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传送装置和光盘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21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传送装置和光盘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可旋转的进给辊之间夹持并输送光盘的光盘传送装置以及包括该光盘传送装置的光盘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市场情况,对光盘再生装置,特别是车载用光盘再生装置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在增强,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技术开发正在进行中。为了实现光盘再生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不能采用将光盘载置在托盘上而插入光盘装置内以及从光盘装置中排出的方式,而采用由进给辊和盘导向件上直接夹持并搬送光盘的方式(例如参考日本特许公开平8-138298号)。
图1表示现有的车载用光盘再生装置的盘传送装置的结构,图1(a)是正面剖面图,图1(b)是平面图,图1(c)是侧面剖面图。在图1中,盘传送装置11设置在装置的主底架、即下部底架10的前部。盘传送装置11包括沿下部底架10宽度方向延伸的板金制造的进给板12,在进给板12两侧部中央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旋转支轴13可转动地支承在下部底架10上。从中央部向两端部扩径的橡胶制进给辊14可转动地设置在进给板12的两侧部后端。进给板12被绕其旋转支轴13设置的扭转盘簧15向顺时针转动方向施力,在正常状态下,靠近与上部底架30一体形成的盘导向件31,从盘插入口10a插入的盘D由进给辊14和盘导向件31夹持输送。盘插入口10a形成在下部底架10的前面板上。
盘导向件31包括设置在与进给辊14两侧相对位置上的平行的第一突条31a和第二突条31b、形成在盘插入口10a附近部分上且中央部向前侧倾斜而两端部向里侧倾斜的ㄑ字形第三突条31c。所述突条31a、31b和31c分别在进给辊14侧呈山形突出,形成具有相同斜度的锥状,以从中央部向两侧接近进给辊14。由于具有这种突条,从盘插入口10a插入的盘D在突条31a、31b和31c上对中心,同时由进给辊14向装置内侧输送,在结束输送时,将盘D定位在使盘D旋转的转台中心位置。
但是若将上述现有的盘传送装置应用在薄型光盘再生装置上,则会产生下列问题,即如图2所示,当由进给辊14进行的盘D排出结束,盘D的后端部分从第一突条31a脱落,用户夹持盘D欲取出时,由用户的取出操作,盘D的后端部分与第二突条31b摩擦,产生微伤。如图2(a)的B-B剖面放大图、即图2(b)所示,这是由于第二突条31b从两端部至中心线CL位置具有相等的斜度θ,不能使斜度θ的角度过陡(第一突条31a、第三突条31c也一样),推压在进给辊14上的盘D后端部分在距中心线CL规定范围W(例如距中心线CL27.1毫米~37.0毫米的范围)内与第二突条31b线接触而产生的。这样的伤痕由于在当盘D是两面具有记录面的DVD等时可能引起再生不良,特别成为一个问题。即使盘D是CD等仅单面为记录面时,当用户进行将盘D正反面相反地插入等误操作时,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装置薄型化且可不损伤盘而输送的光盘传送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光盘再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盘传送装置是在能够旋转的进给辊和与该进给辊大致相对配置的盘导向件之间夹持并输送光盘,其中,上述盘导向件大致平行地设置在与该进给辊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形成锥形的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以使在上述进给辊侧突出且以从中央部向两侧接近上述进给辊,在上述突条中盘插入口侧设置的第二突条的中央部形成突条高度大致一定的直线部,并形成与上述直线部连设且在分别朝向两侧的规定范围内具有规定斜度的第一锥形部。
由此结构,在由进给辊盘进行的盘排出结束时,盘的后端部分从第一突条上脱落,用户夹持着盘欲取出时,由于盘的后端部分位于第二突条的较低直线部上,仅盘后端的周缘部与第二突条的斜度较大的第一锥形部点接触,所以即使在取出盘时,盘也不会与第二突条线接触,防止在盘上产生伤损。


图1(a)是现有例的盘传送装置的示意正面剖面图;图1(b)是现有例的盘传送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图1(c)是现有例的盘传送装置的示意侧面剖面图;图2(a)是表示现有例的盘导向件动作的示意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中B-B线的放大剖面图;图3(a)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再生装置的下部底架和悬挂底架的组装体,是进给辊驱动状态的示意平面图;图3(b)是图3(a)的示意侧面图;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进给辊回退状态的示意平面图;图4(b)是图4(a)的示意侧面图;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底架的部分平面图;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底架的正面图;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底架的部分左侧图;图6(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盘导向件动作的示意平面图;图6(b)是沿图6(a)中A-A线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参考

以下实施例,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a)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用光盘再生装置的下部底架和悬挂底架的组装体的示意平面图,图3(b)是该下部底架组装体的示意侧面图。图4(a)是上述车载用光盘装置的进给辊位于与盘离开位置状态的示意平面图,图4(b)是图4(a)的示意侧面图。为了便于说明,除了上部底架之外,在图1所示现有示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均适用于相同的部件。在图3和4中,在下部底架10的前部设置有盘传送装置11。盘传送装置11包括板金制造的进给板12,在进给板12两侧部中央向外突出设置地旋转支轴13可转动地支承在下部底架10上。从中央部向两端部扩径的橡胶制进给辊14可旋转地设置在进给板12的两侧部后端。进给板12通过左右设置的两个拉伸盘簧1向顺时针转动方向施力。为了使负载方向通过进给板12的旋转支轴13的下部附近,各拉伸盘簧1的一端部支承在设置于进给板的前端侧里侧的卡合片2上,另一端部支承在设置于下部底架10底面上的卡合片3上。
悬挂底架20通过由液压缓冲器和盘簧组成的减震机构21、22、23,以三点支承在下部底架10上。在悬挂底架20的开口部24上安装有转台机构、光拾取机构,并通过设置在一个内侧面上的悬挂锁定机构25,可旋转地安装将盘推压在转台上的圆盘夹紧机构的夹持臂。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中盘导向件的结构。图5(a)是本实施例的光盘再生装置的上部底架的部分平面图,图5(b)是上部底架的正面图,图5(c)是上部底架的部分左侧剖面图,表示将图3旋转90度后的状态。在板金制造的上部底架4上形成有在其前端部里侧成为盘导向件的三个突条5、6、7。在这些突条中,第一突条5和第二突条6平行地设置在于进给辊14两侧相对的位置上,第三突条7在形成于上部底架4前面的盘插入口4a(与图3的盘插入口10a对应)的附近部分上形成为中央部向前侧倾斜而两端部向里侧倾斜的“ㄑ”字形。
在平行的两个突条5、6中,盘插入口侧的第二突条6具有中央部在进给辊14侧呈山形稍微突出的高度,且形成高度和宽度分别一定的直线部6a;直线部6a的两侧部分别从直线部6a连续且在进给辊14侧呈山形突出,并为从中央部向两侧接近进给辊14而形成具有斜度的第一锥形部6b、为进一步向其两侧接近进给辊14而形成具有斜度的第二锥形部6c。第二突条6的直线部6a距上部底架4表面的高度H为0.35毫米左右,直线部6a的范围L为从中心线CL向两边各21.2毫米,两侧之间距离是42.4毫米。第一锥形部6b的宽度是17.5毫米左右,斜度是3.2度左右。第二锥形部6c的斜度与第一突条5相同,都是1.4度左右。第一突条5和第三突条7中心线CL上的高度H与第二突条6的直线部6a的高度H相同,都是0.35毫米左右,各锥度都是1.4度左右。第一突条5和第二突条6在中心线CL上由桥接件6d连接。这些突条5、6和7由深冲加工上部底架4而形成。为了防止由底架表面的粗糙度而产生擦伤,该进给辊14侧的里面涂布有摩擦系数小的涂料。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光盘再生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3中,若用户将盘从盘插入口10a插入装置内,则根据来自检测到盘插入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盘传送马达16旋转,使进给辊14旋转,通过成为形成在进给辊14和上部底架4上的盘导向件的三个锥形突条5、6、7,盘在中央部对中心,同时被引导到装置内。若盘被引导到装置内,则悬挂锁定机构25由盘的后端动作,设置在悬挂底架20的一个侧面上的悬挂锁定部件26向前方滑动,通过齿条27与小齿轮28啮合,利用由盘输送马达16驱动的小齿轮28,齿条27向前方滑动,由形成在进给辊前端部下面的凸轮面29,向下按压进给辊14,进给板12以旋转支轴13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进给辊14从上部底架4离开,如图4所示,利用凸轮面29的底面保持该状态,将悬挂底架20保持在悬浮状态。同时,夹持臂下降,盘夹钳将盘定位在转台上,由光拾取机构进行光盘的再生。
当光盘再生结束时,压下按钮时,通过盘传送电机16逆转,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首先,夹持臂上升,盘夹钳从盘离开,小齿轮28使齿条27和悬挂锁定部件26向后方滑动,进给板12利用凸轮面29上升,进给辊14与盘接触,在盘到达从外部夹持的位置之前排出盘。此时,为使负载方向通过进给板12的旋转支轴13的下部附近,激励进给板12转动的拉伸盘簧1的一端部支承在设置于进给板12前端的卡合片2上,而把另一端部支承在设置于下部底架10底面上的卡合片3上,所以使进给板12沿相对盘导向件离开的方向转动时,可由小的力量使进给板12转动,可以使用功率小的电动机。
下面使用图6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盘导向件的突条5、6的作用。在由进给辊14进行的盘D的排出结束且盘D的后端部分从第一突条5上脱落,用户夹持盘D而取出盘D时,盘D的后端部分因为在位置P1,仅盘后端周缘部与第二突条6的斜度较大的第一锥形部6b点接触,所以可防止盘D受伤损。另外,因为在位置P2,盘D的后端部位于第二突条6的中央部没有斜度的直线部6a上,并且盘D的后端周缘部与桥接件6d接触并从直线部6a离开,所以即使向前方拉出盘D,也可以防止盘D的后端部分受伤损。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盘传送装置,在与可旋转的进给辊14和上部底架4一体形成的成为盘导向件的突条5、6、7中,设置在盘插入口4a侧的第二突条6将中央部的规定范围L形成为直线部6a,其两侧的规定范围W形成为缓缓接近进给辊14且斜度较大的第一锥形部6b,将第一锥形部6b的两侧形成为斜度较缓的第二锥形部6c,这样就使由进给辊14进行的盘排出结束,用户夹持盘D欲取出时,在盘D的P1位置,盘D的后端周缘部与第二突条6的斜度较大的第一锥形部6b点接触,因此可以防止盘D的后端部受伤损。而当盘D处于前进的P2位置,盘D的后端周缘部位于高度H低的直线部6a且与桥接件6d点接触,因此即使取出盘,盘也不会受伤损。另外,直线部6a形成高度低的山形棱状,且由桥接件6d连接,因此作为上部底架4,即使使用厚度薄的板金,也可以保证强度。
另外,通过形成具有这样的盘传送装置的光盘再生装置,可以实现高性能的薄型光盘再生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突条5、6、7的形状为山形,但并不限于山形,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另外,若由其它装置保持盘导向件的强度,则第一突条5的直线部6a也可以是突出量为零的平坦部。此时,由于突出量为零,因而具有可保证空间、并可有效利用空间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进给辊14两侧的两个突条5、6中的第二突条6实施本发明,但是对在第二突条6和第三突条7之间具有相同突条的装置来说,也可以对其突条实施本发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盘导向件与上部底架一体形成,但也可以使用与上部底架分体的盘导向件,例如,若使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盘导向件,则不需要涂敷涂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传送装置中,配置在盘导向件的盘插入口侧的第二突条在中央部的规定范围内设置没有斜度的直线部,从而将其两侧的规定范围形成为陡斜度的锥形部,因此在为了排出盘而取出盘时,仅盘的后端周缘部与所述陡斜度的锥形部点接触,具有可以防止因盘和突条线接触而引起伤损的效果,作为在能够转动的光盘传送装置之间夹持并进行输送光盘的光盘传送装置和光盘再生装置等是有用的。
另外,在由进给辊进行的盘排出动作中,由于仅盘的周缘部与第二锥形部点接触,所以还可以防止盘面受伤损。
根据第二突条的直线部范围和第一锥形部的角度等条件,盘后端部分从第一突条脱落时,也存在盘后端部分与第二突条的低直线部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在中央部由相同高度的桥接件连接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仅盘的后端周缘部与桥接件接触,因此借助于第二突条的直线部,可以防止盘后端部分受伤损,而且利用该桥接件还可以增加盘导向件的强度。
另外,根据盘导向件的材质和厚度、各突条的锥形角度,可以将第二突条的直线部成形为平坦部。
另外,在板金加工上部底架时,可以与盘导向件形成一体。
另外,由于即使缩小盘导向件突条的锥形角度也可以防止盘受伤损,所以可以实现高性能且薄形的光盘再生装置。
本发明因为配置在盘导向件的盘插入口侧的第二突条将中央部的规定范围作为没有斜度的直线部,将其两侧的规定范围作为斜度较大的锥形部,在为了排出盘而取出盘时,仅盘的后端周缘部与斜度较大的锥形部点接触,所以具有可以防止由盘和突条线接触而引起伤损、并实现高性能的薄光盘再生装置的效果。
根据图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改变,这些变更和改进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传送装置,在能够旋转的进给辊和与所述进给辊大致相对配置的盘导向件之间夹持并输送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导向件大致平行地设置在与该进给辊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形成锥形的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以使所述进给辊侧突出且从中央部向两侧接近所述进给辊,在所述突条中盘插入口侧设置的第二突条的中央部形成突条高度大致一定的直线部,并形成与所述直线部连设且在分别朝向两侧的规定范围内具有规定斜度的第一锥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条形成第二锥形部,其与所述第一锥形部连设,朝向两侧具有比第一锥形部缓且与所述第一突条的斜度大致相同的斜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的中央部以大致相同高度连接所述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的桥接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的中央部以大致相同高度连接所述第一突条和第二突条的桥接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条的直线部形成为突出量是零的平坦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条的直线部形成为突出量为零的平坦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盘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导向件与光盘再生装置的上部底架设置成一体。
8.一种光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传送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盘传送装置,当由进给辊进行的盘排出结束且用户夹持着盘欲取出盘时,防止盘的后端部分产生微伤。为此,在位于进给辊两侧的两个突条中设置在盘插入口侧的第二突条将中央部的规定范围L形成为没有斜度的直线部,将其两侧的规定范围形成为具有陡斜度的第一锥形部,并且将第一锥形部两侧形成为具有缓斜度的第二锥形部。在为了排出盘而取出盘时,由于仅盘的后端周缘部与陡斜度的第一锥形部点接触,所以可防止由盘与突条线接触而引起的伤损。
文档编号G11B17/04GK1637900SQ200410010438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8日
发明者笠间浩, 木户阳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