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15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类,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常见的端子A,在内套A1设有一开孔A11,及于外套A2也设有侧孔A21,其开孔A1与侧孔A2在端子A常使用的过程中,易使灰尘等进入端子A内部,天长日久灰尘累积后,容易影响弹簧A3的动作,而使端子A于伸缩运动时不顺利;又因金属材质的端子A,在侧孔A2钻孔后,在内壁上易产生毛边,易刮伤弹簧A3,长期使用后,易使弹簧A3断裂,且侧孔A2易与内套A1底端之外环卡合,导致内套A1伸缩动作不完全,造成使用时的不便,急待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常见的电池卡合结构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电池卡合结构,其结构是内套穿入外套内后,以弹簧置于内部,将底盖盖于外套上,在底盖的底面为焊锡面,使端子于其他装置相连结;而内套的外环与外套的内环形成互阻状态,可防止内套受弹簧的弹力而弹出,且外环的内部空间恰可固定弹簧,并导正弹簧于伸缩过程中的运动方向;其底盖于开口面为导角的形体,使弹簧于压缩或弹开时,不与底盖的开口面产生磨擦,进而防止弹簧断裂;且提供弹簧周围部分的缓冲空间,大幅减少了弹簧碰撞外套内壁,增加弹簧的使用寿命。


图1为常见的端子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内套B1、外套B2、底盖B3、底座B4与弹簧B5所构成,其中内套B1穿入外套B2内后,以弹簧B5置于内部,将底盖B1盖于外套B2上,于底盖B3的底面为焊锡面B31,使端子B于其他装置相连结;内套B1的外环B11与外套B2的内环B21形成互阻状态,可防止内套B1受弹簧B5的弹力而弹出,且外环B1的内部空间B6恰可固定弹簧B5,导正弹簧B5于伸缩过程中的运动方向;底盖B3于开口面倒角B32,使弹簧B5于压缩或弹开时,不与底盖B3的开口面产生磨擦,防止弹簧B5断裂;且提供弹簧B5周围部分的缓冲空间,大幅减少弹簧B5碰撞外套B2的内壁,增加弹簧B5的使用寿命;如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使用时,手机C装入电池D时,电池D的金属片D1与端子B相接触,使电池D的电流流入手机C内,端子B内部的弹簧,于电池D装入手机C后,可以紧密的与电池D的金属片卡合,且端子B其内套的顶端无开孔,而不至刮伤电池D的金属片C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无开孔的设计,在端子内部无灰尘累积;二是采用三段式接合方式,组装与维修更换容易;三是底盖的倒角提供弹簧缓冲空间,使弹簧作动时,不与外套的内壁发生碰撞,且不与底盖的开口端发生磨擦,增加弹簧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卡合结构,它是由内套、外套、底盖、底座及弹簧构成,其特征是内套穿入外套内后,以弹簧置于内部,将底盖盖于外套上,在底盖的底面为焊锡面,使端子于其他装置相连结;在底盖开口面倒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的外环与外套的内环形成互阻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池卡合结构,它是由内套、外套、底盖、底座及弹簧所构成,其中内套穿入外套内,以弹簧置于内部,将底盖于外套上,在底盖的底面为焊锡面,使端子于其它装置相连接;内套的外环与外套的内环形成互阻状态,防止内套受弹簧的弹力而弹出,外环的内部空间恰可固定弹簧;其底盖于开口面倒角,使弹簧于压缩或弹开时,不与底盖的开口面产生磨擦,防止弹簧断裂,提高弹簧的寿命;并提高了使用寿命,使组装、维修更方便。
文档编号H01M2/20GK2640049SQ0320579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
发明者甘信男 申请人:信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