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82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体积小型化且具有成本效益的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具有扩充性佳及热插拔随插即用的特点,且可提供计算机外设装置标准且低廉的连接方式,因此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已成为计算机外设装置在设计连接器时的首要考虑。
现有USB连接器40的构造如图1a、图1b所示,通常设置于作为周边装置的一电子装置20上,且可插入一USB插座30上,此USB插座30通常设置于另一电子装置10上。
参考图1b及图1c,图1c为图1b中的USB连接器40的前视图,其中USB连接器40包括一塑料座41、四个金属端子42以及一框架43,其中金属端子42嵌入于塑料座41中,而框架43包围塑料座41,且在其上方形成两卡合孔431,而在其下方形成两固定部432;又,电路板21上形成有四个第一穿孔211和两个第二穿孔212,分别供金属端子42和固定部432插入,而可将USB连接器40通过焊接垫固定于电路板21上。
参考图1b、图1d,图1d为图1b中的USB插座30的前视图,USB插座30也包括一塑料座31、四个金属端子32以及一框架33,金属端子32设置于塑料座31上,而框架33包围塑料座31,且在其上形成两卡合件331;应注意的是金属端子32以弹片的形式设置,且为突出于塑料座31表面,即,并非平贴于塑料座31平面上,如图1d所示,由此当USB连接器40和USB用插座30结合时,金属端子41可和金属端子31确实抵接。
现有USB连接器之构成如上所述,由于其需被设置于电路板上,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通过焊接垫来将USB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此步骤对于现今均采用SMT(表面安装技术)来制造电子装置的制作过程而言,为一额外的负担。
又,由于需通过金属端子来将USB连接器与电路板连接,因此需设置额外的空间,这与目前电子装置轻薄短小的趋势并不符合。
另外,由于需通过金属端子来传递USB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信号,在高速传输时,会因为电路板与金属端子间阻抗匹配不佳而有兼容性的问题产生。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不仅可使体积小型化,同时可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USB连接器,其中USB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包括一本体、一接合垫、以及一框架,本体一体成型于电路板上,且接合垫设置于本体上,而框架耦接于接合垫而设置于本体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框架以包围本体的方式设置。
应了解的是框架可由金属制成,而接合垫可由铜箔制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固定部,其位于框架和本体之间,用以将框架固定于本体上。
又,固定部可为焊接垫。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电路板在本体附近形成一凹陷部,且框架上设有与凹陷部对应的一突出部,通过将突出部置于凹陷部中,使框架设置于本体上。
又,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连接部,其位于凹陷部和突出部附近,用以将框架固定于本体上。
又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USB连接器,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且上述USB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一接合垫以及一框架;本体为一体成型于电路板上,接合垫设置于本体上,并且框架耦接于接合垫而设置于本体上。


图1a为现有具有USB连接器和USB用插座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USB连接器和USB用插座的示意图;图1c为图1b中USB连接器的前视图;图1d为图1b中USB插座的前视图;图2a为本发明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以及图3b为本发明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2a及图2b,其显示本发明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100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电路板110以及一USB连接器120;应注意的是电子装置100可如图1a所示的电子装置20般,包括外壳等其它组件,但为了方便说明,在图2a、图2b中,将与本发明的特点比不相关的组件省略。
电路板110即为一般在电子装置100内所设置的电路板,而USB连接器120设置于电路板110上;详而言之,USB连接器120包括一本体121、四个垫片122、以及一框架123,其中本体121即为一体成型于电路板110上的突出部,而垫片122分别设置于本体121上,且可由铜箔制成,即,垫片122可在电路板110在进行电路印刷时形成于电路板110的本体121上,且在形成时,即与电路板110上的所要连接的电路相连接。
框架123设置在本体121上,且如图2b所示般包围本体121;应了解的是框架123可由金属制成。
又,参考图3a,其为本发明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为了将框架123固定于本体121上,电子装置100可还包括一耦接部124,其位于框架123和本体121之间,且耦接部124可为焊接垫,由此当电子装置100在进行SMT相关的制作过程时,可通过耦接部124将框架123固定于本体121上。
应注意的是将框架123固定于本体121上的方式并不限制如图3a所示的方法,例如,参考图3b,图3a为本发明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示意图,其中电路板110可在本体121附近形成两个凹陷部111,而框架123则在其下端设置与凹陷部111对应的两突出部1232;因此,当要将框架123固定于本体121上时,可将突出部1232分别设置于凹陷部111中,并在凹陷部111和突出部1232附近设置由焊接垫所制成的连接部125,由此当电子装置100在进行SMT相关的制作过程时,可通过连接部125、突出部1232、凹陷部111的连接而将框架123固定于本体121。
又,再次参考图2a,框架123上可设有两卡合孔1231,以在当USB连接器120与USB插座(30,参考图1b)结合时,与USB插座上的卡合件(331,参考图1b)卡合。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USB连接器的本体一体成型于电路板上,且以形成于本体上的接合垫来取代现有的金属端子,因此可将现有USB连接器中的塑料座和金属端子省略,由此不仅可将整体厚度缩小,且可节省成本,也可改善USB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阻抗匹配。
又,由于将金属端子省略,因此其与电路板的接合构造也可被省略,由此可使USB连接器的整体长度缩小,进而可使USB连接器的体积小型化。
另外,由于将金属端子省略,在USB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传输信号时,可省略一中间介质,因此,可消除USB连接器和电路板结合时的组抗匹配问题,且可解决在高速传输时的兼容性问题。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USB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其中该USB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一体成型于该电路板上;一接合垫,设置于该本体上;以及一框架,耦接于该接合垫而设置于该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框架包围该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框架由金属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合垫由铜箔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固定部,位于该框架和该本体之间,用以将该框架固定于该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固定部为一焊接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路板在该本体附近形成一凹陷部,且该框架上设有与该凹陷部对应的一突出部,将该突出部设置于该凹陷部中,使该框架设置于该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连接部,位于该凹陷部和该突出部附近,用以将该框架固定于该本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接部为焊接垫。
10.一种USB连接器,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且上述USB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一体成型于该电路板上;一接合垫,设置于该本体上;以及一框架,耦接于该接合垫而设置于该本体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框架包围该本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框架由金属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接合垫由铜箔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USB连接器,还包括一固定部,位于该框架和该本体之间,用以将该框架固定于该本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固定部为焊接垫。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电路板在该本体附近形成一凹陷部,且该框架上设有与该凹陷部对应的一突出部,将该突出部设置于该凹陷部中,使该框架设置于该本体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USB连接器,还包括一连接部,位于该凹陷部和该突出部附近,用以将该框架固定于该本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该连接部为焊接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USB连接器;USB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包括一本体、一接合垫、以及一框架,其中本体一体成型于电路板上,且接合垫设置于本体上,而框架耦接于接合垫且以包围本体的方式设置在本体上。
文档编号H01R12/18GK1501764SQ0215054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黄建中 申请人: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