到达与机壳1的第一凹面11接触的位置。限制托架4继续向机壳1一侧的移动。如图9(b)所示,挡块3的枢轴32位于第二凹面12内。机壳1上的突起10,靠近挡块3的压片31。在此状态下,光盘D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大体上处于同一高度。由此,转盘6可容易地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内。
在该第一位置,通过托槽部40与机壳1接触,使在光盘D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状态下,突起10仍未转动挡块3。
如图10(a)所示,进一步关闭面板2。由于托架4与机壳1接触,所以托架4不移动。克服板簧5的弹簧力按压面板2,托架4的爪片45从面板2离开。通过进一步关闭面板2,夹盘8穿过圆孔44伸向转盘6,利用该夹盘8与转盘6夹持光盘D。锁杆13与钩片47接合,面板2到达锁在机壳1上的第二位置。
如图10(b)所示,随着面板2被进一步关闭,机壳1的突起10压靠挡块3的压片31,使挡块3以枢轴32为中心逆时针转动。承载片30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光盘D的中心孔D1嵌入转盘6的圆锥面60上后,承载片30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这是自不待言的。由此光盘D能够旋转。
如上所述,本例的装置即使不象以前那样加长转盘6的圆锥面60,也能够使光盘D从挡块3脱离,确实可靠地安装在转盘6上。由此,可以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另外,因为可以不用手直接将光盘D装到转盘6上,所以可以防止在安装光盘D时损伤光盘的信号面。
打开面板2时,解除面板2与机壳1间的锁止。通过板簧5的弹簧力,面板2被稍稍打开,成为图9(a)所示的状态。挡块3的压片31与突起10的接触被解除,通过嵌在枢轴32上的扭转弹簧的作用,承载片30与光盘D的下端接触。即使光盘D从转盘6上脱离,也不会从托架4上脱落。可以用手打开面板2,取出托架4内的光盘D。
另外,在上述例中,在机壳1上设置着转盘6、在面板2上设置着夹盘8。但是,也可以在机壳1上设置夹盘8、在面板2上设置转盘6。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用于说明本发明,不应理解为限定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发明、或者缩减范围。而且,本发明的各部分构成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当然可以在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具有保持光盘(D)的机壳(1)、下端部轴支(20)在机壳(1)上的面板(2)、设置在面板(2)或者机壳(1)上并嵌入光盘中心部的转盘(6)、以及承载光盘(D)的一端、使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相对、并且以光盘(D)装在转盘(6)上的状态解除与光盘(D)的一端的接触的挡块(3),其特征在于在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一端部插入光盘(D)、另一端部开口的托架(4),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挡块(3)被轴支(32)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另一端部内承载光盘(D),在挡块(3)与机壳(1)之间,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解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除机构包含设置在机壳(1)上、与挡块(3)相接触的突起(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板(2)上设置着夹盘(8),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2位置的转动,夹盘(8)在与机壳(1)上的转盘(6)之间夹持光盘。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在下端部轴支在机壳(1)上的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上方插入光盘(D)且下端部开口的托架(4)。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挡块(3)轴支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下端部内承载光盘(D)。在机壳(1)上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2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突起(10)。由此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
文档编号G11B17/054GK1534650SQ20041000537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6日
发明者柳濑泰生, 金森芳彰, 彰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科技音响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