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件及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3348发布日期:2019-06-18 23:1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缓冲件及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缓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缓冲件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车载硬盘的需求较大,而硬盘是车载硬盘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目前的硬盘包括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即使在振动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正常工作,但其成本及售价非常昂贵,因此普及率不高。目前的车载硬盘较多的还是采用机械硬盘,机械硬盘抗振能力较差,受到冲击或振动等因素干扰时,机械硬盘的数据传送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文件损坏和数据丢失的情况。为此,需要对机械硬盘做缓冲保护。目前具有柔性的橡胶常用于作为缓冲件,用于缓冲机械硬盘或其他被缓冲物,一般在被缓冲物受到冲击力的方向上设置缓冲件,从而通过缓冲件缓冲冲击力,而目前的缓冲件在受到较小的冲击力时,无法很好地进行反馈并缓冲,且当缓冲件受到冲力时,在受到冲击力的瞬间,若冲击力太大会导致缓冲件来不及形变,因此导致冲击力直接经过缓冲件作用于被缓冲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缓冲件及缓冲装置。

一种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缓冲件包括:安装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被缓冲物,所述安装部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凸起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缓冲部呈弯曲设置,且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缓冲空间。

上述的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末端用于缓冲朝向所述安装部的冲击力,当施加冲击力的物体对第一缓冲部施加冲击力时,由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末端截面面积较小,使得第一缓冲部能快速地发生形变,同时快速地缓冲受到的冲击力,由于具有快速变形的能力,因此第一缓冲部的末端能更快速地响应缓冲微小的冲击力。当冲击力较大时,随着冲击力持续施加于第一缓冲部上,第一缓冲部沿冲击力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第一缓冲部的形变量也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使得第一缓冲部的缓冲作用也迅速增强,进而使得第一缓冲部能够更快速并且更好地响应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二缓冲部凸起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第二缓冲部设置于被缓冲物的下方,用于支撑被缓冲物的重力,在被缓冲物及安装部的重力作用下,第二缓冲部处于轻微形变状态,为被缓冲物提供良好地支撑。第二缓冲部被无论是否存在颠簸或者冲击,第二缓冲部均能支撑被缓冲物的重力,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部以及缓冲空间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缓冲部在未受到重力以外的冲击力时,仅以较小的形变对被缓冲物提供支撑,相较于第一缓冲部的锥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部以及缓冲空间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第二缓冲部的形变,避免第二缓冲部的长期大幅度的形变,有效提高第二缓冲部的耐疲劳性,延长第二缓冲部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缓冲部长期使用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当第二缓冲部受到凸起方向上的冲击力时,由于第二缓冲部已经部分形变,再向第二缓冲部施加缓冲力,第二缓冲部在已经形变的基础上继续形变,当缓冲力消失时,第二缓冲部在安装部和被缓冲物重力作用下依然处于形变状态,这样,第二缓冲部对被缓冲物的缓冲作用持续在进行,并且第二缓冲部一直处于形变状态,因此第二缓冲部的缓冲作用不会突然开始或结束,因此,第二缓冲部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缓冲部的结构在缓冲时形变更加平缓。另外,由于第二缓冲部需要承载冲击力的同时,还要承载被缓冲物及安装部的重力,因此需要第二缓冲部拥有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第二缓冲部与安装部之间的缓冲空间能增加第二缓冲部的弯曲处到安装部的距离,使得第二缓冲部有充分的距离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缓冲部相较于第一缓冲部具有更好的缓冲能力。而到第一缓冲部受到冲击时,意味着第二缓冲部暂时无需承受较大冲击,第二缓冲部与安装部之间的缓冲空间能够使得第二缓冲部能够快速回复形态,缓冲空间增大,为第二缓冲部的下一次冲击做好充分准备,进而更好地对下一次冲击做缓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上具有两个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还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成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相背或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面相邻的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设置有第三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部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凸起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以及第三安装面相邻的第四安装面,所述第四安装面设置有第四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凸起方向,且所述第四缓冲部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缓冲部的凸起方向。

一种缓冲装置,包括架体,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末端活动抵接于架体,所述第二缓冲部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抵接于所述架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背离所述缓冲件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的实验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缓冲件10,所述缓冲件10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缓冲件10包括:安装部100、第一缓冲部200和第二缓冲部300,所述安装部100用于安装被缓冲物,所述安装部10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所述第一缓冲部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上,所述第二缓冲部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02上,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凸起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截面的面积沿着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101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10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缓冲部300呈弯曲设置,且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300与所述安装部100之间形成缓冲空间301。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设置为锥形。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设置为圆锥形。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设置为棱锥形。由此实现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截面的面积沿着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地,第二缓冲部300一端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且第二缓冲部300的中部与所述安装部100之间间隔,具体地,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中部弯曲设置,以在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中部与所述安装部100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缓冲空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部呈拱形。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部呈桥形。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部呈弓形。上述各实施例中,实现了所述第二缓冲部呈弯曲设置,且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缓冲空间。

请参阅图1,上述的缓冲件10,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末端用于缓冲朝向所述安装部100的冲击力,当施加冲击力的物体对第一缓冲部200施加冲击力时,由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末端截面面积较小,使得第一缓冲部200能快速地发生形变,同时快速地缓冲受到的冲击力,由于具有快速变形的能力,因此第一缓冲部200的末端能更快速地响应缓冲微小的冲击力。当冲击力较大时,随着冲击力持续施加于第一缓冲部200上,第一缓冲部200沿冲击力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使得第一缓冲部200的形变量也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使得第一缓冲部200的缓冲作用也迅速增强,进而使得第一缓冲部200能够更快速并且更好地响应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二缓冲部300凸起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第二缓冲部300设置于被缓冲物的下方,用于支撑被缓冲物的重力,在被缓冲物及安装部100的重力作用下,第二缓冲部300处于轻微形变状态,为被缓冲物提供良好地支撑。第二缓冲部300被无论是否存在颠簸或者冲击,第二缓冲部300均能支撑被缓冲物的重力,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部300以及缓冲空间301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缓冲部300在未受到重力以外的冲击力时,仅以较小的形变对被缓冲物提供支撑,相较于第一缓冲部200的锥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部300以及缓冲空间301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第二缓冲部300的形变,避免第二缓冲部300的长期大幅度的形变,有效提高第二缓冲部300的耐疲劳性,延长第二缓冲部300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缓冲部300长期使用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当第二缓冲部300受到凸起方向上的冲击力时,由于第二缓冲部300已经部分形变,再向第二缓冲部300施加缓冲力,第二缓冲部300在已经形变的基础上继续形变,当缓冲力消失时,第二缓冲部300在安装部100和被缓冲物重力作用下依然处于形变状态,这样,第二缓冲部300对被缓冲物的缓冲作用持续在进行,并且第二缓冲部300一直处于形变状态,因此第二缓冲部300的缓冲作用不会突然开始或结束,因此,第二缓冲部300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缓冲部200的结构在缓冲时形变更加平缓。另外,由于第二缓冲部300需要承载冲击力的同时,还要承载被缓冲物及安装部100的重力,因此需要第二缓冲部300拥有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第二缓冲部300与安装部100之间的缓冲空间301能增加第二缓冲部300的弯曲处到安装部100的距离,使得第二缓冲部300有充分的距离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缓冲部300相较于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缓冲能力。而到第一缓冲部受到冲击时,意味着第二缓冲部暂时无需承受较大冲击,第二缓冲部300与安装部100之间的缓冲空间301能够使得第二缓冲部能够快速回复形态,缓冲空间301增大,为第二缓冲部的下一次冲击做好充分准备,进而更好地对下一次冲击做缓冲。

为了更好地对缓冲件的缓冲方向进行说明,各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凸起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缓冲部沿第一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在安装部100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弧形第二缓冲部300,是因为第二缓冲部300需要持续缓冲被缓冲物的重力,因此第二缓冲部300需要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第二缓冲部300的的结构具有较大的缓冲面积,能够有效抗疲劳,因此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00重力方向的位置上。而第一缓冲部200,只会在少部分时间遇到冲击力,因此,仅需在少数时间起作用,因此,需要第一缓冲部200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及快速反馈微小的冲击力的能力,因此,将第一缓冲部200设置于安装部100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位置上,综上,采用这第一缓冲部200和第二缓冲部300的结合能更好地对被缓冲物进行缓冲。

为实现安装部100用于安装被缓冲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部100内开设安装槽107,所述安装槽107用于安装被缓冲物,即所述安装部100通过所述安装槽107套设于所述被缓冲物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用于安装被缓冲物,即所述被缓冲物设置有套接空间,所述被缓冲物通过所述套接空间套设于所述安装块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为安装卡扣,所述被缓冲物通过所述套接空间套设于所述安装卡扣上。

为实现安装部与被缓冲物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被缓冲物螺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被缓冲物粘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被缓冲物卡扣连接。

为使得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200上具有第一表面201,所述第一表面201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0°。第一缓冲部200设置有第一表面201,第一表面201的朝向与第一缓冲部200的凸起方向相异,第一缓冲部200用于缓冲安装部100第一方向的反向上的冲击力,第一缓冲部200的末端受到冲击力时,第一缓冲部200沿第一表面201的朝向的方向倾倒,并将冲击力导向第一表面201朝向的方向上,从而减弱第一方向上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分向所述第一缓冲部200倾倒的方向,同时,由于第一缓冲部200能沿第一表面201的朝向的方向上倾倒,从而使得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进而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表面201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60°。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缓冲部靠近第一安装面的一端至末端的距离相等的前提下,夹角在小于或等于90°且大于0°的范围内选取时,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夹角越大,则第一缓冲部到第一安装面之间的距离越长,从而使得第一缓冲部变形距离越长。

为使得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201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由于第一表面201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第一缓冲部200在倾倒时有更长的倾倒距离,使得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进而第一缓冲部200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

为使得第一缓冲部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上具有两个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相较于只有一个第一表面的第一缓冲部,具有两个第一表面的第一缓冲部进行缓冲时受力更加均匀,且第一缓冲部受力后,在直线方向上回弹更加迅速,因此具有两个第一表面的第一缓冲部相较于只有一个第一表面的第一缓冲部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使得第一缓冲部的缓冲效果更好。

为了使得第一缓冲部200向第一表面201朝向的方向倾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200还具有第二表面202,所述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表面201相背设置,所述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由于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由于所述第二表面202相较于第一表面201难以弯曲,使得第一缓冲部200难以向第二表面202朝向的方向倾倒,进而令第一缓冲部200朝第一表面201朝向的方向倾倒,这样,便能更好地控制第一缓冲部200的倾倒方向,方便对缓冲件10做防止移动的处理。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为使得第一缓冲部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且同时避免安装部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成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相背或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表面相背相对或相异设置,由于两个第一缓冲部的第二表面相较于第一表面不容易弯曲,当第一缓冲部受到与第一方向相反的冲击力时,两个第一缓冲部分别沿自身第一表面朝向的方向倾倒,第一缓冲部倾倒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两个第一缓冲部的倾倒方向相反,通过两个第一缓冲部冲击力被分成相向或相背的方向的两个力,两个力的作用使得安装部发生形变,形变的安装部也能缓冲一定的冲击力,两个第一缓冲部的倾倒方向相异,产生的两个相反的力,使得两个相反的力能够相互抵消或者部分抵消,进而避免了被缓冲物的横向移动,此外,在缓冲过程中,两个第一缓冲部设置的第二表面也相背或相对设置,能避免两个第一缓冲部朝同个方向倾倒,进而避免所述缓冲装置在缓冲时发生位移。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第一表面201相背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第一表面201朝向缓冲件10的外侧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两个第二表面202相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当缓冲件10受到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力时,两个第一缓冲部200朝缓冲件10的外侧倾倒,使得安装部100发生拉伸形变,两个第一缓冲部200及安装部100分别变形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相向设置的两个第二表面202能避免第一缓冲部200朝同个方向倾倒,进而避免缓冲件10位移。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单个第一缓冲部的过度形变,进一步使得缓冲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表面相向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表面朝向缓冲件的内侧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本实施例中,当缓冲件受到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力时,两个第一缓冲部朝缓冲件的内侧倾倒,使得安装部发生压缩形变,两个第一缓冲部及安装部分别变形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相向设置的两个第二表面能避免第一缓冲部朝同个方向倾倒,进而避免缓冲件位移。

为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全面地缓冲,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00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面102相邻的第三安装面103,所述第三安装面103设置有第三缓冲部410,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凸起方向。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凸起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三缓冲部410沿第二方向凸起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00设置有连接面106,所述连接面106与所述第三安装面103相背设置,所述连接面106用于与被缓冲物连接,也就是说,所述安装部100背离所述第三安装面103的一面与所述被缓冲物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106开设有安装槽107,也就是说,所述被缓冲物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用于缓冲第二方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力,从而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全面地缓冲。

为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快速地缓冲,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由于第三缓冲部410不需要缓冲重力,因此不需要设置为第二缓冲部300的结构,而是设置为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快速地反应微小的冲击力。

为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全面地缓冲,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00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二安装面102以及第三安装面103相邻的第四安装面104,所述第四安装面104设置有第四缓冲部420,所述第四缓冲部420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凸起方向,且所述第四缓冲部420的凸起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凸起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缓冲部420沿第三方向凸起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由第四缓冲部420对第三方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全面地缓冲。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00与所述第四安装面104相背的一面设置有第五安装面105,所述第五安装面105也设置有第五缓冲部430,所述第五缓冲部430沿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设置,并用于缓冲第三方向上的冲击力,从而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全面地缓冲。

本实施例中,第四安装面104和第五安装面105分别为安装部100的两个侧面,且第四安装面104和第五安装面105设置于所述装槽107的两侧,用于缓冲两侧上受到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安装面104和第五安装面105对称设置。

为对被缓冲物进行更快速地缓冲,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缓冲部42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第四缓冲部420更快速地反应第三方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缓冲部430的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第五缓冲部430更快速地反应第三方向的冲击力。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缓冲装置20,包括安装架11和缓冲件10,所述缓冲件10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件10包括:安装部100、第一缓冲部200和第二缓冲部300,所述安装架11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所述安装部10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所述第一缓冲部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上,所述第二缓冲部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02上,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凸起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截面面积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缓冲部300呈弯曲设置,且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300与所述安装部100之间形成缓冲空间301,所述第二缓冲部300背离所述安装部100的一面用于承受冲击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1用于安装被缓冲物,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1用于安装硬盘14。

如图5和图6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缓冲装置20,包括安装架1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10,所述安装架11与所述安装部100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件10分别与所述安装架11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缓冲件10的所述安装部100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1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00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及第二安装面102相邻的一侧,所述安装架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缓冲件10的所述安装部100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1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00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及第二安装面102相邻的一侧。也就是说,两个所述缓冲件1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相对的两侧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1用于安装被缓冲物。

目前对硬盘14的缓冲一般采用减震器进行缓冲,为了更好地对被缓冲物进行缓冲,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20还包括架体12,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末端抵接于架体12,所述第二缓冲部300背离所述安装部100的一面抵接于所述架体12,所述架体12背离所述缓冲件10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块500。从而通过缓冲块500对架体12、安装架11、缓冲件10及被缓冲物进行第一次缓冲,再通过缓冲件10对被缓冲物进行第二次缓冲,从而更好地对被缓冲物进行缓冲。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缓冲物为硬盘14,所述硬盘14与所述安装架11连接,所述缓冲件10为两个,两个缓冲件1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两侧上,即安装架11的一侧设置一所述缓冲件10,所述架体的另一侧设置另一所述缓冲件10,每一所述缓冲件10的所述安装部100内开设安装槽107,所述安装部100通过所述安装槽107套设于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第一缓冲部200、所述第二缓冲部300、所述第三缓冲部410、所述第四缓冲部420及所述第五缓冲部430分别凸起于所述安装架11及硬盘14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200上具有第一表面201,所述第一表面201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一缓冲部200还具有第二表面202,所述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表面201相背设置,所述第二表面202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所述第一缓冲部200成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所述第一表面201相背或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第一表面201的朝向与第三方向相同,另一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00的第一表面201的朝向与第三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10的第三缓冲部410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三缓冲部410成对设置,所述第三缓冲部4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411及第四表面412,所述第三表面411垂直于所述第三安装面103,所述第四表面412与所述第三安装面103的夹角为大于90°小于180°,两个所述第三缓冲部410的第三表面411相背设置,从而当受到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冲击力时,所述两个所述第三缓冲部410受到冲击力并倾倒,将冲击力分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而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另外,两个第三缓冲部410的第四表面412相互配合,避免所述缓冲件10位移。所述第四缓冲部420和所述第五缓冲部430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安装部100的一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缓冲部420具有两个相背设置的第五表面421,两个所述第五表面421分别垂直于所述第四安装面104,具体地,其中一个第五表面421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同,另一所述第五表面421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五缓冲部430具有两个相背设置的第六表面431,两个所述第六表面431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五安装面105,具体地,其中一个第六表面431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同,另一所述第六表面431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当两个第一缓冲部200受冲击力并倾倒时,将冲击力分向外侧,即将冲击力分向第三方向或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第四缓冲部420和第五缓冲部430分别起到缓冲作用,且第四缓冲部420和第五缓冲部430的力不需要再分向其他方向,因此第四缓冲部420设置两个相背的第五表面421,第五缓冲部430设置两个相背的第六表面431,从而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1通过所述第一缓冲部200、所述第二缓冲部300、所述第三缓冲部410、所述第四缓冲部420及所述第五缓冲部430抵接于所述架体12上。所述架体12背离所述安装架11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块500,具体地,所述架体12背离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缓冲块500,所述缓冲块500用于缓冲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即所述缓冲块500用于缓冲第一方向及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冲击力,由此,通过缓冲块500对硬盘14、安装架11、缓冲件10及架体12进行第一次缓冲,缓冲块500能缓冲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当车行驶在颠簸的路段时,有效缓冲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应当理解的是,之所以缓冲块500主要缓冲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是由于较急的冲击力主要存在于竖直方向上,汽车经过颠簸的路段使得硬盘14容易超重和失重。而一般情况下,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主要由汽车加速和减速产生,由于驾驶者很少会进行迅猛的加速或迅猛的减速,因此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较小,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主要通过缓冲件10进行缓冲。综上,缓冲块500设置在所述架体12背离所述第二缓冲部300的一面,有效缓冲了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同时节省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申请人对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进行了测试,采用了振动台作为实验装置,振动台用于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测试方法为在被缓冲物上固定设置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并将被缓冲物设置在振动台上。开启振动台,通过“signalcalc”收集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上的重力加速度的相关数值,具体地,被缓冲物受到的冲击力以初始数值为重力加速度作为基准计算,比如,实验数值为1.1,则所述被缓冲物受到的冲击力为1.1*当前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当前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与所在位置有关。实施例1为使用上述实施例的缓冲装置20对被缓冲物进行缓冲,对比例1为通过目前的采用减震器对被缓冲物进行缓冲,实验结果如下:

表1:本申请的缓冲装置与现有的减震器缓冲实验结果表

将上述数据制成折线图,如下图7所示,横坐标为振动台的振动频率,纵坐标为被缓冲物受到的冲击力,可以看出,目前采用减震器进行减震,在70hz~100hz的振动频率时,被缓冲物受到的重力加速度迅速上升,即所述缓冲物受到的冲击力也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外部的振动频率与被缓冲物的振动频率,从而引起了共振效应,即被缓冲物的振动波峰与外部振动的波峰叠加,从而使得被缓冲物受到更大的重力加速度,当被缓冲物为硬盘14时,硬盘14很容易在振动叠加时损坏。本申请中,采用了缓冲块500进行一次缓冲,采用了缓冲件10进行第二次缓冲,使得被缓冲物的振动与外部振动不容易叠加,从而使得被缓冲物在各振动频率下承受的重力加速度更为平稳,从而更好地对硬盘14进行缓冲,避免硬盘14的数据丢失。因此相较于目前采用减震器进行减震,本申请的缓冲装置20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为更方便地安装所述缓冲块500,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500的形状为筒形,所述缓冲块500的内部中空,所述架体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10,所述缓冲装置20还包括外支架13,所述外支架13设置有第二连接部620,所述第二连接部620内开设有螺接槽621,所述第一连接部610开设有连接槽611,所述缓冲装置20还包括螺接件630,所述螺接件630穿设所述连接槽611,且所述螺接件630穿设于所述缓冲块500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620靠近所述螺接槽621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缓冲块500的内部,所述螺接槽621与所述缓冲块500的内部连通,所述螺接件630与所述螺接槽621的侧壁螺接。从而通过上述结构对缓冲块500进行快速安装,使得安装所述缓冲块500更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620包括第一柱体622及第二柱体623,所述第一柱体6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6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柱体6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柱体623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柱体622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第一柱体622远离所述第二柱体623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螺接槽621,所述第二柱体623远离所述第一柱体622的一端与所述外支架13螺接,所述第一柱体622的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缓冲块500内。

具体地,所述缓冲块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块通过所述缓冲槽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边沿活动抵接于所述缓冲槽的两侧。从而实现所述缓冲块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架体12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的材料为橡胶。从而使得缓冲块具有柔性,并具有缓冲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包括架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末端活动抵接于架体,所述第二缓冲部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抵接于所述架体。具体地,所述架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被缓冲物及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被缓冲物通过所述缓冲件抵接于所述架体的内侧表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和所述第五缓冲部均抵接于所述架体的内侧表面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