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63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及信息联结,尤指一种端子片上具有卡勾部以供与外壳体勾扣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器,用于提供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及信息联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子片,一端具有一电性接合部,中段适当位置有一卡勾部,且该卡勾部与该电性接合部成反向仰起;一外壳体,具有一插槽,该插槽内壁设置有一卡槽,供该端子片于装设入内后,该卡勾部可勾扣于该卡槽中以形成定位关系。
附图
标号说明1端子片;11夹线部;12电性接合部;13勾扣部;14顶置部;15弹性部;2外壳体;21插槽;22卡槽;23定位柱;24插接孔;3插接端子;4端子片;41电性接合部。
参见图2,外壳体2由一绝缘材质经射出成型后制成,外壳体2内部形成有复数个大小相同的插槽21,插槽21的内壁上并形成有卡槽22,且此卡槽22的开口处呈一斜角,各插槽22内并形成有数个定位柱23,外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24以供其它电子装置与其联结时插接。
装置时,是将端子片1的前端对准外壳体2的接槽后插入,参见图3,插置入内后,将端子片1推置到最底,端子片1的顶置部14即会顶触到外壳体2内的定位柱23,以确定到达定位处,此时,再将端子片1略往回拉,则端子片1的勾扣部13则往回勾扣住外壳体内2与勾扣部13相对应的卡槽22,如此即完成组装,因端子片1的材质为金属,故,上仰的勾扣部13亦具有弹性,所以,当端子片1被回拉时,其勾扣部13则会顺着卡槽22的斜角卡入其中,并勾扣住,如此一来,可有效防止端子片1受外力拉扯后脱出于外壳体2中。
参见图4,图中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组装完成后的侧视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端子片上的卡勾部13会滑入外壳体2内部卡槽22中,以完成勾扣,而端子片1一端的电性接合部12于组装完成后,则恰位于外壳体2的接插孔24的位置。
参见图5,图中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当另一电子装置欲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作插置联结时,即由插接孔24插置入内,相对应的插接端子3于插入后,即可将具弹性的端子片1前端的电性接合部12上顶,并利用其弹性,以达成电性接合部12与插接端子3接触所产生的电性连接;其中,电性接合部12原本成一适度弧度的弯曲,当插接端子3插置入内后,因即会顶置到电性接合部12,并迫使其产生一弹性的弯形,利用此一装置所产生的卡置力,可使插接端子3更加稳固的插置,且接触点因弹力作用,可使接触性更为良好。
参见图6,图中所示为习用连接器的端子片4,其前端为电性接合部42,此电性接合部后方即为一平直的片体,其缺点在于使用长时间后,会产生弹性疲乏,而导至电性接合部42无法回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形。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据以实施后,可使连接器的端子片与外壳体的组装更为容易,且组装后的结构更为牢固,端子片亦不会因不当外力的拉扯而容易脱落,其确可达到使连接器内的端子片于装置时更为容易,且固定更为良好,以确保连接器的高良率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用于提供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及信息联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子片,一端具有一电性接合部,中段适当位置有一卡勾部,且该卡勾部与该电性接合部成反向仰起;一外壳体,具有一插槽,该插槽内壁设置有一卡槽,供该端子片于装设入内后,该卡勾部可勾扣于该卡槽中以形成定位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片的该电性接合部为复数支爪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性结合部的爪脚与爪脚间呈一沟槽状,该沟槽顶形成一顶置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性接合部及该顶置部间并弯曲形成一弹性部,可使该电性接合部不会因长久插接而造成弹性疲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片另一端为一夹线部,供与一电性连接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中的该卡槽是具有一内斜角,以供该卡扣部可顺着该内斜角勾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内可设置有复数以上的插槽及卡槽,以供复数支端子片插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具有一可与该电子装置作联结的插接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片前端的该电性接合部呈一弧度的弯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器,主要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及信息联结,包含一外壳体及一端子,端子是可插置入外壳体中相对应的插槽,于定位后,并可以端子上的卡勾部勾扣于外壳体内相对应的卡槽中,以防止脱落,端子前端的电性接合部并可提供周边其它电子装置相联结,此种结构可使端子与外壳的结合更为简便。
文档编号H01R12/30GK2582201SQ02282340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文星 申请人: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