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过模压和碰锁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009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过模压和碰锁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过模压(overmolded)和碰锁件的电连接器。
存在与制造Serial ATA电连接器有关的问题。有一种借助于过模压技术的使用制造Serial ATA电连接器的愿望。壳体件的过模压能导致电连接器公差的更精确制造,并且能降低电连接器制造的成本。然而,Serial ATA连接器的形状使过模压技术的使用较困难。另外,在电连接器插座中与过模压技术使用有关的潜在问题,是进入打算接收配对连接器的接收区域的闪漏(flash blow by)问题。闪漏可能堵塞接收区域的一部分,由此产生一种有缺陷的电连接器。
有一种借助于过模压技术的使用生产插座电连接器的愿望,这种技术较容易把一个外壳(形成一个插座接收区域)过模压到一个触点和壳体子组件上,以产生一种基本上整体的结构。也有一种借助于具有减小闪漏进入配对连接器接收区域中的危险的过模压技术的使用生产一种插座电连接器的愿望。也有一种生产像Serial ATA连接器那样的插座电连接器的愿望。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第一外壳部件,带有一个延伸到第一外壳部件的第一端的一般L形连接器接收槽、和一个在L形槽后端处的接触模块接收区域;一个接触模块,布置在接触模块接收区域中;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的后端上和接触模块的后端上。接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气触点和一个过模压到触点上的壳体件。接触模块的壳体件在触点上的过模压,在壳体件与触点之间形成密封,以防止在第二外壳部件的过模压期间第二外壳部件的材料流过在触点与壳体件之间的接触模块。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提供一种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把一个壳体件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以形成一个电气接触模块,壳体件绕触点形成密封;把电气接触模块碰锁安装到在第一外壳部件中的一个接收区域中;及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和电气接触模块上。通过把壳体件过模压到触点上形成的、在触点与接触模块的壳体件之间的密封,防止在把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和电气接触模块上期间第二外壳部件的材料在壳体件与触点之间通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提供一种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把一个壳体件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以形成一个电气接触模块,该至少一个电气触点带有一个在一般直线方向伸出壳体件的尾部;把电气接触模块与第一壳体件相连接;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上和在尾部处的电气接触模块上;及可选择地弯曲尾部。当尾部不弯曲时,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在一般向后方向上从第一外壳部件延伸,以形成连接器作为一般直线连接器。当弯曲尾部时,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在一般横向从第一外壳部件延伸,以形成连接器作为直角连接器。
组件10一般包括一根电导体电缆12和一个电连接器14。电缆12是包括由一个外绝缘包皮围绕的多根导线或导体16的常规电导体电缆。然而,本发明的特征能借助于任何适当类型的电缆或电导体使用。
也参照图2-3,电连接器14一般包括一个壳体20和电气触点22。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能包括辅助元件。在表示的实施例中,电气触点22作为一个接触片组件或电气接触模块24的一部分提供。接触片组件24一般包括电气触点22和一个第一壳体件26。电气触点22一般每个包括一个安装部分28、一个顶部部分30、及一个底部部分或尾部32。在表示的实施例中,每个触点22由一个诸如通过冲压成所示形状形成的一个平金属件形成。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任何适当类型的毛坯件能用来形成触点,并且触点能具有任何适当类型的形状。
安装部分28布置在第一壳体件26中。第一壳体件26最好包括由模压塑料或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单片件。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件能包括多个件,并且能包括任何适当类型的材料。在制造接触片组件24的一种最佳方法中,第一壳体件26过模压到触点22上。然而,在一个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件能由触点分离地制造,并且以后与触点装配。在表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件26到触点22上的过模压固定地把触点附加到第一壳体件上。然而,任何适当的装置能用来把触点附加到第一壳体件上。第一壳体件26具有一般矩形块形状。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件能具有任何适当类型的形状。
在表示的实施例中,接触片组件24包括七个触点22。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能提供多于或少于七个触点。另外,能辅助提供不同类型的触点。触点22最好在串行ATA电连接器标准下布置。然而,触点能以任何适当配置布置。触点22在单行中沿第一壳体件26的延伸长度对齐。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触点22能以多行布置,或者能以任何适当类型的阵列布置。在表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4仅包括一个接触片组件。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能提供多于一个的接触片组件。
每个触点22的顶部部分从第一壳体件26的顶部以一般悬臂样式延伸。顶部30形成一般弹性接触部分。每个顶部部分30包括一个凸起部分34和一个顶端36。凸起部分34在表示的实施例中包括一个弯。然而,能提供任何适当类型的凸起部分。凸起部分34的外端38形成一个用来与配对连接器(未表示)的触点进行电气接触的接触区域。每个凸耳36适于在壳体的预载荷后安装,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那样。在一个可选择实施例中,能为触点提供任何适当类型的顶部部分。
每个触点的底部部分32形成一个用于附加到电缆12中的电导体16之一上的尾部,作为导线终端部分。导体16能固定地附加到在尾部32处的触点22上,如通过软焊或熔焊。尾部32可以是所示的那样平,或者能定轮廓以形成一个用来把导线16的导体接收在其中的通道,如U形或勺形,以便在软焊或熔焊之前布置导线。每个尾部32从第一壳体件26的底部侧延伸。尾部32沿第一壳体件以一般直角弯曲。因而,尾部32以一般直角从第一壳体件延伸,如最好在图2中看到的那样。在一个可选择实施例中,能为触点提供任何适当类型或形状的尾部。导线16能连接到接触片组件24上,并且然后装入第二壳体件38中,或装入第二壳体件38中并且然后附加到接触片组件上。
壳体20一般包括第一壳体件26、一个第二壳体件38、及一个第三壳体件40。第二壳体件38和第三壳体件40形成电连接器14的外壳。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外壳能由多于两个件形成。第二壳体件38形成一个第一外壳部件。第二壳体件38最好包括一个单件模压塑料或聚合物件。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件能包括多个件,并且能包括任何适当材料。
第二壳体件38一般包括一个配对连接器接收槽42和一个接触片接收区域44。配对连接器接收槽42具有一般L形。槽42延伸到第二壳体件38的一个前端46。槽42从前端46延伸到接触片接收区域44。提供连接器接收槽42的一般L形,以便为配对电导体(未表示)提供极化,并且用来把插入的配对连接器定位在相对于触点22的较精确位置处。配对连接器穿过连接器的前端46插入到槽42中。第二壳体件专门设计成用在串行ATA电连接器标准下。然而,除串行ATA电连接器之外也能提供电连接器14。
第二壳体件38的前端46带有一个部分48。部分48沿连接器接收槽42的顶部沿一般L形的细长部分的一侧延伸。部分48带有一个向内凸起部分50。向内凸起部分50一般向接触片接收区域44延伸。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部分48可以不提供,或者部分48能具有任何适当类型的形状。向内凸起部分50形成一个用于触点22的顶端36的预压支架或部分。第二壳体件38的一个横向侧52包括一个键固定凸起部分54。键固定凸起部分54能用来极化进入电子元件(未表示)的壳体的接收槽中的电连接器14的插入。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可以提供键固定凸起部分。可替换地,也可提供任何适当类型的键固定系统。
第二壳体件38的后端56一般包括两个横向端部58、60,在其之间有一个开口空隙62。开口空隙62在第二壳体件38的后端处形成一个横向槽63。开口空隙62形成进入接触片接收区域44的底部的一个进口或孔。两个端部58、60带有面向内的壁64、66,壁64、66在它们靠近接触片接收区域44时向内变细以形成斜面。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件的后端也能具有任何适当类型的形状。
接触片接收区域44一般与第一壳体件26的尺寸和形状相同。接触片接收区域44的顶端由在接收区域44与槽42之间的边界处由凸耳68限定。凸耳68布置在槽42的相对侧。凸耳68起挡块的作用,以把第一壳体件26的插入停止在相对于第二壳体件38的预定位置处。相对凸耳68布置的两个端部58、60包括碰锁闩70。
第一壳体件26通过穿过在第二壳体件38的后端处的进口62的插入,能插入到接触片接收区域44中。变细的面向内壁64、66把第一壳体件26导向到接收区域44中。端部58、60向外弹性挠曲,直到第一壳体件26通过碰锁闩70。端部58、60然后咬合在第一壳体件26的底端后,以便把第一壳体件26碰锁安装在接触片接收区域44中。这固定和基本上静止地把第一壳体件26连接到第二壳体件38上。在接收区域44中在第一壳体件26与第二壳体件38之间的接触形成在开口空隙62与电连接器接收槽42之间的密封。更具体地说,凸耳68接触第一壳体件26的顶侧,碰锁闩70接触第一壳体件26的底部侧,及第一壳体件26的四个横向侧接触在接触接收区域44中的第二壳体件38的四个横向侧。
当把接触片组件24的第一壳体件26插入在接触片接收区域44中时,触点22的顶部30延伸到配对连接器接收槽42中。触点22的顶端36伸到预压凸起部分50后面的一个区域中。更具体地说,顶端36贴着凸起部分50或预压或偏置。触点22的尾部32布置在第二壳体件38的后端处的开口空隙62中。触点的尾部32延伸到横向槽63中。开口空隙62也允许在过模压第三壳体件40之前检查软焊接合和测试触点的连接。触点22和配对连接器接收槽42具有一种串行ATA电连接器配置,以便接收串行ATA L形叶片对梁(blade-on-beam)阳连接器。
第三壳体件40形成一个第二外壳部件,作为用于电连接器14的外壳的部分。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三壳体件40形成在第二壳体件38与电缆12之间的应变释放。第三壳体件40也起盖的作用,以覆盖在触点尾部32处在导体16与触点22之间的电气连接。第三壳体件40最好包括模压塑料或聚合物材料。第三壳体件40最好过模压到第一和第二壳体件的后端上。在接触片接收区域44处第一与第二壳体26、38之间的密封,基本防止当第三壳体件过模压在第一和第二壳体件上时,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形成第三壳体件的材料的闪漏。因为第一壳体件26过模压到触点22上,所以在安装部分28处在触点与第一壳体件之间也形成密封。这些密封防止在第三壳体件40的过模压期间第三壳体件的材料在第一壳体件26与触点22之间直接通过。第三壳体件40也直接过模压到导体16的端部和触点的尾部32上,以绝缘在其之间的连接。
在表示的实施例中,第三壳体件40在一般横向从第二壳体件38延伸。因而,电连接器14作为一种直角连接器形成。然而,在可选择实施例中,第三壳体件40能在任何适当方向延伸。
现在参照图4和5,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可选择实施例。电连接器80基本与电连接器14类似。电连接器80一般包括一个壳体82和电气触点22′。触点22′作为一个接触片组件24′的部分提供。接触片组件24′包括一个第一壳体件26和电气触点22′。壳体82一般包括第一壳体件26、第二壳体件38、及一个第三壳体件40′。第三壳体件40′从第二壳体件38的后端直接向后延伸。因而,不像

图1中表示的直角连接器,电连接器80形成一种基本上直的电连接器。
触点22′基本上与图2中表示的触点22相同。然而,触点22′具有不同的底部或尾部32′。更具体地说,尾部32′基本上是直的。这与表示在图2中的弯曲尾部32不同。两个接触片组件的顶部30相同。为了形成图2中表示的接触片组件24,制造表示在图5中的接触片组件24′,并且然后弯曲尾部32′以形成尾部32。因而,通过仅弯曲或不弯曲尾部32′,能把相同的接触片组件24′用于直角连接器或直连接器。相同的第二壳体件38也用于直角连接器或直连接器。
用来制造电连接器14、80的一种类型的方法能包括如下步骤●把壳体件26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连接器22′上,以形成电气接触模块24′,触点带有以一般直方向伸出壳体件26的尾部32′;●可选择地弯曲尾部32′以形成尾部32;●把电气接触模块(24或24′)与第一外壳部件38连接;及●把第二外壳部件(40或40′)过模压到在尾部(32或32′)处的第一外壳部件38上和电气接触模块(24或24′)上;●其中当尾部不弯曲时(即尾部32′),把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从第一外壳部件在一般向后方向延伸(即形成件40′),以形成电连接器作为基本上直连接器,而当弯曲尾部时(即尾部32),把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从第一外壳部件在一般横向方向延伸(即形成件40),以形成连接器作为基本上直角连接器。
在可选择实施例中,能提供另外或可选择步骤。也能提供用来制造上述电连接器的任何适当类型的方法。例如,在一个可选择实施例中,能把应变咬合到第一外壳部件38上。该过程通过具有一个接触片供给轨道能更新到自动系统。本发明能允许电连接器的分步装配过程。应变释放件过模压较容易,并且在过模压期间几乎没有应变释放件的材料漏过壳体件26、38的危险。
应该理解,上述描述仅表明本发明。各种选择例和修改能由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设想,而不脱离本发明。因而,本发明打算包容落在附属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选择例、修改及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接触片,包括连接到一个第一壳体件上的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一个第二壳体件,带有一个具有碰锁锁住表面的接触片接收区域,第一壳体件碰锁插入到一个接触片接收区域中,并且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形成密封;及一个第三壳体件,过模压到第一和第二壳体件的后端上,其中当把第三壳体件过模压到第一和第二壳体件上时,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的密封基本上防止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形成第三壳体件的材料的闪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壳体件包括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的聚合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接触片包括以行排列的多个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壳体件具有一般矩形块形状,使触点的相对端从一般矩形块形状的相应顶部和底部侧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触点顶端形成弹性接触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触点底端形成用来把电导体固定附加到导线终端部分上的导线终端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二壳体件包括一个预压部分,并且其中触点的顶端贴着预压部分偏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二壳体件带有一个前端,使一个连接器接收槽向接触片接收区域延伸,并且其中连接器接收槽具有一般L形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三壳体件在向后方向上从第二壳体件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三壳体件在一般横向方向上从第二壳体件延伸。
1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第一外壳部件,带有一个延伸到第一外壳部件的第一端的一般L形连接器接收槽、和一个在L形槽后端处的接触模块接收区域;一个接触模块,布置在接触模块接收区域中,接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气触点和一个过模压到触点上的壳体件;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的后端上和接触模块的后端上,其中接触模块的壳体件在触点上的过模压,在壳体件与触点之间形成密封,以防止在第二外壳部件的过模压期间第二外壳部件的材料流过在触点与壳体件之间的接触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外壳部件包括一个从第一端延伸到接触接收槽中的预压部分,并且其中触点带有一个贴着预压部分偏置的前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接触模块包括以行对齐的多个电气触点,并且其中壳体件具有一般矩形块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外壳部件在接触模块接收区域中包括碰锁闩,并且其中接触模块的壳体件与碰锁闩碰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外壳部件在第一外壳部件的后端处带有一个横向槽,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电气触点的一个后尾部能弯曲成伸进横向槽中,并且第二外壳部件能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上,从第一外壳部件横向延伸,以便形成一个直角连接器。
16.一种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步骤把一个壳体件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以形成一个电气接触模块,壳体件绕触点形成密封;把电气接触模块碰锁安装到在第一外壳部件中的一个接收区域中;及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和电气接触模块上,其中通过把壳体件过模压到触点上形成的、在触点与接触模块的壳体件之间的密封,防止在把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和电气接触模块上期间第二外壳部件的材料在壳体件与触点之间通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把壳体件过模压到电气触点上的步骤包括把壳体件过模压到多个电气触点上,并且其中壳体件具有一般矩形块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壳体件底端弯曲触点的一个尾端,并且其中把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上的步骤,包括从第一外壳部件在一般横向延伸的第二外壳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把电气接触模块碰锁安装到接收区域中的步骤,包括穿过在第一外壳部件后端中的一个孔插入电气接触模块。
20.一种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步骤把一个壳体件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以形成一个电气接触模块,该至少一个电气触点带有一个在一般直线方向伸出壳体件的尾部;把电气接触模块与第一壳体件相连接;把一个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到第一外壳部件和在尾部处的电气接触模块上;及可选择地弯曲尾部,其中当尾部不弯曲时,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在一般向后方向上从第一外壳部件延伸,以形成连接器作为一般直连接器,而其中当弯曲尾部时,第二外壳部件过模压成在一般横向从第一外壳部件延伸,以形成连接器作为直角连接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把电气接触模块与第一外壳部件连接的步骤包括,把电气接触模块插入在第一外壳部件后端处的孔中、和把电气接触模块的壳体件与第二外壳部件碰锁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把壳体件过模压到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上的步骤,包括形成壳体件作为一般块形状,使电气触点的顶部和底部端从壳体件的顶部和底部侧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过模压和碰锁件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个接触片,包括连接到一个第一壳体件上的至少一个电气触点;一个第二壳体件,带有一个具有碰锁锁住表面的接触片接收区域;一个第三壳体件,过模压到第一和第二壳体件的后端上。第一壳体件碰锁插入到一个接触片接收区域中,并且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形成密封。当把第三壳体件过模压到第一和第二壳体件上时,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的密封基本上防止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件之间、形成第三壳体件的材料的闪漏。
文档编号H01R13/506GK1405929SQ0212825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7日
发明者道格拉斯·L·瓦格纳 申请人:Fci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