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15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以放电火花点燃内燃机汽缸内的混合气体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现有火花塞包括一个导电和导热的座体;一个固装于座体的管状陶瓷绝缘体(以下或称“瓷管”);一个连接到电源电极的(其端面是直径与瓷管管端外径大致相等的圆形的)中心电极,呈帽状盖在陶瓷绝缘体的管端;一个接地并且与座体固装的侧电极。工作时要求火花塞尤其是电极的温度保持在400~700℃之间,过低则容易产生积炭,过高则可能在没有放电的情况下点燃混合气体。随着发动机额定转速的增高,以及如专利号为ZL01259575.6的“串联电容式火花塞”等新技术的应用,火花塞中心电极所吸收的热量也越来越大,单靠以往(缩短散热路径)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中心电极的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适应上述中心电极的温度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花塞,它具有降低电极的吸热量的结构。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小电极暴露在汽缸内的表面积,即减小电极的受热面积来降低电极的吸热量。即一种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包括一个导电和导热的座体;一个固装于座体的瓷管;一个连接到电源电极的中心电极,盖在瓷管的管端并且完全覆盖瓷管的管孔;三个接地并且与座体固装的侧电极;其特征是其中心电极仅在局部部位(放电的部位)盖到接近瓷管管端的外缘。也就是在现有其端面是直径与瓷管管端外径大致相等的圆形的中心电极的基础上,挖除非放电的部位,到接近于而且不小于瓷管管端内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减小了中心电极的受热面积,从而降低了中心电极的吸热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中心电极的主视图。
图3是中心电极的俯视图。
图4是侧电极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中间电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弹性导热铜套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包括一个导电和导热的座体1;一个固装于座体的瓷管2;一个连接到电源电极的中心电极3,盖在瓷管的管端并且完全覆盖瓷管的管孔;一个环状中间电极8;三个接地并且与座体固装的侧电极4;其特征是中心电极3仅在局部部位(放电的部位)盖到瓷管管端的外缘。
如图所示,中心电极3有三个局部部位(放电的部位)盖到瓷管管端的外缘;与之对应的有三个侧电极4均匀分布在中间电极8的周边。
如图6所示,环状中间电极8的断面的外侧是直线。这样的结构也使得中间电极的受热面积较圆断面的小,有减小吸热量的效果。
如图1、图7、图8所示,瓷管2上有一倾斜台阶构成密封导热面;瓷管外壁与座体之间安装有环形弹性导热铜套5。
弹性导热铜套5包含一筒体55;筒体55的壁厚大致相等,在筒体横断面的圆周上,其半径有变化,并且其半径较小的部位的内径略小于陶瓷绝缘体的外径、其半径较大的部位的外径略大于座体的内径。
在弹性导热铜套5的筒体横断面的圆周上,有三个半径突出的部位均匀分布。
在弹性导热铜套5的筒体55上,开设有纵向的槽550,以预留材料热膨胀的空间。
如图所示,中心电极3向下延伸成一柱体30,该柱体的下部有外螺纹;有一段具有内螺纹的适当长度的紫铜管6,与柱体30螺纹连接并且紫铜管的上端面与密封导热面部位的瓷管内壁的密封导热面密实贴合。
在中心电极的柱体30的下端,预留有一个楔形孔31。其作用是在安装好中心电极3和紫铜管6之后,方便(以楔体撞击)将柱体30的下端胀开铆接在紫铜管6的尾端,以避免中心电极脱落。
选用不同筒体长度的弹性导热铜套5,或者选用不同长度的紫铜管6,就能够调整中心电极的散热量。各种不同规格的火花塞可以采用相同的瓷管,以更换火花塞的不同长度的紫铜管、和/或不同筒体长度的弹性导热铜套的方法来调整中心电极的散热量。比如,采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紫铜管与两种不同筒体长度的弹性导热铜套,就能够组合成四种以上不同规格的火花塞。这样能够节省制造环节所需要的资金。
文中的“紫铜”,泛指具有良好延展性、导热性和适宜机械性能的材料。
以图1为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1.一种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包括一个导电和导热的座体(1);一个固装于座体的瓷管(2);一个连接到电源电极的中心电极(3),盖在瓷管的管端并且完全覆盖瓷管的管孔;一个环状中间电极(8);三个接地并且与座体固装的侧电极(4);其特征是中心电极(3)仅在局部部位盖到瓷管管端的外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环状中间电极(8)的断面的外侧是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中心电极(3)有三个局部部位盖到瓷管管端的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瓷管(2)上有一倾斜台阶构成密封导热面;瓷管外壁与座体之间安装有环形弹性导热铜套(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导热铜套5的筒体横断面的圆周上,有三个半径突出的部位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导热铜套(5)的筒体(55)上,开设有纵向的槽(5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中心电极(3)向下延伸成一柱体(30),该柱体的下部有外螺纹;有一段具有内螺纹的适当长度的紫铜管(6),与柱体(30)螺纹连接并且紫铜管的上端面与密封导热面部位的瓷管内壁的密封导热面密实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电极的柱体(30)的下端,有一个楔形孔(31),柱体(30)的下端胀开铆接在紫铜管(6)的尾端。
专利摘要一种串联电容式环形多极火花塞,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为减小其中心电极的吸热量而设计。包括座体1;一个固装于座体的瓷管2;一个中心电极3,盖在瓷管的管端并且完全覆盖瓷管的管孔;三个侧电极4;其特征是中心电极3仅在放电的部位盖到瓷管管端的外缘。瓷管外壁与座体之间安装有环形弹性导热铜套5;中心电极3向下延伸成一柱体30,该柱体的下部有外螺纹;有一段具有内螺纹的适当长度的紫铜管6,与柱体30螺纹连接并且紫铜管的上端面与密封导热面部位的瓷管内壁的密封导热面密实贴合。具有点火能力强、冷启动性能好、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增强发动机动力性、经久耐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T13/20GK2629293SQ0320616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
发明者魏贤章 申请人:魏贤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