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号接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11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讯号接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讯号接头的结构,尤指由套接管件与螺帽接头卡合以具防水功能,并由套接管件与固定套管卡固扣合,将固定套管夹固在套接管件中,使固定套管夹固在套管件中不易脱离,而当讯号接头与转接头螺接结合后,具有防水功能,达到极佳讯号传输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讯号传送接头,其是以一接头本体固接一圆柱形的薄管,以容置讯号线于其内,再由一压接用手工具直接施加压力于薄管外径处,以呈现出一变形,来将讯号线夹持固定于其内,于压接变形后仅可达到将讯号线咬合于其中,且因圆柱形薄管皆具有一纵向接合缝,所以极易于夹持固定时,使此细缝裂开,故当讯号线受外力拉扯或摇动时,便造成内部的导体接触不良或讯号线脱落的现象,衔接讯号线极不稳定,而为改善此种讯号传送接头的缺点,便有业者开发出以套接迫紧方式,将讯号线结合于讯号传送接头,如公告第三四七一六○号“同轴电缆用末端接头”新型专利案,其特征在于一外套筒,其环绕在套管本体上,并得以自由旋转,并和套筒本体的延伸部份形成同心环绕关系,于两者间形成环状空心,另于后端延伸部份的外壁面是为一平滑状;及一套合元件,套设于外套筒的后端延伸部份,于轴向设有一锥状孔。该新型专利是以外套筒环绕在套管本体上,再以一套合元件套设于外套筒的后端延伸部份,利用套合元件轴向设置的锥状孔,于推压套合元件时便挤压外套筒,达到压缩迫紧的目的。
惟,该新型专利案利用套合元件的锥状孔迫压外套筒后端延伸部份,迫使该延伸部份变形压缩讯号线,若讯号线在装置过程中有弯折、拉扯的情况产生时,很容易使套合元件摇动而松脱,而致讯号线由讯号接头脱落,形成接触不良或间断的情况,造成安装时的诸多不便,并影响使用时传输讯号的品质不良,所以要改善上述习用的缺点,即为此行业者亟欲改善的症结所在,同时亦存在有诸多可待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利用套接管件前端设有卡合部,并套置垫圈以与螺帽接头紧密结合,达到防水的功效,且套接管件于套合孔中设有卡固环槽,以和固定套管迫紧结合,使讯号线稳固结合于讯号接头,具有防水及稳固连接讯号线的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套接管件一端的卡合部套置有垫圈,且套固于迫紧套管上,再与螺帽接头套合,而达到防水的功能;且套接管件的套合孔设有卡固环槽,以和固定套管迫紧结合,使固定套管不致由套管件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套接管件的卡合部上设有容置槽,以供垫圈套置于容置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套接管件一端的套合孔中为设有卡制环槽,以供固定套管的定位环件、卡制环件嵌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固定套管的套合面上分别设有定位环件、卡制环件,而可嵌卡于套管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固定套管于容置孔内部设有卡持凸环,当固定套管推入套接管件中,使卡持凸环对位于迫紧套管的扣勾部,具有紧迫夹持的功效,而于固定套管中穿入讯号线后,即由卡持凸环与扣勾部夹持讯号线,并在讯号线受外力扭扯时固定套管不致由套接管件上脱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分解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讯号接头与讯号线结合的剖面图。
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讯号接头与转接头结合前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讯号接头与转接头结合后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1讯号接头2 螺帽接头21内螺纹22 结合部 3 迫紧套管31套接部3211 扣勾平面32套管33中心孔321 扣勾部 4 套接管件41接合面42 套接孔 411 容置槽 431 套合孔412 垫圈431 卡固环槽5 固定套筒51 容置孔 521 定位环件511 卡持凸环522 卡制环件52套合面 6 讯号线61 导线63金属线层62绝缘层64 绝缘保护层 7 转接头 71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分解图,由各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讯号接头1由螺帽接头2、迫紧套管3、套接管件4及固定套筒5所组成,其中该螺帽接头2一端为设有内螺纹21,另一端则设有结合部22该迫紧套管3为穿套于螺帽接头2的结合部22,其内部设有中心孔33,外部设有套接部31,且沿套接部31往后延设有套管32,并于套管32末端设有扣勾部321。
该套接管件4为套置于迫紧套管3上,其一端为设有卡合部41,并于卡合部41上设有容置槽411,而套接管件4内部一端设有套接孔42,另一端则设有套合孔43,且套合孔43中设有卡固环槽431。
固定套管5为套置于套接管件4的套合孔43中,其内部为设有容置孔51,且于容置孔51中设有卡持凸环511,而其外部则具有套合面52,并于套合面52上别设有定位环件521、卡制环件522。
上述各构件,于该套接管件4卡合部41的容置槽411中套入垫圈412,并由套接管件4的套接孔42套置于迫紧套管3的套接部31,再将迫紧套管3与套接管件4的卡合部41一同卡入螺帽接头2的结合部22,而套接管件4的套合孔43供固定套管5的套合面52嵌入,并以套合面52上的定位环件521嵌卡于卡固环槽413中。
在请参阅图3、图4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分解图、讯号接头与讯号线结合的剖面图,其中讯号接头1与讯号线6连接时,该讯号线6由固定套管5的容置孔51穿入,且使讯号线6的绝缘层62及导线61穿入迫紧套管3的中心孔33,并由迫紧套管3的扣勾部321将讯号线6的金属线层63及绝缘保护层64分隔于迫紧套管3外部,再将固定套管5往套接管件4的套合孔425内部推进,使固定套管5的卡制环件521离开卡固环槽431,而令卡制环件522嵌设卡入卡固环槽431中,则将固定套管5卡制于套管件4的一套合孔43中,该固定套管5的套合面则受套合孔43内壁面的压缩推挤,产生往中心处挤压的效果,即由固定套管5的卡持凸环511与迫紧套管3的扣勾部321一同夹持讯号线6的金属线层63、绝缘保护层64,使讯号线6不易由讯号接头1中脱离。
上述固定套管5推进套接管件4中,如图4a、图4b所示,该固定套管5的套合面52受套合孔43的挤压而变形,且固定套管5内部的卡持凸块511对位于迫紧套管3的扣勾部321的扣勾平面3211,则可利用卡持凸块511与扣勾部321、扣勾平面3211一同夹持讯号线6,而由卡持凸块511与扣勾平面321的夹持,以使在讯号线6受外力拉扯时,则能避免固定套管5由套接管件4中脱落,具有极佳的夹持、固定的功效,亦能防止讯号线6自讯号接头1中脱离。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讯号接头与转接头结合前的剖面图、讯号接头与转接头结合后的剖面图,该讯号接头1在与讯号线6连结后,可将讯号接头1与转接头7螺接结合,以讯号接头1的螺帽接头2的内螺纹21锁接于转头的外螺纹71,并将讯号线6的导线61穿插入转接头7内部,而将讯号头1与转接头7螺接在一起,可将讯号线6传输的讯号经讯号线接头1及转接头7后传出完整且精确的讯号。
上述详细说明仅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举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且本实用新型的套接管件一端与迫紧套管套接,再穿套螺帽接头,而于套接管件另一端的套合孔则供固定套管推紧卡固,使讯号接头与讯号线结合后具稳固定位的效果,而套接管件与螺帽头卡制结合后,具有防水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讯号接头的结构改良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
权利要求1.一种讯号接头的结构,该讯号接头为由螺帽接头、迫紧套管、套接管件及固定套筒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螺帽接头一端为设有内螺纹,另一端则设有结合部;该迫紧套管为穿套于螺帽接头的结合部,其内部设有中心孔,外部则设有套接部,且沿套接部往后延设有套管,并于套管末端设有扣勾部;该套接管件为套置于迫紧套管上,其一端为设有卡合部,而套接管件内部一端设有套接孔,另一端则设有套合孔,且套合孔中设有卡固环槽;固定套管为套置于套接管件的套合孔中,其内部为设有容置孔,且于容置孔中设有卡持凸环,而其外部则具有套合面,并于套合面上别设有定位环件、卡制环件;上述各构件,于该套接管件卡合部套入垫圈,并由套接管件的套接孔套置于迫紧套管的套接部,再将迫紧套管与套接管件的卡合部一同卡入螺帽接头的结合部,而套接管件的套合孔供固定套管的套合面嵌入,并以套合面上的定位环件嵌卡于卡固环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讯号接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接管件的卡合部上为设有容置槽,并可于容置槽中套置垫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讯号接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套管推进套管件中,固定套管容置孔中的卡持凸环对正于迫紧套管的扣勾部的扣勾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讯号接头的结构,是利用套接管件与螺帽接头结合,而套接管件供固定套管推入,具有防水功能及可达到稳固结合功效;该讯号接头为由螺帽接头、迫紧套管、套接管件及固定套管所组成,于套接管件一端具有卡合部,并在卡合部中套设有垫圈,且套置于迫紧套管后,再与螺帽接头套接,具有紧密结合的防水功能;而套接管件另一端套合孔中嵌设有固定套管,以当固定套管入套接管件时,由套接管件内部的套合孔挤压套管件,具有稳固结合且不易脱落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4/10GK2638263SQ0326332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
发明者陈琼玲 申请人:陈琼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