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15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机动车等上的信息处理装置,更为详细地说, 涉及可把记录介质自由地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内,对收容在该设备本 体内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着的信息进行播放(再生)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作为移动体的机动车的仪表板(以下称为仪表板(4 ^
^矛))上安装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CD播放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CD播放器读取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Compact Disc,以下称为CD) 上记录着的信息。
专利文献l中所示的CD播放器,设有安装在上述仪表板上的设 备本体、在上述设备本体上开口的记录介质插入口、作为把CD放入 设备本体内和取出设备本体外的输送部的运送单元,和用来读取上述 CD上记录着的信息的播放(再生)单元等。设备本体设有把多个金 属板等相互组装而形成箱形的底盘。上述CD穿过记录介质插入口的 内侧。
运送单元把穿过记录介质插入口内的CD运送到规定的播放位 置,或把CD从上述播放位置运送到记录介质插入口并将该CD从设 备本体内排出。运送单元具有相互自由接离地设置着的一对夹持部件, 和作为对这些夹持部件朝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的螺旋 弹簧。
这些一对夹持部件中的一方,设有通过电机等驱动源驱动旋转的 运送辊。运送辊被上述电机等驱动源驱动旋转,从而运送CD。另一 方的夹持部件设有摩擦系数小的滑动部件。滑动部件在与所述运送辊 之间夹着上述CD,对该CD的运送方向进行导向。运送单元把CD夹在一对夹持部件间,运送上述CD。
播放单元卡紧设备本体内收容着的CD,读取该CD的信息。 上述CD播放器,运送单元把CD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播放单
元读取设备本体内的CD的信息进行播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 207802号y〉才艮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的CD播放器,当油分、尘埃等附着在上述CD 的外表面上时,该油分、尘埃等会复制到运送辊的表面上,由此,有 时会降低运送力而使CD不能进出设备本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 果把夹持部件夹持CD的力设定得较强,在进行通常的运送的时候, 有时运送辊会对CD的外表面造成伤害。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在进行记录 介质的通常运送时,该信息处理装置不会伤害记录介质的外表面,而 且即便记录介质例如被弄脏,也可以把该记录介质可靠地送入设备本 体和从i殳备本体取出。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设有设备本体、盘导向件、运送辊、施力 机构,和再尝试机构,所述盘导向件与送入设备本体内和从设备本体
内排出的记录介质接触,所述运送辊被设置成与所述盘导向件自由接 离,而且,使所述运送辊与所述盘导向件间夹着记录介质并绕轴心转 动,由此把所述记录介质送入所述设备本体和从设备本体排出,所述 施力机构,朝使所述盘导向件与所述运送辊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弹力, 所述再尝试机构,在把夹在所述盘导向件与所述运送辊间的所述记录
介质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时,如果所述排出和送入动作在进行规定时 间后记录介质处于非正规位置,则再次进行所述排出和送入动作,而 且使该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所述施力机构的所述弹力,比通常排出 和送入动作的所述施力机构的弹力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辊设有 通常接触部和再次接触部,所述通常接触部在所述通常排出和送入动 作时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所述再次接触部在所述再次排出和送入动
5作时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并在所述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记录 介质隔开间隔。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
CD变换器(CD f工y-弋)的外观的轴测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CD变换器的相互组装着的固定底盘、盘运
送部、盘播放部、盘收容部、盘移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3是图2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排出CD时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CD变换器的主旨的轴测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将开闭门开放的状态
的轴测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的开闭架进一步向设 备本体外突出的状态的轴测图。
图7是模式地表示图4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等的侧截面图。 图8是模式地表示图7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将开闭门开放
的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9是模式地表示图8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将CD排出到
正规位置的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IO是模式地表示图8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的开闭架进一
步向设备本体外突出的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11是模式地表示图10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将CD排出
到正规位置的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12是图1所示CD变换器的盘运送部的运送辊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运送辊的通常排出动作时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2所示运送辊的再次排出动作时的截面图。 图15是图12所示运送辊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图16是图15所示运送辊的通常排出动作时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5所示运送辊的再次排出动作时的截面图。
6附图标记说明1CD变换器(信息处理装置)
2CD (记录介质)
3设备本体
10插入口
14盘导向件
23螺旋弹簧(施力机构)
24再尝试机构
32运送辊
46本体部
47通常接触部
48再次接触部
49埋设部件
51a前端面(再次接触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当记录介质的排出和送入动作进 行规定时间后记录介质未处于正规位置时,则加强朝使盘导向件与运 送辊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的弹力,再次进行排出和送入动 作。进而,信息处理装置在运送辊上设有再次接触部,该再次接触部 在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记录介质隔开间隔并且在再次排出和送入 动作时与记录介质接触,再次接触部在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记录 介质不接触。
于是,通过加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时施力机构的弹力,在进行
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盘导向件14与运送辊32以适度的弹力进行夹 持,因而不会对记录介质造成伤害。而且,再次接触部在通常排出和 送入动作时与记录介质不接触,所以再次接触部不会与记录介质过度 接触,可以防止该再次接触部被弄脏,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时加强了施力机构的弹力的时候与记录介质接触的再次接触部不脏,所以,即 便记录介质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也可以防止该运送辊在记录介质 的外表面上打滑,能可靠地将该记录介质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
另外也可以是,运送辊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地 设有圆筒状的本体部、从所述本体部的外表面突出的通常接触部,和 在相互邻接的通常接触部间配置着的再次接触部。在此情况下,可以 廉价地形成运送辊。
进而,也可以是,运送辊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 地设有圆筒状的本体部,和形成在该本体部的外表面的通常接触部。 在该场合,可以廉价地形成运送辊。
另外,也可以是,运送辊设有埋设部件,该埋设部件由硬质的合 成树脂构成并被埋设在本体部内,而且,该埋设部件的前端面为再次 接触部。在该场合,由于再次接触部由硬质的树脂构成,因此可以防 止运送辊因油分等而在记录介质的外表面上打滑,而且,即便例如作
为记录介质的CD等的标签的一部分剥离或标签与运送辊发生牵挂, 也可以把记录介质可靠地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 实施例
以下,根据图1~图14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信 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CD变换器1。图1等示出的CD变换器1是这 样的装置,该装置被装备在机动车等移动体上,收容多个作为记录介 质的CD2 (图2等中示出),从这些CD2读取(播放)任意的CD2 上记录着的信息,作为声音输出。CD2当然被形成为圆片形,即盘形, 是记录了可以在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被读取的信息的记录介质。
如图2所示,CD变换器1设有设备本体3 (图1所示)、未图示 的操作部、盘运送部4、盘播放部5、作为收容部的盘收容部6,和盘 移动机构7。以下,图2中的箭头X表示CD变换器1的横向、箭头 Y表示CD变换器1的进深方向、箭头Z表示CD变换器1的厚度方 向。
设备本体3设有合成树脂构成的图1所示的外侧箱8,和金属板等构成的图2等所示的固定底盘9等。外侧箱8被形成为扁平的箱形。 在外侧箱8上设有可以排出和送入CD2的插入口 10,和将该插入口 10自由开闭的开闭门15。
插入口 IO贯穿外侧箱8的外壁。插入口 10可以使CD2在内侧穿 过。上述CD2穿过插入口 10被收容到外侧箱8即设备本体3内、或 从该设备本体3内排出。如图4~图6所示,开闭门15被形成为平板 状。开闭门15以其下端部为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外侧箱8上。开闭 门15通过以其下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而将插入口10开闭。开闭门 15通过未图示的弹簧朝关闭插入口 IO的方向被施加弹力。而且,在 开闭门15的横向X的图4中面前侧的边缘,如图4~图6所示那样, 一体地设置着突出销16。突出销16从开闭门15的上述下端部沿横向 X突出。
固定底盘9被收容在外侧箱8内,而且被固定在该外侧箱8上。 固定底盘9如图2所示,设有板状的底板11、从该底板11的外缘立 设着的周板12,和与上述底板11隔开间隔设置着的中间板17。
底板ll重叠在外侧箱8的位于图1中下侧的壁上。中间板17被 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而且中间板17的纵向与横向X平行,并被配 置在插入口 IO的附近。中间板17的一部分与周板12相连,被设置成 与上述底板11平行。
操作部与设备本体3分体设置,而且与该设备本体3相连。操作 部通过CD变换器1的使用者按压等进行操作。操作部,通过被使用 者操作,而4皮用来设定对穿过插入口 10插入设备本体3内的CD2进 行保持的后述的支架19。操作部,通过被使用者操作,而被用来设定 对穿过插入口 10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的CD2进行了保持的支架19。 操作部,通过被使用者操作,而被用来设定被多个支架19保持着的 CD2中进行信息读取的CD2。
盘运送部4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把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 该盘运送部4的详细构成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盘播放部5被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设有移动底盘、摆动自如地
9支撑在该移动底盘上的摆动底盘,和卡紧播放部。移动底盘被形成为
框形,可沿厚度方向Z即CD2彼此重叠的方向自由移动地被支撑在 固定底盘9上。
摆动底盘被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摆动底盘以一端部为中心转动 自如地支撑在移动底盘上。摆动底盘以一端部为中心转动,从而可以 自由位移而成为另 一端部侵入盘收容部6中收容着的多个CD2间的状 态、和另一端部从盘收容部6中收容着的多个CD2间拔出的状态。
卡紧播放部设置在摆动底盘上。卡紧播放部设有卡紧CD2的转盘、 使该转盘转动的主轴电机,和可以在卡紧在转盘上的CD2的径向进行 自由移动并且用来从CD2读取信息的信息拾取器(匕°'7夕7、77)等。 卡紧播放部为,摆动底盘的另一端部侵入CD2间,转盘卡紧该CD2, 主轴电机使该CD2转动。而且,卡紧播放部由信息拾取器从由转盘转 动着的CD2读取信息。
盘播放部5为,摆动底盘的另 一端部侵入CD2间,转盘卡紧CD2, 而且,转盘使CD2转动。盘播放部5为,信息拾取器从通过转盘进行 旋转的CD2读取信息。
盘收容部6被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如图2所示,设有移动底盘 18,和多个作为保持部件的支架19。移动底盘18由金属板等构成, 被形成为板状。移动底盘18隔开间隔与固定底盘9的底板11平行配 置着。使盘播放部5位于移动底盘18和固定底盘9的底板11间。移 动底盘18沿上述厚度方向Z,即CD2彼此重叠的方向自由移动地-皮 固定底盘9的周板12等支撑。
支架19由合成树脂构成,被形成为板状。支架19的平面形状被 形成为C字形。支架19在与底板11和移动底盘18双方平行的状态 下被移动底盘18支撑。支架19被配置成使其形成为C字形的开口部 与插入口 IO相对的状态。
穿过插入口 10 ,皮插入设备本体3的CD2,穿过开口部而侵入内 侧,从而由支架19保持该CD2。多个支架19以使各自保持的CD2 的外表面相互平行的方式相互重叠配置着。支架19沿所述厚度方向Z自由移动地被移动底盘18等支撑。盘收容部6把可以保持CD2的多 个支架19层叠排列着收容该多个支架19。
盘移动机构7被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使盘播放部5和盘收容部 6双方的移动底盘18沿厚度方向Z移动,而且,使盘收容部6的各个 支架19沿厚度方向Z移动。盘移动机构7,在从设备本体3内的CD2 读取信息时,使盘收容部6的移动底盘18从底板11离得最远,即, 使该移动底盘18上升得最多,使盘播放部5的移动底盘沿厚度方向Z 移动。而且,盘移动机构7,使盘收容部6的支架19沿厚度方向Z移 动,使保持着一个CD2的支架19从其它支架19远离,使摆动底盘的 另一端部侵入这些支架19间,从上述一个CD2把信息读取到盘播放 部5的卡紧播放部。
盘移动机构7,在把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的内外时,使盘 播放部5的移动底盘与底板11最接近,即,使移动底盘ll下降得最 多,使盘收容部6的移动底盘18沿厚度方向Z移动。而且,盘移动 机构7使盘收容部6的支架19沿厚度方向Z移动,使对插入设备本 体3的CD2进行保持或把保持着的CD2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的一个 支架19从其它的支架19远离,而且,使所述一个支架19位于盘运送 部4的后述的辊臂13与盘导向件14间并沿进深方向Y排列的位置, 把插入设备本体3的CD2由上述一个支架19保持、或把上述一个支 架19保持着的CD2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
盘运送部4被收容在^殳备本体3内,而且被配置在插入口 10附近。 如图4和图7所示,盘运送部4设有作为进行开闭用的驱动源的电机 20、作为移动部件的开闭架21、作为运送用的驱动源的电机22 (图2 和图7等示出)、盘导向件14、辊臂13、作为施力机构的螺旋弹簧23, 和再尝试机构24。
电机20被固定底盘9的底板11等固定。电机20的输出轴上安装 着小齿轮25。
开闭架21被配置在插入口 IO和外侧箱8的一个周壁的附近。开 闭架21被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其纵向设有与进深方向Y平行地配置着的架本体26、锥形面27,和架部28。架本体26即开闭架21沿进深方向Y移动自如地支撑在设备本体3上。
锥形面27设置在架本体26的靠开闭门15的前端。锥形面27随着从插入口 10离开并沿进深方向Y朝向i殳备本体3的深处,而渐渐向接近底板11的方向倾斜。当开闭架21穿过插入口 10朝设备本体3外移动时,锥形面27推压开闭门15的突出销16,使开闭门15以下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将插入口 IO开力文。
架部28与架本体26靠设备本体3深处的边缘相连,而且与架本体26同样沿进深方向Y呈直线状延伸。架部28与安装在电机20上的小齿轮25啮合。
开闭架21,在把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时,通过电机20的驱动力,沿进深方向Y朝设备本体3的外侧相对于设备本体3进行移动,推压突出销16、将插入口 IO开放。而且,开闭架21,在后述的进行再次排出动作时,通过电机20的驱动力,沿进深方向Y,进一步朝设备本体3的外侧相对于设备本体3进行移动。
而且,在开闭架21上设置着3个用来检测该开闭架21的位置的缝隙29。缝隙29当然贯穿开闭架21,而且,被设置在该开闭架21靠底板ll的缘部。缝隙29沿厚度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而且沿进深方向Y即开闭架21的纵向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着。
电机22被固定底盘9的底板11等固定。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安装着小齿轮30 (图2示出)等。
盘导向件14由与CD2的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构成,并被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如图4所示,盘导向件14被安装在固定底盘9的中间板17上。盘导向件14的纵向与横向X平行地配置着。盘导向件14与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的CD2接触。
辊臂13设有臂本体31,和运送辊32。臂本体31被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而且臂本体31的纵向与横向X平行,并与盘导向件14沿厚度方向Z隔开间隔配置着。臂本体31以远离插入口 IO的那一侧的一端部为中心,被中间板17转动自如地保持着。臂本体31即辊臂13
12的转动中心与横向X平行。臂本体31即辊臂13以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被中间板17即固定底盘9移动自如地支撑着。
如图12所示,运送辊32被形成为圆柱形,而且在内侧插入了圆锥形的芯轴45。运送辊32固定在芯轴45上。芯轴45即运送辊32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臂本体31的另一端部。运送辊32以及芯轴45的轴心与横向X平行。由于在芯轴45上安装着与小齿轮30啮合的多个齿轮中的一个,因而运送辊32借助电机22的驱动力绕其轴心转动。
运送辊32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如图12所示,一体地设有圆筒形的本体部46,和多个通常接触部47。在本体部46的内侧,当然使上述芯轴45穿过、安装着该芯轴45。通常接触部47从本体部46的外周面突出地形成,沿该本体部46的纵向设置在该本体部46的全长。而且,多个通常接触部47隔开间隔配置在本体部46即运送辊32的周向上,在图示的例子中,以相等间隔配置在本体部46即运送辊32的周向上。
另外,位于本体部46的外周面中的相互邻接的通常接触部47间的部分,成为再次接触部48。因此,运送辊32当然一体地形成了本体部46、通常接触部47和再次接触部48。
辊臂13即运送辊32和盘导向件14,通过辊臂13的臂本体31以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相互接离自如地设置着。这些辊臂13即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在相互间夹着CD2,由电机22驱动运送辊32转动,从而,把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
螺旋弹簧23, 一端安装在运送辊32内的芯轴45上而另一端安装在再尝试机构24的后述的支撑部件36上,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朝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弹力。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与盘导向件14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
如图7所示,再尝试机构24设有作为改变机构的改变部33、作为检测机构的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和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装置35。改变部33设有支撑部件36和作为连动部的凸轮孔37。
支撑部件36形成为带状板的形状,支撑部件36被配置成使其纵向沿着进深方向Y的状态。支撑部件36在进深方向Y从插入口 10离开的那一侧的一端部36a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底盘9的中间板17上。上述螺旋弹簧23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部件36沿进深方向Y的中央部36b上。
从支撑部件36的沿进深方向Y靠插入口 10的另一端部36c突出凸轮销38。凸轮销38被形成为圆柱形,而且从支撑部件36的另一端部36c沿横向X朝开闭架21立设着。凸轮销38在凸轮孔37内沿该凸轮孔37的纵向移动自如。
支撑部件36,以一端部36a为中心相对于固定底盘9的中间板17转动时,改变安装在另一端部36c的螺旋弹簧23产生的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相互接近的弹力。于是,通过把支撑部件36设置成以一端部36a为中心相对于中间板17自由转动,从而,在可以对螺旋弹簧23产生的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相互接近的弹力进行改变的方向上自由移动地设置着。
凸轮孔37设置在开闭架21的架本体26上。凸轮孔37当然贯穿开闭架21的架本体26,而且设有第一水平部39、倾斜部40,和第二水平部41。第一水平部39沿进深方向Y即开闭架21的纵向呈直线状延伸。
倾斜部40与第一水平部39从插入口 10离开的那一侧的设备本体3的靠近深处的那一端相连,随着从插入口 IO离开也就是随着朝向设备本体3的深处,渐渐沿接近底板ll的方向倾斜。即,倾斜部40随着从插入口 10离开即随着设备本体3朝向深处而渐渐沿着从辊臂13离开的方向倾斜。第二水平部41与倾斜部40从插入口 10离开的那一侧的设备本体3靠深处的那一端相连,沿进深方向Y即开闭架21的纵向呈直线状延伸。凸轮销38在第一水平部39、倾斜部40和第二水平部41内即凸轮孔37内穿过。
改变部33在开闭门15关闭的状态即开闭架21被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的状态下,如图4和图7所示,凸轮销38位于凸轮孔37的第一水平部39靠插入口 10的端部,成为支撑部件36的纵向与进深方向Y
14平行的状态,减弱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上施加的弹力。而且,改变部33,在将开闭门15开放即开闭架21突出到设备本体3外的状态下,如图5和图8所示,凸轮销38位于凸轮孔37的第一水平部39从插入口 10离开的那一侧的端部,成为支撑部件36的纵向与进深方向Y平行的状态,维持减弱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上施加的弹力的状态。进而,改变部33,进行再次排出动作时,开闭架21从图5和图8所示位置进一步向设备本体3外突出时,凸轮销38在倾斜部40内移动,而位于第二水平部41内。
而且,改变部33,使支撑部件36的另一端部36c从与进深方向Y平行的状态自辊臂13的运送辊32离开,由螺旋弹簧23牵拉辊臂13的运送辊32,使得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比进行最初的排出动作(通常排出动作)时的弹力强。于是,改变部33,进行再次排出动作时,使支撑部件36沿着将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加强的方向进行转动(移动)。进而,改变部33,通过改变凸轮销38在凸轮孔37内的位置,而可以对螺旋弹簧23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进行改变。
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被安装在固定底盘9上,而且,如图7所示,设有沿厚度方向Z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着的LD (激光二极管)42和PD (光电二极管)43。 LD42朝PD43射出激光。
LD42和PD43,被配置在使夹在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间的CD2位于上述LD42和PD43相互间的位置。LD42和PD43即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被设置在,当从设备本体3内排出的CD2位于正规位置时,来自LD42的激光不会被CD2遮住而可以由PD43受光,而且,当从设备本体3内排出的CD2位于比上述正规位置更靠设备本体3的深处时,来自LD42的激光被CD2遮住而不能由PD43受光的位置。
LD42和PD43即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通过检测来自LD42的激光是否可以由PD43受光,在把夹在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间的CD2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时,对作为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作完了的CD2是否处于正规位置进行检测。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把检测的结果向控制装置35输出。
而且,盘运送部4设有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安装在固定底盘9上,而且,设有沿横向X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着的LD (激光二极管)和PD (光电二极管)。LD朝PD射出激光。
LD和PD被配置在使开闭架21和缝隙29位于所述LD和PD间的位置。LD和PD^皮配置在,当缝隙29位于LD和PD相互之间时,来自LD的激光不会被开闭架21遮住而可以由PD受光,当缝隙29未位于LD和PD相互之间时,来自LD的激光会净皮开闭架21遮住而不能由PD受光的位置。
在开闭架21被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的状态下,如图4和图7所示,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被设置在使最靠开闭门15的缝隙29位于LD和PD间的位置。而且,当设备本体3内的开闭架21被逐渐排出、如图5和图8所示那样,进深方向Y的中央的缝隙29位于LD和PD间时,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检测到该开闭架21位于通常的CD2的排出动作完了的位置。进而,当设备本体3内的开闭架21进一步被排出、如图6和图IO所示那样,从开闭门15离得最远的缝隙29位于LD和PD间时,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检测到开闭架21处于使凸轮销38位于凸轮孔37的第二水平部41内的位置。于是,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通过检测来自LD的激光是否可以由PD受光,来检测开闭架21的位置。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把检测出的结果向控制装置35输出。
控制装置35是内装有公知的ROM、 RAM、 CPU、计时器(夕4^一 )等的微型计算机,与上述电机20、 22和传感器34、 44等接通,对它们进行控制,从而对再尝试机构24和盘运送部4的动作进行掌控。
控制装置35如下述那样把设备本体3内的CD2排出。在CD2被
16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的状态下,如图4和图7所示,开闭架21被收容 在设备本体3内,最靠近开闭门15的缝隙29位于开闭架位置检测传 感器44的LD与PD间,而且,开闭门15将插入口 10关闭。
而且,首先,控制装置35在图3中的步骤S1从操作部输入排出 CD2的命令后,进入步骤S2。在步骤S2,电机2(H皮驱动进行转动, 使开闭架21逐渐向设备本体3外突出。于是,来自开闭架位置检测传 感器44的LD的激光一度被开闭架21遮住,而且,开闭架21的锥形 面27推压开闭门15的突出销16,把该开闭门15朝将插入口 10开放 的方向逐渐转动。而且,如图5和图8所示,开闭架21的纵向的中央 的缝隙29位于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的LD和PD间,来自LD 的激光由PD受光时,控制装置35使电机20停止,向步骤S3前进。 于是,在步骤S2,如图5和图8所示,将插入口10开放。
在步骤S3,控制装置35,在使运送辊32把设备本体3内的CD2 向该设备本体3外排出的方向驱动电机22,向步骤S4前进。此时, 凸轮销38在第一水平部39内移动,因而维持朝使运送辊32与盘导向 件14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较弱的状态,因此,如图13所示, 运送辊32的通常接触部47与CD2的外表面接触,再次接触部48与 CD2的外表面隔开间隔。
在步骤S4,控制装置35开始计时器的重新设置和计数,向步骤 S5前进。在步骤S5,控制装置35,判断驱动电机22后来自CD位置 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是否可以由PD43受光,从而判断CD2 的排出动作是否完了。当把电机22驱动后来自CD位置检测传感器 34的LD42的激光可以由PD43受光时,如图9所示,表示被排出到 设备本体3外的CD2处于正规位置,表示CD2的排出动作完了。
在步骤S5,当CD2的排出动作完了即驱动电机22之后来自CD 位置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是否可以由PD43受光时,向步骤 Sll前进。在步骤S5,当CD2的排出动作未完了即驱动电机22之后 来自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不能由PD43受光时,向 步骤S6前进。
17在步骤S6,控制装置35,判断计时器的值(从驱动电机22开始 的时间)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间设定值(夕4厶7々卜設定値) (规定的时间)。在步骤S6,控制装置35,当计时器的值小于预先设定 的暂停时间设定值时,返回步骤S5,当计时器的值大于等于预先设定 的暂停时间设定值时,向步骤S7前进。于是,在步骤S6,直至计时 器的值大于等于暂停时间设定值为止,都驱动运送辊32进行转动。
由于在步骤S5中,判断排出动作进行了规定时间之后的CD2未 处于正规位置,因此,在步骤S7以后的步骤中,进行再次把CD2向 设备本体3外排出的再次尝试动作(即,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首先, 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35,将电机22驱动,使开闭架21渐渐向设 备本体3外突出。
于是,来自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的LD的激光一度被开闭架 21遮住,而且凸轮销38在凸轮孔37的倾斜部40内移动,使支撑部 件36的另一端部36c从辊臂13的运送辊32渐渐离开。而且,从开闭 架21的开闭门15离得最远的缝隙29位于开闭架位置检测传感器44 的LD与PD之间,来自LD的激光被PD受光时,控制装置35将电 机22停止,向步骤S8前进。于是,在步骤S7中,如图6和图10所 示,使支撑部件36向把螺旋弹簧23在使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相 互接近的方向产生的弹力加强的方向进行转动。于是,如图14所示, 与CD2的外表面接触的通常接触部47被压垮,位于与该CD2的外表 面接触的通常接触部47间的再次接触部48与CD2的外表面接触。
步骤S8中,控制装置35在使运送辊32把设备本体3内的CD2 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的方向驱动电机22,并进行计时器复位和开始计 时,向步骤S9前进。于是,运送辊32的通常接触部47和再次接触部 48双方与CD2的外表面接触,CD2随着该运送辊32的旋转被排出到 设备本体3外。在步骤S9,控制装置35判断再次驱动电机22后来自 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是否可以被PD43受光,从而 判断CD2的排出动作是否完了。当驱动电机22后来自CD位置检测 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可以被PD43受光时,如图11所示,示出说明书第16/22页
了被排出到设备本体3外的CD2位于正规位置,示出CD2的排出动 作完了的状态。
在步骤S9,当CD2的排出动作完了,即驱动电机22后来自CD 位置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可以被PD43受光时,向步骤Sll 前进。在步骤S9,当CD2的排出动作未完了 ,即驱动电机22后来自 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的LD42的激光不能被PD43受光时,向步骤 S10前进。
在步骤SIO,控制装置35,判断计时器的值(从驱动电机22开始 的时间)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间设定值(规定的时间)。在步骤 SIO,控制装置35,当计时器的值小于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间设定值时, 返回步骤S9,当计时器的值不小于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间设定值时,向 步骤S12前进。于是,在步骤SIO,直至计时器的值大于等于暂停时 间设定值为止,都驱动运送辊32进行转动。
在步骤Sll,如图9和图11所示,由于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 检测出排出动作完了后的CD2位于正规位置,因而,控制装置35进 行CD2的排出动作(运送动作)的完了处理。
从上述步骤Sl到步骤S6,示出了凸轮销38位于第一水平部39 内,维持朝使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较弱的 状态的、作为CD2的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从步骤 S7到步骤S10,示出了凸轮销38位于第二水平部41内,使朝运送辊 32与盘导向件14接近的方向施加的弹力变强的、作为CD2的再次排 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
另外,在步骤S12,在时间超过上述暂停时间设定值后即使驱动 电机22,由于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检测出排出动作完了后的CD2 位于非正规位置,因而,控制装置35进行CD2的排出动作(运送动 作)的失败处理。作为失败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使电机22的驱动停 止、或在使运送辊32把CD2插入设备本体3内的方向上驱动电机22。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35,当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检测出最初 (上一次)的排出动作进行了规定时间之后的CD2位于非正规位置时,在改变部33使螺旋弹簧23的弹力加强,再次进行排出动作。于是, 盘运送部4即CD变换器1把CD2从设备本体3内排出。而且,盘运 送部4即CD变换器1,当把CD2收容在设备本体3内时,在与排出 时相反的方向上驱动电机22和运送辊32。
上述的盘运送部4把CD2夹在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 14间,由电机22驱动运送辊32转动,从而,把CD2排出和送入设 备本体3。即,运送辊32把CD2运送到设备本体3的内外。
而且,上述构成的盘运送部的再尝试机构24,在把夹在运送辊32 与盘导向件14间的CD2从设备本体3排出的时候,当所述排出动作 进行了规定时间之后CD2处于非正规位置时,再次进行所述排出动 作,而且使所述进行再次排出动作的螺旋弹簧23的弹力,比上一次排 出动作的螺旋弹簧23的弹力强。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作为CD2的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作进行 了规定时间之后CD2未处于正规位置时,加强向使盘导向件14与运 送辊32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23的弹力,进行作为再次排 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进而,CD变换器1在运送辊32上设 置再次接触部48,该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 常排出动作时与CD2隔开间隔并且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 次排出动作时与CD2接触,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 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与CD2不接触。
于是,通过加强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时的螺 旋弹簧23的弹力,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使 盘导向件14与运送辊32以适当的弹力夹持CD2,从而不会伤害CD2。 而且,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与 CD2不接触,因此,再次接触部48不会与CD2过度接触,可以防止 该再次接触部48被弄脏,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 时加强了螺旋弹簧23的弹力的时候,与CD2接触的再次接触部48不 脏,所以,即便CD2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也可以防止该运送辊 32在CD2的外表面上打滑,能可靠地将该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
203。
另夕卜,运送辊32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地设有圆 筒状的本体部46、从所述本体部46的外表面突出的通常接触部47, 和在相互邻接的通常接触部47间配置着的再次接触部48。因此,可 以廉价地形成运送辊32。
另外,再尝试机构24设有改变螺旋弹簧23的弹力的改变部33、 用来检测排出动作完了后CD2是否处于正规位置的CD位置检测传感 器34,和当CD位置检测传感器34检测出排出动作完了后CD2处于 非正规位置时,使改变部33的弹力加强并使再次的排出动作得以进行 的控制装置35。因此,在排出动作完了后CD2处于非正规位置时, 可以可靠加强螺旋弹簧23的弹力。因此,即便CD2的外表面上附着 了油分等,运送辊32也不会在CD2的外表面上打滑而可以可靠地转 动,能把CD2可靠地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
进而,改变部33设有支撑部件36和凸轮孔37,该支撑部件36 安装着螺旋弹簧23,而且被移动自如地设置成可以改变所述螺旋弹簧 23的弹力,该凸轮孔37在进行再次排出动作时使支撑部件36在将螺 旋弹簧23的弹力加强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通过凸轮孔37,在CD2 的排出动作再次进行时,使螺旋弹簧23的弹力可靠地被加强,因而即 便CD2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等,也可以把CD2可靠地向设备本体 3外排出。
另外,使支撑部件36移动的凸轮孔37,被设置在进行排出动作 时相对于设备本体3进行移动的开闭架21上。因此,进行再次排出动 作时,可以将螺旋弹簧23的弹力可靠加强,因而即便标签与运送辊 32或盘导向件14发生牵挂、或CD2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等,也可 以进一步可靠地把CD2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进而,通过移动开闭架 21,开闭门15将插入口 10开闭。因此,开闭架21进行开闭门15的 开闭这样的CD2的插入排出动作的一部分,因而,不需要为了改变螺 旋弹簧23的弹力而设置作为专用部件的移动部件。因此,可以防止 CD变换器1的部件数量的增加。进而,本发明中,运送辊32也可以如图15~图17那样构成。在 图15 ~图17中,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 省略其说明。在图15 图17中,在运送辊32的由橡胶等合成树脂构 成的本体部46内埋设着埋设部件49。埋设部件49由塑料等的硬质的 合成树脂(即,树脂)构成,而且如图15所示,设置在运送辊32的 全长上,并且一体地设有圆筒部50和多个外周延伸部51。
圆筒部50在其内侧穿过芯轴45,而且圆筒部50穿过运送辊32 的内侧并固定在它们上。外周延伸部51形成为平板状,从圆筒部50 的外周面向该圆筒部50即运送辊32的本体部46的外周方向延伸。外 周延伸部51在运送辊32的本体部46的周向上按相等间隔配置着。外 周延伸部51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6个。
另外,外周延伸部51的从圆筒部50离开的那一侧的前端面51a, 被配置在比运送辊32的本体部46的外表面靠该运送辊32的本体部 46的内侧,而且,在运送辊32的本体部46的外侧露出。因此,前端 面51a配置在从运送辊32的本体部46的外表面凹入的位置即从外表 面形成凹陷。前端面51a成为再次接触部。进而,在图15~图17所 示的场合,本体部46的除了前端面51a的外表面,即本体部46的外 表面中的相互邻接的前端面51a间的部分,成为通常接触部47。
在该场合下,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如 图16所示,通常接触部47即除了前端面51a的本体部46的外表面也 与CD2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前端面51a与CD2的外表面隔开间隔。 而且,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时,如图17所示, 与CD2的外表面接触的通常接触部47被压蜂,通常接触部47与作为 再次接触部的前端面51a的双方与CD2的外表面接触。
根据这些图15~图17所示的场合,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当作为 CD2的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作完了后CD2处于非正规位置时, 对在使盘引导件14与运送辊32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23 的弹力进行加强,进行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作。进而, CD变换器1在运送辊32上设有作为再次接触部的前端面51a,该前隔、并且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时与CD2接触,
面51a与CD2不接触。即,在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中没有弄脏的前端 面51a在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CD2接触,从而,可以防止运送辊 32在CD2的外表面上打滑,而且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埋设部件 49的前端面51a对CD2产生比通常接触部47强的压力,从而,即便 例如CD2的标签局部剥离或标签与运送辊32发生牵挂,也能够可靠 地将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
这样,通过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时加强螺 旋弹簧23的弹力,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由 盘导向件14和运送辊32以适度的弹力夹持CD2,因此不会伤害CD2。 而且,由于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 时与CD2不接触,因此,再次接触部48不会与CD2过度接触,可防 止该再次接触部48被弄脏,当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 作时加强了螺旋弹簧23的弹力时,与CD2接触的再次接触部48未被 弄脏,因此,即便CD2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也可以防止该运送辊 32在CD2的外表面上打滑,可以将CD2可靠地从设备本体3排出。
进而,运送辊32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地 设置圃筒状的本体部46和该本体部46的外表面构成的通常接触部 47。因此,可以廉价地形成运送辊32。
另外,运送辊32设有埋设部件49,该埋设部件49由硬质的树脂 构成并且被埋设在本体部46中,而且,前端面51a成为再次接触部。 因此,再次接触部48由硬质的树脂构成,所以即便标签与运送辊32 发生牵挂,也可以将CD2可靠地向设备本体3外排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作为CD2的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 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CD2的排出动作,也适用于CD2的送入动 作。即,本发明中,也可以在把CD2收容到设备本体3内的方向按规 定的时间驱动仅通常接触部47与CD2的外表面接触的运送辊32使其转动的时候,当收容动作完了后CD2处于非正规位置时,再次进行所 述收容动作,而且使所述再次的收容动作时螺旋弹簧23的弹力比通常 的收容动作时螺旋弹簧23的弹力强,使通常接触部47与再次接触部 48双方与CD2的外表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排出动作进行了规定时间后,当CD2处 于非正规位置时,仅在一个阶段将螺旋弹簧23的弹力加强,由盘运送 部4把CD2排出。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在排出和送入动作进行了 规定时间之后,当CD2处于非正规位置时,按多个阶段将螺旋弹簧 23的弹力渐渐加强,由盘运送部4将CD2排出和送入。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23在使运送辊32与支撑部 件36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并在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 14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但是,本发明中,施力机构从哪个方向施加 使辊臂13的运送辊32与盘导向件14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弹力都可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的CD变换器。
(附记) 一种CD变换器1,所述CD变换器1设有设备本体3、 盘导向件"、运送辊32、螺旋萍簧23,和再尝试机构24,
所述盘导向件14与送入i殳备本体3内和从i殳备本体3内排出的 CD2接触,
所述运送辊32被设置成与所述盘导向件14自由接离,而且,使 所述运送辊32与所述盘导向件14间夹着CD2并绕轴心转动,由此把 所述CD2送入所述设备本体3和从设备本体3排出,
所述螺旋弹簧23,朝使所述盘导向件14与所述运送辊32相互接 近的方向施加弹力,
所述再尝试机构24,在把夹在所述盘导向件14与所述运送辊32 间的所述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3时,如果所述排出和送入动作在 进行规定时间后CD2处于非正规位置,则再次进行所述排出和送入动 作,而且使该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所述螺旋弹簧23的所述弹力,比 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所述螺旋弹簧23的弹力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送辊32设有通常接触部47和再次接触部48,所述通常接触部47在所述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CD2接触,所述再次接 触部48在所述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CD2接触并在所述通常 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CD2隔开间隔。
根据附记,当作为CD2的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排出动作进行了规定 时间之后CD2未处于正规位置时,加强向使盘导向件14与运送辊32 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23的弹力,进行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 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进而,CD变换器1在运送辊32上设置再次接 触部48,该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 作时与CD2隔开间隔并且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 作时与CD2接触,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 排出动作时与CD2不接触。
于是,通过加强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时的螺 旋弹簧23的弹力,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使 盘导向件14与运送辊32以适当的弹力夹持CD2,从而不会伤害CD2。 而且,再次接触部48在作为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通常排出动作时与 CD2不接触,因此,再次接触部48不会与CD2过度接触,可以防止 该再次接触部48被弄脏,在作为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再次排出动作 时加强了螺旋弹簧23的弹力的时候,与CD2接触的再次接触部48不 脏,所以,即便CD2的外表面上附着了油分,也可以防止该运送辊 32在CD2的外表面上打滑,能可靠地将该CD2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 3。
上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收容多张作为记录介质的CD2的CD变 换器1。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例如收容多张作为记录介质的MD (Mini Disc)的MD变换器、或例如收容多张DVD ( 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其它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 仅仅收容一张各种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 于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有设备本体、盘导向件、运送辊、施力机构,和再尝试机构,所述盘导向件与送入设备本体内和从设备本体内排出的记录介质接触,所述运送辊被设置成与所述盘导向件自由接离,而且,使所述运送辊与所述盘导向件间夹着记录介质并绕轴心转动,由此把所述记录介质送入所述设备本体和从设备本体排出,所述施力机构,朝使所述盘导向件与所述运送辊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弹力,所述再尝试机构,在把夹在所述盘导向件与所述运送辊间的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和送入设备本体时,如果所述排出和送入动作在进行规定时间后记录介质处于非正规位置,则再次进行所述排出和送入动作,而且使该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所述施力机构的所述弹力,比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的所述施力机构的弹力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辊设有通常接触部和再次接触部,所述通常接触部在所述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所述再次接触部在所述再次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并在所述通常排出和送入动作时与所述记录介质隔开间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辊 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地设有圆筒状的本体部、从所述本体部的外表面突出地形成的所述通常接触部,和在相互邻接的所述通常接触部间并由所述本体部的外表面构成的所述再次接触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辊 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而且一体地设有圆筒状的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的外表面构成的所述通常接触部,进而,还设有从所述本 体部的外表面凹入地形成的所述再次接触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辊设有埋设部件.,所述埋设部件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并被埋设在所述 本体部内,而且,从该本体部的中央部向该本体部的外周方向延伸,所述埋设部件的前端面为所述再次接触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进行记录介质的通常运送时,该信息处理装置不会伤害记录介质的外表面,而且即便记录介质的标签剥离一部分或记录介质例如被弄脏,也可以把该记录介质可靠地送入设备本体和从设备本体取出。CD变换器(1)设有盘运送部(4)。盘运送部设有运送CD2的运送辊(32)和盘导向件(14),以及使它们接近的螺旋弹簧(23)和再尝试机构(24)。再尝试机构,在把CD2排出时,如果完成所述排出动作的CD2处于非正规位置,则再次进行所述排出动作,而且使所述再次排出动作时的螺旋弹簧的弹力比通常排出动作时的螺旋弹簧的弹力强。运送辊设有在通常排出动作时与CD2接触的通常接触部(47)和与CD2隔开间隔的再次接触部(48)。
文档编号G11B17/26GK101669173SQ20078005277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0日
发明者下泽良辅, 中村健二, 木村知道, 武藤明浩, 涩谷敦史, 滨直材, 白山光祐, 铃木彻 申请人:日本先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