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634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为具有整体部件的继电器,以便简化装配、较低制造成本和增加强度。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电磁驱动的电开关。传统继电器通常需要多种部件,很多部件有类似的特征。由于在传统继电器中需要大量部件,因此,与传统继电器制造相关的成本和装配时间较高。
传统继电器的一个示例在DE19804572A1中公开。该继电器有线圈基座件、盖体、弹簧系统和磁铁系统。该线圈基座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包括与线圈件相连的基座件。磁铁系统有线圈、磁轭和倾斜衔铁。该线圈是一柱形空心部件,该柱形空心部件具有与磁轭的截面相对应的矩形内截面,且该柱形空心部件在其自由端有一轴环。弹簧系统有至少一个释放弹簧、一个切换弹簧和一个操纵弹簧。该释放弹簧、切换弹簧和操纵弹簧有成一体的底部,该底部带有一个深度端头止动器、一个锁定装置和至少一个单件结构的接触舌片,该接触舌片可以插入在基座件的插入槽中。至少一个衔铁弹簧与一个弹簧构成一件,并布置成与该弹簧平行。梳状件(comb)与倾斜衔铁和切换弹簧相连。该盖体有止动器,用于定位释放弹簧和操纵弹簧并用于覆盖该继电器。
因为用于继电器的部件的数目将提高了成本,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部件数目有限的继电器,以便降低制造和装配成本,并提高总体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线圈基座件的继电器。该线圈基座件具有成一体相连的基座件和线圈件。该基座件有顶侧、侧表面和底表面。该线圈件有内侧。线圈基座件有一侧部开口,该侧部开口从线圈件的内侧面延伸到基座件的顶侧,并延伸到基座件的侧表面和底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线圈基座件和磁铁系统的继电器。该线圈基座件具有基座件和线圈件。该磁铁系统具有线圈、磁轭和倾斜衔铁。该磁轭有磁轭腹板(web)、上磁轭横杆和下磁轭横杆。倾斜衔铁有衔铁腹板、上衔铁横杆和下衔铁横杆。倾斜衔铁和磁轭形成为当处于安装位置时,该倾斜衔铁和磁轭镜像倒转,以便安装在线圈基座件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线圈基座件、磁铁系统和弹簧系统的继电器。该线圈基座件具有基座件和线圈件。该磁铁系统具有线圈、磁轭和倾斜衔铁。该弹簧系统有释放弹簧、切换弹簧和操纵弹簧,各弹簧具有一整体的底部元件,该底部元件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将底部元件固定在基座件中。


下面将介绍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继电器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没有盖体;图2是图1中的继电器的线圈基座件的透视图;图3是图1中的继电器的磁轭的透视图;图4是图1中的继电器的倾斜衔铁的、远离弹簧的一侧的透视图;图5是处于安装位置的图3和4的倾斜衔铁和磁轭的透视图;图6是图1的继电器的梳状件的透视图;图7是图1的继电器的、具有两个衔铁弹簧的切换弹簧的透视图;图8是图1的继电器的释放或操纵弹簧的透视图;图9是具有图7和图8的切换弹簧和操纵弹簧的弹簧系统的透视图;图10是图2的线圈基座件与磁轭、弹簧系统和线圈的透视图;图11是图1的继电器与盖体的透视图,该盖体没有示出顶盖部分;图12是具有止动器的图11中的盖体的内部透视图;图13是继电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没有盖体;图14是图13中的继电器的线圈基座件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3中的继电器的倾斜衔铁或磁轭的透视图;图16是处于安装位置的图15的磁轭和倾斜衔铁的透视图;图17是图13的继电器的、具有切换弹簧、倾斜衔铁和操纵弹簧的弹簧系统的透视图;图18是带有磁轭、弹簧系统和线圈的图14的线圈基座件的透视图;图19是图13的继电器与盖体的透视图,该盖体没有示出顶盖部分;以及图20是具有止动器的、图19中的盖体的内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继电器的第一实施例,该继电器具有通过梳状件4与弹簧系统3相连的线圈基座件1和磁系统2。如图1和2所示,线圈基座件1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包括一个一体连接的线圈件5和一个基座件6。线圈件5基本为柱形空心件,并有与如图3所示的磁轭7横截面相对应的、基本矩形的内部截面。如图2所示,该内部横截面包括狭窄的内侧8,并具有布置于自由端的轴环9,该轴环9有定位凸耳40。
如图2所示,基座件6具有侧表面12、向上台阶形的底面13和上侧11。该基座件6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入槽14、15和16以及接触销60。插入槽14、15、16具有锁定凸耳47。侧部开口10从线圈件5的狭窄内侧8延伸到上侧11,并延伸到侧表面12和直至底面13。伸出部接收凹口31靠近该侧部开口10。
如图1所示,磁铁系统2包括线圈28、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如图3所示,磁轭7基本为C形,并具有与上、下磁轭横杆23、24一体相连的磁轭腹板。上下磁轭横杆23、24超过磁轭腹板21伸出,上磁轭横杆23的第一端有磁轭台阶部27,该磁轭台阶部27提供了用于梳状件4的叉形部29的空间。延伸部分30超过该磁轭腹板21延伸。该延伸部分30形成为插入如图2所示的基座件6相应的伸出部接收凹口31中,并使该磁轭7在线圈件5上轴向定位。
如图4所示,倾斜衔铁20基本成C形,并具有与上下衔铁横杆25、26一体相连的衔铁腹板22。该上衔铁横杆25具有第一和第二纵向台阶32、33,该第一和第二纵向台阶32、33分别有第一和第二横向台阶34、35。该第二横向台阶35有横切槽36,为梳状件4的梳状件叉形部29上的铰链37而设置。此外,第一和第二横向台阶34、35提供了用于梳状件叉形部29和用于盖体39的第一止动器38的空间,以用于安装在磁轭7上。尽管磁轭7的厚度恒定,衔铁腹板22的横截面在远离磁轭7的一侧朝着上衔铁横杆25持续减小。
如图1和5所示,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在安装位置处镜像倒转,以用于从侧面插入线圈基座件1的侧部开口10中。在侧部开口10中和在向上台阶形的底面1 3处设置有充分的空间,以便适应该倾斜衔铁20的运动。相反,磁轭7配装到线圈件5的矩形内部截面中,几乎没有额外的空间。
磁轭7的延伸部分30与如图2所示的伸出部接收凹口31啮合,并在线圈件5中轴向位置上固定该磁轭7。布置在轴环9上的弹性定位凸耳40使该磁轭7横向定位,并且当磁轭7到达安装位置时卡入该磁轭7中。线圈28通过轴环9引导而缠绕在磁轭上,以便将该磁轭7固定在安装位置。当倾斜衔铁20插入基座件6时,它由侧部开口10的边缘和底部衔铁横杆26引导。
如图9所示,弹簧系统3具有释放弹簧17、操纵弹簧19和切换弹簧18。释放弹簧17、切换弹簧18和操纵弹簧19由基本相同结构的底部元件42一体连接。各底部元件42具有接触舌片43,该接触舌片43一体地与底部元件42相连;穿孔按钮(punched button)45和锁定装置46。操纵弹簧19和释放弹簧17的底部元件42成弯曲形状。切换弹簧18的底部元件42有基本平直的形状。尽管底部元件42表示成所述形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该形状可以根据接触舌片43的所希望间隔而变化。深度端头止动器44位于接触舌片43之间。深度端头止动器44与插入槽14、15、16的底面接触,并且当达到给定深度时,穿孔按钮45和锁定装置46与布置在插入槽14、15、16内的锁定凸耳47啮合,从而将底部元件42固定就位。
如图7所示,切换弹簧18具有衔铁弹簧41和双面触头48。衔铁弹簧41构造成弹簧臂,并布置成平行于切换弹簧18的纵向侧面且离该纵向侧面一定距离。衔铁弹簧41和切换弹簧18一同呈现出底部元件42的宽度,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件,同时保持各自独立的功能。衔铁弹簧41起到重新设置倾斜衔铁20的作用,同时作为用于梳状件4的弹簧侧支承。为此,衔铁弹簧41在其自由端设置有一弹簧叉形部50。如图1和10所示,切换弹簧18插入基座件6的插入槽15中。
如图8所示,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并且比切换弹簧18窄。该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有单面触头49,该单面触头49位于与双面触头48基本相同的高度。在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止动器凸耳53。该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在弯曲线54处设置有一个稍小的弯曲,使得在安装位置时,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朝着切换弹簧18倾斜,从而简化盖体39的安装。如图1和10所示,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以镜像倒转的方式插入基座件6的插入槽14、16中。
如图1所示,梳状件4在磁铁系统2和弹簧系统3之间延伸。如图6所示,梳状件4的第一端是设置有铰链37的叉形部29。在梳状件4的第二端处,该梳状件4具有弹簧侧铰链51和促动凸耳52。如图1所示,梳状件4的弹簧侧铰链51可以配装到衔铁弹簧41的弹簧叉形部50中。切换弹簧18通过梳状件4和促动凸耳52与倾斜衔铁20压力接触,如图11所示。
如图11和12所示,盖体39具有顶盖部分59和安装在该顶盖部分上的止动器38、55、56、57、58。第一止动器38位于上磁轭横杆23的靠近倾斜衔铁20的一侧。第二止动器55邻接上磁轭横杆的远离倾斜衔铁20的一侧。这样,盖体39相对于磁铁系统2和弹簧系统3牢固定位。第三止动器56固定释放弹簧17的位置,使得当倾斜衔铁20打开的同时单面触头49邻接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时,电路闭合。第四止动器57定位操纵弹簧19。当倾斜衔铁20打开时,操纵弹簧19的止动器凸耳53邻接第四止动器57的、远离倾斜衔铁20的那一侧。操纵弹簧19的单面触头49布置成与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离开接触间隙。第五止动器58也通过缩短操纵弹簧19的弯曲长度和增大操纵弹簧19的刚度来定位操纵弹簧19。通过将盖体39定位在继电器上,从而使止动器38、55、56、57和弹簧系统3处于合适的位置,不需要对释放弹簧17、操纵弹簧19和切换弹簧18进行复杂的单独调节。
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该继电器的操作。如图1所示,当倾斜衔铁20打开时,释放弹簧17的单面触头49与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接触。闭合电路电流流过该单面触头48和双面触头49。当通过如图2所示的接触销60使线圈28通电后,倾斜衔铁20被吸引,并通过铰链37、梳状件4和如图11所示的促动凸耳52而将其运动传递给切换弹簧18。倾斜衔铁20的运动使得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与释放弹簧17的单面触头49分离,该释放弹簧17仍抵靠第三止动器56,从而断开电路。
当克服该接触间隙后,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点48和操纵弹簧19的单面触点49合并,从而使电路闭合。为了有足够的接触压力,切换弹簧18和操纵弹簧19超程运动,这使得操纵弹簧19从第四止动器57升起并抵靠第五止动器58。因此,操纵弹簧19的弯曲长度减小,而操纵弹簧19的接触力相应增大。衔铁弹簧41通过弹簧侧铰链51平行于切换弹簧18定位。当线圈28电流切断时,倾斜衔铁20通过预拉伸的衔铁弹簧41移动而返回打开位置。这样,断开电路重新断开,而闭合电路闭合。
继电器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3至20所示。继电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和结构基本与图1至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相同。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但是加上重音符号。在细节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件包括磁轭7’、倾斜衔铁20’、梳状件4’、释放弹簧17’、切换弹簧18’和操纵弹簧19’。
图13示出具有通过梳状件4’与弹簧系统3’相连的线圈基座件1’和磁铁系统2’的继电器。如图13和14所示,线圈基座件1’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包括一个一体连接的线圈件5’和一个基座件6’。线圈件5’基本为柱形空心件,并具有与如图15所示的磁轭7’横截面相对应的、基本矩形的内部截面。如图14所示,该内部横截面包括狭窄的内侧面8’,并具有布置于自由端的轴环9’,该轴环9’具有定位凸耳40’。
如图2所示,基座件6’具有侧表面12’、向上台阶形的底面13’和上侧11’。基座件6’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入槽14’、15’和16’以及接触销60’。侧部开口10’从线圈件5’的狭窄内侧面8’延伸到上侧11’,并延伸到侧表面12’和直至底面13’。
如图13所示,磁铁系统2’包括线圈28’、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如图15所示,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因为磁轭7’和倾斜衔铁20’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尽管它们的功能要求不同,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具有相同的特征。
磁轭7’和倾斜衔铁20’的横截面基本恒定。磁轭7’基本为C形,并具有与上、下磁轭横杆23’、24’一体相连的磁轭腹板21。倾斜衔铁20’基本成C形,并具有与上下衔铁横杆25’、26’一体相连的衔铁腹板22。在上磁轭或衔铁横杆23’、25’的上边缘设置有一止动器61。在上磁轭或衔铁横杆23’、25’中设置有一偏心的横向磁轭或衔铁槽62。衔铁槽62使得梳状件4’的衔铁侧端能够穿过上磁轭横杆23’,同时使梳状件4’的衔铁侧端被上衔铁横杆25’作用。
如图13和16所示,磁轭7’和倾斜衔铁20’在安装位置处镜像倒转,以用于从侧面插入线圈基座件1’的侧部开口10’中。如图13和14所示,在侧部开口10’中和在向上台阶形的底面13’处提供有充分的空间,以便适应该倾斜衔铁20’的运动。相反,磁轭7’配装入线圈件5’的矩形内部截面中,几乎没有额外的空间。
布置在轴环9’上的弹性定位凸耳40’使该磁轭7’横向定位,并且当该磁轭7’到达安装位置时卡入该磁轭7’中。线圈28’通过轴环9’引导而缠绕在磁轭7’上,以便在安装时固定该磁轭7’。当倾斜衔铁20’插入基座件6’时,它由侧部开口10’的边缘和底部衔铁横杆26’引导。
如图17所示,弹簧系统3’具有释放弹簧17’、操纵弹簧19’和切换弹簧18’。切换弹簧18’、释放弹簧17’和操纵弹簧19’由基本相同结构的底部元件42’一体地连接,并优选是由相同模具形成。各底部元件42’具有接触舌片43’,该接触舌片43’与底部元件42’一体地相连;以及锁定装置46’。根据接触舌片43’的所希望的间隔,接触舌片43’形成为平直形的或弯曲形。深度端头止动器44’位于接触舌片43’之间。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用底部元件42’以横向反转的方式插入插入槽14’和16’中。当达到给定深度时,深度端头止动器44’与插入槽14’、15’、16’的底面接触,并且锁定装置46’自动与插入槽14’、15’、16’啮合,从而将该底部元件42固定就位。
如图17所示,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为基本相同的结构,并且比切换弹簧18’窄。该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具有单面触头49’,该单面触头49’位于与双面触头48’基本相同的高度。该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在弯曲线54’处设置有一个稍微的弯曲,这样,在安装位置时,该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朝着切换弹簧18’倾斜,从而简化盖体39’的安装。弹簧臂63布置成平行于释放和操纵弹簧17’、19’的各纵向侧面。弹簧臂63与底部元件42’一体地连接。
如图17所示,切换弹簧18’具有衔铁弹簧41’和双面触头48’。衔铁弹簧41’构造成一体相连的弹簧臂63,并通过在切换弹簧18’的自由端切断弹簧臂63而形成。该衔铁弹簧41’平行于切换弹簧18’的纵向侧面布置并离该纵向侧面一定距离。衔铁弹簧41’和切换弹簧18’一同呈现出底部元件42’的宽度,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件,同时保持各自独立的功能。衔铁弹簧41’起到重新设置倾斜衔铁20’的作用,同时作为用于梳状件4’的弹簧侧支承。为此,衔铁弹簧41’在其自由端设置有一弹簧叉形部50’。如图13和18所示,切换弹簧18’插入基座件6’的插入槽15’中。
如图13和19所示,梳状件4’在磁铁系统2和弹簧系统3之间延伸。在梳状件4的第一端有第一和第二凸起,该第一和第二凸起与磁轭7’中的横向槽62啮合,使得梳状件4’与上衔铁横杆25’和切换弹簧18’以及衔铁弹簧41’压力接触。在梳状件4’的第二端处,该梳状件4’具有弹簧侧铰链51’和促动凸耳52’。梳状件4’的弹簧侧铰链51’可以配装到衔铁弹簧41’的弹簧叉形部50’中。切换弹簧18’通过梳状件4’和两个促动凸耳52’与倾斜衔铁20’压力接触。
如图19和20所示,盖体39’有顶盖部分59’和安装在该顶盖部分上的止动器38’、55’、56’、57’、58’。第一止动器38’位于上磁轭横杆23’靠近倾斜衔铁20’的一侧、倾斜衔铁20’中横向槽62的区域内。第二止动器55’邻接上磁轭横杆的远离倾斜衔铁20’侧的端部。这样,盖体39’相对于磁铁系统2’和弹簧系统3’牢固定位。第三止动器56’固定释放弹簧17’的位置,使得当倾斜衔铁20’打开且单面触头49’邻接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时,电路闭合。第四止动器57’定位操纵弹簧19’,当倾斜衔铁20’打开时,该操纵弹簧19’邻接第四止动器57’远离倾斜衔铁的那一侧。操纵弹簧19’的单面触头49’布置成与切换弹簧18’的双面触头48’离开接触间隙。操纵弹簧19’的第五止动器58’缩短操纵弹簧19’的弯曲长度并增大操纵弹簧19’的刚度。通过将盖体39’定位在继电器上,从而使止动器38’、55’、56’、57’、58’和弹簧系统3’处于合适的位置,不需要对释放弹簧17’、操纵弹簧19’和切换弹簧18’进行复杂的单独调节。
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以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该第二实施例的功能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与单独生产的基座件和线圈件相比,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单件式结构的区别在于有较低的制造和装配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强度。下面将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一些优点。
线圈基座件的侧部开口简化了其制造,并允许磁轭和倾斜衔铁横向安装。而且,省略线圈件的侧壁将为线圈横截面和/或为磁轭和倾斜衔铁横截面提供更大的空间。这增大了磁铁系统的力。
线圈基座件的侧部开口还允许采用单件式磁轭,该单件式磁轭在线圈绕组之前从侧部插入线圈基座件,并通过绕组封闭和固定就位。
侧部开口还设计成提供了用于磁轭和倾斜衔铁横向插入和用于该磁轭和倾斜衔铁倾斜运动所需的开口横截面。
在侧部开口边缘处的轴环上的弹性定位凸耳起到在磁轭插入该线圈基座件的过程中自动横向固定该磁轭的作用。
本发明的结构的优点在于插入槽以一个在另一个后面的方式间隔开布置在基座件上。这样,可以获得简单的弹簧系统,该弹簧系统适于均匀的弹簧结构。
由磁轭腹板和上、下磁轭横杆构成的C形磁轭使得磁轭腹板可以起到线圈芯的作用,且对于其磁轭横杆可以在两端超过线圈横向伸出。C形的倾斜衔铁及其镜像倒转的布置使得衔铁腹板能够在线圈前面倾斜运动,而上下衔铁横杆能够分别在线圈上面和下面倾斜运动。由于磁轭和倾斜衔铁的镜像倒转布置,横杆能够有较大的接触区域,从而具有最佳的磁通量。
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改进形式在于衔铁腹板的横截面在其远离磁轭的一侧朝着上衔铁横杆持续减小,而上衔铁横杆的横截面以台阶形式朝着其上端减小。由于横截面朝着倾斜衔铁的上端减小,它的惯性旋转力矩减小,从而提高了闭合速度和振动不敏感性。
因为上衔铁横杆的最后一个台阶在其两端包括横向槽,梳状件的相应铰链卡入或配装入该横向槽中,从而能够简化梳状件安装和对该梳状件进行精确安装。
为了快速缠绕线圈,优选是磁轭的下横杆包括一个超过磁轭腹板伸出的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插入线圈基座件的相应伸出部接收凹口中。这样,该磁铁系统能够满足制造要求。
还优选是,磁轭和倾斜衔铁具有相同的结构。磁轭和倾斜衔铁的相同特征将大幅度降低继电器的制造成本。这两个部件只需要一个模具和一种库存件。
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改进形式在于上磁轭或衔铁横杆包括一个偏心的横向槽,且在其面向远离接触面的上边缘处有一台阶。在上横杆上的台阶减小了惯性旋转力矩,从而提高了闭合速度,并增加了振动敏感性。
横向槽起到在其远离弹簧的一端引导梳状件的作用。横向槽的偏心结构使得它们在安装位置处并不对齐,而是将交错,从而倾斜衔铁能够同时作用在梳状件和磁轭上,以便引导该梳状件。
锁定装置设置在弹簧的底部元件上,该锁定装置在底部元件插入插入槽中时自动与该插入槽锁定在一起,从而固定弹簧的位置。这样,将简化弹簧的安装。它们只需要插入基座件中的插入槽、深度端头止动器那么深。这样,弹簧的锁定并由此位置固定能自动进行。
在安装位置,释放和操纵弹簧朝着位于它们之间的切换弹簧倾斜。这样,盖体的安装将简化。
可以获得简单的弹簧系统结构,其中,切换弹簧优选是包括一衔铁弹簧,该衔铁弹簧与各外侧面平行。衔铁弹簧通过底部元件与切换弹簧相连。这样,三个独立的弹簧布置在切换弹簧的底部元件上。
尤其优选是,衔铁弹簧起到重新设定倾斜衔铁的作用,并同时作为梳状件的弹簧侧支承。而且,与传统的安装在切换弹簧中的情况相比,将梳状件安装在弹簧臂上的优点是在支承和开关触头之间的距离更大。这样,能减小由于塑料磨损而引起触头干涉的危险。在继电器的双极变型的情况下,两个衔铁弹簧也具有益处。
还优选是,接触舌片布置在底部元件远离弹簧的端头的各边缘区域处,深度端头止动器位于它们之间。这样,能保证底部元件的正确定位,从而保证弹簧的正确定位。操纵弹簧和衔铁弹簧也由一个模具制成,这在制造上有明显的优点。各弹簧在接触舌片和触头的数目和结构上不同,以及在两个依次作用的衔铁弹簧的切断方式上不同。
盖体包括在其顶部内侧的第一和第二止动器,用于将其纵向固定在磁轭上,还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止动件,用于确定和固定释放弹簧、切换弹簧和操纵弹簧的纵向位置,并增加操纵弹簧的弹簧刚度。通过将盖体固定在磁轭上,在磁铁系统和弹簧系统之间不会产生关于盖体的公差。与弹簧具有单独调节的断开接触压力、接触间隔和超程的情况相反,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制造和装配成本必然降低。这仅仅需要使盖体布置就位,从而使所有止动器到达合适位置。通过在盖体的安装过程中自动实现的开关接触值的精确调节,而开关接触值决定了使用寿命,从而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可以明显增加。
尽管本发明是联系图示实施例进行介绍的,但是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例如,继电器可以由两个或多个触头和多个弹簧系统构成,以便获得基本类似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具有线圈基座件,该线圈基座件包括一体相连的基座件和线圈件,其特征在于线圈基座件具有一侧部开口,该侧部开口从线圈件的内侧延伸到基座件的上侧,并延伸到基座件的侧表面和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线圈件有轴环,该轴环具有靠近侧部开口定位的定位凸耳,以用于横向定位磁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还包括磁铁系统,该磁铁系统具有线圈、磁轭和倾斜衔铁,其特征在于磁轭具有磁轭腹板、上磁轭横杆和下磁轭横杆;倾斜衔铁具有衔铁腹板、上衔铁横杆和下衔铁横杆;以及磁轭和倾斜衔铁基本形成为C形,使得当处于安装在线圈基座件中的安装位置时,磁轭和倾斜衔铁镜像倒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位置,衔铁腹板在远离磁轭的一侧具有倾斜表面,而上衔铁横杆具有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下磁轭横杆具有一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超过磁轭腹板伸出,延伸部分与线圈基座件的伸出部接收凹口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磁轭和倾斜衔铁为相同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磁轭横杆和上衔铁横杆具有横向槽和在面向远离接触侧的上边缘处的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还包括一弹簧系统,该弹簧系统具有释放弹簧、切换弹簧和操纵弹簧,各弹簧具有一体的底部元件,底部元件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将底部元件固定在基座件中设置的插入槽中,其特征在于当底部元件插入插入槽中并固定弹簧的位置时,锁定装置自动与插入槽锁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切换弹簧具有衔铁弹簧,该衔铁弹簧与底部元件一体地相连,并平行于切换弹簧的外侧面定位,衔铁弹簧作用为重新设定倾斜衔铁,并作用为梳状件的弹簧侧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继电器,还包括一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在内侧具有第一和第二止动器,以用于将其纵向固定在磁轭上,并且还具有第三、第四和第五止动器,以用于限定释放和操纵弹簧的纵向位置,并增加操纵弹簧的弹簧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该继电器以整体部件构成,以便简化装配、减小制造成本和增加强度。该继电器具有线圈基座件(1)。线圈基座件(1)具有一体相连的基座件(6)和线圈件(5)。基座件(6)具有上侧(11)、侧表面(12)和底面(13)。线圈件(5)具有内侧(8)。线圈基座件(1)具有一侧部开口(10),该侧部开口从线圈件(5)的内侧(8)延伸到基座件(6)的上侧(11),并延伸到基座件(6)的侧表面(12)和底面(13)。
文档编号H01H50/64GK1393902SQ0212488
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2日
发明者利奥波德·马德, 鲁道夫·米克尔 申请人:蒂科电子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